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原这个地方的人搬新房啦!还分红几十万!真高兴……


阳原这个地方的人搬新房啦!还分红几十万!真高兴……

河北高速宣大管理处驻阳原县马圈堡村第一书记魏伟(右四)

他是土生土长的阳原人

在河北高速宣大管理处工作

去年3月他回到阔别20多年的家乡马圈堡村

这是他主动申请回来的

而且他是带着任务回来的

他要为家乡人谋幸福

短短一年的时间

马圈堡村已有166户436人顺利脱贫

全村贫困发生率为1.47%

完全满足脱贫出列的要求

长城网、河北新闻网、张家口日报等

新闻媒体都对他进行过报道

阳原这个地方的人搬新房啦!还分红几十万!真高兴……

“社会主义不养懒汉,不能光在家等着要好处,脱贫不只是靠国家政策,更重要的是自己动手劳动脱贫。怎么为当地谋求一条致富路,完善造血功能才是关键。”这是河北高速宣大管理处驻阳原县马圈堡村第一书记魏伟帮贫困户脱贫过程中最有感触的一句话。

2018年3月,他回到阔别20多年的家乡——张家口市阳原县马圈堡村,成为这里的第一书记。从此他开始“撸起袖子加油干”,想尽办法帮助老乡们脱贫致富。

经过短短一年的时间,马圈堡村人均总收入由2900元增加到4470元,根据精准测算,目前已经有166户436人顺利脱贫,仅剩7户24人因重大疾病没有脱贫,全村贫困发生率为1.47%(验收标准为2%),马圈堡村完全满足脱贫出列的要求。

阳原这个地方的人搬新房啦!还分红几十万!真高兴……


雪中抢险 老支书称赞他好后生

据悉,马圈堡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92户1024人,占全乡贫困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一。到2017年底,全村还有174户462人未脱贫出列,此前已经出列的218户还需巩固提升,任务十分艰巨。

为掌握贫困情况,魏伟带领2名工作队员,在村“两委”干部和包村乡干部的协助下,开始入户调查。由于时间紧、任务重,他们都是白天入户,晚上录入,有人白天不在家,他们就在午饭和晚饭时段入户,废寝忘食、争分夺秒。

阳原这个地方的人搬新房啦!还分红几十万!真高兴……

马圈堡村村占地面积大、贫困人口分布广,入户统计信息工作量相当于其它村5倍以上,为了更准确地了解村中的贫困信息,他们特意买了自行车走家串户,这样一干就是一个月。

他始终把群众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在入户过程中,发现重病户李卓峰患有心脑血管疾病,耿广平患有脑梗,生活艰难,急需救助,就发起水滴筹,在单位内部转发,动员大家捐款1.1万元,为他们雪中送炭。

阳原这个地方的人搬新房啦!还分红几十万!真高兴……

2018年的清明节那天下起了大雪,恶劣天气就是“命令”,魏伟赶紧带领工作队和村干部连夜挨家挨户检查房屋安全情况,安抚群众,发现2户单身老人住的窑房有安全隐患,果断地把他们转移到村委会居住。那天晚上他们一直忙到了凌晨3点,确认每家每户不出问题才“收兵”。

第二天一大早魏伟又来到林区查看杏扁冻伤情况,发现问题第一时间上报,为受灾户申请救助补偿。

魏伟和工作队的行为,老支书全看在了眼里,他激动地说:“你们雪中抢险的事我都知道了,刚来那会儿看到你们几个都年轻,觉得不是来村里干事的。这件事让我对你们有了重新认识,你们真的把老百姓的事当自己的事办,办得好,好后生!”

抓住机遇 光伏发电产业助力脱贫

马圈堡村位于阳原县东南部,县道456线穿村而过,是乡政府所在地,是一个有着1600多人的大村。过去全乡的煤炭开采业曾红极一时,但是单纯依赖煤矿经济的日子一去不返,许多村民又回归到传统大田种植发展路径上,种植作物主要有玉米、谷子、黍子及杂粮杂豆,种植结构较为单一,由于土地贫瘠、干旱少雨,一直没有好收成,尤其是没有经过精深加工的杂粮杂豆本身经济附加值低,更卖不上好价钱。

虽然3年前村里打了4眼机井,但没有配套供电和管护设备,无法装机使用,再加上管理不到位,一直没有发挥应有作用,村民考虑到成本因素,往往放弃灌溉,造成“有水不肥自己田”现状。

阳原这个地方的人搬新房啦!还分红几十万!真高兴……

为彻底改变靠天吃饭的困境,魏伟带领工作队率先从改善灌溉条件入手,实施了农田水利设施改造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疏通灌渠,修理水井,增加供电线缆、管道、空开、监控、照明等,使全村水浇地面积扩大到2000亩,为群众稳定增收创造了条件。

4年前马圈堡村已经开始建设80多亩的蔬菜大棚,虽然体量大却因无遮拦,经常被损被盗,蔬菜交易零星分散,再加上找不到种植经营管理方面的人才,盲目种植收益远不尽如人意。

这么好的蔬菜大棚,如今却成为了村里的累赘。工作队看在眼里,急在心上。魏书记组织工作队经过深入调查了解,与村干部群策群力,在蔬菜大棚上做文章、发狠力、下硬功。

阳原这个地方的人搬新房啦!还分红几十万!真高兴……

2018年7月,在管理处的大力支持下,筹集资金40余万元,全部用于蔬菜种植园区和交易市场建设。增建隔离围栏2600多米、铁艺大门3套、管理用房5间、监控和照明设施16套,规范化建设初具规模。随即,多位承包商主动找上门,话语权回到了乡亲们手中,当年增收9万多元,平均每户分红500多元。河南一个种植大户主动找上门,一次性承租了5年并提前支付了20多万元租金。

仅仅依靠蔬菜大棚,还无法保证贫困群众持久稳定脱贫,多重收入保障才是硬道理。

阳原这个地方的人搬新房啦!还分红几十万!真高兴……

借助县里实施光伏产业的大好机遇,魏书记带领工作队积极争跑,主动与县乡政府和扶贫部门对接,最终促成投资100余万元,总装机容量420千瓦的光伏发电站安装使用,当年实现集体分红10余万元。

为了让扶贫资金发挥最大效益,形成“公司+村集体+贫困户”利益联结模式,工作队与村两委考察了多家企业,最终确定当地一家效益不错的门窗厂作为投资对象。

为了做通企业工作,宣大高速管理处积极帮助解决运输困难,经过反复谈判最终促成国家发放的入户费74.5万元扶贫资金入股企业,当年贫困户实现分红7.5万元。

阳原这个地方的人搬新房啦!还分红几十万!真高兴……

现如今,设施蔬菜、光伏电站和门窗厂投资收益共同组成了带动贫困户稳定增收“三驾马车”,成功走出一条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的精准脱贫之路。

改造窑洞97间 7旬老人搬进新居激动不已

“当看到村子里垃圾遍地,还有部分人住在原始简易的窑洞里,给我的触动是很大的,也让我下定决心彻底解决它。”魏伟说。

让村容村貌靓起来,让乡风民风美起来,丝毫不比发展扶贫产业轻松,于是,一场关于乡村振兴的事业,在帮扶单位和工作队的精心策划下启动实施了。

阳原这个地方的人搬新房啦!还分红几十万!真高兴……


阳原这个地方的人搬新房啦!还分红几十万!真高兴……

住房安全是脱贫摘帽的重头戏,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性工程,由于牵涉到群众切身利益,同时也面临资金上的难题,工作难度非常之大。

在改造贫困户危房时,通过测算需要资金太多,而上面争取资金有限,但危房又不得不改造,怕雨季又遇险情。最后工作队和村两委开会研究决定,动员危改户自筹部分资金,高标准完成危房改造任务。

阳原这个地方的人搬新房啦!还分红几十万!真高兴……


阳原这个地方的人搬新房啦!还分红几十万!真高兴……

阳原这个地方的人搬新房啦!还分红几十万!真高兴……

听到这个消息,绝大多数人们都愿意,但有的人说自己没钱,有的人则希望工作队找上级要钱。甚至一些人公开说:“眼下扶贫,不是说上边有的是钱投入吗?不用白不用,你们工作队抠起我们来了”。

魏伟听了便解释说:“如果完全靠政府大包大揽,没有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那还叫什么扶贫,那是救济,一辈子只知道拿救济,这样过日子还有意义吗?天上不会掉陷饼,政府的支持和关心不是要让你变成懒汉,不是让你一味的等靠要,而是给你支持,送你农具,鼓励你就要去努力奋斗。”

后来在工作队和村“两委”班子的坚持下,危房户们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顺利完成了危房改造97间(包括新建51间、修缮46间)。

阳原这个地方的人搬新房啦!还分红几十万!真高兴……

现年74岁的刘桂兰老人,搬出窑洞住进新房,看到宽敞明亮的房间,干净的灶具,激动地说:“没想到,我这么大数岁了,还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感谢共产党,感谢工作队啊!”

阳原这个地方的人搬新房啦!还分红几十万!真高兴……

与此同时,文化、教育、健康及就业扶贫等一项项惠民工程同步推进,累计筹集投入各类资金10余万元,在村里新建水泥路200余平米、安装监控11路、LED显示屏和电脑2套、太阳能路灯13套、修缮公厕3处,生活环境提档升级,人居品质显著提升。

新时代讲习所 让群众从“要我富”向“我要富”转变

扶贫先扶志,为了让群众从“要我富”向“我要富”转变,魏伟和他的队员们一直在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

阳原这个地方的人搬新房啦!还分红几十万!真高兴……

2018年7月初,马圈堡村首先建成了新时代农民讲习所,不到半年时间,工作队先后开展了5次集中讲习,还举行了数十次流动讲习,直接到田间地头用最接地气的语言去宣讲党的好政策,受到了广大百姓的喜爱。马圈堡村讲习所也被宣传部门定为重点讲习所。

阳原这个地方的人搬新房啦!还分红几十万!真高兴……

同时,宣大管理处与工作队研究创立了“微心愿”帮扶机制,组织宣大管理处78名干部与全村392户贫困户全部结成帮扶对子,贫困户急需什么,就帮他解决什么,因势利导,因人而异,切切实实解决了贫困户和村民的具体生产生活问题,成为全县驻村帮扶工作的亮点。

通过设立公益岗位,动员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参与,通过集体资产收益给予奖补,让大家明白“勤劳致富、脱贫光荣”的道理;通过开展模范典型评选活动,起到“选树一个、带动一片”示范效应,在全村营造了良好社会风尚……

一位村民整天只知道打麻将,搞得夫妻不和,家人怎么劝,也改不了,现在她去了村里打临工,每天能挣好几十,说到过去,她后悔地哭了。

有心人,天不负。经过短短不到一年时间,在宣大管理处的大力支持下,魏伟和他的队员们出色的完成了国家脱贫验收考核,实现了整村脱贫任务。

农民人均总收入由2900元增加到4470元。根据精准测算,目前已经有166户436人顺利脱贫出列,仅剩7户24人因重大疾病没有脱贫,全村贫困发生率为1.47%(验收标准为2%),完全满足脱贫出列的要求。

阳原这个地方的人搬新房啦!还分红几十万!真高兴……

“我是阳原人民的儿子,我深爱着这片土地和这里的人们!2018年老乡们脱贫了,2019年还将继续保持稳定脱贫,2020年则是品质提升年,今后我们的扶贫力度不减,高标准、高质量解决‘后两年’和‘两年后’的问题,让乡亲们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魏伟动情地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