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年的初中畢業生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學歷水平?

123青山綠水690


我是79屆初中畢業生,講知識的理性及系統性,肯定比不上現在的初中生,但講知識的感性,對生活的悟性,對未來的憧憬,及生活獨立與自理能力,乃至對生活的熱愛,絕對高於現在的初中生。只在小學,我就看了當年工農兵大學生的語文教材,難度也不小,但能看懂。很多同學沒有升造的機會,就是以稚嫩的肩膀,靠著悟性打天下,天南海北闖,成為共和國經濟建最強大的一支生力軍,今天祖國的強大,這一代人功不可沒。

記得初中時代,春寒裡郵電員冒著雨抱來一疊雜誌,經由語文老師向我們推銷。語文老師是長沙下放下來的女知青,心撲在了我們身上。手頭根本就沒錢的同學們,都會用難得的幾毛錢買上一兩本。沒有課外書,那是我們唯一觸知外面世界的途徑。我買了一本《萌芽》,雜誌上的所文章都細心地看了一遍,一本好雜誌,就讓我們感觸到美好心靈與美好世界。

貧困而艱辛的歲月,能上初中,那是幸福!少年內心繁花似錦,人格積極向上。無限留戀那逝去的純樸而清明的時代


用戶2636591949094


我也是七八年初中畢業的,當時都一樣小學五年,初中二年。初中畢業考入本鎮高中學習兩年於八零年高中畢業。主時高中學習主要課程是政治.語文.數學.物理.化學.英語.歷史.地理。英語難學,因為初中沒有學過。那時最注重的是"數理化",當時有句口語就是,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可見當時對教理化的重視。恰恰我數理化不行,當時高考是不分科的,高中畢業在家自謀生路。藉此向八零屆安康市石泉縣池河中學畢業的所有在各行各業的老同學問好。畢業將近四十年,祝所有同學萬事如意,身體健康。


王開斌794


七八年的初中生相當於現在什麼成度,我想我當時還在小學當民辦教師,不過我是教小學的,當時各地都在公社,和教育局共同領導下辦了公社初中,有的小學還有戴帽子中學,我教的小學就是戴帽子學校,所聘用初中教師都是高中畢業生。雖然恢復了高考,但是師資力量很弱。因為當時的高中畢生都在十年動亂時畢業的,知識水平不如老三屆的高中生,有的還不如老三屆的初中生,象語文就不如老三屆的初中生。不過因為恢復了高考,大家學習興趣很高,很多學生都廢寢忘食的學習,自尊心還是很高的。因為當時高考招入學生有限,全國僅有十幾萬人被高校錄取,而考生與錄取率是百人之十,也就是說十個考生,只能考取一人。所以當時考學是艱難的。當時農村人常說,三個背書包的,不如一個拿瓦刀的,大家對讀書是沒有積極性的,如果說當時初中生相當於現在人的什麼學歷,我想吃苦耐勞是可以肯定的,文化程度特別是從事農業的這一代人,對社會貢獻還是很大的,但談不上學歷。這是我個人想法。


安徽巢湖記憶


78年的教育水平跟現在的教育水平完全不能相比,所以也就不存在著78年的初中畢業生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學歷水平。如果真的要比,那我下面說的話可能就要得罪人了。78年的初中畢業生可能也就相當於現在的小學生吧。

那個時候小學只有五年,初中只有兩年,初中畢業也才13歲。在校的學習期限比現在的要少兩年,論起基礎比肯定沒有現在的紮實。說起全面發展,當年的初中生更是不能比,除了學習課本上的東西,學校開設的科目以外就沒別的了。

現在的小學生都能夠說一口流利的英語,78年的初中生應該還是處於學習ABC26個字母的階段吧,更不要說學音標講英文了。而且那個時候一個學校裡都沒有幾個英語老師,要麼英語課就直接不上。

在那個年代,吃飽才是最重要的,關於讀書學習很多人都還處於一個茫然的狀態,不知道讀書有什麼用,讀書出來能幹嘛。更多的人想的是什麼時候能夠出去掙錢,為家裡面分擔重擔,那個時候的人窮怕了,苦怕了,只有填飽肚子才能讓他們有安全感。讀書都是次要的,只有那些有錢人家的孩子不為每天吃什麼而擔心的人才有心思讀書。

並且那個時候說是上課,但其實更多的時候都是參加勞動或者處於一個放養的狀態。根本就沒有辦法保證每週五天,一節課四十分鐘的學習時間。開會,勞動,聽演講佔據了學生和老師們的大部分時間,哪裡還有時間學習?

再說說那個時候的老師真的有當老師的能力和資質嗎,真的可以教書育人嗎?恐怕大多數都是不行的,那個時候的知識分子本來就很缺乏,所以就導致了學校的老師根本就不夠用。老師從哪裡來就不得而知了,老師的能力怎麼樣不說也知道了。

在這樣的年代,這樣的環境下,當時的初中生真的也就相當於現在小學生的水平了。不過值得敬佩的是還是有很多人在如此艱苦的環境下還保持著一顆上進的心,進入高中,升入大學成為國家建設的棟樑之材。


大三老學長


我是1978年初中畢業,80年高中畢業考取師範專科學校的。個人觀點肯定不合眾人口味,歡迎評論勿攻擊。

78年初中畢業比不上現在小學6年級水平。當時的學制小學5年初中2年高中也是2年,由於70年代前期是春季招生,所以78年初中畢業在校時間為7年半。現在小學6年級的學生在校時間至少7年,就在校時間來說彼此相當。

再說師資,70年代以民辦教師為主體,沒有穩定的師資更沒有通過系統的培訓。能夠信任教學的老師少之又少,教學質量就大打折扣。當時也沒有全國統一的教學大綱更沒有統編的教材,課程內容也少。初中沒有英語,理化內容淺顯簡單。所以實際掌握的知識面比現六年級還要窄。

但我們也要看到,非同類就不存在類比。78年剛恢復高考500分總分有150分差不多可上一所學校了,放在現在誰也可以達到過線。但就是那些人他們在同類群體中仍然是5%以內的優秀者,他們同樣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的中堅,指引著時代的發展。


楚天959


我是79年初中畢業的,生在農村,要說當時的初中畢業相當於現在的什麼水平,那真是無法可比,不知其他地區或城市是咋樣,反正我們當時情況是這樣:學制是小學5年,初、高中是各2年,我們老師是代理老師(連民辦都算不上,都是些幹部子女初中畢業、高中畢業走關係做的老師,反正沒一個是正式老師)我們初一和初二兩個班級就4個代理老師,共4個學期,從初一開始就學英語了,4個學期共1一一4冊,連第1冊都沒學完,請向諸位我的文化相當於現在的幾年級?再次說明:比我大不了幾歲的初、高中生任教,沒一個是真正的是老師。


異鄉他客7


我父親的單位有一位退休的領導,經常來看望我父親。他原本是支部書記。他就是普高畢業,是1980年初期不久畢業的。這位領導很有才華,很擅長文學創作,在各種大小報刊上發表了無數作品。他還參加了地方市志的編纂工作。別小看高中畢業生,那個年代高中畢業生就是大知識分子了。據他說,他小學升初中的時候,全班50個人,就錄取1個人。而他被錄取了。也就是說,在他的那個年代,絕大多數人都只有機會念到小學。

我曾經看過一篇報道,說50年代有一個高小畢業生自願到農村工作,結果被樹立為“知識分子下鄉”的典型,毛主席還親自接見了她。高小畢業,在那個年代,已經算知識分子了。那麼初中畢業,已經算相當可以了,相當於今天的中等知識分子。

而這位領導,不但唸完了50取1的初中,還繼續唸了高中。高中生在60~80年代,絕對算是上等知識分子。中專和高中差不多層次,中專生出來都可以評工程師。現在沒有本科學歷,不可能評工程師。

當然,他畢竟是過去的高中生,很多知識都落後了,今天大學生知道的,他未必知道。但是,如果要比素質和學習能力,他肯定佔優。那年代,至少100個人才能出一個高中生,他的能力屬於“百裡挑一”。而現在由於大規模擴招,大學生的平均質量沒有以前的高。


懷疑探索者


我可以精準地回答這個問題。因為我親手接七八屆初中畢業生進高中的,是他們的初三與高一班主任。我們學校情況特殊點,初三就進高中代管了。數理化沒有教材,他們的文化基礎可以說一塌糊塗。讀過的理科教材是工業基礎知識與農業基礎知識,俗稱工基農基,戲稱公雞母雞。英語能認識26個字母,幾句政治口號。語文政治是毛選文章。總體相當於現在的小學三四年級吧。但很難教,因為給搞僵了,夾生飯。進高中後,開始一學期政語外數理化都沒教材,還是我們教師自己搞的講義。後來才逐步有了統編教材。😂😂😂😂有人會奇怪,那怎麼會有人後來出類拔萃呢?一是當時老師們拼命地給補,二是他們當中有些人的家長早就在家暗裡抓學習了。座標~(西安藍田)~數月後重讀這些評論,真心感到,文革土壤還在。~又看了幾篇評論,真心感到我們這個民族是容易遺忘自己的一段段混亂歷史的民族,悲哀!


牛小歪


78年的初中畢業生,小學初中階段大部份在文化大革命,批林批孔,復課鬧革命動亂中渡過。那時為了普及教育,壓縮簡化了課程,現在三年級的課程相當於那年代初中了,我記得我們初中才開始學習英語26個字母。不但課程簡單,而且還要學工學農。勞動幾乎佔據了一半時間,上午上課下午勞動,春秋兩學期間還有農忙假,到農村參加勞動。到工廠去學工。大部分人基本上沒學到什麼文化知識。只有少數認真學習的人,憑自己愛好鑽研,學習上還過得去。79年恢復就考以後能考上大學的都是這部分人。真要作比較,感覺78年的初中畢業生文化知識和現在三年級相當吧,但有一個條件,僅指學習好的那些。


用戶5963050424799


我來回答吧。我是78年高中畢業生,所以對78年初中畢業生的水平還是相當瞭解的。我認為那時的初中畢業生的水平相當於現在的小學畢業生水平而已。什麼語法、修辭都不懂,寫一篇作文錯別字連篇,病句隨處可見。總的一句話,那是初中畢業不該有的水平。

導致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與當時的時代有極大關係,每個學期,學生有的進工廠,有的下農村,美其名曰:學工學民。老師基本不上課的,都帶學生學工學農、勤工儉學,或帶學生搞試驗田種植。學校基本沒有正規上過課,如果有上課也是挺隨便的,沒有作業,沒有自習。那時批判“學而優則仕”,提倡讀書無用論。可以想像,那時的初中畢業生是名不符實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