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建立后,只说了三句话,明朝宗室纷纷自投罗网

清朝建立后,只说了三句话,明朝宗室纷纷自投罗网

清朝建立之后,对如何处理明朝宗室,着实伤透了脑筋。既想显示宽容,争取民心,但又怕起不到效果,反而引起明朝宗室起义,于是就用了一招:骗!在骗的过程中,清廷只说了几句话,就引得明朝十万宗室纷纷自投罗网。清廷说了那几句话呢?

第一句,大清入关,是为明君报仇,和明朝宗室是一伙的!

在清军入关之后,就发布谕旨说:“本朝江山取自流寇,非取于明,且为明报君父之仇,自古取天下之正,未有如此者!”面对如此真诚的告白,加上一帮投降汉官的吹拉弹唱,于是不少宗室被迷惑了。

清朝建立后,只说了三句话,明朝宗室纷纷自投罗网

第二句,只要来投靠的,都给予优待

顺治元年的《登极诏》中有如下宣示:“前朝宗室首倡投诚、先来投顺、赴京朝见者,仍给禄养,以昭朝廷兴继之意。”

(1)太子朱慈烺

被李自成抓住的崇祯太子朱慈烺,趁李自成兵败,偷跑躲起来了。听到这句话,又来到了外祖父嘉定伯周奎家,结果被周奎举报。

(2)各路投降的宗室

很明显,对于顺治元年的政府真情告白,各路宗室相信的还真不少。只是,最终结果让他们后悔莫及,罪名是“莫须有”!顺治三年到顺治八年,斩杀明朝宗室郡王以上就有50多人,连同家属等,总数在万人以上。

顺治三年五月,以“私匿印信”为借口,将鲁王、荆王、衡王世子等十一人处死。

顺治五年,被俘的福王(弘光帝)和早已投降的周王、晋王、德王、潞王又一起被杀。

清朝建立后,只说了三句话,明朝宗室纷纷自投罗网

第三句,康熙年间继续诱骗

康熙四年,政权相对稳固后,晓谕全国,“如朱明宗族改易姓名隐藏逃避者,俱令回籍,各安生理,勿仍前疑惧。”能逃到这时候的明朝宗室,基本上十不存一了,可谓稀罕,但清廷认为依然是威胁。

其中最典型的是:康熙四十七年,崇祯第四子朱慈焕此时已经75岁了,改名换姓王世元几十年,仍被清廷发现。

康熙找了个理由:“虽无谋反之事,未尝无谋反之心。”于是,就把朱慈焕一家老小几十口全部杀了,朱慈焕被凌迟处死。

其实,不仅清廷诱骗后处死,清廷还给地方下任务。比如,顺治四年四月,山西副使管按察使事娄惺伯就以“疏纵故明藩王”之罪弃市,不认真执行朝廷清理明朝宗室的任务,那就是死路一条。在多重打击之下,“天潢贵胄,转徙流亡,无不改姓自晦”。对比民国初年的清廷宗室,虽然日子过的不富裕,但至少还能保命,明朝宗室可谓凄惨无比,史上皇室后裔最凄惨的遭遇不为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