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改装研究学院的教授们(下)

不管是清华大学还是蓝翔技校, 哪怕世界任何一个角落里,你也找不到任何关于摩托车改装的专业。但所有人都必须承认,改装摩托车可是一门学问, 一门集合了机械工程学、材料学、工业设计、艺术甚至车主心理学的综合学科。

虽然没有学位,但已有很多人在无师自通的路上走了很远。如果真的从藏龙卧虎的民间成立一所“摩托车改装研究学院”,绝不是什么难事儿, 于是我斗胆草拟了一份部分教职员工的名单,并进行了入职前的面谈......(接上篇)

摩托车改装研究学院的教授们(下)


艺术顾问/赵光晖


赵光晖先生是一位吟游诗人一样的艺术家,云南边境长大,悠然自得地生活在宋庄自己的小院里。他骄傲地跟我说,这辆摩托车,那辆车的发动机,还有那个头盔等都是用自己的画换回来的。

摩托车改装研究学院的教授们(下)

他爱好收藏经典汽车和摩托车,所以他的艺术作品也大都是机械和生物的结晶,比如骨头质感的捷豹E-Type,还有迈巴赫前脸的小金鱼……改装摩托车虽然是半路出家,但由于他一直亲自维修保养这些老车,手头也不算生疏。

摩托车改装研究学院的教授们(下)

改车按照他的话说就 是:“怕自己养老的地方没有人会改装摩托车,所以自己先研究研究。”于是这辆看上去有些科幻的R 1100 S,它的概念设计、造型、结构改造、钣金、焊接、电路、木工、皮具、喷涂工作完全由他一个人在不借助任何外人帮助下完成的,当然还有试车——这件事本身就是一项行为艺术!

您从事摩托车工作有多少年了?

这不是我的工作,但鼓捣汽车和摩托车是我的消遣,大概从2004年开始,每年鼓捣一辆,不然难受。艺术是费脑的工作,而改装摩托车只是手上忙,反而解放了我的思想。跟机械打交道的过程也是我寻找灵感的过程,相辅相成。

讲讲您改装的第一辆摩托车吧。

第一辆应该是我自己的本田“黑鸟”(CBR1100 XX),它特别快,但后来觉得它的样子有点过时。我想,这好办啊,我就是做雕塑的,不就是换个壳子的事儿嘛。我学习了怎样做碳纤维塑形,就重新设计了一个碳纤维壳子装在 “黑鸟 ”上面 。

摩托车改装研究学院的教授们(下)


您大概改装过多少辆摩托车?

大概有6辆吧!

您最喜欢什么风格的改装?

没有特别喜欢的,但原则是它不能慢,我无法理解一辆摩托车玩了命只 能跑100/小时公里。如果不是几十年的老车,一辆摩托车太慢的话,我找不到与它沟通的必要……

摩托车改装研究学院的教授们(下)


您最满意的作品是什么?

谈不上最满意,但这辆R 1100 S算我下功夫比较深的了,比如说支持车座的支架结构和减震结构都是我自己设计并制作的,我反复地实验它的功能性,骑它去压弯,觉得车座子挂不住人的话,我再回来做调整。木车座是我拿一块红木用砍刀削出来的,上面的打孔覆皮也是我去做皮具的朋友那里学来的手艺。

摩托车改装研究学院的教授们(下)


你还能在车座下看到一个小摄像头,它连着车把上的液晶屏 幕,因为我觉得这辆车装后视镜有点多余,我就为它装了个后视系统,类似汽车的倒车影像。

摩托车改装研究学院的教授们(下)


漆也是自己喷的,喷了两遍结果都不太满意,硬件条件不行,还是得去专业漆房做。车身的涂装也都是这辆车相关的实际数据,我不想玩些虚张声势的东西,颜色也取材自最常见的防盗门的灰色……

摩托车改装研究学院的教授们(下)


您面对一辆摩托车,第一步会从哪个部分下手改装?

我会先把它拆个干净,然后看哪些部件是必不可少的,哪些是可以放弃的……

摩托车改装研究学院的教授们(下)


您觉得一辆改装摩托车形成自己的风格最关键的是哪个部分?

一辆车的某个部分决定不了它的风格,它不像一辆新车,由设计师把风格就确定了。改装摩托车则是从一个很薄弱的车辆甚至骨架开始,你逐渐给它添加血肉,如同一个生命慢慢长大,你每一天对它都有期待,陪它长大,确保它独一无二。它这个生长的过程中慢慢地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过程很关键。

摩托车改装研究学院的教授们(下)


您觉得改车最难的是哪个环节?最有乐趣的部分呢?

这辆BMW最让人头疼的是它的各种传感器的线路,掏出来足足有那么粗一捆,我要搞明白每一根线是干什么用的。因为改装很多结构都变了, 一些像进气压力传感器、排气温度传感器就失去了原有的作用,我要一根 根搞清楚哪根能拆除,哪根拆掉发动机就启动不了了。有一天我急了,直接把车推进了卧室,在床边支了个桌子,把密密麻麻的线全部铺开,用小刀一根一根地把他们分拣开,跟它们死磕。拣累了我就躺下睡觉,醒过来点根烟继续……这很枯燥,但最后把有用的线留下,规整地把它们排好固定在车上也是乐趣。

摩托车改装研究学院的教授们(下)


除了改车最大的爱好是什么?

现在年纪大了,也不泡妞了。摩托车、汽车就是我的爱好。

摩托车改装研究学院的教授们(下)


古往今来选一辆最适合自己或者自己最喜欢的摩托车吧!

还真说不上来,我可能太作了,没有一辆车觉得是完全适合我或者说是完美的。任何一辆车我都会忍不住去找它的茬,挑它的刺。


摩托车改装研究学院的教授们(下)



几何兼体育老师/孙晶


10多年前还在广州做服装生意的孙晶在珠海赛道燃起了自己的赛车梦,至今斩获各种奖项。最初是为自己改装了一辆摩托车,车友们觉得不错,便鼓励他开办自己的改装车行Triple Custom。

摩托车改装研究学院的教授们(下)

孙晶认为我国这几年经 历了对国外摩托车改装模仿、学习甚至抄袭的阶段,应该有能力尝试发展自己风格的东西。在孙晶的车行里到处能看到他的吉祥物“猴子”,总以为赛车手出身的他是个热血青年,后来发现热爱听京剧、喝茶的孙晶心里住的灵魂或许并不年轻。

摩托车改装研究学院的教授们(下)

如今孙晶的ANGLE系列已经发布了3款作品,虽然既有复古又有街车,但ANGLE系列以各种棱角为元素的风格不变。孙老师应该可以胜任几何老师并兼任体育老师,这样学生们就可以说,我们的数学课是体育老师教的了……


您从事摩托车工作有多少年了?

专门改车有6年时间了。13岁的时候开始骑摩托车,是我爸教我的。

讲讲您改装的第一辆摩托车吧。

基于杜卡迪900 SS的咖啡赛车。

您大概改装过多少辆摩托车?

记不清了,多多少少经手过的车有上百辆了。

摩托车改装研究学院的教授们(下)


您最喜欢什么风格的改装?

最早喜欢咖啡赛车,后来喜欢BOBBER,现在喜欢TRACKER和SCRAMBLER, 一直在变。

您最满意的作品是什么?

到现在为止还没有自己最满意的一辆。经常快完工的时候特别兴奋、 特别开心,然而第二天自己再看觉得也就那么回事儿,总觉得还有改进的余 地。现有作品相对比较满意的便是那台ANGLE 1,“ANGLE”是棱角的意思, 棱角不仅是这辆车的设计语言,同样意味着人的性格中的棱角。

摩托车改装研究学院的教授们(下)


现在的摩托车做的越来越流线、圆润,而生活中人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圆滑。从设计理念出发,我们希望人和摩托车一样能回归有性格、有棱角的态度——这也是TRIPLE CUSTOM想秉承的一个设计理念。ANGLE 1的车主是摄影师,我们也为她设计了很多如相机、镜头、相机包和胶卷等细节,而且这些细节不会无缘无故出现在车身,它们都具有功能性,例如相机包里面装的是电池。

摩托车改装研究学院的教授们(下)


您面对一辆摩托车,第一步会从哪个部分下手改装?

当我确定要改装的风格后,第一步会首先设计出车身的线条,然后才去 考虑细节。我觉得实用性也很重要,车要安全,然后才是美观。

您觉得一辆改装摩托车形成自己的风格最关键的是哪个部分?

还是线条,线条最重要。

摩托车改装研究学院的教授们(下)


您觉得改车最难的是哪个环节?最有乐趣的部分呢?

最难的是做减法吧。一辆车往上加东西好加,什么都想往上加,但一辆 车身上东西多了不一定大气。反而要做出取舍,用最少的东西构成这辆车与众不同的特性,体现出它独特的质感以及满足客户需求——减法也是所有设计行业里最难的一点。最有乐趣的部分有几个点,首先应该是设计出图的时候,然后是改装过程中遇到的结构问题被我们攻克的时候。

摩托车改装研究学院的教授们(下)


除了改车最大的爱好是什么?

除了改车是赛车,还有听京剧。骑车和听京剧都是我爸教的,没事儿时候爱一遍遍听《四郎探母》和《赵氏孤儿》,还会跟着哼哼,流行歌曲还真不喜欢。我比较喜欢中国传统文化,慢节奏的东西。其实改装摩托车并不是一种年轻人眼里很潮的东西,它其实就是一种慢节奏的传统文化,急不得,也一点都不潮,反而需要人心特别沉静。我希望有天能把中国传统工艺和摩托车改装结合一下。

摩托车改装研究学院的教授们(下)


古往今来选一辆最适合自己或者自己最喜欢的摩托车吧!

喜欢的太多了,选出一辆来实在是太难了。

(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