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現在家庭親子關係不融洽,是父母缺乏共情,你怎麼看?

老左心理工作室


我覺得這個話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父母是子女在這個世界上最親近的人,子女都是依託父母而進行生活成長的,在這個過程中,就一定會建立起子女對於父母的依賴,情感上,子女也都是愛父母,希望得到父母的認同

這樣的感情基礎,如果父母對待子女的方式也是能夠照顧子女感受的,一般就會建立起融洽的親子關係.

但是即使子女再愛父母,如果在父母那裡總是得不到認同,總是很難溝通,感受不到父母真正的為子女設想,肯定也會破壞親子關係

當然了,也有特例,也有含辛茹苦,處處為子女設想的父母,卻得不到子女的情感回饋,因為每個人的思想除了來自於父母,也來自於身邊的朋友,社會上的人,還有書本上網上,所以也會出現父母愛子女,可是,子女卻只愛利益的情況,這個時候的親子關係不和睦就不一定是父母不共情的問題了


情感情緒回答專題


其實就是缺乏了同理心!父母沒有用孩子的視角去看待和分析問題!而孩子是暫時還沒有能力現在家長的立場來認知這個世界的!



所以說,這種關係的不融洽,責任更大的應該是父母,而不是孩子!父母總是自認為自己經歷比孩子多,什麼都比孩子懂!其實未必,成年人的思維模式其實是越來越固化的,很多時候看待問題的角度也隨了大眾,丟失了自我的本真!



但孩子不一樣,他們沒有被世俗的眼光侵蝕太多,基本上都是靠著自己的判斷來感知世界,雖然總會有偏差,走彎路!但根本不是錯誤!



所以,父母更應該做的,就是先足夠了解自己孩子的思維模式,可以從孩子日常的言談舉止中分析出大概,在此基礎上再去看待事物,用接近孩子的視角的分析,便能大概感知孩子的內心感受,就會更理解孩子的言行的原因!



這樣一來,也就更懂得孩子的偏差出在哪裡,再和孩子以朋友的身份去交流,探討式地分析解決問題,這樣他就能接受,還會覺得你很厲害,拿你當榜樣,久而久之,關係也就融洽了!

其實,從孩子身上我們能學到很多東西,特別是創新思維的影響!(圖片來自網絡)


教育心視野


共情這件事情通俗易懂地講就是感同身受。這對每個諮詢師來說都是一個必備點之一,相當重要。

家庭親子關係不融洽有可能是父母缺乏共情,但也有可能是夫妻關係不和睦!其中一方太過於關注孩子!

一家三口是一個三角形的關係,當三方都足夠穩定的時候,關係也就變得穩固。當一方與其中一方不穩定,對第三方來說是摧毀性的。

那就好像爸爸媽媽感情不好,媽媽特別關注孩子。而爸爸就成為了那個三角形弱勢的一方,同時也致命地打擊了親子關係。孩子會太過粘著媽媽,太過依賴,變成媽寶。


曾枯榮


從古至今,人類就一直存在著一個解釋不通的理論,所謂的慈祥與孝順都是人類可笑的說辭,現實生活也不是童話故事。在古代,人們多以耕田為生活的主要來源,父母說怎樣做孩子便怎樣做,反正就是有飯吃,不餓肚子就是人生目標了。
隨著人類的進化,社會的發展,人們的需求,生活的壓力……不是人心在變,是時代一直在變,面對變幻莫測的時代,做父母的很擔憂,總想為孩子的將來鋪上一條光明大道,希望孩子的一生平平順順,於是便勞心勞力的謀劃著,希望孩子跟著自己的思路走,可孩子願意嗎?問過他嗎?就像孩子喜歡吃胡蘿蔔你偏說青菜才有營養。 家庭的和諧需要互相尊重,孩子的生命是父母給的,孩子想給父母一個幸福的晚年


景麗wdtt


親子關係不融洽,主要的原因來自於父母的耐心,歲月如刀每個父母都在一天天的變老,孩子的感知卻在不斷的成長,父母的認識不能與時俱進導致和孩子之間形成了鴻溝,及時調整心態放下架子,蹲下來和孩子平起平坐,悉心的換位思考,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溝通一切就順利了!學會蹲下來和孩子一起平等的交流!





小蜜蜂採蜜園


只能說傳統的管教方式本來就缺少共情,大家只不過是延續上一代人的教育方式

目前,大部分的家長仍處於未覺醒的狀態,所以要想做到共情,恐怕家長自己要先覺察不共情的管教方式,會給孩子帶來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