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東林黨其實是三百年前的朝廷反對黨

明朝的東林黨,濫觴於反對張居正“奪情”之時,成氣候於顧憲成罷官歸裡之後。顧憲成官位本來不高,為吏部考功主事,萬曆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因為反對萬曆三王並封(有人主張把萬曆的三兒子先都封為王爺,等到長大成人,視賢與否再行確立太子),被削官回籍。回到無錫後,約上一班同志,如高攀龍、錢一本等,在宋代楊時講學的東林書院集合講學。當時書院年久失修,又由常州知府和無錫知縣組織修復後,於萬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正式開學授徒。顧憲成親自為東林書院制定了法程,號稱是自古以來最為完備實在的規程。

東林黨這個名字,是朝廷言官給東林書院的師生們起的,原因是東林人士在野則譏議時政,在朝則排擠異類。用現在的話說,東林黨人是凡是朝廷擁護的,他們就反對;凡是朝廷反對的,他們就擁護;而且不留給人們中間的餘地,即不擁護我者,就是我反對對象。在東林黨存在的數十年中,執政朝廷時間少於在野時間,但無論是在朝還是在野,都秉承顧憲成的“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沒有稍歇的時候。

其實,在東林黨存在期間,朝廷並不是就一個東林黨,而是黨派林立,有宣黨(以宣城人湯賓尹為首)、昆黨(崑山人顧天峻為首)、閹黨(以宦官魏忠賢為首)、浙黨(以浙江鄞縣人沈一貫為首)等,他們均是黨同伐異,圍繞著朝廷的政權、政見爭論不休,攻擊、消滅異黨不遺餘力。由於東林黨有教育、有章程,影響大,存在時間也長(與明朝始終),就受重視也大,被藏否就多。如說東林黨對明朝滅亡應負責任的話,不是現在網上才有的,早在明朝行將滅亡之際,朝廷非東林黨大臣中就有這樣的說法,認為袁崇煥、錢龍錫(東林黨人)合謀殺了毛文龍,導致後金坐大,明朝危亡。其實,情況沒有這麼簡單,袁崇煥殺了毛文龍之後,明朝還存在了十幾年,而且此後,崇禎討厭黨爭,不看好東林,長期任首輔的溫體仁、薜國觀等人,排斥東林黨人,東林黨人一直就是個在野發牢騷的反對黨,根本就沒有參與朝廷重大決策的機會。

如果我們對東林黨的存在換一種思路來評價,即以現代政治來評價,東林黨的存在是政權反對黨的存在,是否更為合適一些?想想他們,從創立到消亡,就是為反對而存在,首倡者顧憲 成,就是反對三王並封而被貶回家,但回家不改素志,繼續反對。在後來朝廷的三大案中,又是反對朝廷調查的結果,在魏忠賢強力打壓下,仍然是不屈的反對。當然,他們也有在朝執政的時候,李三才(東林黨人)為戶部尚書,被多黨反對,他們當然也反對多黨。正是由於人們看到的、聽到的都是東林黨人,成天價地在掣肘朝廷事務,與別人相互攻訐,所以就得出東林黨人不幹實事的結論,這顯然是不全面的。

明東林黨其實是三百年前的朝廷反對黨

東林書院

明東林黨其實是三百年前的朝廷反對黨

東林書院教室

明東林黨其實是三百年前的朝廷反對黨

北京故宮

清人趙翼在評價東林黨人時,看重的是他們的精神:“諸臣雖不免過激,而出死力以爭朝廷得失,究不可及也。”這或許是應當注重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