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蜀地的蚕神马头娘与狮身人面像类似,它带来了丝绸之路的繁荣

源于蜀地的蚕神马头娘与狮身人面像类似,它带来了丝绸之路的繁荣

唐人李白在长诗《蜀道难》中吟道:“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这蚕丛、鱼凫何许人物?原来他们都是部落时期蜀地的酋长。鱼凫原指鱼老鸹,是一种捕鱼的水鸟,这里指鱼凫王。鱼凫王及其部族生活在成都温江万春一带,以渔猎游牧为主。鱼凫就是他们崇拜的图腾,至今温江尚有鱼凫王墓、鱼凫城遗址等。

源于蜀地的蚕神马头娘与狮身人面像类似,它带来了丝绸之路的繁荣

图注:李白

蚕丛也是蜀王,比鱼凫王还早。据说他的眼睛跟螃蟹一样向前突起,头发在脑后梳成“椎髻”,衣服样式向左交叉。最早他居住于岷山石室中,后来率领部族从岷山到成都平原居住,开创了古蜀国的灿烂辉煌。这蚕丛王把野蚕孵化成了家蚕,在蜀地发展蚕桑,因此国人才能穿上华丽的丝织品,并最终开辟与世界交流的丝绸之路。

源于蜀地的蚕神马头娘与狮身人面像类似,它带来了丝绸之路的繁荣

图注:古蜀人

蜀地汉族民间信仰中的蚕神,即蚕丛氏,传说他曾服青衣教人蚕桑,肇兴蚕织,死后被尊为青衣神。不过在男耕女织的传统社会,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格局,决定了蚕桑与女性关联更多,民间信奉的司蚕桑之神是位女性,即马头娘娘。马头娘娘并不是马首人身,这跟埃及的狮身人面像不一样。在旧时的塑像或画像中,就是一位妙龄女子站在一匹马的旁边。因此人们又称马头娘娘为蚕女或蚕姑。

源于蜀地的蚕神马头娘与狮身人面像类似,它带来了丝绸之路的繁荣

图注:马头娘娘

绵竹城南四十八里,观鱼场下石亭江东岸赵家嘴,有蚕女墓和蚕姑庙。现已毁于战火,但遗址尚存,老辈人仍能回忆起当年蚕姑庙香火鼎盛时的状况。我曾在观鱼工作了四五年,那时观鱼镇尚没有跟新市镇合并。观鱼是个偏远乡镇,位于绵竹县境最南端,全镇疆域如一不等边三角形,两面临河一面靠陆,东隔马尾河、射水河与旌阳区孝泉镇、景福镇相连;南面小三角处隔石亭江与广汉金轮镇相连;西南隔石亭江与什邡禾丰镇相望;西与本市新市镇毗连,北与本市齐福镇接壤。

源于蜀地的蚕神马头娘与狮身人面像类似,它带来了丝绸之路的繁荣

图注:绵竹

观鱼位置偏远,主要原因是境内河流太多,射水河、马尾河、石亭江都在境内经过。特别是两县相邻的界河,因为属地利益的关系,没有修桥,这完全制约了观鱼经济的发展。观鱼曾经也算鱼米之乡,这从地名就可见端倪,譬如打渔院村、两河口村、古家湾等,而赵家嘴就是一块长舌头似的狭长河坝。我多次在赵家嘴去玩,看那些打渔人劳作,有的用鱼老鸹,有的直接撒网,但就是没有发现蚕姑庙和蚕女墓。但这并不等于观鱼没有这两处古迹,民国八年黄尚毅主编的《绵竹县志》说得很清楚,现在有些专家考证说蚕女墓及蚕姑庙原址在对岸的景福镇,我觉得应该是有待商榷的,这似乎是争夺名人资源的一种形式吧!

源于蜀地的蚕神马头娘与狮身人面像类似,它带来了丝绸之路的繁荣

图注:拜祭蚕神

毋庸置疑,蚕神崇拜广泛流传于出产丝绸的地区,各地也修建有蚕姑庙,甚至日本东北部也有。但景福镇和观鱼镇仅隔着一条河,相距不过几十米远,这就有必要以正视听了。杜光庭《墉城集仙录》卷六“蚕女”中云:“今其(指蚕女)冢在(蜀)什邡、绵竹、德阳三县界,每岁祈蚕者,四方云集,皆获灵应。蜀之风俗,诸观画塑玉女之像,披以马皮,谓之马头娘,以祈蚕桑焉。”这段记述也充分证明,蚕女墓就在观鱼镇,因为观鱼镇的地理位置完全与之吻合。

《绵竹县志》中,记载着蚕女的典故:“昔帝高辛时,蜀无君长。有人为邻境所掠者,其妻誓曰,能还吾夫,即以妻女。其家马绝绊而去,数日驮其夫归。马见其女辄嘶鸣,妻以誓告夫。夫怒杀马,而曝其皮。女过于侧,皮卷女飞去。异日得皮于树上,女化为蚕。”故后世养蚕者供马头娘以志纪念。

源于蜀地的蚕神马头娘与狮身人面像类似,它带来了丝绸之路的繁荣

图注:蚕神

故事大意说:远古时期,当时蜀地没有蜀王,都是些零零星星的小部落,人民也在这些部落首领的统摄下各自过着聚族而居的生活,这样的生活状态难免会引起部落与部落之间的吞并和战争。有一次,某人被相邻部落抓走了,其妻发誓说,谁能把我丈夫救回来,我就把女儿嫁给他。这马听了,高兴得不得了,便偷偷地跑去把主人驮了回来。但是此人一听要把女儿嫁给马做老婆,就不干;马当然很生气,又是跳又是嘶鸣,还以绝食相威胁,这人一气之下把马杀了,剥下的皮和肉都晾在院中。这天女儿从马匹旁经过,那张马皮突然跳起来,一阵风似的把她卷走了。过了几天,人们看见马皮落在对面的桑树上,女儿变成了一条蚕,正在吃桑叶。

源于蜀地的蚕神马头娘与狮身人面像类似,它带来了丝绸之路的繁荣

图注:蚕宝宝

这蚕姑的传说与爱情无关,因为人马异类,岂能婚配,注定了这是一场悲剧。但故事似乎在告诫我们做人信守诺言,哪怕是对于马这样的动物,也应该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只是可怜了那个女子,无端地成了一件牺牲品,这都是她母亲“即以妻女”所导致的后果。不过蚕姑的牺牲是有价值的,世上多了一种蚕这样的昆虫,而人间多了丝绸这样的奢侈品,也给丝绸之路的贯通打开了一条口子。蚕丛也好,蚕姑也罢,都证明了养蚕源于川西平原,这也是造就川西平原成为天府之国的助推力。

源于蜀地的蚕神马头娘与狮身人面像类似,它带来了丝绸之路的繁荣

图注:养蚕

养蚕是家乡的传统。过去的马桑,和乡村的其他杂木一样,全靠自然成长,没有人在意它们的生老病死。我们对桑树的印象,只在于秋季那紫红的桑葚,带给我们的口腹之欲。别看满树都是桑葚,吃起来却也有些讲究。不说它形状各异大小不一,就说色泽吧,那浅红泛黄身上还带有绿点,是完全没有成熟的,咬起来生硬没有啥水分,干巴巴的尝不出什么味道来,外部呈红色或红黄色且有光泽的为半熟,一般较酸,吃上几个就会倒牙,只有那些紫中泛黑光,周身乌亮、干净新鲜、个大籽满的为最好。

源于蜀地的蚕神马头娘与狮身人面像类似,它带来了丝绸之路的繁荣

图注;桑葚

民谣云:“桑果红,好喂虫;桑果乌,好喂猪。”看起来是骂人的话,有些不雅,实则告诉我们怎样判断桑果成熟与否。桑果味甜汁多,在水果匮乏的时代,那可是我们眼中的美味儿。我们想尽一切办法,要么爬上树去摘,要么站在树下用竹竿打,要么直接将枝条拉下来,反正务必将桑果采下来。讲究点的会用清水将桑果淘洗一番,而我们通常就边摘边吃了。等到一大把桑果吃完,嘴唇和牙齿都变得乌紫起来。大人们则会将饱满的桑果留下来泡酒,桑果与高度白酒的结合,那可是农人们解乏的良药呢。偶尔冬天打霜后,我们也会采摘点冬桑叶储存起来,可以用来治治感冒咳嗽,也算药引子吧。

源于蜀地的蚕神马头娘与狮身人面像类似,它带来了丝绸之路的繁荣

图注:缫丝

后来良桑(良种桑树)在本地大量地推广,这良桑枝干不高,树冠很大,最主要的是桑叶肥厚多汁,而且可以长到蒲扇大。只不过每年都要嫁接,以维持良桑的杂交优势。良桑以出产桑叶为主,要吃桑果,还是得找那些马桑才行。1987年至1992年左右,本地每家每户都养蚕,而且一年可以养四茬。本地有两家乡镇企业丝绸厂,相隔二三十里,分别在富新场及临县的柏隆镇。它们出口生丝以及丝绸制品,需要大量的原料。

乡政府特别重视养蚕的推广,乡镇上有专门的蚕茧站,收购蚕茧,进行粗加工,也有蚕桑技术员,进行指导。这当然是农民增收的好办法,开始是村社干部带头养蚕。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大家发现养蚕的确见效快,能挣钱,于是纷纷在责任田里栽种桑树,准备大干一场。多的人家养几张纸,我们没有那么多蚕房,每次也起码养一张纸。一张纸可以分成十成,一成纸至少需要一分田左右的良桑桑叶。纸上都是蚕卵,密密麻麻的,由生产队的技术员将小蚕孵出来后,母亲就把我们订购的小蚕带回来饲养。

源于蜀地的蚕神马头娘与狮身人面像类似,它带来了丝绸之路的繁荣

图注:丝绸旗袍

小蚕要吃切碎的嫩桑叶,而且不能沾点露水。因此早上采摘回来的桑叶,都得用毛巾一片一片地挨着把桑叶上的水汽抹掉。蚕很贪吃,只要有桑叶,它们就没有闲着的时候。头部上下摆动,嘴巴不停地咀嚼,别看它们咬得小,可是你待会去看,那些桑叶被吃掉的面积就会不断扩大。“蚕要勤剔,娃要勤洗!”这是母亲养蚕的口诀。“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唐人王建的《雨过山村》就反映了“浴蚕(剔蚕)”这个环节。养蚕的活路多,它们吃得快也拉得快,这就需要不断地给它们添桑叶和打扫卫生。

蚕拉的粪便像麦乳精状,又细又黑的颗粒,母亲不许我们称为“蚕屎”,而称为“蚕沙”,这自然是一种避讳了。“剔蚕”就是把幼蚕从一个簸簸(一种竹匾,直径一米多)转移到另一个簸簸,在转移的过程中,那些蚕沙和桑叶的茎杆就处理掉了。每转移一次簸簸,你都会发现蚕儿又长大了一些。这样一来,需要的簸簸就越来越多。我们家专门把堂屋腾出来做蚕室,用竹竿和木料搭成一层层的架子,每层架子上都放满了簸簸。上上下下地端簸簸,成了一件体力活,累得母亲腰酸背痛。

源于蜀地的蚕神马头娘与狮身人面像类似,它带来了丝绸之路的繁荣

图注:丝绸之路

蚕的生长速度极快,经过四次蜕皮,就长成四厘米左右的大蚕了。那时候,你走进蚕房去,沙沙声不绝于耳,就像在雨中漫步似的。蚕长得快,也吃得多,你刚把桑叶盖在它们头上,等会儿你去看就已经吃完了,又得赶紧添上。一亩地的桑叶,母亲和我们要背着背篼采摘几趟,才能供应上。蚕儿生长期间,桑叶的安全至关重要,相邻地块都不能喷洒农药。要是蚕儿吃了带毒桑叶,立刻就会死掉。夏天蚕室要做纱窗门,进进出出都得关好门窗,防止绿苍蝇飞进来。绿苍蝇喜欢在蚕的身上产卵,蚕被苍蝇叮过后就不吃桑叶了,成了僵蚕,当然也不会做茧子。冬天要给蚕房升温,一般都是用两百瓦的灯泡来取暖。因此养蚕虽然来钱快,但是如果不注意细节,很可能空欢喜一场。

源于蜀地的蚕神马头娘与狮身人面像类似,它带来了丝绸之路的繁荣

图注:丝绸之路

等到大蚕的全身变得透明,母亲就把它们放到油菜秸秆或小麦草做成的蚕山上去。它们在那里不断地吐丝,把自己围在当中,最后就成了一个个洁白的椭圆体的蚕茧。这时候,母亲就把蚕茧一个个摘下来。这是我们家最高兴的时候,因为这些白花花的蚕茧转眼间就可以换成现钱。因为两家丝绸厂争抢原料,结果蚕茧的价格一涨再涨,蚕农们笑得合不拢嘴。我们在家里,就有商贩上门收购蚕茧了。养蚕,远远比养猪划算,只不过劳动强度还要大些。

东家西家罢来往,晴日深窗风雨响。

三眠蚕起食叶多,陌头桑树空枝柯。

新妇守箔女执筐,头发不梳一月忙。

三姑祭后今年好,满簇如云茧成早。

檐前蝶车急作丝,又是夏税相催时。

明人高启的《养蚕词》,虽说代替蚕农说出了对苛捐杂税的不满,但是也生动地刻画了蚕农的劳动场景。尽管过去了数百年,但养蚕的手工劳作仍然没有改变。与之不同的的是,缫丝在现代已经实现了工厂化,这说明社会分工还在不断细化。可惜这样的好日子没有持续多久。因为恶性竞争,加上乡镇企业经营不善,两家丝绸厂相继倒闭了,蚕茧价格一落千丈。乡亲们无奈地砍掉了责任田里的良桑,又开始探索其他的发财之路。而母亲又回到了灶台边,操持家务,养鸡养鸭,开始了周而复始的日子。

源于蜀地的蚕神马头娘与狮身人面像类似,它带来了丝绸之路的繁荣

图注:收蚕茧

如今的乡村,别说养蚕,就连鸡鸭鹅兔这些畜禽农人也很少打理了。大家都外出打工去了,在工厂上班一个月,虽然辛苦点,远离家乡,但月薪可以抵得上几亩地的收入,想想也算值了。乡村延续了数千年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算是彻底解体了,留在乡村的只是老人和孩子。等到腊月底正月初,乡村里也会热闹二十来天,乡场上也会变得人流如织,吆喝声不绝于耳,但那只是一种幻相。

源于蜀地的蚕神马头娘与狮身人面像类似,它带来了丝绸之路的繁荣

图注:大美乡村

等到正月十五一过,青壮年们又背着行囊各奔东西了。我知道,他们在年老体弱时,也许会回到乡村终老,但他们的下一代呢,既不会干农活,又融入不了现代都市生活,他们的出路又在哪里。我们的乡村都在沦陷,我们再也回不到曾经的乡村时光。找不到出路的年轻农人会向盲流一样在社会上游走,这是一个颇为严峻而现实的问题,也许它会影响中国的未来走向。(彭忠富/文;图片源于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