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下半场,拼的是钝感力


人生下半场,拼的是钝感力

文| 江晓白

1082年,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的第三个年头。

这一年春天,他登上芒鞋,手持竹杖,和朋友外出郊游。

走到半路上,突然下起了大雨,大家都赶忙找地方躲避,只有苏轼泰然自若、迎雨而行。

不一会儿,雨停了,太阳又冒出了头。苏轼回头看经过的山坡,发现刚才的风雨萧瑟,这时已经是天光晴好,于是填词的灵感喷涌而出: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一首《定风波》,将苏轼以意志力抗衡雨声、在无常中从容优悠的样子,尽数描摹。

是啊,人生本来就不会一帆风顺,不会因为你害怕、躲避,坎坷就不来造访。既反正都是要往前走的,与其狼狈抵抗、不如潇洒自乐。

苏轼一生仕途不得意,但豁达依然,这种身处逆境,不以为苦的通透,就是“钝感力”。

人生下半场,拼的是钝感力


何为“钝感力”?即从容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伤痛,而不要过分敏感。

用日本当代作家渡边淳一在他的著作《钝感力》中的话来说就是:“对眼前的事情钝感一点,不要什么都往心里去!

01

“钝感力”是身体健康的保证


在如今这个国际化的时代里,无论到哪个国家、处于怎样的环境之中,大多数人都能精神饱满地活下去。

这种适应环境的能力,就是钝感力。正因为拥有了这种能力,才保证了我们身体的健康。

反过来说,如果我们的身体“敏感”过了头,那么随之到来的的必将是“过敏”。

比如,两个人在户外乘凉,他们都被蚊子叮咬了。

A慌忙拍打,赶走蚊子后还是觉得很痒,拼命抓挠,皮肤立即红肿,甚至引起湿疹;

相反的,B轻轻拍打了一下赶走了蚊子,之后就没什么感觉了。

由此可看出,A皮肤太敏感脆弱,容易受伤,而B则更强健些。

所以说,身体机能是敏感一点好,还是钝感一点好,显而易见。

在《钝感力》这本书中,渡边淳一有一句话深得读者赞同:“对健康而言,最重要的是让自己的血液顺畅地流淌。”

那么保持血液循环畅通无阻的最佳办法是什么呢?答案是:保持开朗、放松的心态。

简单来说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就算听了难听的话,也要马上就忘。


人生下半场,拼的是钝感力


我的一个朋友,就拥有这种对别人各种负面评价“充耳不闻”的能力。

她写公众号,人家说她选题老套、素材陈旧、语言乏味;她出去旅行,身边的人都觉得她懒、浪,花冤枉钱。

我想开解她,她却心平气和地说:“我有进阶计划,自己选的路就认真走,不必一味迁就别人的舌头。”

大有一种“不乱于心、不困人言”的洒脱。

经医学研究发现:精神紧张、不安、焦躁、愤怒、憎恨等,都能造成神经紧张,血液不通。

血液不流通,久而久之身体就会生病。

当人们保持“钝感力”,多笑笑,不生气,自然就能少得病。

02

“钝感力”是事业成功的助推器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人人焦虑而紧张,当一个人具备了必要的知识储存,并且付出了相当程度的努力,就一定能成功吗?

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人们能否成功,不完全取决于才能,更在于你是否拥有不屈不挠、坚持不懈的耐力。

作者在《钝感力》这本书中举了一个例子:

O先生是一个作家,刚出道时,他一度被认为是最有才华的青年才俊。

但是最近两年,因为约稿少又被拒稿,O先生则变得消极,渐渐丧失了创作新作品的欲望和斗志。

久而久之,编辑也不再约他,慢慢形成恶性循环,O先生失去发表作品的机会。

为什么O先生有才华却没能成功呢?

因为他没有钝感力。

0先生本身性格天真、敏感,容易受伤,如果一切进展顺利还好,一旦遇到挫折,极大可能会因消沉而难以东山再起。

职场上的“钝感力”,是获取成功的助推器。拥有了它,人们的自尊心就会放低,不害怕嘲笑和质疑,也就不会轻易受到伤害而一蹶不振。


人生下半场,拼的是钝感力


2007年的热播剧《士兵突击》中,王宝强扮演的“许三多”,刚入伍时,看到坦克吓得举手投降,立定时腿会打颤儿,转体时左右不分,甚至在演习时,把熟鸡蛋藏在身上,被“敌军”追踪到热源,以致己方全军覆没。

因为木讷和迟钝,战友们戏称他为“许木木、许三呆”。

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仿佛看不到别人的奚落和轻视,只看得到目标牌。

他把“一根筋”的执着劲儿发挥到了极致,和自己死磕。为了克服晕车,他顶着烈日、忍着伤痛,一次次地练习腹部饶杠。

全团考核中,333个高标准的腹部饶杠,让他脱颖而出,踏上了由“孬兵”到“兵王”的征程。

由此可见,当我们在职场上拥有了“钝感力”,就能减少负面情绪的影响,经得住打击,然后披荆斩棘,把潜能发挥到极致,获取成功。

03

“钝感力”是收获美满婚姻的利器

恋爱是花前月下的浪漫,婚姻是柴米油盐的琐粹。

当人们走完红地毯踏进围城,看到的都是彼此的缺点。这个时候,双方漫长的忍耐和磨合,以及相互包容,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我们仨》里,杨绛说,她和钱钟书一生中唯一的一次争论,是为了纠正一个法文读音。

当时是在出国的游船上。杨绛觉得钱钟书的读音带有口音,听上去不舒服,钱钟书不服,两人便吵起来,还互相说了些过分的话语来攻击对方。

一心想要正确答案的杨绛找了船上一名法国人来做裁判,法国人判定杨绛“对”,说钱钟书的发音是错的。

杨绛取得了“胜利”,但她叹息道:“我虽然赢了,却觉得无趣,很不开心。”

是的,凡事总是争高低、辩输赢、算长短是婚姻的忌讳之一。


人生下半场,拼的是钝感力


要知道,这些都是“虚”的,当你占据高地摇旗庆祝时,寒的是人心,伤的是感情,得不偿失。

最近在重刷电视剧《我的前半生》,被马伊琍的颜值和演技圈粉。

但我们都知道,在出演这部剧之前,身怀有孕的她遭到了文章的背叛。

舆论哗然中,她选择了原谅,以一句“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将过去翻篇。

之后,不紧不慢的按照自己的节奏,出演了《北上广不相信眼泪》、《我的前半生》、《找到你》等多部高口碑作品,将自己的事业推上了新高峰。

2018年6月,马伊琍折桂白玉兰奖。她落落大方地站在领奖台上,由衷感谢先生文章,她说,“是文章的鼓励,才有了今天的马伊琍。”

婚姻这段旅程,马伊琍用“且行且珍惜”概括前半段,以“彼此成就”来开启下半场,不得不说,这是一种大智慧。

因为她知道,

凡事太爱计较,太放在心上,并不能给我们带来幸福,反而会使人不幸。

恰到好处的放下和放过,才是一剂良药。

04

“钝感力”是生命的幸福力


所谓“钝感力”,是指迟钝的能力。它强调的是对困境的一种耐力,是厚着脸皮对抗外界的能力,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是在现代社会生存的智慧。

当我们具备了不为小事动摇的钝感力,才能成为真正的赢家。


人生下半场,拼的是钝感力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但很多人不知道,这句话的后面,还有另外一句:“常想一二,不思八九,事事如意。”

是的,我们都祈愿万事胜意,但得偿所愿者,少之又少。更多的时候,我们都是要去“搏斗”的:为家庭、为孩子、为业绩……

比尔·盖茨说:“在你没有成功之前,请不要在意你的自尊。”

费里德里希•尼采说:“无需时刻保持敏感,迟钝有时即为美德。”

所以,“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对负面言论,愿我们能不在意、不上心;

当境遇堪忧,愿我们能不气馁、不放弃;

当希望落空,愿我们能不自贬、不后退;

当感情受挫,愿我们能不哀伤、不困顿。

无论工作、生活、感情,等等,只要拥有了钝感力,我们就能守住自己的内心,然后孜孜不倦地努力,心怀未来地播种,收获锦绣人生。

本文为“碧读好书指南”原创,好书像碧玉一般珍贵!我们旨在提供高品质必读好书资讯,帮助每个人读到好书!欢迎关注。图/摄图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