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關注!2035年養老保險金將要用光?人社部迴應:未雨綢繆,能夠保證養老金長期按時足額發放

天天財經獨家,速關注

4月23日,針對此前某研究機構提出的“2035年養老保險金將要用光”的觀點,人社部作出回應。

“對於養老保險可持續發展問題,中央高度重視,未雨綢繆,已經制定了一系列積極的、綜合的、科學的應對措施,完全能夠保證養老金的長期按時足額髮放,完全能夠保證制度的健康平穩運行。”人社部養老保險司司長聶明雋說。

看點一:已經制定一系列積極的、綜合的、科學的應對措施

此前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發佈《中國養老金精算報告2019-2050》報告預計,2019年全國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餘為4.26萬億元,此後持續增長,到2027年達到峰值6.99萬億元,然後開始迅速下降,到2035年耗盡累計結餘。

全民关注!2035年养老保险金将要用光?人社部回应:未雨绸缪,能够保证养老金长期按时足额发放

對此,聶明雋23日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召開的2019年第一季度新聞發佈會上回應:

養老保險涉及到每個人的切身利益,資金規模比較大,運行週期比較長,因此社會各界都非常關注。

我國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2018年末全國60週歲以上人口是2.49億,佔總人口的比例是17.9%,其中65週歲以上是1.67億人,佔總人口的比例是11.9%。在人口老齡化的大背景下,對養老保險的影響比較深,最主要的影響就是養老保險的撫養比呈逐年下降的趨勢。

上個世紀90年代,大概是5個人養1個人,到2018年底已經下降到2.66個人養1個人。撫養比下降意味著繳錢的人少了,領錢的人多了,如果持續下去,不採取積極應對措施,會對養老保險的可持續發展產生壓力和挑戰。

對於養老保險可持續發展問題,中央高度重視,未雨綢繆,已經制定了一系列積極的、綜合的、科學的應對措施,完全能夠保證養老金的長期按時足額髮放,完全能夠保證制度的健康平穩運行。

一是通過實施降低社保費率綜合政策,做大養老保險的“蛋糕”,形成企業發展與養老保險制度發展的良性循環。

4月10號國務院印發了《降低社會保險費率綜合方案》,其中有兩項重要政策,第一是降低養老保險的單位繳費比例,第二是調整個人繳費基數的上下限。這兩項政策的實施,不僅減輕了企業的社保負擔,還降低了參保繳費的門檻,有利於提高企業和職工的參保積極性,將更多職工納入到養老保險制度中來,形成良性循環。

二是通過實施基金中央調劑制度,均衡地區之間的養老保險負擔,幫助困難地區確保發放。

當前企業養老保險的運行總體是平穩的,基金當期收大於支,滾存結餘不斷增加。2018年末,企業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餘達到了4.78萬億元,有比較強的保障能力。但是客觀地說,結構性矛盾比較突出,地區之間很不平衡,不僅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不統一,基金結餘差異也非常大。聶明雋表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結構性矛盾問題是養老保險運行的主要矛盾。從去年下半年起,中央實施了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進展比較順利,開始有效地緩解結構性矛盾問題。

三是不斷增加戰略儲備基金,今後還將繼續做大做強。

從本世紀初開始,國家就建立了戰略儲備基金,通過採取多種措施,基金規模不斷擴大。目前,全國社保基金已有2萬億左右的戰略儲備,而且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的工作已經啟動,今後還將繼續加大劃轉力度。

四是各級財政對基本養老保險的資金投入是逐年增加的。

今年中央財政安排企業養老保險的預算資金達到了5285億元,同比增長9.4%,地方財政也相應做出了資金安排。

五是養老保險其他改革正在穩步推進,制度內在的激勵約束機制正在進一步健全。

人社部將會同有關部門採取綜合措施,積極穩妥地開展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加大基金中央調劑力度、不斷提高統籌層次、加強基金監管等,同時不斷加強制度的自身建設,使制度內在的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激勵約束機制更加健全。

看點二:

已有6248.69億元養老保險基金到賬投資運營

盧愛紅介紹,截至一季度末,17個委託省(區、市)簽署的8580億元委託投資合同中已有6248.69億元到賬投資運營。繼續推動職業年金基金市場化運營工作,進一步加強年金市場監管。

此前人社部發布通知要求,持續擴大居民養老基金投資規模,確保2017年及之後年度新增結餘的80%用於開展委託投資,以實現既定政策目標。

據人社部數據,2018年城鄉居民養老金當期結餘為889億元。按此要求,全面啟動後,每年新增委託投資資金將達到700億元。

看點三:2019年全年企業可減少社保繳費3000多億元

人社部新聞發言人盧愛紅介紹一季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下一步安排時稱,印發降低社會保險費率綜合方案,通過降低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繼續階段性降低失業和工傷保險費率、調整社保繳費基數政策等措施,確保企業社保繳費負擔有實質性下降

,預計2019年全年可減少社保繳費3000多億元。指導各地完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建立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確定和基礎養老金標準正常調整機制。加快推進工傷保險省級統籌。按照2018年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5%左右的總體水平,提高養老金。

機構人士:2/3的80、90後認為養老靠養老金和儲蓄,對養老制度不瞭解

而對於居民的養老投資,在今天舉辦的養老與基金高峰論壇上,中歐基金總經理劉建平表示,目前我國養老投資還存在四方面不足:

首先,居民的養老投資的意識和準備不足,中青年裡面有50%的人員還沒有為養老做準備;

其次,中青年投資意識有所偏差,認為儲蓄是主要的養老工具,這種認識實際上是有很大的問題,因為儲蓄的收益未來是很難涵蓋養老的成本;

第三,投資的時間不等,養老是一個長期投資,短期的和階段性投資很難承受養老的成本,解決不了養老的問題。

第四,閒錢和精力不足。中青年人面臨著職場壓力、房貸的壓力,尤其是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所以根本無暇顧及養老投資,這是很大的問題。根據90後財務自評的報告,大概有26%的90後認為自己只是實現了便利店自由,有25%的90後認為自己實現了口紅和遊戲自由,但是隻有很少的90後認為自己實現了買車和買房自由。讓我們感到比較憂慮的是,受過良好教育的80後和90後這一代人,實際上他們雖然已經擺脫了養兒防老這樣的傳統觀念,但是他們中的2/3人認為養老還是靠政府養老金,還是要靠儲蓄,只有極少數的80後、90後認識到養老靠投資,要靠自己,而且他們對整個養老體系、養老制度政策其實不太瞭解。

➤【科創板頭條】首批7只科創主題基金獲批;科創板已受理企業達到90家;上交所要求券商嚴格把關科創板權限開通;本土創投積極對接科創板

➤【中證盤前】美國製裁伊朗引油價大漲;兩公司斯里蘭卡項目未受爆炸影響;長城動漫獲大洲娛樂舉牌,持股達10%;特斯拉、蔚來相繼自燃

➤巧合還是陽謀?這些公司剛蹭完熱點,股東就大手筆減持,交易所問詢“故事大王”

➤今日打新泡椒鳳爪第一股!單籤獲利有望超萬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