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打匈奴,为什么卫青和霍去病功成名就,李广和李陵却不行

冠军的来源

所谓的冠军,现在是指各项比赛的第一名。

正如马拉松比赛的源头是希波战争后菲迪皮茨用双腿跑过的路程,冠军最早也是一个军事词汇。

早在公元前209年,大秦的天下摇摇欲坠,而大量的反政府武装中有一位将军叫做宋义,没错就是那位巨鹿之战按兵不动被项羽一刀砍了成为破釜沉舟背景板的宋义。不过人在之前的战斗中也是很能打的,甚至因此有一个光荣的称号:“卿子冠军”。这是中国历史上第1个荣获“冠军”称号的人。

同样打匈奴,为什么卫青和霍去病功成名就,李广和李陵却不行

如果说宋义是首创,那么发扬光大的就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有名的官二代,他舅是国家最高的军事统帅,他姨是一国之母,按说可以躺在光环里不出来了,但是他除了好吃奢侈,厨子随身以外,完全不像一个纨绔子弟,他一个人就打跑了,哦,不对是和他舅一起带着汉家男儿打穿了匈奴的霍去病。汉书里说他与轻勇骑八百直弃大军数百里赴利,斩捕首虏二千二十八级,得相国、当户,斩单于大父行籍若侯产,捕季父罗姑比,再冠军,以两千五百户受封冠军侯。

白话一些就是说霍去病一个人带着八百骑兵一路追打匈奴,斩首俘虏了两千多人,重要头目更是不计其数,先杀匈奴老大祖父辈的籍若侯产,再抓匈奴老大的叔父罗姑比,一次不够来二刷,而这个时候他和主力部队已经拉开了几百里的距离,因为勇冠全军所以被封为冠军侯。

同样打匈奴,为什么卫青和霍去病功成名就,李广和李陵却不行

如果你觉得在没有定位和通信工具的时代,远离卫青的大军深入漠北还没什么,那么当你知道同期出征的宿将苏建、赵信全军覆没,而这是年仅17岁的他第二次勇冠三军的经历时,请接住你不断往下掉的下巴。

帝国双璧

霍去病一鸣惊人,冠军侯的名声也在随后横扫河西,夺取祁连山,奔袭两千里,封狼居胥的赫赫战绩前不断上升到难以企及的高度。

人们总说传奇的人生,离不开一个伟大的对手,那么霍去病的伟大就是因为匈奴。匈奴之强可以从白登之围中看出,汉武帝他曾祖父刘邦觉着天下一统,打算去北方打打秋风,但是不想匈奴也想开荤,竟被匈奴大军围困在白登山七天七夜之久,最后只好靠着贿赂单于老婆才能脱身,自此以后直到武帝时期,大汉边疆成了匈奴的提款机,和亲成了主流的解决方案。

同样打匈奴,为什么卫青和霍去病功成名就,李广和李陵却不行

而将汉家女儿解救出来的正是卫青、霍去病这组帝国双璧。

被动挨打的汉朝怎么就成了让匈奴哭爹喊娘的苦主了呢,你说大汉前期国力不足,休养生息了几十年,府库充盈,确实多金才能暴兵玩战争这种烧钱的游戏,当然这是原因之一。但是刘邦时期数十万的大军也不是拿白登山下的匈奴骑兵没有办法,而霍去病数万乃至数百的军队就能在漠北当爸爸。你说卫青霍去病部队以骑兵为主,作战能力强,但匈奴是马上民族,骑射段位比汉军只高不低,至于说汉朝之前缺名将那不是逼李广、周亚夫他们退出群聊吗。

同样打匈奴,为什么卫青和霍去病功成名就,李广和李陵却不行

其实抛开国内削藩成功,皇权加强,国家财富累积这样的背景原因,我们可以从战术层面上具体分析导致天平向汉朝倾斜的原因。

单挑超神,团战歇菜的李广

要了解卫青和霍去病的战术,我们可以先从卫氏集团的镜像——李广李陵这对爷孙的案例来分析。

要说大汉朝的偶像IP,首推霍去病和李广。关于李广直到几百年以后仍有人为他赋诗作词: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但奇怪的是相比于霍去病的不败神话,李广更多作为一个悲情英雄出现。

同样打匈奴,为什么卫青和霍去病功成名就,李广和李陵却不行

他出生在汉朝与匈奴交界的地区陇西边境,由于靠近草原,李广和出生在那的人一样擅长骑射,而他一生的轨迹也和这个特点脱不了干系。

李广是历史上有名的打野超神,团战酱油的角色,比如说他曾经带领100骑兵脱离大军深入大漠,面对数千匈奴骑兵,李广带着十几个人就敢怼虽然成功射杀了匈奴大将,但是在主帅失联的一天一夜里,这支军队是何其脆弱不难想象。

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李广所部1万余人出征匈奴尽数覆没,人们虽然记住了他受伤被俘后,抢到战马一把长弓射杀追兵的开挂故事,却不会想到这次大败极有可能也是李广英雄主义上了头,轻骑冒进引起的团灭。

同样打匈奴,为什么卫青和霍去病功成名就,李广和李陵却不行

战国时期是中国兵种从车兵为主到步兵为主的过渡时期,而到了战国中期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一举把骑兵这种北方游牧部族的兵种推到了历史前台。这时候的骑兵打架不像大家想象的如同指环王中八千罗汗具装骑兵带着长枪冲下高地,更像精灵族骑着马——会挽雕弓如满月。匈奴的骑兵如此,后来汉朝的骑兵也如此,他们奉行《六韬·战骑篇》中的八条准则,逐利而来,在步兵阵型没好,撤退逃跑时发起攻击。因为在没有马镫的时代,骑兵的骑射难度更大,弓箭射程不如列阵的步兵,如果靠着马匹速度强行冲击,那么让弓箭手冲击步兵方阵跟让他们去死也就没啥差别。

同样打匈奴,为什么卫青和霍去病功成名就,李广和李陵却不行

纵使你李广养由基再世,但是你的部队里又能有几个骑射娴熟的人呢?对面的匈奴骑兵双腿在马上的时间可能都超过了在地面的时间,用汉军骑射去挑战匈奴骑射无异于以己之短攻彼之长。

李陵的非典型步兵北伐

弓骑兵对步兵的劣势其实可以从李广孙子李陵被俘的一战来说,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李陵率五千步兵深入匈奴腹地,遭到匈奴主力围困,李陵且战且退,其军队配箭五十万支,遇到十倍于己的骑兵大队,前军持戟做盾墙,后军搭弓当炮台,再在前面安排了辎重大车作为防御工事,俨然一座带刺的移动堡垒,当时的匈奴骑兵只会射箭不会冲锋,屡攻不下竟然死伤了万余人,还让李陵后撤到离边境只有几十里的地方。最后仅仅靠着内贼的通风报信和李陵军队箭矢殆尽的机会才最终获得胜利。

同样打匈奴,为什么卫青和霍去病功成名就,李广和李陵却不行

汉军步兵的巨大优势源自于李陵的军事天赋、汉军的纪律性,但更多是因为匈奴骑兵射程精度都不如步兵,而让他们去冲锋就好比让雷迪克去冲击篮筐。

既然汉军步兵的战斗力这么强,为什么我们不依靠这样的移动长城去征服漠北而是要用骑兵去挑战对手擅长的领域呢。还不是因为攻守的区别,假如你并没有想反推出去,步兵依托战术纪律和地形工事可以有不错的效果。比如历代缺马莫若南宋,但是人硬是单抗了几十年历史级的骑兵部队,不过想让孟珙、吕天德带着这些骑兵严重不足的军队去恢复长江以北平坦的故土基本就不可能。面对北方的平原,尚且机动不足,更不消说深入大漠去找寻并击败骑马民族的军队了。

从骑射到冲锋的战术转变

要想在大漠打败骑马的人终究只能是另一批骑马的人。至于他们为什么是卫青和霍去病这对舅甥,我们今天就先说一个稍微标题党点的原因竟然是因为他们对传统兵法的钻研不够。

同样打匈奴,为什么卫青和霍去病功成名就,李广和李陵却不行

在参加浓墨重彩的汉匈战争之前,卫青和霍去病都没有太多的实战经验,卫青年少贫困时在平阳公主府邸的“骑奴”经历,是他为数不多的骑马训练了,这样一个生存第一的时期又哪有功夫去钻研历代兵书。

霍去病虽然幼年就因为卫子夫的上位而没有衣食之忧,但是自视甚高的他对于历代的经典也是不以为然,汉武帝曾让霍去病学习兵法,但霍去病断然拒绝:“顾方略何如耳,不至学古兵法。”翻译过来就是打仗靠谋(天)略(赋),学啥古代兵法。

同样打匈奴,为什么卫青和霍去病功成名就,李广和李陵却不行

九州里执着北伐的白清羽像极了想打败匈奴的刘彻

先人的经验虽好,但是后人往往跳开时代背景和对手只学了形势,没学到核心战略思想,反倒是卫青和霍去病没有这种思维限制,将骑兵战术带到了新的境界。

前面我们说了步兵的肉搏对于弓骑兵的杀伤,也提到了步兵的机动性对于进攻的消极影响,那么是不是只要把两者的优势捏合在一起就会有更好的效果呢?

卫青在和匈奴的交手过程中,将步兵的冲锋战术应用到了骑兵上,在此之前骑兵进行冲锋也不是没有过,但是不论是项羽的垓下突围还是灌夫替父报仇,用骑兵发起的冲击都没有超过百人,作为一种非常规不成熟的战术,它还没有纳入骑兵的武备库。

但是卫青将步兵冲锋战术移植到了骑兵上面后,就发现要抹杀匈奴的骑射优势,并不容易,你想正面怼不表示对方也愿意,取胜关键就是限制匈奴骑兵的活动范围,造成必须接战的事实。

同样打匈奴,为什么卫青和霍去病功成名就,李广和李陵却不行

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卫青率领三万骑兵夜袭匈奴右贤王部,短兵相接,因为夜晚的时间点和它带来的视野问题,匈奴面对汉军的冲锋根本来不及应对。卫青军-俘虏一万五千余人,这是首次骑兵大规模冲锋获得胜利的案例,也因此卫青被封为“大将军”。

而霍去病比他舅舅显然更擅长骑兵的冲锋战术,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霍去病率领一万骑兵进攻匈奴西侧,战果是辉煌的:“合短兵,杀折兰王,斩卢胡王,诛全甲,首虏八千余级。”杀、斩、诛三个字眼一个比一个凌厉,搭配前面的短兵,就可以明白骑兵的冲锋肉搏已经是汉军擅长的战术。

而在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双剑合璧的一场大战中,正是卫青借助黄昏骤起的风沙,斩首万余人,才为霍去病拉扯了空间,使得他能放心望大漠深处跑,北进两千多里,越过离侯山,渡过弓闾河逮到左贤王一顿胖揍,用五万的部队就完成了斩首七万级的大胜。此后更是挟余威达成封狼居胥(肯特山)的成就,前锋甚至接近了瀚海(贝加尔湖)。

同样打匈奴,为什么卫青和霍去病功成名就,李广和李陵却不行

伴随着汉军从骑射向冲锋的转变,骑兵标配的武器也从弓箭变成了步兵专属的长戟。即使没有马镫,骑兵冲锋后落马的事情不在少数,但是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种高速运动的马所带来的冲击力无疑对敌军的杀伤更大。

泱泱大汉的成人礼

汉武帝时期对匈奴的战争其实是中国历史上一场成人礼,大汉正是在这场成人礼后有了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的底气。它的巨大成功有着许许多多的原因。

不过今天我们可以发现卫青、霍去病所引导的这场骑兵从骑射到冲锋的作战方式巨大变革正是武帝时期对匈奴作战屡战屡胜的原因之一,李广兵败自杀、李陵投降匈奴后被猜忌夷灭三族的落寞恰恰就凸显了卫青威胁龙城、霍去病封狼居胥的高光。李广、李陵并不是败给了自己的军略,武勇亦或是杀敌的决心,他们只是输给了时代。

同样打匈奴,为什么卫青和霍去病功成名就,李广和李陵却不行

早期北方的游牧政权在骑兵的战术运用上因为自身天赋的优异,其实在战术开发上落后于中原农耕政权,当其与内陆的交流日益频繁,他们的部队也开始习惯应对骑兵冲锋,并也开始使在实战中应用冲锋术,面对马比你快,弓比你劲,骑术五星还学会了战术的游牧民族部队,中原王朝会变得怎么样,五胡十六国时期的可怕历史其实已经给出了答案。

同样打匈奴,为什么卫青和霍去病功成名就,李广和李陵却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