孫中山故居,張弼士藍屋,百姓橋:走進東方花園馬來西亞檳城

“快哉此遊!檳榔嶼實在是名不虛傳的東方花縣。”

1938年底,郁達夫來到南洋,他在檳城停留了三天,寫下了《檳城三宿記》。他把檳城形容為“沉靜、安閒、整齊、舒適的小島”。如今八十年過去,這四個詞依然可以用來形容檳城。

孫中山故居,張弼士藍屋,百姓橋:走進東方花園馬來西亞檳城

郁達夫

檳城是除吉隆坡和新山市之外的馬來西亞第三大城市,人口一百餘萬,是馬來西亞聚集華人最多的地方。2008 年 7 月,第 32 屆聯合國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大會宣佈,“馬六甲海峽歷史名城(馬來西亞):馬六甲和喬治市”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成功,這兩個城市同時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城”。

每一個從檳城歸來的朋友,都對檳城讚不絕口。那樸素的城市氣質,那乾淨整潔的街景,那保持著近代舊貌的矮小的騎樓群,還有一片片西式建築,哦,還有曾經發生在檳城土地上的無窮故事——孫中山、辜鴻銘、凌叔華……

這一切都使檳城成為對華人最親切的馬來西亞城市。

孫中山故居,張弼士藍屋,百姓橋:走進東方花園馬來西亞檳城

檳城市中心

一)文化交匯下的喬治市

根據謝詩堅的《檳城華人兩百年》等材料,1771 年,萊特上尉(Captain Francis Light,1740-1794)巡視馬六甲海峽後,向東印度公司總督建議把這個島嶼開闢為“東方貿易的便利庫倉”,不過並沒有獲得反應。

1786年8月11日,英國退役海軍軍官弗朗西斯·萊特(Francis Light) 登陸此地,據說他見到島上有許多檳榔樹,因此命名為檳榔嶼(謝詩堅認為,得名是由於檳榔嶼這個小島的形狀如同檳榔)。這一天,萊特宣佈:“吾今奉總督(麥克浮爵士)及孟加拉國國議院訓令,予今日佔據此島,名檳榔嶼,今名威爾斯太子島(Prince of Wales),並奉喬治第三陛下之命,監視不列巔國(英國)國旗豎立於島上,以供不列巔東印度公司之用。”(見《檳城華人兩百年》)喬治市(George town)由此得名,沿用至今。

孫中山故居,張弼士藍屋,百姓橋:走進東方花園馬來西亞檳城

檳城海邊

檳州博物館的院子裡有一尊萊特的塑像。由於萊特生前沒有留下畫像,因此這個塑像的面容是按照他兒子的長相來塑造的。

萊特原先想把檳榔嶼建設成一個大型種植園,他命令士兵用大炮把銀元發射到森林深處,以鼓勵華工前去墾殖。

不過就目前的材料來看,萊特並不是一個治理城市的能手。聖喬治市建立的前二十年間,是比較混亂無序的。在後來的兩百年間,檳城逐漸發展起來,這其中華工出力甚巨。

今天我們走在檳城街頭,很難感受到繁華緊張的商業文明氣息。市中心的建築也不過如此,顯眼是顯眼,但並不誇張地高聳。檳城並不是一個鋼鐵叢林的城市。

檳城當然也能看到很有現代氣息的建築:上個世紀80 年代完成的65層的“光大摩天大樓”(Komtar),這曾經是亞洲第一高樓,如今還是馬來西亞第七高的建築。2016年,整修之後的光大摩天大樓開放了“檳城之頂”的遊玩項目,可以在高空走道上觀看整個檳城。

孫中山故居,張弼士藍屋,百姓橋:走進東方花園馬來西亞檳城

Komtar似乎已經沒有了曾經的輝煌

孫中山故居,張弼士藍屋,百姓橋:走進東方花園馬來西亞檳城

檳城承受了兩股巨大的文化潮流。一個是歐洲勢力向遠東的擴張,一個是中國華人向南洋的開拓。兩股潮流匯合在檳榔嶼,我們就看到了檳城別有風情的西式和中國建築群:

孫中山故居,張弼士藍屋,百姓橋:走進東方花園馬來西亞檳城

檳城街頭的西式建築

孫中山故居,張弼士藍屋,百姓橋:走進東方花園馬來西亞檳城

檳城街頭的西式建築

孫中山故居,張弼士藍屋,百姓橋:走進東方花園馬來西亞檳城

檳城街頭的西式建築

讓中國人感到親切和心動的,就是這些讓人想起老電影、老照片的傳統中式建築。它們有一百年的歷史了麼,看起來這麼樸素滄桑……相對於中國南方因被拆遷而消失、因保存不善而凋敝的騎樓建築,這裡街區中的時光彷彿從近代開始就靜止了。

孫中山故居,張弼士藍屋,百姓橋:走進東方花園馬來西亞檳城

這有點中國傳統南方小鎮的模樣

孫中山故居,張弼士藍屋,百姓橋:走進東方花園馬來西亞檳城

這有點中國傳統南方小鎮的模樣

牆面上有一些很隨意的創作,成為行走在老式騎樓街區中的亮點:

孫中山故居,張弼士藍屋,百姓橋:走進東方花園馬來西亞檳城

孫中山故居,張弼士藍屋,百姓橋:走進東方花園馬來西亞檳城

孫中山故居,張弼士藍屋,百姓橋:走進東方花園馬來西亞檳城

二)尋找偉人的足跡

走在檳城,我們能想起很多在中國近現代史上鼎鼎有名的人物。除了前文已經提到的郁達夫,還有康有為、孫中山、辜鴻銘、凌叔華……其實汪精衛之妻陳璧君也是檳城富商的女兒。

凌叔華原名凌瑞棠,1904年出生於北京,由於她是官宦子女,其父親曾任直隸布政使,因此她所接觸的人物都比較“高端”。 在《記我所知道的檳城》中,凌叔華提及有傳業之恩的辜鴻銘即出生於此。辜鴻銘生在南洋,學在西洋,婚在東洋,仕在北洋,才學高深,凌叔華記錄說當時北京有人說:“庚子賠款以後,若沒有一個辜鴻銘支撐國家門面,西方人會把中國人看成連鼻子都不會有的!”(《凌叔華散文選集》,百花文藝出版社,2009年版,第33頁)凌叔華到了檳城以後,盛讚檳城風景之美

不過,最令人津津樂道的與檳城有關的中國人,不是辜鴻銘,也不是陳璧君,而是

孫中山

1898 年維新運動失敗後,康有為逃亡海外,繼續保皇運動,也在南洋勸導華人興學辦校,當時設立的多所華文學校都有康有為勸學之背景。孫中山因此也多次赴南洋宣傳革命,與其針鋒相對。

孫中山故居,張弼士藍屋,百姓橋:走進東方花園馬來西亞檳城

現在檳城的華校

孫中山故居,張弼士藍屋,百姓橋:走進東方花園馬來西亞檳城

現在檳城的華校

1910 年 7 月,孫中山將原設立於新加坡的同盟會南洋支會轉至檳榔嶼,同年12月20日,孫中山在檳城創辦了《光華日報》作為輿論陣地,這被稱為“世界上最長壽的中文報紙”(今天我們所見的光華日報大廈為

1993年12月20日落成)。值得注意的是,著名的黃花崗起義是孫中山在檳榔嶼的會議上拍板的。

孫中山故居,張弼士藍屋,百姓橋:走進東方花園馬來西亞檳城

現在的光華日報大樓

檳城設置了許多“孫中山足跡巡禮”的標牌,幫助我們在檳城尋找孫中山當年的故事。

孫中山故居,張弼士藍屋,百姓橋:走進東方花園馬來西亞檳城

孫中山故居,張弼士藍屋,百姓橋:走進東方花園馬來西亞檳城

孫中山在檳城居留時最有名的住所是建於1870年建立的打銅仔街120號,這也是同盟會在東南亞的總部,現在這裡是檳城孫中山紀念館。120號仍然是一所私人物業,這個紀念館系屬民辦。中國領導人前往檳城時也曾參觀這個紀念館。

孫中山故居,張弼士藍屋,百姓橋:走進東方花園馬來西亞檳城

孫中山故居,張弼士藍屋,百姓橋:走進東方花園馬來西亞檳城

孫中山故居,張弼士藍屋,百姓橋:走進東方花園馬來西亞檳城

孫中山故居,張弼士藍屋,百姓橋:走進東方花園馬來西亞檳城

時光荏苒,其他的孫中山史蹟很多已經荒廢,我們只能看到以下的模樣了:

孫中山故居,張弼士藍屋,百姓橋:走進東方花園馬來西亞檳城

三)華人在檳城的百年遺痕

一般認為,17和18世紀,福建商人就已經活躍在東南亞。檳城開闢初期,嗅覺敏銳的福建商人們從東南亞其他港口、城市遷移到檳榔嶼,成為最早開拓檳城的華人。到了19世紀,福建商人的五大家族(邱、謝、楊、林、陳)就已經構成了一個聯繫緊密、勢力龐大的經濟集團,他們擁有大片的椰子園和甘蔗園,經營各種工商貿易行業。華人在檳城生活既早,在人口中所佔比例較重,在檳城常常能見到這樣的建築:

孫中山故居,張弼士藍屋,百姓橋:走進東方花園馬來西亞檳城

不過,我在這裡主要要介紹的,卻是一位客家人

在檳城西部,有一棟著名的“藍屋” (Blue Mansion),屋子外牆以藍色為基調,它是張弼士(1841-1916)故居。張弼士,本名振勳,號弼士,原籍廣東潮州府大埔縣黃堂鄉車輪坪村,17歲時出洋,數十年打拼終成富商。

檳城開埠初期,土地政策十分寬鬆,富商很容易取得土地。時任駐新加坡代理總領事的張弼士率先在蓮花河街購地建宅(也有說法,稱這個宅院主要給他最寵愛的七姨太陳錦寶居住),並帶動了客籍同鄉友人張榕軒、梁碧如也在這條街上建造大宅,打造出一條“客家百萬富翁街”。

如今,只有張弼士故居與梁碧如故居得以保存。張弼士故居的大宅主建築開放供公眾參觀。

孫中山故居,張弼士藍屋,百姓橋:走進東方花園馬來西亞檳城

孫中山故居,張弼士藍屋,百姓橋:走進東方花園馬來西亞檳城

另外幾家客家百萬富翁的宅院,除了梁碧如故居目前是赤道藝術學院 ,其他宅院基本都拆除了。

孫中山故居,張弼士藍屋,百姓橋:走進東方花園馬來西亞檳城

赤道藝術學院

到了檳城,怎麼能不看看百姓橋呢?這是一些海邊的古舊棧橋,是一片伸向海中的高腳屋村。

孫中山故居,張弼士藍屋,百姓橋:走進東方花園馬來西亞檳城

高腳屋村

百姓橋又叫姓氏橋,包括周姓橋、李姓橋、林姓橋等等。在大噸位港口時代未到來之前,這種棧橋就是吞吐貨物的主力。村民們沿著棧橋搭建起自己簡單的水上村舍,以供一家人居住。由於中國人的傳統習慣,他們仍然保持著同宗、同姓聚居的習慣,慢慢就形成了海邊的這一片屋村。

他們白天在棧橋上忙活生意,夜晚枕著房下的濤聲入睡。

孫中山故居,張弼士藍屋,百姓橋:走進東方花園馬來西亞檳城

現在的百姓橋已經經過整修了

孫中山故居,張弼士藍屋,百姓橋:走進東方花園馬來西亞檳城

現在的百姓橋已經經過整修了

如今,這片棧橋已經不再是繁忙的港口,但姓氏橋依然有許多人居住。現在看來,這種居住條件已經過於簡陋,也許有一天,他們也會離開這片屋村,住進城市的公寓之中。但是屋村所折射的檳城早期華人所流出的血汗,會一直記錄在歷史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