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语文有方法,课前预习很关键

小学阶段,是各种学习习惯养成的时期。有好多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成绩跟不上,考试时,书上的知识都掌握不了。那是因为孩子还没学会如何自主学习,其中课前预习就是很关键的一步。

学习语文有方法,课前预习很关键

现在的课堂,不再是过去填鸭式教学,一味地把知识灌输给学生。教师更注重学生在课堂所展现的主动探索,自由表达的能力。这样就要求我们的学生,在老师上课之前,对课文进行充分的预习。否则老师上课时,学生就是一头雾水,更谈不上对内容的深入理解了。

记得我讲朱自清的《匆匆》的时候,提前几天告诉孩子们要做好预习,并且从几方面对孩子们提出了要求,比如朱自清资料的搜集,课文中的生字词,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名人故事等等。因为这篇散文特别唯美,孩子们也特感兴趣。我没想到,学生们预习的特别好,有的孩子甚至把朱自清的生平故事摸了个透,他的作品读了个遍,更不用说课文的好词佳句赏析,名人故事了。看着那厚厚的预习本,我知道这堂课应该会很成功。

学习语文有方法,课前预习很关键

果然,在讲《匆匆》时,孩子们踊跃发言,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整堂课真正做到了让学生主导课堂,教师适当引导。听着孩子们动情地朗读着课文,一个一个提出自己的疑问,又集体讨论解答。尤其最后讲关于珍惜时间,一个个小手举起来,他们有的背自己知道的名言警句,有的讲自己所知道的名人故事。我想,如果没有预习,孩子们是不可能了解这么多,也不可能对这篇文章感悟深刻,老师也不可能如此轻松的驾驭课堂。

老师留作业时,往往有一项是预习新课。好多学生和家长不以为然。觉得预习不就是把课文提前读读吗?其实预习是一个很艰巨的任务。小学生正处于语言积累时期,这篇文章有没有新词语,对词语的意思了解吗?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你从中明白了什么?触动你的地方是哪里?你有没有疑惑的地方?你想和大家分享什么?等等需要预习的地方太多了。只有你预习好,等老师讲课时,你才能跟着老师思路走,你才能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才能更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语文有方法,课前预习很关键

当然,有的孩子不知道如何预习,这就需要我们的老师和家长耐心去引导。慢慢地,等孩子养成一种习惯以后,他会发现预习是一项必须要做的功课。这样,孩子就有了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语文成绩自然而然就会提高。

学习语文有方法,课前预习很关键

上面这张预习卡,就告诉了孩子们,预习应该从哪几方面入手,家长们也可以让孩子参考一下,等孩子养成习惯之后,他自己会预习,就可以不需要这样的预习卡了。

学习语文有方法,课前预习很关键

也有的孩子,本身很聪明,学习能力很强,但就是惰性太强。他会觉得老师要求预习是一种束缚。所以就会投机取巧。比如老师要求读三遍课文,他不读。老师要求找出不理解的词语,他随便找几个,不去认真思考。这样的孩子,需要给他一定的挫败感,让他知道不认真预习的后果,就是自己成绩的下降。

预习,是学好语文最关键的一步。只有课下做足了功课,课上才能提高听课效率,才能有效的掌握课本知识。要想语文考好,先从做好预习开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