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上有没有什么逆天的军事行为?

用户59179687851


世界历史上纵然逆天的军事行为数不胜数,但我泱泱中华五千年,著名的军事战例更是繁若星辰,至今仍有不少战例作为世界军校的必读范本。

像项羽的破釜沉舟,红军的四渡赤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这些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

下面我将为大家分享一个来自于南北朝时期的著名逆天战役。

白袍战神,威震天下

当年刘寄奴取代东晋创立宋朝,这一件看似普通的朝代变迁,实则打破了魏晋以来严重的士族门阀制度。

刘裕出身贫寒,凭借着从底层做起来的战功,一步步成为掌控东晋雷电的“法王”,他称帝后将司马氏一网打尽,也得以让代表门阀的王家、谢家的春燕也能够飞入普通的百姓家,让百姓一睹“春燕”的风采。

正因为有了刘裕的逆天改命,才得以让一代战神陈庆之有了一展拳脚的舞台。和刘裕一样,陈庆之同样是底层走出来的将军,只不过陈庆之的发家并不是带兵打仗,而是早年追随梁武帝萧衍,在萧衍登基之前就不离不弃,可以说有“从龙之功”。

只不过从18岁一直等到40岁,梁武帝活活把陈庆之从霍去病的年龄熬到了卫青的年龄都没有重用过他,只是让他担任一些闲职,并没有发现自己的这位手下有“卫霍之才”。

当时南北朝的形势是,北方的北魏被尔朱荣窃取了最高权力,而南方的梁朝则一片歌舞升平。

可以说,北方的北魏为了最高权力而争斗不止,不少北魏将领迫于政治压力选择投奔了梁朝,其中还不乏北魏的皇室成员,有一个叫做元灏的北魏北海王,也避难到南方,并且恳请梁武帝能派兵助他回国重新夺回权力。

梁武帝萧衍其实并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但也不好推辞,就派陈庆之率领7000人马护送元灏回国登基。

这简直就是和开玩笑一样,7000人马深入敌境,还要打下一片根据地作为都城,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梁武帝于是派陈庆之这个没怎么打过仗的将军担任护送任务,目的只有一个,行就行,不行就拉倒!

然而一身白袍的陈庆之不但出乎了北魏的预料,更是让梁武帝瞠目结舌。他带着这7000人马,一路从今天的安徽宿州一直打到河南洛阳,期间面对北魏调集的50万重兵,不但令敌人闻风丧胆,更是攻下了32座城池。

进入洛阳后,他成功扶持元灏登基称帝,所有的时间加在一起不过4个多月。他的这一逆天军事行动让天下人看得是目瞪口呆。

竖子元灏不足与谋

然而,要不是陈庆之受到了各方掣肘,他的北伐神话完全可以用奇迹来形容。元灏在洛阳登基后,就觉得羽翼已经丰满,他不想再做梁朝的傀儡,想摆脱陈庆之的束缚而成为真正的皇帝,只不过他根本不是这块料,更没有一代帝王的胆识。

而陈庆之知道自己的7000人马只不过是打了北魏一个立足未稳,真要是等到北魏缓过神来,仅凭自己的这点人马还不够人家塞牙缝的。

可见,陈庆之并没有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他还是有一定的自知之明。但是,元灏却从中作梗,他怕梁武帝继续派兵增援陈庆之,那么自己以后连翻身的机会都没有了。

于是他抢先给梁武帝上奏折,谎称北方已经平定,暂时不需要增援,把尔朱荣集结大军围攻他们的最后一点希望给破灭了。

面对尔朱荣的大举进攻,陈庆之把元灏留在了洛阳,自己度过黄河驻守在中郎城,尔朱荣尽管再次统帅十几万大军,却始终没能在陈庆之身上讨得半点便宜。

于是他想起了当年邓艾“偷渡阴平”的奇谋,他决定绕过黄河直取洛阳,面对尔朱荣的大军突然兵临城下,元灏和当年的阿斗一样吓破了胆,在匆忙逃到临颖之后,被尔朱荣生擒。

陈庆之孤立无援,最终放弃了困守,化妆成一个僧人偷偷的逃回到了江南,一次北伐的大好时机就这样戛然而止了。

千里马常有,可伯乐在哪?

一代“兵仙”韩信,要不是有刘邦这位伯乐,他也只能是一个逃跑的小卒,卫青的功绩要不是汉武帝在背后的全力支持,估计他还是一介骑奴。

然而,反观梁武帝,在位前期虽也励精图治,但后期闹出了“舍身佛寺”的千古笑话,他不但抹灭了北伐的雄心壮志,而且后来还被发生的侯景之乱活活饿死在了皇宫之中,令人唏嘘。

纵观整个南北朝,难道真的没有能够北伐成功的“徐达”吗?不,是没有一位像朱元璋一样的旷世明主。难怪惜字如金的史书用了整整三千字来描述陈庆之的逆天北伐,不光是对陈庆之战功的神往,我想更多的是千里马未遇到伯乐的一种叹息与无奈。


小小嬴政


1949年12月,复出的国民党名将薛岳到任“海南防卫总司令”时,海南岛上陆海空三军种类齐全 ,拥有地面部队五个军18个师11万余人,海军第三舰队的军舰50余艘,空军四个大队各类战机45架,甚至还包括部分装甲兵和海军陆战旅的第四团,两者均是反登陆作战的有力部队,总体而言,海南岛守敌在那个年代确实可以称为“立体防御”。

(海南防卫总司令薛岳)

从广东省延伸出来的雷州半岛是距离海南岛最近的大陆,即便如此,两者之间的琼州海峽平均宽度也达到30公里,以木帆船横渡的话,顺风顺流需要五到七个小时,如果期间风向和潮流变化,时间更无从估量。须知两栖登陆作战,是现代战争最为复杂的形式,1944年的诺曼底登陆,美英盟军是在绝对的海空优势下才获得成功的。

而负责解放海南岛的第四野战军第十三兵团的第40、第43两个军,总兵力亦不过10万余人。由兵团正副司令员邓华、韩先楚指挥的解放军渡海部队,没有飞机、没有军舰、甚至一开始连木帆船数量都不足,无论从哪方面条件看,成功登陆和顺利解放海南岛都似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薛岳再次构筑了抗战期间就多次命名的“伯陵防线”,防线的部署要旨是:海空军主力置于岛北,用以封锁琼州海峡,防止解放军渡海进攻;陆军分为四个部分,分别用来构筑三道防线和围剿岛上五指山区的“琼崖纵队”,并留出5个师为机动预备队。据此,薛岳有理由宣称伯陵防线“坚不可摧”,渡海部队“有来无回”。

国民党守军的劣势在于,第一,海南岛上原来的老大是曾经的“南天王”陈济棠,手底下掌握着30000多人的基本部队,面对空降而来的薛岳,屈就“海南省主席”的老陈很是不爽,薛岳很难顺畅指挥陈济棠旧部;第二,海南岛上有一支坚持了20多年游击战争的“琼崖纵队”,并且已经发展到近20000人,只是因为装备较差,不能对岛上敌军构成致命威胁;第三,逃到海南岛上的国军大部都是由大陆逃来的余汉谋集团残兵败将,战斗意志和战斗力大打折扣。



(十三兵团副司令、40军军长韩先楚)

在华南分局和四野的领导下,解放军著名战将韩先楚根据实际情况,将解放海南岛的战役进程“拢共分为三步”:

第一步,夺船。

按照一次至少渡过一个军的计划,我解放军至少需要1000条船只(每艘可以运载30人),由于敌人败退前已将雷州半岛的船只劫掠一空,第十三兵团只搜集到400多条木船。为解决登陆部队船只不足的问题,四野曾考虑到澳门和香港购船,但最终没有成功。直到群众送来消息,在不远的广西北海涠洲岛上,有被敌人劫去的400多条双桅大船,且驻守敌军仅有500人。

韩先楚大喜,立即命令第40军奇袭涠洲岛夺船,到渡海作战发起前,我军已准备了1000多条船和1400多名船工,同时将美制道奇卡车的发动机拆下来,把20几艘机帆船改造成装备野战炮、战防炮和重机枪的“土炮艇”,堪称军史奇闻。



第二步,偷渡。

为支援琼崖纵队的反围剿作战,加强岛上的接应力量,同时摸索渡海作战的经验,解放军前指制定了“积极偷渡,分批小渡和最后登陆结合”的计划,拟以两个军各派一个加强营,分别在海南岛的西北、东北地区实施登陆。

1950年3月5日,第40军加强营的800人和第43军加强营的1000人按计划登岛成功,顺利进入琼崖纵队的根据地。3月31日,第二批偷渡的一个加强团3700人再次成功登陆,使岛上我军的力量大为增强。

第三步,强渡。

万事具备,只欠东风。1950年4月16日,第40军、第43军主力开始强渡海峡,千帆并进发起解放海南岛的总攻。第43军先头部队第128师登陆后将敌252师包围,薛岳随即调集六个师实施“反包围”,试图歼灭我军首批登岛部队,而邓华和韩先楚指挥40军主力和43军一部,又对薛岳的机动部队进行了“反反包围”,发生在黄竹和美亭地区的激战,是解放战争中最后一场双方军队的大兵团战役,战至4月21日,国民党军队全线崩溃。



(登岛部队与琼崖纵队会师)

人民解放军随即兵分三路,在琼纵的配合下奋勇追击,“兵败如山倒”的薛岳和陈济棠所部一路狂逃,22日薛岳等人乘飞机逃往台湾。解放大军一直追到三亚和榆林,追到天涯海角,至1950年5月1日,海南岛全境解放,歼敌33000余人,解放战争中最后一次进攻战役胜利结束。

解放海南岛战役,历时58天,第四野战军部队以木船对阵敌人的飞机军舰,以同等兵力彻底击溃敌人,创造了世界现代战争史上的奇迹,称为“逆天的军事行为”毫不为过。


度度狼gg


面对超过自己的兵力的敌人,一场的大型围歼战灭掉对方半数人马,这样的神仙仗,只有我军战神粟裕能打的出来!

豫东战役,也叫开封睢杞战役,黄泛区会战,这一场战役,代表着粟裕带领的解放军,已经开始了逐鹿中原的过程。好不过分的说,豫东战役是淮海战役的预演。

1947年,华东方面我军在孟良崮战役之后,连续在临朐和南麻两场围歼邱清泉和胡琏的战役中战绩不理想。导致山东根据地大部分丢失。华野只好分兵两处,西集团由粟裕带领、东集团由陈毅带领。就在1948年年初,军委决定由粟裕到夏季或秋季渡江,把战线扩展到长江以南。

粟裕多次斗胆直陈,要求集中兵力在中原打一场大型歼灭战。粟裕建议被采纳,并且被授予了华野的全权指挥权,还接受了4到8个月内,歼敌5到10万的军令状。

华野急行军到达河南省省会开封时,国军以为开封只是声东击西之计,没有重视。结果,开封城仅仅四天四夜就攻克了,攻克开封的围点打援战役,总共歼灭敌人达4万人。开封是河南省会,河南籍的议员在伪国大国会中闹得沸沸扬扬,蒋总统只好听从,派了5个兵团“收复开封”。

就在这时,中野刘伯承、邓小平指点中央,要求粟裕带兵到郑州,中央同意。粟裕再次斗胆直陈,说服中央,开始二次打援行动。

国军“收复开封”的5个兵团,打头的便是邱清泉和区寿年。邱清泉兵团以五大主力的第五军为主干建立,是作战最为凶悍的军队,邱清泉本人也有“邱疯子”的诨号。而区寿年兵团是刚组建的混合兵团,区寿年和邱清泉私人关系也不怎么样。就这样,原本协同作战的两个兵团,一快一慢,拉开了40公里的距离。

战机稍纵即逝!粟裕抓住战机,对区寿年实施了分割包围。这一天,仅仅是开封战役打响后的第十天。6天时间,区寿年兵团才被吃掉,这个时间是致命的。邱清泉在华野阻援阵地被咬住,形势岌岌可危。另外三个国军兵团,胡琏和吴绍周被中野牵制,黄百韬兵团则是在区寿年兵团被吃掉后,再次被包围。

黄百韬和邱清泉一样,都是疯子,打起仗来不要命。也正是这个不要命,让他们最后保住了命。邱清泉黄埔二期毕业,第五军出身,真正是嫡系中的嫡系。黄百韬这是杂牌军出身,靠着整编25师猛打猛拼,愣是把杂牌军达成了顶梁柱。粟裕围歼区寿年兵团的同时,还要对付三个邱清泉和黄百韬两个兵团的援军,形势走到这里,已经成了以一敌三的劣势局面。

进入7月,区寿年兵团被断掉总司令部,全军覆没,黄百韬被围帝丘店。7月5日,我军发动总攻的前夕,黄百韬竟然带着两个营发动冲锋,凭借装甲坦克的优势,夺回四五个村庄,第二天就突破了防线。几乎同时,邱清泉兵团也冲破阻援防线威胁侧翼,胡琏兵团迫近我军后方。围歼黄百韬兵团的计划破产了。

这场战役中,粟裕以弱势兵力高机动性与敌人周旋,不管是中期以一敌二在睢阳杞县围攻区寿年兵团,阻援邱清泉,还是后期组建新集团围歼黄百韬,形成以一敌三的帝丘店战役,都是天马行空的神仙账。稍有一点的疏忽和计算失误,都有可能造成我军的毁灭性打击。(亲率部队突围,令粟裕起敬的黄百韬)

事后,粟裕回忆,帝丘店战役本来就没打算围歼黄百韬,主要是黄百韬和邱清泉太疯狂,做出围歼黄百韬的局势,其实是为了恐吓邱清泉,为全身而退做好准备。事实上,负责围歼黄百韬的华野1、4、6三个纵队,是华野王牌纵队,司令也都是叶飞、陶勇、王必成这样的名将。不过,开封战役、睢杞战役连续作战,这三个王牌纵队都已经残破不堪,急需修整和补充。帝丘店战役,用兵力相当的疲劳军队,对付机械化很强的黄百韬生力军,本来也不现实。

豫东战役中的这三个与我军交过手的兵团——黄百韬兵团、胡琏兵团、邱清泉兵团,早已上了粟裕的斩将台,就等时机成熟,一并吃掉了。

这三个兵团在淮海战役中,被长官坑惨了。胡琏成了副司令让位给黄维,黄维兵团战斗力大降;黄百韬得了青天白日勋章,邱清泉记恨在心,徐东阻击战明显出工不出力;黄百韬这是在国防部的命令下为了掩护友军被围困。

粟裕将军如果不是军事指挥家,那一定是一个数学家,他在每次战役中的精密计算,很少有人能够超越。


历史知事


爆发于1938年上半年的中日兰封会战,可谓是一场逆天的军事行为,中国精锐部队十多个师约二十万人包围日军14师团两万人,不但没将其吃掉,自己还差点被包饺子。

刚打过徐州会战的14师团,不怎么休整就敢于单挑第一战区的主力部队,实在没把中国军队放在眼里,太狂妄了

国军分别从东、西、北发起进攻,准备围歼这支孤军突进的日军。14师团集中火力突破桂永清27军阵地向兰封攻击前进,桂永清留下龙慕韩第88师防御兰封后,率部向开封、杞县撤退。

龙慕韩师长也不愿意死耗吃亏,也擅自率部撤离了,以致日军不战而占兰封。黄杰的第八军也主动放弃砀山阵地西逃。事后军委会问责,桂永清、黄杰竟被免责,龙慕韩被枪决,成为抗战中第一个被处决的中央军嫡系将领。

兰封失守后,蒋介石责令豫东兵团总司令薛岳,负责指挥74军、64军、71军、27军由东向西、胡宗南第17军团由西向东再次包围14师团

经过三天恶战,国军非但没吃掉14师团,桂永清部在日军反击下又一次扔掉阵地擅自仓皇撤离。与此同时,增援的16师团逼近商丘,黄杰第八军置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程潜死守商丘的命令于不顾,率部退往开封。

这样以来,正在全力攻击14师团的薛岳兵团侧被拉空暴露,占据急转而下。

更致命的是,日军第十师团、16师团、第13旅团、混成第4旅团等也准备加入救援,中国军队吃不掉14师团不说,自身还有被日军合围的危险

在此种战况下,第一战区命令部队撤出战场,兰封会战结束。

战役过程中,蒋介石曾认为此战很可能是“战史上的千古笑柄”,真被他说中了。

兰封会战失利后,继续攻击前进的14、16师团威胁了郑州及平汉铁路的安全,为阻缓日军进攻,第一战区在军委会的同意下掘开了花园口黄河大堤。。。因此,说兰封会战是一场逆天失败的军事行为毫不为过。。。



欢迎交流,请关注@司马砸光


司马砸光


如果是逆天的军事行动,当然不可能经常发生,否则也不会叫逆天。但在中国革命史上,有连续两场逆天的军事行动居然发生在短短的一周里,而且还是在一个完整的战役里,这就更罕见了。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两场逆天的军事行动。

1935年5月上旬,中央红军长征从云南省皎平渡巧渡金沙江后,沿会理至西昌大道继续北上,准备渡过大渡河进入川西地区。老蒋当然不乐意了,命令薛岳率国民党军主力跟在红军后面,步步紧逼,同时又命令川军第24军在泸定至富林(今汉源)沿大渡河左岸筑堡阻击。这样一来,前堵后追,老蒋希望能凭借天险,围歼中央红军于大渡河以南地区。

大渡河宽300米,水深流急,两岸是险峻的群山,地势险要,历来是兵家的险地。当年太平军名将石达开就是兵败大渡河,全军覆灭于此。所以,老蒋叫嚣要把红军变成石达开第二。

1935年5月24日晚,中央红军第1师1团到达安顺场渡口,这里有川军24军一个营驻守。红1团团长杨得志不顾连夜赶路的疲惫,率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领安顺场,准备渡河。

但是,情况依然非常糟糕。一来,几乎找不到像样的渡船,找了半天,才找到一艘木船。二来,通过审问俘虏,杨团长才得知对面渡口已经有川军一个营驻守,正在构筑工事,防止红军渡河。面对这种情况,可以说已经万分危急了。如果不能渡河成功,红军就有全军覆灭的危险。

杨得志根本没有时间考虑,第二天一早就指挥部队向对岸发起进攻。因为只有1条木船,一次只能过去9人,因此,熊尚林带领第一批8人先渡河,木船返回后孙继先带领第二批8人再渡河。一共18名勇士,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登上了岸边,并多次打退川军的进攻,控制了渡口,随即接应后续部队陆续登岸,终于击溃川军,占领了渡口。18勇士强渡大渡河的奇迹随之流传开来,孙继先也因此一战成名,建国后被授予中将军衔。

占领了安顺场渡口两岸后,红军的危险局势其实并没有多少缓解。因为船只实在太少,敌军几乎毁掉了所有的船只。仅仅依靠在渡口找到的几条木船,要想运送几万红军,起码得一个月以上的时间。老蒋和薛岳怎么可能给红军那么多时间?所以,最高决策层反复商量,决定夺取泸定桥,让全军快速通过。

时不我待,中央军委迅速制订计划,由刘伯承和聂荣臻指挥红1师和陈赓任团长的干部团组成右路军;由中央纵队和第1、3、5、9纵队组成左路军,迅速沿河而上,相机占领泸定桥,以确保大部队渡河。左路军的前锋由王开湘和杨成武指挥的红2师4团担任。

1935年5月28日,担任前锋任务的王开湘和杨成武接到军委的急电,命令其务必于29日占领泸定桥。这简直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别的不说,赶到泸定桥就够呛。当时,红4团距离泸定桥还有240华里的山路,一天时间要走240华里山路,还要夺取泸定桥,这怎么可能?

但是,王开湘团长和杨成武政委清楚,不到万不得已,中央不会下这样的命令。对他们来说,其实也没有选择了,只有在绝境中杀出一条出路来。

红4团用了一天的时间急行军240华里,于29日清晨赶到泸定桥边。泸定桥离水面有好几丈高,由13根铁链组成的:两边各有两根,算是桥栏;底下并排9根,铺上木板,就是桥面。如今,敌人已经把桥上的木板全部拆除,只剩下孤零零的铁链横在桥上。而且,对岸的川军也早就构筑好了工事,以逸待劳。

红4团一到,立刻发起攻击。王开湘和杨成武亲自指挥作战,2连担任突击队。以2连连长廖大珠为首的22名勇士,拿着手枪,背着大刀,攀着铁链向对岸冲去。他们身后,跟进的部队每人带一块木板,一边前进一边铺桥。战况之激烈,笔者就不用多费笔墨了,大家自己都可以想到难度有多大,勇士们有多危险。杨成武后来在回忆录中写到,这是他感觉最漫长的时刻,也是他最紧张的时刻,因为他和红4团担负着挽救中国革命的重任。

也许是川军的战斗力相对薄弱,也可能是被红军勇士的大无畏精神给震撼到了,川军最终抵抗不住红军的进攻,一窝蜂逃跑了,红4团占领了泸定桥,取得了一次不可思议的胜利,挽救中央红军,让红军主力可以顺利通过大渡河,继续北上。

18勇士强渡大渡河,22勇士飞夺泸定桥,这两场逆天的战斗前后不超过一周时间,难度之大,危险性之高,古今中外的军史上都罕见。红军在万分危急的时刻,凭借这两场不可思议的战斗,逃出了国民党的前堵后追,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也挽救了中国革命。

1.杨成武:《杨成武回忆录》

2.陈云:《随军西行见闻录》

“许述工作室”核心成员查佳峰主答


脑洞大开的历史


说说匈奴郅支单于被灭的事儿吧,看看什么是“不作不会死”。

(匈奴)

汉武帝的时候,匈奴被一顿猛削,撒开脚丫子往沙漠里跑,一路往西,跑得远远的。

倒霉的时候,喝凉水都塞牙。西域有个乌孙国,算是大汉的小弟,很有些脾气。匈奴想欺负一下人家,然后乌孙国就找大汉求救,一联合把匈奴狠揍了一顿……

在东边也出现了一个新兴的乌桓部落,匈奴掐架也没掐赢。

后来,匈奴想去报仇,派了几万骑兵,攻打乌孙国。路上不幸遇到大雪,冻死了十分之九……

再往后,匈奴直接被乌孙国赶出了西域。


就这么越来越难混,匈奴内部乱了起来,人人都想当大老板,一下子闹出了5个单于。后来一顿乱打,只剩下了呼韩邪单于和郅支单于。

呼韩邪单于干不过郅支单于,于是带人归顺了汉朝。

郅支单于不服啊!我堂堂匈奴大军,怎么能认怂?不过很快他就笑不出来了……

呼韩邪单于因为有了汉朝的支持,越来越牛,反过来追着郅支单于一顿砍。然后,这个郅支单于只能接着往西跑……

在这之前,郅支单于曾经把自己的儿子送到汉朝当人质,现在,他想要回去。

好吧,大汉也不是小家子气的人,回去就回去吧,省的浪费我粮食。于是派了使臣,给送回去了。

郅支单于脑子不知道怎么想的,反手就把大汉使节给杀了。杀完他就后悔了,刚才我干了什么?这下怎么办?完了完了,赶紧跑吧……

于是,郅支单于接着跑,跑到了更远的康居,在这里作威作福,欺负西域的小国。


好的,以上为背景……下面主人公上场。

有一个名叫陈汤的人,是西域都护府副校尉,他和自己的顶头上司甘延寿一起出使西域。

走到半路,陈汤忽然蹦出一句:老大,那个郅支单于,我觉得有点狂,要不咱们顺手灭了他吧?

甘延寿一听,也是啊,建功立业呗!于是表示,咱们请示一下朝廷再下手。

陈汤就说了:咱这事儿不能跟他们说,朝廷上那帮庸才,一讨论准完蛋。不要怕,干完再说!

甘延寿觉得这是个大坑,所以“病了”,要考虑一下。

陈汤很快就弄了个假圣旨过来,从周围大汉“小弟们”手里借了点兵,呼啦啦的4万人来找甘延寿了。

甘延寿没招:我就床上躺几天,你给我拉出了几万人的队伍,你牛!

于是,两人带队一路杀过去,直接攻到了郅支单于的城下。

郅支单于很无奈啊,我都跑到这了,你们还追,还追,让不让人活了!

郅支单于偷偷逃跑,但是半路听说城内有汉军内应,乌孙国也发兵过来了……他也不敢跑了,怕半路被人宰了。

那就打呗,双方互相放箭。郅支单于还把自己的老婆小妾全都带上了城墙,全家老小齐上阵,和汉军对射。

然而,妻妾被射死,郅支单于鼻子都被射中了……

很快,城被攻破,郅支单于被杀,砍了脑袋。

陈汤又把郅支单于家的老婆孩子亲戚全抓了,一口气砍了一千五百一十八人……


砍完之后,陈汤才给大老板汉元帝上书,说了说这事儿。

当然,还说了那句名言: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七追风


“中国从他们的胜利中一跃而成为一个不能再被任轻视的世界大国——如果中国人没有于1950年11月在清长战场稳执牛耳,此后的世界历史进程就一定不一样。”
这段话是英国牛津大学战略学家罗伯特●奥内尔对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国军队的评价!

在抗美援朝战争第一次战役中挨了一顿狠敲的美国远东总司令麦克阿瑟既没有摸透中国军队的虚实,更没有把这支来自贫穷国家的军队放在眼里。11月下旬,过完感恩节的麦克阿瑟又部署新攻势,指挥“联合国军”20余万人兵分东西两路继续向鸭绿江推进,企图在圣诞节前结束战争。

东路军由下辖海军陆战队第1师和陆军第7师的美10军组成,由阿尔蒙德中将指挥,沿着朝鲜半岛东部海岸线向被推进。

虽然麦克阿瑟并没有吧中国军队放在眼里,但是毕竟有了第一次战役的经历,他还是亲自坐着B—29重型轰炸机视察了一下整个战场。当看到东线美军的必经之地——长津湖、盖马高原被白雪覆盖到什么也看不清时,放心的命令阿尔蒙德大胆进军。但是,麦克阿瑟怎么想不到,就在这片冰雪覆盖之下的崇山峻岭中,潜伏着一支身经百战的中国大军——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下辖第20、26、27军,并且在入朝作战前3个军都已经从三三制师团营扩大至四四制和四五制,总兵力达15万余人。

但是这支部队来自江南水乡,常年在暖温带作战,一时半会很难适应寒温带,特别是在零下30—50摄氏度的地带。由于战况紧急,部队入朝十分迅速,很多人居然没有棉衣。晚上行军时为了躲避敌机轰炸甚至不敢生火,宿营的时候往往是10几个人挤在一两条铺在雪地上的被子上以保证不被冻僵,根本谈不上取暖。从入朝以来直到战斗打响,很多人连一口热水、一口热饭都没有用过.......基本上是靠喝融化的雪水和吃打死的牲畜、随身携带的干粮解渴充饥。

目的就是为了趁美军兵力分散、尚未发现志愿军大部队时隐蔽的进入战场,打美军一个措手不及,寄希望于全歼美军先头部队——陆战1师,粉碎东线美军的攻势。

到达指定战场后,志愿军又在冰天雪地里忍受着严寒和饥饿单靠顽强的毅力静静潜伏等待了长达6天之久!

据战后统计,仅仅是因为寒冷和饥饿减员的官兵人数就有3—5万人左右!

当战斗的号角吹响后,早已被冻得神志不清的志愿军官兵从战壕里一跃而起,向美军发动进攻,而有一部分人则保持着战斗的姿态,却永远也站不起来了......

最先遭到志愿军打击的美军是陆战1师,这是参加过太平洋战争历次大小战役、从南太平洋的瓜达尔卡纳尔岛一路打到冲绳岛的一支美军王牌部队。在遭到突然袭击后,一开始有些慌乱,却很快镇定下来。在师长史密斯少将指挥下,将200辆坦克、步战车围成一道环形防线,炮兵部队也迅速拉开轻重火炮,配合装甲兵、步兵拼命拦截潮水般冲锋的志愿军部队。

而志愿军因为后勤严重脱节,连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更不用说武器弹药供应。重型武器因为携带不便全部留在了后方,能够携带的远程武器只有迫击炮,而炮筒因为受冻而收缩导致炮弹都放不进去。更可气的是大部分炮弹因为受冻成了哑弹。枪械类武器很多也因为受冻而无法正常使用。因此,志愿军在发起攻击时根本得不到有效的火力支援,完全是凭借丰富的战斗经验和顽强的战斗意志,尽可能隐蔽的接近美军,然后投掷出大量手榴弹,趁着美军晕头转向之际,勇猛的冲上去与之白刃格斗。但是面对美军用装甲战车环绕起来的钢铁防线,区区手榴弹又能有多大的杀伤力?

激战整整3天后,志愿军未能将被围困的美军歼灭,但是美军也没有突出志愿军的包围圈,双方形成胶着状态。基本上是志愿军利用夜暗发起攻击,突破美军防线。但是由于火力不足当晚不能解决战斗,天亮后,美军利用火力优势把突入的志愿军再赶出去,反复的拉锯战导致双方都付出了巨大的伤亡代价。

陆战1师2万余人被五倍于己的志愿军第26军、第27军两个军缠住厮杀,战至第五天,终于招架不住,凭借强大的火力优势,夺路突围,向南撤退。而志愿军的力量也已经消耗到了极限,却依然对撤退的美军穷追不舍。不少中途阻击美军撤退的以营连为单位的部队大多已经被冻死在阻击阵地上,陆战一师几乎是毫无阻挡的逃到了元山港、兴南港,在海军接应下炸毁两处港口后乘军舰仓皇而走。7天之后,疲惫至极的志愿军部队进占元山、兴南,长达17天的长津湖血战才落下帷幕!

在这场战役中,英勇顽强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胜了火力强大的美军和罕见的严寒。算得上是一次逆天的军事行动吧。


大将军威武K


要说世界历史上发生过的逆天军事行动。实在是太多了,就是发生在我们中国的,关于逆天的军事行动就有很多,可以说那个朝代都有。但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长征!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其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长达二万五里,红军人数对比长征前已经十不存一,这支在陕北汇合的红军队伍恐怕是那个时代甚至很多个时代中战斗意志最可怕的部队。



每一次看红军长征的故事我都觉得“无坚不摧”、“铁人”这样的词都不足以形容当时的红军。

当时阎锡山、张学良、杨虎城等以多倍兵力进攻长征后的红军而大败,不仅是毛主席用兵入神,而且这支军队是一只有信仰的军队,以解放中国这个伟大的使命作为信仰,自然无所不能!


如果说过雪山过草地是一支军队钢铁意志的体现,那么四渡赤水就是军队执行力和高层指挥艺术的表演,快速迂回、对部队的高效使用、对各方势力的心理揣测,中央军、湘军、滇军、川军、桂军、黔军一个个的以绝对优势的兵力,却在这次战斗中被当成猴子戏耍,按着地图真的难以想象当时指挥的神奇!

虽然在最后会师的时候已经不足三万战士,但无论死去的还是活着的都让我们敬佩,每一个的他们都不愧红军之名!

点赞和关注是对每一个文字工作者默默付出的肯定,谢谢每一个为此点赞和关注的人!

谈笑历史间


不要说世界历史上发生过的逆天军事行动。就是发生在我们中国的,关于逆天的军事行动就有很多,可以说那个朝代都有。下面我们说一件近现代史上,关于刘邓大军的事情吧。

大家都知道解放战争的时候,刘伯承和邓小平带领刘邓大军挺入到了中原地区。尤其是他们孤军插入到了敌人的心脏大别山地区。我们说一说那时候是个什么情况呢?


也就是说刘邓大军是在无援军无支持的情况下,孤军插入到敌人的核心地带的。可以说这种情况下,对于刘邓大军来说是十分危险的,因为万一敌人来一个十面埋伏,布下一个陷阱,那么刘邓大军就很有可能会全部阵亡。这是很危险的一次军事行动。

更何况那时候刘邓大军的武器根本没有办法和国民党反动派拥有的武器相提并论。

你说力量如此悬殊,刘邓大军的行军是不是够逆天。可是,令人想不到的是,他们竟然最后打了胜仗。

狭路相逢勇者胜,就是他们得以胜利的主要原因。因为大别山基本上都是山路,不能大规模的行军,在狭小的路上,若是想打胜仗,靠的就是勇气。两军对垒的时候,可以说谁退缩了,也就意味着要失败了。
很幸运的是,人数比较少的刘邓大军最后取得了胜利。这一战的胜利,更是被毛泽东视为,拉开中国解放战争序幕的战役。也正是这一战役的胜利,中国解放军开始由被动防守转为主动攻击,开启了蒋家王朝步步失败的大门。最终中国解放军打败蒋家王朝,解放了全中国。


史学达人


二战时候,一个负责卖萌的轴心国成员,想来已经猜到,那就是大名鼎鼎的意大利军队。

北非战场上,英军和意大利军队双方炮战,一会功夫,意大利军队竟然挥舞白棋投降,战后得知原因,意大利人很正经的回答了一个不正经的答案,找不到撬开弹药箱的工具。


在战场上把枪举国头顶,四处寻找英军,真心实意的想要当俘虏,可是这情况太多,最后英军给了战俘们原材料,他们自己搭建起战俘营,然后把自己关了进去,你没看错,是的,就是自己给自己一个战俘身份,然后给自己一个战俘场所,更是奇葩的事,战俘营是在没有人看管的情况下,自己修的。自己修的。

以至于到最后,英方统计战俘数字的时候,竟然是以“亩”为单位。是,你没看错,大概五亩地的军官,二百亩地的士兵。

雷人不,惊艳不,逆天的不要不要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