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屆中國期貨分析師暨場外衍生品論壇在杭州順利召開

糧油市場報訊(記者張建光)2019年4月20日-21日,由中國期貨業協會主辦,以“立足本源 高效融合 創新發展——期貨及衍生品市場服務國家戰略”為主題的 第13屆中國期貨分析師暨場外衍生品論壇在杭州召開。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浙江省副省長朱從玖出席會議主論壇並致辭,著名經濟學家、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原常務副院長陳東琪先生髮表題為“中國經濟金融形勢展望”的主題演講。中國期貨業協會會長王明偉主持本次論壇。

第13届中国期货分析师暨场外衍生品论坛在杭州顺利召开

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在講話中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期貨市場加快創新發展步伐,積極服務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了資源市場化配置。與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需求相比,期貨市場在制度供給、市場建設、投資者結構、服務能力等方面還存在不少短板和不足。這就需要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的要求,積極推動期貨市場自身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補足短板,完善結構,增強能力,發揮功能。

方星海強調,要做好幾方面工作:一是彌補短板,增強供給。增強期貨市場法律法規等基礎性制度供給,證監會將積極配合《期貨法》立法工作,夯實市場法治基礎。進一步完善市場結構,豐富風險管理工具供給,擴大市場規模。二是夯實本領,提升服務。要大力推進符合條件的期貨公司A股上市,提升機構整體實力,培養行業中堅力量。積極推動外商控股和內資控股期貨公司的新設工作,大力推動員工持股,將一批骨幹管理和業務人才留住。規範發展創新業務,資管業務要發揮期貨行業特色,突出主動管理能力。強化風險管理公司自律管理,建立健全監控監測指標體系,建設好場外衍生品報告庫,繼續幫助中小企業解決經營困難,讓中小企業真正享受到金融改革的紅利。三是擴大開放,促進合作。繼續在更高層次、更廣範圍、更多方式上推進對外開放。積極推動包括股指期貨在內的特定品種對外開放,要做好開放過程中的制度對接,持續推動期貨公司積極穩妥走出去,繼續加大跨境監管合作的力度,促進國內外衍生品市場共同發展。四是重視人才,迎接競爭。期貨行業將迎來快速發展的時期,期貨市場對分析師的需求將越來越大。期貨公司要在戰略層面予以重視,在人才引進和激勵機制上下功夫;行業協會要加強後續培訓,開展多層次人才交流,培養和造就高素質分析師隊伍。分析師們要不斷提升專業能力,提高政治站位,履行好行業和社會責任。

浙江省副省長朱從玖在致辭中表示,期貨行業走進企業、走進基層、走進普通百姓是服務實體經濟的一個需求,是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構成內容。朱從玖認為,整個國家的開放大勢要深度融入國際社會,意味著風險因素越來越多,高水平建設必須要基於有效的風險管理,這是期貨行業的一個機會。國際市場的波動在浙江的反應非常敏感,在浙江開展業務的期貨公司需要去服務相關的企業,提供綜合解決方案,包括期貨、衍生品、期權工具來幫助企業應對風險,以最大限度地幫助企業,將風險降至最低,提升企業的管理素質與能力。

中國期貨業協會會長王明偉在主持時表示,作為業內研究分析成果展示的年度盛會和專業化水平較高的交流平臺,中國期貨分析師暨場外衍生品論壇緊緊圍繞服務實體經濟和促進專業化人才培養兩條主線,深入探討場內與場外、線上與線下、金融與實體,在推進期貨市場服務國家戰略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本屆論壇以“立足本源高效融合 創新發展”為主題,旨在引導期貨行業立足本源,不斷激發自身創新活力,推動期貨市場與現貨市場高效融合,助力我國經濟在重要戰略機遇期,實現高質量穩健發展。

著名經濟學家、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原常務副院長陳東琪做了題為“中國經濟金融形勢展望”的主題演講。陳東琪系統闡述了對當前國內經濟金融形勢的總體判斷,認為當前國內經濟總體平穩,穩中有進。從信心指標看,短期經濟信心在提升;市場轉暖,股市回升;需求增長、供給回升,完全有避免中等收入陷阱等問題的微觀基礎和宏觀能力。陳東琪表示,中國經濟在70週年大慶的今年和之後的發展中,還會按照自己的道路、自身國情走下去,40年的量變之後,未來30年的質變也會超預期。

大商所副總經理王玉飛在場外衍生品分論壇中致辭,她認為國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深化,中國經濟正加快從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變,實體經濟發展、國家戰略部署對以人民幣計價的大宗商品定價中心和風險管理中心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也為衍生品市場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她指出,場外期權、互換、指數等產品,在滿足產業企業個性化風險管理需求和財務安排等方面具有多樣、靈活、高效等優勢,具有廣闊發展空間。多年來,大商所持續支持期貨公司開展場外期權試點,不斷探索服務產業企業的有效途徑;2018年12月19日,成功上線商品互換業務,在大宗商品衍生品領域率先向市場提供這一新工具,目前已在化工、玉米等品種上開展6筆互換業務;自主研發併發布了37只商品期貨指數,推動銀行、證券公司、期貨公司、基金公司等,開發了17只基於大商所商品指數的產品。未來,大商所將按照“搭建平臺、提供服務、提升信用、防範風險”的思路,持續豐富商品互換業務,推動價差互換、基差合約及其他結構性期貨產品上市,大力推動商品指數應用,持續提升服務實體經濟水平。

王玉飛強調,期貨經營機構是連接交易所和客戶的重要紐帶,是期貨市場功能發揮的關鍵環節。當前,期貨經營機構的實力明顯提高,其經營模式不斷豐富,在場外市場發展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未來,場外市場發展對期貨經營機構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期貨經營機構還需向全球化的現代金融企業目標繼續創新服務手段,加強服務能力。

在 “保險+期貨”分論壇上,鄭商所相關負責人表示,鄭商所將繼續推進“保險+期貨”試點工作,發揮自身優勢,勇於擔當,做精準扶貧的力行者、示範者。

據瞭解,當前在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改革、精準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戰略大背景下,期貨行業服務國家戰略,積極探索,大膽實踐,發揮行業優勢,與保險行業一道,探索“保險+期貨”模式。對於相關期貨交易所來說,按照證監會統一部署,發揮龍頭帶動作用,凝聚全行業力量,發揮期貨市場專業優勢,經過連續多年試點,“保險+期貨”規模持續擴大、試點效果逐步顯現、社會認同及參與度不斷提高,獲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專家認為,“保險+期貨”試點在農產品價格風險管理上的示範帶動效應日益顯現。

以鄭商所為例,鄭商所自2016年以來已開展了三年“保險+期貨”試點建設工作。數據顯示:三年間,鄭商所“保險+期貨”試點品種從2個增加到3個,試點項目從最初的6個增加到40個。一些品種從單點開展到縣域全覆蓋,涉及的地區由最初的4省(區)增加至9省(區),惠及農戶從7675戶增加到50132戶。鄭商所支持資金從425萬增加到5000萬,目前試點賠付率超過70 %,平均保險費率則從之前的超過5%降低到3%左右。“可以說經過三年的不懈努力,鄭商所這項工作取得了預期效果,達到了‘擴面、提質、增效’的要求。”

上述鄭商所相關負責人表示,2019年鄭商所將繼續推進“保險+期貨”試點工作,發揮自身優勢,勇於擔當,做精準扶貧的力行者、示範者。相關工作將從五個方面繼續深入開展:一是繼續擴大試點範圍;二是強化市場化機制,降低運作成本;三是加強與地方政府的合作,引入更多的政府配套資金;四是進一步聚焦老少邊窮地區,提高精準度和針對性;五是堅持法治化原則,加強管理,防範風險,規範運作,以探索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模式為目標,不斷提高試點工作質量。

在“期貨及衍生品市場服務國家戰略”的主題討論環節,來自交易所、期貨公司、投資機構、鋼鐵行業協會等領域專家,圍繞金融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服務國家戰略等主題,從擴大對外開放、助力鄉村振興、創新產品體系、服務中小微企業、推動場外業務、期貨人才培養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探討。

此外,本屆大會的分論壇及專場活動也是精彩紛呈,舉辦了場外衍生品、“保險+期貨”、資產管理、期貨分析師人才培養等四個分論壇,與會嘉賓圍繞期貨服務實體經濟模式創新與隊伍建設的重點領域,深入探討了期貨行業如何立足風險管理的本源,促進期貨與現貨、場內與場外、境內與境外市場的高效融合,從而推進期貨行業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會還在會議現場舉辦了“中國期貨市場分析師榮譽榜”展覽。來自境內證券期貨監管部門和機構、期貨交易所、銀行、證券、期貨、基金等經營機構代表,以及現貨行業協會、現貨企業、主流媒體等各屆精英590餘人蒞臨本次盛會。

來 源丨糧油市場報

總值班丨劉新寰 統籌丨劉超 編輯丨從申

第13届中国期货分析师暨场外衍生品论坛在杭州顺利召开

中國糧食行業惟一公開發行的報紙

讓您深入瞭解中國糧食經濟

新媒體業務合作電話:0371-6810376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