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从长辈那里都听说过哪些民间故事?

一届青衣


小时候在农村长大的。记忆里家家户户门前都有一个很大的院子,夏天的夜晚,大家在农田里累了一天,回家吃完晚饭,洗完澡,银白的月光铺了一地的时候,大家就手拿蒲扇,搬着小板凳,聚在小院子里乘凉,我也会坐在奶奶身边,听着各种家长里短和故事,然后趴在奶奶腿上沉沉的睡去。

印象很深的有个关于石龟的故事。

我们这边属于平原,每到秋天,就有成片的,一眼望不到边际的稻浪,此起彼伏的。有一年,蝗灾特别严重,乡亲们想了很多办法,求神拜佛,农药,稻草人,在田里放蝗虫的天敌,人工赶,捉等,效果不但不好,蝗虫还越来越多。眼看着快颗粒无收了,突然有一天,天上出现一只神龟,摇了摇头,张开口,蝗虫黑压压的一片往神龟口里飞,就这样,蝗灾过去了。虽然产量所剩不多,但是一家人不至于饿肚子了。后人为了感谢神龟,就在不远的山上放了只石龟,让它时时看着我们,更神奇的是我们这再也没发生过蝗灾了。

有时候奶奶听得高兴了,回家躺在床上也给我讲故事,吉二爹就是其中之一。

吉二爹是个受过很多苦,很聪明,口才很好,很有喜感的一个老爹爹。

我们那有个很抠门的富人,吉二爹有点看不惯,有一天,他看到富人在河里洗澡,就准备把他的衣服拿走,谁知道拿衣服的时候被发现了,富人就说:你谁呀?你拿我衣服干什么?吉二爹回答说:我叫都来看。说完就拿走了衣服,富人急了,大声喊:都来看,都来看。附近的人一下子都来了,富人才意识到自己被耍了。

小时候的无忧无虑是每个人心里柔软的一根弦,一旦触碰,快乐就会在心底荡漾。我们曾经这样幸福过。



阿省有话说


分享一个老故事,这故事在湖乡留传很广。

说是有一对小夫妻,婚后不久,还只生了一个女儿。

某天,男人外出做手艺活了,晩上回家,听女人讲岳父来了,吃顿中饭走了。

男人问:"给你爹做什么菜了?"

女人:"给我爹炖了个黑鱼头。"

男人:"就这吗?"

女人:"就这。对了,两块鳃帮肉我给你留下来了,明天弄给你吃。"

男人起身提起女儿就往外走,女人忙问干啥呢?

男人说:"我趁早把女儿扔河里淹死,省得以后去看女儿女婿,炖个黑鱼头,两块鳃帮肉还给她男人留了。"

这老故事里,除了讲孝道,还描述了黑鱼头的特点,除了两块鳃帮肉,啥吃的都没有。



小市民的茶余饭后


故事:采花贼遇上李四爷,活该他作死到头儿了:


天津流传着一句老话,叫做先有大直沽,后有天津卫。

大直沽是天津七十二沽之一,地名中有不少以“台”为名,如前台、中台、后台、东观台、西观台、刘家台等、显出大直沽地势多高台的特点。

一九四七年的冬天在天津大直沽后台儿发生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天早上在海河码头扛大包的李四走出门要去码头干活儿,看到与自家相邻的胡同口堆满了人,叽叽喳喳的议论着什么。李四走过去问一个老者咋回事,老者一声叹息:这胡同里张家的女儿死了,不知哪来的采花贼,糟蹋了闺女,还害了性命,天理难容啊。

大直沽后台儿三教九流,鱼龙混杂,也有混混儿地痞讨生活。但是盗亦有道,天津混混儿不出圈儿,为抢地盘儿,可以下油锅、刀叉肋、玩儿死签儿、剁手指、都是和道儿上的人互相好勇斗狠。欺负老实百姓,让人瞧不起,更不能祸害女人,让道上人鄙视,没法儿在道上混了。

所以今天后台儿出了这样事情,老百姓气愤填膺,李四听了也是血往上涌。

这李四自幼在海河边跤场旁卖茶水,大一点得到跤场师傅们喜爱提点,学了一身好功夫,十七岁下跤场撂跤,半年后挫败踢场子的大汉,得了个快跤李四的称号。随着年龄增长,武艺精进,三十岁以后人们在李四后边加上了个爷字,在大直沽一带和天津跤坛一提快跤李四爷,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这一整天,李四爷心里不舒服,脑子里就琢磨咱这大直沽没有这号败类呀,要不就是外边飘进来的魔头。

傍黑儿收了工,李四爷回到后台儿,直奔了高升客店找客店老板刘大头问问近日有没有可疑的客人。

刘大头也是老江湖,一听李四爷的口气就问:四爷是不是要为死去的丫头出头,不瞒您说,晌午头儿局子里也来人问了问店里住的客人情况,走了个过场就溜了。不过店里确实有俩人可疑,是一胖一瘦。我开店多年,阅人无数,没看出这俩人是干啥的,不像买卖人,也不像苦力,说是到天津找朋友,也说不出朋友住哪里。今天吃了晚饭就找我说明天起早离开天津,先把住店的钱结清了,就回屋睡觉去了。

四爷听刘大头一说心里就猜了个八九不离十。心想要是等着局子里警察办案,这恶魔还得祸害多少人呀。如果真是这俩人做的案,他们明早要走,今晚可能还要再干坏事。

想到此四爷问刘大头:他们相邻的屋子有空房吗,今晚我住在你店里。

有有有,刘大头赶紧领四爷看了房子,他也怕再出事。有四爷出头,最起码他的小店安全有了保障。

夜里,四爷竖起耳朵屏住呼吸,听着隔壁的动静,三更过后不久,听得隔壁屋里有轻微的响动,好像是后墙的窗户被打开的声音。这后墙外是一条小巷,四爷起身到自己屋的窗户边轻轻打开一条窗户缝,看见两条身影向巷子口走去。四爷一提身也从窗户跳出,跟在两个人身后,看他们今晚又要出啥幺蛾子。

话说这一胖一瘦俩小子,不是什么江洋大盗,只不过是被打散的国民党部队的兵油子,看到国军大势已去,就没有再去找部队,想仗着身强力壮,干几票杀人越货的勾当,回老家过日子去。从东北南下到天津,一路连偷带抢,也积攒了些钱财珠宝,还糟蹋了几个姑娘。

今晚他们要在离开天津前去大直沽商会高会长家干上一票,就此继续南逃。

高会长家是他们早踩好道了,装作找人,闯进过院子。到了院墙外边 ,胖子一矮身,瘦子就上了胖子的肩头,胖子一起身,瘦子就上了墙头跳了进去。随后瘦子从里边把大门打开,俩人轻轻虚掩上门,绕过影壁就进了院子里,却不知身后李四爷跟了进来。

俩坏蛋蹑手蹑脚直奔了西厢房,打着找人踩道的那天,胖子往西厢房探头探脑,被高宅佣人林嫂出来喝住了:你们是干啥的,看我家小姐闺房干啥。

林嫂的喝问暴露了西厢房是小姐闺房,所以今天俩坏蛋直奔闺房,要先采花,再掳财。

李四爷跟进院子,盯着歹人,脚下就疏忽来了,挪动间踢到了一只空花盆儿。

的一声,惊了歹人,瘦子一回头,手里的一把匕首就扬起扎向四爷的前胸。

武术中有句老话叫起手半边空,这小瘦子抬高手臂攻击四爷,下盘就露出空挡,李四爷身向后仰,顺势就蹬出了右腿,脚后跟就蹬在了小瘦子的小肚子上,就这一脚把小瘦子蹬的飞了出去,撞到身后的墙上又弹了回来,趴在了地上昏了过去。

说话间,胖子冲到了四爷跟前,也是右手挥刀,划向四爷的脖子。四爷向自己右侧一闪,顺手用自己左手刁住对方手腕向前一领,同时矮身上步,右腿插入对方两腿之间,右手叶底偷桃,揪住歹徒裆部,身子从对方右臂下边穿过,猛起身就把歹徒给扛了起来,就向后扔了出去,人扔了出去是大头朝下,可四爷叼着的歹徒右手腕没有松开。在扔出歹徒同时,四爷拧着歹徒的右臂转了一圈,咔嚓就把胳膊给卸脱了臼。

院子里的动静惊动了屋里的高会长,没顾得上披件大氅就从枕头底下摸出手枪提着来到院子里。那年月总打仗不太平,很多有钱人家买枪护宅。

月亮地里看的真切,认得李四爷,四爷简单和高会长说了经过。高会长听说歹人要闯女儿闺房,气的举枪就要毙了歹徒,四爷赶紧劝住说:枪一响就惊动四邻了,官面再一出头,事情就大了,虽然咱闺女没被咋地,但好说不好听。

一句话点醒了高会长,问四爷:您有啥注意。

这时地上两个歹徒有了点动静,扭着身子醒了过来。四爷凑近高会长耳边嘀咕了几句,高会长点点头,回屋穿好棉衣,拿出了两根绳索,四爷把俩歹人胳膊腿儿捆了个结结实实,拿抹布把嘴也堵上了。

高会长出门从高升客店门口拉来一辆地排子车,四爷把俩歹人扛到车上,高会长又从院子角落拿出一柄大冰镩子也扔到车上,二人拉着车就奔了海河。

把车停在海河中间的冰面上,四爷拿冰镩就破冰面,俩歹人看出了眉目,使劲的挣扎嘴里呜呜的发出声音,头撞得排子车木板啪啪的响。

四爷把冰面破了个大窟窿,把歹人拎起扔到冰窟窿旁说:你们这俩畜生,要是生活所迫,求点财还情有可原,祸害闺女还害人性命就损了阴德了,天地不容,如果下辈子还托生为人,记住了别干这伤天害理的事儿。

四爷说完就把俩歹人塞进了冰窟窿,回来的路上嘱咐高会长:这事儿就咱爷们知道,可别走漏风声。

高会长点点头。

您问我咋知道的,是后来李四爷在我们公司传达室看大门儿,我和四爷交上朋友,一次四爷喝酒高兴,说出来的。两个歹人抢的珠宝财物哪儿去了,四爷没对我说。


慧谷拾珠客


从母亲那里听说的故事很多,虽然有五十几年了,有的故事却永远记在心中,母亲不识文化,但说出的故事非常动听,她最说的故事是民间流传很久的二十四孝子的故事,最动感情,有时边说边流泪,我听后也跟着流泪。有一晚上是冬天,门外下着大雪,我的两个姐一个妹与我母亲围着那火炉,听母亲说二十四孝子中的其中一个故事《安安送米》,安安的母亲被安安的祖母赶出家门,借住在一个尼姑奄中,安安每天出去读书将家中备给他的中午餐的米留下来,悄悄送给母亲,每次见到母亲后总是不愿离开,找理由陪伴母亲,讲到下大雪的冬天,为了给母亲送一点米,又怕祖母知道。说到那段情节时,母亲说出的声音会带有哭声,我们边听也会哭出声来,到现在我才真正体会到为什么二十四孝子的民间故事能流传很久。因为二十四孝子的故事很能教育人,细细听慢慢想不想哭也要哭,故事情节太感动人了,没有听过的有机会一定去听一下,会深受感动触及心灵。


雨过天晴10474


你从长辈那里都听说过哪些民间故事?

小时候家里有台14寸的黑白电视机但电视节目不丰富特别是白天基本没有什么电视可看。这个时候,听家里老人讲讲故事,消磨下时光还是不错的选择。下面讲的是从长辈那里听来的一些关于鬼怪的故事。

我出生在一个江南小镇上,30几年前的小镇还有着浓重的迷信色彩。特别是冬季的晚上,如果镇上停电,那么大家就喜欢聚到其中一家,买点瓜子花生,生个火炉,围在一起聊家长打发时间。我就跟着大人一起,不过听那些家长里短的很没劲,最喜欢的还是听大人说些鬼怪之事。民间故事自然是没有,那些耳熟能详的民间故事都被整理成册了,大人们不会也不喜欢拿来讨论。所以我印象比较深的还是那些“禁忌”。

1、家里发现褐色的大蛇不要去打,不要去赶。那是家里祖先化身而成,可以保佑平安,保家人气运和身体健康。如果你去打它,甚至打死了它,那么就会厄运缠身。巧不巧,我外婆家老宅还真的遇到一条这样的大蛇,我也亲眼所见,我们都保持一颗恭敬的心还对待。

2、端午节要抓只蛤蟆,腿上栓根绳子,让它在灶头上爬来爬去。然后用雄黄酒洒在灶头上,大门上要挂艾草和蒜头。这个风俗其实有点科学根据的,5月天气开始变热,蚊蝇滋生,这么操作可以驱赶蚊蝇。

3、晚上不要去河边,会被水鬼拖走。这个其实就是吓唬孩子,晚上人少又比较黑,小孩子贪玩去河边,万一滑进河里是很危险的。

当然还有好多其他禁忌,这里先不写了,有空再表!


晓明讲空头


大概在八九岁时,我家养了一只大公鸡和六只母鸡。

一个星期天,天下着大雨。奶奶在桌前做针线活,我写完作业趴在桌上看房檐滴水,嘴里央求奶奶讲故事。奶奶听着公鸡打鸣的声音,就直接说:好,我给你讲一只公鸡的故事。

在从前,有一户人家,日子过的不错,就只生一个女儿,再也没开怀。两口子拿这女儿视如掌上明珠。闺女长的又漂亮,对父母又孝道,无论插花描红,缝补洗浆,炕上炕下,锅前灶后,屋里屋外,各种活计都拿的起放的下。邻里邻居,叔叔大爷,婶子大娘全都夸奖她是个好孩子。

一年小,二年大,闺女长到该谈婚论嫁的岁数了。张庄李村,十里八滩,到她家求亲的人不少,就没有一家成功,大都是闺女拒绝。

一天半夜,妈妈睡梦中醒来,听到东屋闺女房中,有说话的声音,急忙推醒爸爸。爸爸下地到东屋门外,什么动静也沒有。一连几天妈妈都在晚上听到男女说话的声音,爸爸仿佛也听到了。

天亮以后妈妈叫开闺女的门,仔细观察,一切正常没有半点可疑的地方。妈妈问女儿,你晚上跟谁说话,女儿矢口否认,但脸色发红,支支唔唔。女儿的异常更加引起妈妈的怀疑。在妈妈的诱导和严厉逼迫下,女儿终于吐露了真情。

有一天 晚上,你们都睡下了,不知什么时候有一相公进入我屋。开始我又害怕,又害羞。但看这相公安安稳稳老实温柔,一来二去,时间长了,我们也就习惯了。就是到天还不放亮,他就急忙走了。我看他在窗前一闪,没影啦。

爸爸听后,跟女儿说:今晚上,你把他的衣服藏起來,他就走不成了,闺女答应了爸爸。

第二天一亮,爸妈跑到女儿房间,从被窩里弄出一堆公鸡毛。爸爸急忙赶到鸡窝,发现了一只光腚公鸡,死在鸡窝里。这下全明白了。过了不久闺女有了身孕,足月生了一个大胖小子。一家三口也不听闲言碎语,姑娘也不找婆家,一心伺候这小儿長大。

闲话不多说,小男孩进学读书,聪明灵俐。进京赶考,高中进士。进士回家醒亲时必须得在父亲坟上竖旗杆。孩子母亲指着院内菜园子,你就竖在那儿吧!

原来光腚公鸡就埋在莱园里。(完)








不老松446


黄大仙的故事


一页小文


八仙过海、牛郎织女和田螺姑娘。


粗獷


文化是民族和发展的重要力量!象征着民族,国家的面貌。


先倡者


嫦娥奔月,后羿射日,大禹治水,女娲补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