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薛宝钗和林黛玉谁的命更苦?

韦橙




先谢过这个问题,感觉还是蛮值得深挖的,

可能真的要比较的话;首先命苦如果是指外在的感受,那肯定是林黛玉更明显:

一,幼年丧母,而后丧父,寄人篱下,加上自己自尊心强、敏感孤高的性格,有满腹才华和诗情无处安放。而且倾心于宝玉却孤立无援,虽然有外祖母的疼惜和爱护,但是毕竟是在外人家,而同时父母双亡也让她内心更加没有安全感,孤独无依,漂泊无助。



二,一直以来的敏感和不世故让她在众人面前形成了一个不够宽容,爱使小性子的外在表现。和大家眼中宽容大度会做人圆滑的薛宝钗形成鲜明对比,让她周围不明就里的众人更喜欢薛宝钗,并且他们有时候甚至觉得她不可理喻。这是一个恶性循环🔄,使得林妹妹越发格格不入而宝姐姐在人情世故前越发得意。



而相比之下,薛宝钗,有一个京营节度使的舅舅,有万贯家财和皇商的身份,虽说跟着妈妈哥哥一起来来投奔姨妈的,实则也不用担心吃穿用度,可以用自己家的钱开支,完全不用担心受人白眼,寄人篱下等。

虽然哥哥薛蟠总是时不时让家人喝上几壶,但是整体还是挺好。有家人,有妈妈和哥哥,所以心理上并不单薄,加之商人的耳濡目染和她喜欢经营,少年老成,世故持重而不露心机,而且不事张扬,受到贾家上下一致好评,顺风顺水,青云直上,个人宣传做得很足,虽然一开始也是想走一路开挂傲娇的元春之路,奈何未实现,但是还是嫁给贾宝玉,成为强强联合的风云中心。

所以从外在来看宝钗相比黛玉更有安全感,这样看来,宝钗比黛玉幸福。



而从内在的感情来看,黛玉宝钗基本平局,相比之下宝钗更不如意。

其实这个比较难以对比,但就粗浅的判断来说基本如此:



首先宝黛方面来看,木石前盟、还泪说及神瑛侍者和绛珠仙草为神话基础的宝黛爱情,一看就是主线。也是作者的偏爱和侧重,毕竟只有他们的灵魂是最为接近的,所以从青梅竹马 两小无猜开始,宝黛的那种亲情友情爱情混杂的模式就是一个整体,很难有人将他们分开。

奈何不随人愿,宝玉的婚姻被安排上了宝钗,而在他们婚礼进行的同时黛玉也熬尽了最后地生命。最终阆苑仙葩和美玉无瑕没有走到一起,一对璧人的感情走向就这样被现实无情地碾压。

但是从另一方面,他们的感情始终如一,未受到现实的影响,这就是黛玉的另一种幸福,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何况是将爱嵌入到灵魂中的两个人。


而宝钗的话就比较尴尬和悲情了,虽然入选宫中失败,但好在还有保底选择,成为大家族的少奶奶,也不赖,但是宝玉对她的爱,是真的少得可怜。

可能若是他们没有这层婚姻关系也许宝玉还不会如此待她。还是看重她的才情,欣赏她的度量。但是由这婚姻,宝玉认清了周围人的本质和世俗的欺骗不堪和人们的目的野心,感觉自己受到了利用,其实我认为也是他和他们彻底决裂的导火索。

而宝钗不自觉成了这之中最显眼的一根刺,扎心,痛楚,让宝玉把对这场骗局般婚姻的痛苦都表现在最直接当事人宝钗的身上,故而就感情方面,宝钗得到的不单根本及不上黛玉,基本可以说对她本人是一种悲剧。虽然很多人说世俗的她并不在乎,我却不这样认为。

我记得87版红楼梦结尾的设置很特别,袭人找到宝玉,梳洗一番,宝玉看起来还是痴痴傻傻,后来又找到奔波流离的宝钗,然而痴傻的宝玉在见到宝钗前却不知所终,宝钗的演员充分演出了那种感情。她终究也得不到那个托付世俗感情的人。


这就是一些关于这个问题基本的观点。

我听过一些观点说宝钗和黛玉其实是一个人的两个方面,对此我持保留意见,但如果就黛玉和宝钗的关系来说,她们是相互依存的,互相欣赏仰慕,也是惺惺相惜的同时她们又代表了世俗和理性的两个对立面,有女孩儿的相互羡慕嫉妒,也因为和宝玉的关系而有微妙的矛盾,因为其他人的看法而互相生厌等,但是她们依然是红楼梦最浓墨重彩的描写缺一不可。

就像红楼梦里众多的角色一样,描述客观,并未带进太多个人色彩、这才是作者的高明之处,不动声色,将自己寓于每个角色中,就像蒋勋老师说的,曹公对他笔下的每个角色都有关怀和理解,这是很难得的。他们被注入了灵魂,跃然纸上,鲜活深刻地活在我们的记忆里!感谢曹公,也感谢87版红楼的诠释和演绎,让这一部经典为之不朽,成为诸多典籍名著中最耀眼的一部,常读常新的红楼梦,你值得拥有!

回答完毕。放一张黛玉宝钗的图,那是岁月静好,两个最好年华的美好女孩子。




西风无尘


关于这个,还真的有很多人持有不同的观点。《红楼梦》的作者最讲究对比,书中随处可见巧妙的对比手法,我们不妨从几方面来对比分析一下。

一、从小时候的经历来看,算是半斤八两。

黛玉小时候可以说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林如海夫妇对她疼爱有加。打小会吃饭就开始吃药,即使是如此,当有个癞头和尚上门说要化她去出家的时候,父母还是不舍,坚决不从。

从黛玉年纪尚小的学识教养就甚是了得可以推断,贾敏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对她言传身教。我们完全可以想象那一幅母子孝的温馨画面。

同样,宝钗小时候也深得父亲喜爱,有他父亲在日,作者用了四个字:“酷爱此女。”

遗憾的是,黛玉小小年纪父母双亡,宝钗也没了父亲,虽然还有位母亲和哥哥,可是那个总是惹事的哥哥有比没有更让人烦心。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说,黛玉和宝钗儿时的经历可谓旗鼓相当。

二、从情感经历来说,黛玉要幸福得多。

黛玉和宝玉从小青梅竹马,彼此情投意合。黛玉之所以给大家感觉老是耍小性儿,是因为有一个疼爱她的宝玉可以让她使性儿。她只对他一人如此,且有那么一个人可以让她如此。但是,宝钗没有。

宝钗也曾经爱过宝玉,甚至有那么一段时间还那么的炽热,然而,宝玉却并没有对她有任何表示。如果说宝玉对宝钗曾经有过好感,那是在宝钗刚进贾府不久,年少的宝玉在好奇心的驱动下,确实有过那么些个心动的时刻,用黛玉的话说就是见了姐姐就忘了妹妹。但是,随着“金玉良缘”舆论满天飞,宝钗又是对他不停地劝学,他对宝钗也完全没有了想法。

林妹妹再也不说这样的混账话!到此为止,他对宝钗早已成了两路人,井水不去犯河水。

三、从人生结局说,黛玉也比宝钗更幸福。

黛玉最终在孤单凄清中死去,看起来令人揪心,却也是带着对宝玉的爱去世的,实现了她“质本洁来还洁去”的梦想。宝钗虽然活着,并且跟宝玉结了婚,但是,她从来没有赢得过他的心。最终年纪轻轻守了活寡。如果说当初李纨守寡贾珠还曾爱过她,并且留下了两人的爱情结晶,而且孩子在她的培养下还很争气,那么宝钗的前途却是未卜的,不知道前路如何。


更重要的是,黛玉早早的去世,避开了后来贾家的被抄家。当抄家的人闯进来的时候,那种胆颤心惊的日子,放在谁身上都不会好过,可是,宝钗必须要去面对,去经历。而黛玉却因为早逝,早早解脱了,脱离了苦海。从这个角度来说,谁又能否定黛玉比宝钗更幸福呢?

甚至,后来贾家败落了,以往的奢华富贵都成了过眼烟云,或许连生计都要亲自去操劳,于宝钗又是怎样的感受?早知如此,嫁一个不爱自己的人,家境又没落,不如早作打算,早早的另嫁他人,或许结局更好。大概那一会,宝钗肠子都悔青了吧。她想要的奢华富贵,宝钗一向追求的,最终都不属于她。呜呼!哀哉!

都看到这儿了,点个赞再走呗。我是苏小妮,喜欢我的回答请点击关注并转发分享!


苏小妮


民间有一句俗话:根子不济叶子苦,意思是说人从小命不好到老也不会好。当然这种说法也不是绝对的。

从书中看,黛玉的命运更惨一些。黛玉从五岁就没了娘,十多岁又没了爹,可谓小命不好。按算命的说法应该是属于命硬,克父母,还克兄弟,有一弟弟也夭折。从六岁就住姥姥家,等到懂事了,爱情又不顺,加之从小身体不好,所以,黛玉的经常哭实际上是孩子想父母想家。以前我只看到黛玉小性子,爱哭,不太喜欢黛玉,后来我转变了看法,一个六岁的孩子,没有母亲,并且是住别人家,俗话说:婶子大娘一大群,不如亲娘一个人,黛玉太可怜了,她的命太苦了!宝钗不管怎么说还有妈妈和哥哥,她比黛玉强多少。虽然后来宝玉抛弃了她,但是她有了另一个依靠——儿子。


小水滴213269177


我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钗黛二人夲为一人,这符合曹雪芹的原意!

薛宝钗是现实中曹雪芹的妻子,林黛玉是他梦中的情人!薛宝钗秉承“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古训为人处事。俗话说,妻贤夫祸少。薛宝钗劝夫考取功名,封妻荫子的封建道德。她才华出众,为人园滑,谨守妇德,各种各样的书都看,知识丰富,人情练达,上下承欢,左右皆贤,知而不说,做而不说,名曰守拙,避祸远嫌,典型的贤妻良母型!但由于曹雪芹对这个封建社会不满,根子里反对这些礼教,自然会迁怒于宝钗,冷落宝钗,最终悬崖撒手,造成了宝钗空守闺阁的悲剧!

林黛玉是曹雪芹梦中的情人,二人情趣相投,心灵相通,同病相怜,林黛玉把不满写进《葬花辞》中,时时感到风刀霜剑严相逼。以至写出了寒塘度鹤影,冷月葬诗魂的悲怆情怀。他把北静王水溶称做臭男人,对贾雨村之流更是啮之以鼻,面对巨大的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压力,借螃蟹咏表达了自已不屈的精神,林黛玉与贾宝玉不仅仅是恋人,更多的是两人思想上的一至性,以至宝玉被打,她送去的是两个肿的象桃一样的眼晴,试探宝玉说,你从此改了吧!宝玉回答,我就是为这些人死了也值!而宝钗送去的却是金疮药。一个是从心灵上安抚,一个是从生活上体贴,这正是二人对待宝玉叛经逆道行为的表现。

虽然曹雪芹没有探索出治理社会道路,但他看到了封建社会必亡这个原理,在当时也算真正大英雄了。

溺水三千,只取一瓢,你怎么选择呢?


狼烟一九三一


《红楼梦》虽然着重描写宝黛的凄美爱情,但却没有一个完美的结局,当然也不会有。说起来好像林黛玉受到封建家庭的阻碍,在婚姻上受到压迫,但薛宝钗更是封建婚姻的受害者,明明她跟宝玉是两个世界的人,受制于家庭,非要他们结婚在一起,最后搞得是“月老系错了红头绳”,林妹妹也因此失去了花容月貌,最终也是“山高路远家难还”,但是依我的理解,黛玉更像是自作自受,宝钗受的伤害更深一点。


沁园春雪144160832


以前回答过。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都是苦命之人。二人比较起来,林黛玉泪尽回归太虚,一了百了,反是薛宝钗独守空闺,孑影相吊,感觉更苦一些。


陈老师224723857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从林薛的判词中看,二者运命大抵相同。而从“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堕渠沟。”来讲,宝钗还不及颦儿呢!


用户4739013604884


还有比黛玉更惨的吗?幼时失母,接着失父,家产被拿,地产被卖,寄人篱下,委屈求活,情郎被夺!任她是谁,搁现在一样活活吐血而亡!


林间行者864


都苦,半斤八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