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七年,5000患者受益現代糞菌移植

短短七年,5000患者受益現代糞菌移植

你聽說過糞菌能治病嗎?你願意接受這種治療方式嗎?在很多人看來這是匪夷所思的事情,甚至難以啟齒。2012年在國內醫學界對糞菌移植研究普遍空白的基礎上,經過他的堅持和努力,糞菌移植領域多個技術及理論方面的開創性研究得以產生,包括中國第一例具有現代意義的“糞菌移植”,世界上第一臺智能糞菌分離系統,可置於結腸隨時可輸入菌液的管道器械,有大規模生產潛力的配方菌群移植技術等。他就是南京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消化醫學中心張發明教授,也被譽為國內現代糞菌移植第一人,為實現糞菌移植現標準化在技術公關和體系建設上做出了關鍵性貢獻。從2012年到現在,受益於糞菌移植的人數已達到了5000多例,佔全國糞菌移植患者的60%。儘管這條路走得很艱辛,但他說,從一開始他就看到了未來,要繼續堅持下去。

通訊員 陳豔萍 實習生 臺暢 現代快報+/ZAKER南京記者 任紅娟

短短七年,5000患者受益現代糞菌移植

5000多位患者受益糞菌移植,擺脫病痛折磨

80多歲的張大爺(化姓)住在南醫大二附院腸病中心病房,除了有點老年痴呆的症狀之外,能吃能睡。可是就在一個多月前,他因為嚴重腹瀉、咳嗽,同時伴有肺部感染、尿路感染住在一家大醫院的ICU,幾乎對所有的抗生素都耐藥,醫生束手無策,家人甚至打算到國外去購買更好的抗生素。後來,經過熟人推薦,找到了張發明。針對張大爺的病情,張發明果斷停用所有抗生素,並採用了選擇性菌群移植,之後張大爺的病情迅速逆轉。

張大爺的老伴覺得這種治療實在是太神了,甚至跪地磕頭感謝張發明。可對張發明來說,這已經習以為常,因為他的科室可謂是集中了全國各地各種奇奇怪怪的腸病病人,並有5000多位患者受益於糞菌移植。面向全國建立的中華糞菌庫緊急救援計劃,使得二附院的標準化“糞菌”常被運送到千里之外去救命。

張發明告訴記者,糞菌移植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來源於健康人糞便的菌群,重建病人的腸道微生態系統。糞菌移植治療複發性艱難梭菌感染已被列入臨床治療指南,這是當前世界公認的適應症。原本,糞菌移植主要用來治療腸道感染和難以控制的腸道菌群失調,後來專家發現,糞菌移植對於其他難治性疾病,例如潰瘍性結腸炎、便秘等部分病人都有很好的效果,甚至對部分類型的癲癇也有奇效。

短短七年,5000患者受益現代糞菌移植

為了讓更多患者接受,他讓糞菌移植標準化

“糞便”對大眾來說,總有些心理障礙,要患者接受更需要一個過程。張發明坦言,其實對他來說也是如此, 2012年,他在美國交流學習期間,偶然得知了用人糞便挽救生命的技術,當時美國醫學界對該研究領域才開始關注。“回國後我想開展這項研究,真的我也猶豫過,擔心別人嘲笑。” 他發現在我國的中醫文獻中,也有糞便治療疾病的記載。比如東晉葛洪所著《肘後備急方》,書中詳述了使用糞便懸液治療危重疾病,包括食物中毒、瘟病和傷寒等。如此重要的救命技術,按照老辦法去做,不可能挽救很多的病人,必須解決實現用機器代替人,否則無法挽救很多的人,於是他決定要做下去。

2012年,張發明成功為國內一位克羅恩病患者實施了糞菌移植治療,這算是給他打了一劑強心針。可在治療的過程中,對有些病人來說,還是難以接受,按照以前的移植途徑,通過胃鏡或腸鏡移植,通常只適合一次治療,“我們不能要求病人頻繁接受胃鏡或腸鏡”,張發明說,我們不能對病人有太多要求,而是要醫生來改善這種情況,既然國內醫學界對糞菌移植研究普遍空白,“那我就帶領團隊自己做,為糞菌移植技術創立標準,使得人們把它與傳統意義上的‘糞便’區分開來,還要方便的移植進去。”

有了這樣信念的支撐,2014年,張發明發明了世界首臺智能化糞菌分離系統,用機器代替人力完成糞菌從糞便中的分離工作,並且建立了兩個高級別淨化實驗室專門加工用於臨床的糞菌製品,制菌過程安全、清潔,方便質控。2016年,他發明了經內鏡腸道植管術(TET),也就是用一根細小的軟管固定在患者腸道深部,實現了全結腸途徑重複給藥,這種腸道保留植管的技術過去在教科書和研究報道中,從來沒有過,是從無到有的創新。細管的作用類似於輸液時的留置針,做腸鏡時順便在患者結腸位置內放一根直徑2.7mm的細管,將細管一端固定在腸壁上,另一端從肛門拖出來貼到臀部。目前,TET已經在中國多家醫院使用,並且預計2019年就能進入歐洲。

短短七年,5000患者受益現代糞菌移植

未來還有很多值得研究的課題

對有很多不能治癒的疾病來說,治療思路往往是先使疾病迅速緩解,然後通過定期治療達到長期維持緩解。張發明說,從2012年開始,針對糞菌移植治療潰瘍性結腸炎和克羅恩病,他對病人進行了長達五年的隨訪,這些數據全部來自他發起建立的中國菌群移植平臺,他的病人可以說是這個領域最大的樣本量,目的是想通過隨訪確立這種疾病的療效和長期風險評價的證據,給世界一個可靠的交代,讓更多的人正確理解和使用好糞菌移植。

2018年底至2019年,糞菌移植對克羅恩病以及潰瘍性結腸炎的研究結果相繼發表,特別是公開了使用團隊研究出升階治療策略挽救難治性炎症性腸病的方法和數據。張發明說,研究發現,通過糞菌移植,70%到80%的患者能夠取得非常好的療效。事實上,以糞菌移植為代表的菌群移植技術對未來的影響是革命性的,有很多值得研究的課題,今年的中國腸道大會即將召開,屆時,張發明將面對4000與會人員演講,這一次,他的主題依然是糞菌移植。

正如張發明所說的,在這個領域很多人堅持不下去,而他能堅持這麼久,是因為“一開始我看到了未來。”他在這個領域的探索創新和研究仍在繼續深入,《菌群移植——抗癌治療的新武器》就是他最近發表的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