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不僅要靠知識、能力,更重要的還是在於心境

成功不僅要靠知識、能力,更重要的還是在於心境

在大多數人約定俗成的共識裡面,我們對學習的理解,主要有三個方向,一是學習關於天文地理、數理人文層面的新知識;二是學習關於生存、工作、創造層面的實用技能;三是學習關於修身養性、行為處事方面的道理。

對此,當看到一個學生學習成績優異、動手能力強、行為規範時,我們通常傾向於認為這個學生是有較好的前途和發展潛力的。但是,教學中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是,某些有一定的教學經驗、對學生一視同仁的一線老師往往會持有這麼一種態度:“相對於那些乖乖的學生,我更喜歡教一些比較頑皮、愛玩的學生。”

一般人通常會以為,那些老師宣稱喜歡教差生,其主要目的在於把差生培養成好學生所帶來的成就感要更強——這樣的解釋無可厚非,但如果你長期接觸教學工作的話,會發現一個很令人咂舌的事實,你可以在短時間內把一個愛玩的差生的成績一下子提高上來,卻很難讓一個極其聽話的學生的成績有所提高。

每一年裡,不管是在中學,還是在大學,都會有某些學生患上某種心理障礙,譬如抑鬱症、社交恐懼證,有些人甚至是有自殺輕生的傾向——如果有意去調查一下這些學生的生活背景以及性格特質,你會發現,這些人當中絕大多數都是屬於那種“乖乖型”的學生——成績不錯、個性溫和、舉止文明、聽話乖巧。

為什麼這些看似很討人喜歡的學生,偏偏會大概率地出現極端的行為取向呢?在這裡,如果我們只是把注意的焦點放在學生的身上,那麼,我們最後探討出來的原因不外乎是:學習壓力大、學生的承受能力弱、心理敏感、個性軟弱。但是,如果我們把視野放寬到絕大多數人一生的成長的範圍上,所看到的東西就不是這麼簡單、狹隘了。

成功不僅要靠知識、能力,更重要的還是在於心境

如果把我們的一生當作一個物體解剖出來,那麼,裡面的組成元素除了歡樂、喜悅、幸福,還有挫折、悲傷和苦難,這是明顯的一面。而大多數人卻往往忽略了被隱藏的一面,即我們在面對快樂和滿足,困難和痛苦時的態度和原則,而這往往決定了我們往後的人生走向和成就高度。在心理學上,有一種效應叫“暈輪效應”,是指一個人對別人的某種特徵形成好或壞的印象後,這個人傾向於認為別人的其他方面也是好的或者壞的。

在努力、奮鬥的過程中,如果想要一路走到最後,達到自己所期望的目標,我們不僅要習得知識、道理、技能,而且還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和情緒——這裡所強調的“心態”、“情緒”,指代的不僅僅是我們在日常中遭遇困難、挫折時的自我調節,還在於我們對所發生的客觀事實的真實認知。譬如說,你失業了,這時候你可能會失落、頹廢甚至是情緒失控。在這種情況下,別人給你的勸解或者是鼓勵你“積極面對挑戰,換一個單位再繼續拼搏”;又或者是安慰你“傷心了就哭一下吧,哭出來就好了”。

從現實角度來看,人家給你的建議是正確的,但是,很多人沒有意識到的是:之後呢,之後要怎麼做才是正解?如果你在哭過打氣過之後就這樣繼續去努力,那麼,很大程度上你會繼續遭遇失敗和打擊,你可能將之歸結為你的運氣不佳或者是能力不匹配,但即使你有了能力,你很可能還是會繼續面臨挫折——原因可謂是很簡單,你忽視了一個最根本的原因:心境。

你如果去研究那些從失敗中再度走向成功的人的人生背景,像史玉柱、馬雲、任正非、孫正義,你會發現,在他們身上,有一個很內核的特徵叫“心境不變”。不管他們遭遇多大的困難,也不管曾經的困境多麼煎熬,有時甚至是一度讓人精神崩潰,但在情緒緩過來之後,他們就又是當初那個衝勁蓬勃的自己。很多時候,我們把這樣的表現簡單地描述為:不忘初衷、不抱怨、堅持、毅力等等——相對於這些指向人格特徵的主觀性形容,我認為用中性的“心境”來形容更貼切,因為它涉及到對客觀現實的認知以及主觀情緒的調節,而不僅僅是個人一時的主觀表現。

在這裡,“心境”的具體含義是,不管在你經歷怎樣的事件,你始終要保持原來那種給你平和的心態、積極的動力的情緒狀態,然後再根據客觀事實的發展趨向來調節你的認知和行動。你可能會有想不通的時候,也有會崩潰扛不住的時候,但你始終要保持著一分清醒,知道要怎麼去努力才可能給你帶來機遇和轉變。所以,無論在什麼情況下,痛了可以哭訴,失敗了可以咆哮,但在抉擇面前,一定要保持平穩的心境,這就好比如無論是漲潮還是退潮,都不適合下水,只有在水平如鏡時,才是最佳的表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