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老師最不喜歡的那種父母,是你嗎?

這段時間不斷有新聞爆出幼兒園虐童等相關事件,包括之前鬧得沸沸揚揚的紅黃藍事件、南京某一幼兒園老師暴打兒童、還有幼童稱被老師用牙籤扎……

這些新聞一出,底下的評論一水回覆都是對幼師的質疑和辱罵,新聞下面有一條回覆大概意思就說並不是所有幼師都這樣,不要以偏概全。就是這樣一條評論引來幾千條回覆,基本都是言語攻擊,有說幼師門檻低的,也有說成績不好才當幼師的,還有說壓力大就別當老師的……

幼兒園老師最不喜歡的那種父母,是你嗎?

一個正在上學前教育專業即將入職的學生說:“看到這些評論感覺心很涼,感覺現在社會對這個行業實在是太苛刻了,我們學校學前教育是一個本科專業,很負責的說我們現在的要求是越來越高。雖然不能確保說社會上每一位老師都具備很好的職業素養,但是我覺得我所看到的這個職業的夥伴們真的很負責。”

因此芝士父母採訪了一些從事幼師行業的人,這個視頻的目的並非是要為幼師洗白,或者為幼師說話,芝老師只是覺得,因為某些事件的發生,就因此否定跟抹黑整個行業,這真的合理嗎?所以不妨放下偏見,看看上方的視頻,也許會少些誤解多些理解。

你是否對幼師動過手?

有位從業17年的幼師說自己曾經遇到過這樣一位家長,四十多歲的時候生的孩子,有一天放學的時候她問老師:“我家兒子大便了沒?”,老師回答:“沒有”,那位家長上來就是兩個耳光,她說一定是因為她家兒子沒吃飽,所以沒大便。

幼兒園老師最不喜歡的那種父母,是你嗎?

從業17年的幼師講述自己的委屈經歷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寶貝,可是老師也是某個人的寶貝女兒,僅僅因為自己選擇了幼師這個行業,就可以被這樣隨便對待嗎?近年來,全國各地類似這樣的情況非常多,可謂是數不勝數。

如:有的小朋友在幼兒園被蚊子叮咬了,家長要求50元一個包;有的小朋友身上帶泥了,家長要求老師必須交待清楚;至於磕碰擦劃燙傷,少數家長更是得理不饒人。打官司是輕的,上報教育行政主管部門,不怕當事人給整辭職,就覺得沒有面子,極少數家長一旦與學校或老師較上勁,只能贏不能輸。

你是否對幼師有過這種誤解?

「做幼師就是陪孩子玩玩嘛」

經常聽到家長這樣的言論:“幼兒園老師嘛!誰都可以做!”類似的話還有:“幼兒園還要加班?”。父母們都知道,自己帶一個孩子都頭疼,幼師可是要帶幾十個孩子,每天清晨要提早到幼兒園做入園準備,白天用盡洪荒之力為孩子扮演各式各樣的角色,下班後加班做環境佈置及數不清的案頭工作,晚上還要和幾十位父母彙報情況……

幼兒園老師最不喜歡的那種父母,是你嗎?


「幼師就是個帶孩子的保姆」

你看到的是幼師帶著孩子們跳跳舞、唱唱歌、塗塗畫畫,但你沒看到幼師在教室裡變化站位為了觀察到每個孩子;畫畫的時候引導孩子借形想象;佈置出的環境讓孩子有更多自由空間的表達。總結一下就是,

你不知道幼師的專業性!國家教育制度在不斷改革,教師資格認證一年嚴格過一年,眼下早已不是那個魚龍混雜的年代。

「幼師沒有門檻,誰都可以做」

做幼師也是有門檻的,首先你得先有教師資格證,而且幼師與其他老師不同的地方在於——幼師傳授的知識不是顯性的,而是”潤物細無聲“。幼師需要掌握各種技能知識,讓孩子在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大領域裡都能有所收穫。除此之外還要有耐心、技巧、知識、熱情,以及對孩子的愛……

幼兒園老師最不喜歡的那種父母,是你嗎?


也許有些幼師,是真的不專業並且不負責,但是因此就否定整個行業還是欠妥的,從視頻中幾位受訪的幼師來看,社會中也不乏認真負責的幼師,她們記得住小朋友的很多可愛的瞬間,希望小朋友們健康成長,好好學習。當然,也記得被家長誤會而感到傷心的瞬間,希望自己可以得到更多的尊重和認可。

家長們除了要多跟老師溝通,也要多跟孩子交流,從孩子口中瞭解老師是什麼樣的人,瞭解孩子對老師的感受,不要用新聞裡跟社會中的偏見去看幼師,而是用心去溝通去相處,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達到“家園和諧“。


伴你成為更有知識的父母。

有更多育兒方面的困擾或難題,請在評論區留言,我們將邀請相關領域的專家,為大家一一解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