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胡”咋成了“眉户”

“迷胡”咋成了“眉户”

迷胡源于“二华”,历史上本无争议,但现在很多地方却把“迷胡”写作“眉户”,并把眉县、户县说成是迷胡的发源地。这是怎么回事呢?

为了正本清源,还得从山西晋南迷胡艺人李卜说起。李卜自幼学戏,唱得正宗迷胡。他以卖艺为生,辗转于晋南、秦东(朝邑、同州、“二华”等地)一带,名气极大,后来流落至陕北富县瓦窑沟,与一名寡妇成婚。著名剧作家马健翎是陕北米脂县人,延安时期接替柯仲平(著名狂飚诗人、民众剧团首任团长),担任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团长。他擅长话剧、秦腔,对迷胡却不大熟悉,但闻知迷胡非常适宜排演短小精悍的折子戏后,便萌生了以此为革命服务之念——编排反映边区生活的现代戏,但苦于没有教师。后来听说瓦窑沟的李卜擅长迷胡,便把他请进剧团当了教师——教演员唱迷胡调,为剧团排迷胡戏。于是,由黄俊耀和史雷轮番担任男主角的迷胡剧《十二把镰刀》,便应运而生了——是由李卜哼唱迷胡曲调、马健翎据调填词创作出来的。黄俊耀是陕西东府人(澄城县交道乡黄家村),时任民众剧团教务科长兼演员;三十年代在同州师范(今大荔县同州中学)上学时,就喜欢上了迷胡。出海报讨论剧种署名时,李卜说秦东、晋南一带有个说法,说曲子戏悦耳动听,凄楚迷人,像“媚狐子”(即民间说的狐仙、狐狸精)一样,一唱就把人唱“迷糊”了,所以把曲子戏叫迷胡。马健翎说那是迷信,咱不搞那一套。他说陕西眉县、户县有曲子戏,曲子很可能就出在这一带。加上“眉户”谐音“迷胡”(在陕西方言中,“眉”字发音是mi),于是他便让人把剧种署成了“眉户”。

马健翎时任该团团长,又是边区政府授予的“特等模范”“人民群众艺术家”,所以很有权威。于是从此时起,人们便把“迷胡”写作“眉户”,并以讹传讹,把眉县户县说成是迷胡的发源地了。马健翎先生当年未必能够想到,自己不经意的这句话,后来竟在陕西戏剧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迷胡”咋成了“眉户”

田汉与马健翎 柯仲平 柳青

民众剧团在马健翎先生领导下,编排了一大批反映边区生活的现代戏。其中影响最大的,除秦腔《血泪仇》《穷人恨》《中国魂》外,当数《十二把镰刀》《大家喜欢》《夫妻识字》《兄妹开荒》这几出迷胡戏了。特别是《十二把镰刀》,1949年5月由黄俊耀与柯仲平的爱人王琳联袂排演,赴匈牙利参加过第二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在布达佩斯和莫斯科演出后,受到了当地观众和艺术界同仁的高度赞扬。而这几出戏的行腔,均是以东路迷胡为基调的。东路迷胡也借此契机,在全国得到了广泛传播。时至今日,这几出戏的一些唱段,还不时出现在央视舞台。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它自抗战时期在延安被写作“眉户”以后,就再也没有更正过来。

陕西戏曲研究院的前身,是西北戏曲研究院;西北戏曲研究院的前身,又是延安时期的民众剧团。而民众剧团的第二任团长,以及这两个研究院的首任院长,均系马健翎先生。所以陕西戏曲研究院沿袭延安旧习,至今仍把“迷胡”写作“眉户”,也就不足为奇了。

陕西剧协主编的《当代戏剧》2001年第3期,刊有《迷胡音乐纵横谈》一文。该文对迷胡的渊源作了详尽分析,文载:“说迷胡起源于眉、户二县流行的曲子,比起东府‘二华’(即华阴和华县)来,相差甚远。”……其结论是迷胡起源于华阴、华县;此地域形成的迷胡,向东发展形成晋南迷胡,向西形发展成陕西迷胡。

据《中国戏曲志·山西卷》载:“晋南眉户原称迷胡,俗称曲子戏。1955年,按延安书写习惯,由晋南地区迷胡剧团开始,把‘迷胡’改成了‘眉户’。”说起晋南迷胡的起源,该卷载:“一说源于陕西华县、华阴一带,流传至晋南以后,同当地的民间小调结合而形成了晋南迷胡;一说源于蒲州、解州民歌俗曲。”文中根本没有提及眉县、户县。所以,把“迷胡”写成“眉户”,把迷胡发源地说成是眉县、户县,确系上世纪四十年代马健翎先生一个并非故意的误导。

马健翎先生的艺术实践、艺术造诣、艺术成果、人格魅力、崇高威望,以及对现代戏的开创性贡献等,奠定了他作为我国戏剧大家不朽的历史地位——用戏剧为革命服务的先行者、倍受国人尊敬的剧作家、一代杰出的戏剧大师。就连时任中国戏协主席的田汉,都对其推崇有加。

尽管如此,“二华”民众乃至陕西东府人民,对源于自己大地上的这份文化遗产的命名问题,依然十分在意。七十多年来,他们不仅从未接受过“眉户”这个概念,而且一直旗帜鲜明地打着“迷胡”的招牌,执著地坚守着“迷胡”这块阵地。多年来,东府各级政府及文化团体(包括渭南市秦腔剧团),在自己迷胡作品(包括全国第八届“五个一工程”优秀剧目奖《五味十字》)的剧种署名上,历来都是毫不含糊地写作“迷胡”的。2008年,“华阴迷胡”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第二批),黄瑞龙被命名为东路迷胡省级传人,便是最好的证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