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17歲男孩跳橋身亡,我們做家長、做老師的應該怎樣反思自己?

教育志士


這是一個社會性的問題。

我國青少年自殺率居全球第一,16%的中國學生考慮過自殺。這是一個很可怕的數據,原因背後固然有父母的原因,孩子的問題,但我想最根本原因,還是中國曆來的教育有缺失。

我們的父輩以及更上一代,甚至更久遠些,都是以“黃金棍下出孝子"來教育下一代,孩子的個體思想是不被尊重的,最體現這個觀點的是絕大部分家長都說過這樣一句話:小孩子哪來的腰。

我們從未尊重過孩子,也從未教孩子敬畏生命,這是家庭教育的缺憾。幸好我們已經認識到這一現象,相信未來的孩子們會得到更好的人性的教育。

更多觀點,我在文章《17歲孩子的縱身一跳,懲罰了誰》中有闡述,謝謝關注。


改名叫三順


這遍文章我也看過幾遍了,也深深觸及了我,同時我們在有些時候要改變對孩子的看法,而不是一味只顧好自己的心情去責備孩子的不是。我一身中動手打了我孩子一次,但也不是真的打,就是那次過後就領悟了其中的道理。記得孩子上小學四年級,晚上回來做課外作業,我在旁邊想試他一下的作業對不對,就加大嗓子大聲聲這道題是正確的嗎,確定不,他聽了我的口氣說不確定,趕緊改了,結果改了就錯了,於是就說在不改正確就打死你,可令我沒想到是他說了讓我笑不得的話。他說我死了你們哭嗎,我說不哭就輕輕打了他一下,確實他也哭了。過那以後我沒要求他什麼,雖然說孩子還小,也沒對他大聲說話,直到現在也沒強迫他做任何事,孩子大了有自己的理想和思維能力,家長只能提個意見,而不是強迫他和指責他,這樣只能,使他食得其反。


用戶7290507614863


我想,各位家長和老師應該知道“底線”的意思吧!就批評而言,即便孩子犯了再大的錯誤,也不要輕易觸碰到一個孩子的底線,逞一時口快,也許會嚴重傷害到孩子的身心發展。

1.不要暴力解決

暴力批評,也許在一個充滿怒氣的家長那裡很解氣,但是對孩子來說卻是一場夢魘。我想,肯定有很多孩子曾被家長或老師體罰管教過,另有很多父母也會使用棍棒、皮帶、衣架等工具實施暴力。

暴力教育不僅使孩子在性格上變得膽小怯懦,失去自我認知能力,而且將來的婚戀關係也會變得緊張,再親近的人也不敢輕易信任。


2.人格攻擊

人格攻擊是語言暴力的一種,也是最殘忍的一種。他會在孩子身上打下深深的烙印,可能終生走不出這片陰影。

父母的所有的負面批評,人格攻擊都會在孩子心裡形成一種消極的心理暗示,甚至它會構成一種內在的批評回聲,迴盪在孩子的腦海裡,讓孩子蠢一輩子,笨一輩子,懶一輩子。

蘇珊.福沃德教授在《中毒的父母》一書中說:“小孩總會相信父母說的有關自己的話,並將其變為自己的觀念。”家長和老師吼罵孩子的方式不對,有可能造成孩子的性格畸形,後果是,斷送孩子的一生。

3.不分場合

古人在談論批評孩子的時候有一個七不責的底線:當眾不責;愧悔不責;睡前責;飲食不責;歡慶不責;悲憂不責;疾病不責。

當眾責罵是傷害孩子的面子;羞愧之下的批評,會加重孩子的罪惡感;睡前批評傷害的是心肝;吃飯時批評傷害的是脾胃;高興時批評會讓孩子洩氣;悲傷的時候批評會讓孩子更悲觀;生病的時候批評會影響治療。

一個智慧的父母一定會懂得批評的場合和時機,因為她知道怎樣讓批評成為一種恰如其分的教育方式,而不是將自己的情緒炸彈點燃,全盤傾瀉到孩子身上。

其實,批評孩子的目的是改進孩子的行為。該如何壓制住怒火,講究一個有效批評,既不傷害孩子,又能達到教育目的呢?我們批評可以按照一下方法有效進行,簡單的四句話就行。

第一句:指出孩子做了什麼錯事,講清楚後果。

第二句:表達我們對這件事的感受,不高興,氣炸了,難受死了。

第三句:就事論事,告訴孩子我們很喜歡他本人。

第四句:表達期待,以後可以怎樣做?

正確的教育,是讓孩子懂得困難與艱辛,引導孩子學會勤奮和努力,糾正孩子缺點和錯誤,這才是父母和老師給孩子最深邃的饋贈。


丁修辰


孩子,珍惜生命,你是爸媽心裡永遠的痛。

作為家長,孩子的健康是第一位的。

生命誠可貴,健康第一位,身體的健康是外在,心理的健康才是人的靈魂,作為家庭,首先要培養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體魄。

其次要培養孩子開朗,樂觀,豁達的性格。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家長的陪伴,孩子的一生,都會經歷磕磕絆絆,成長不會是一帆風順,經歷風雨,才能拙壯成長,在生活中,要培訓孩子經歷挫折,感受失敗的體驗,經歷是孩子成長中寶貴的財富。

培養孩子與人相處的能力。

孩子以後都會向社會,社會是一個大家庭,學會與別人相處,增強團隊意識,學會換位思考,多與別人打交道,久而久之,孩子自然學會社交能力,將心比心,換位思考,這樣面對問題時孩子就會全方位思考問題。

作為老師,更多的是育人。

孩子壓力大, 自私,個人主義嚴重,與社會和家庭有關,當今社會競爭非常激烈,造成孩子就業壓力大,必然造成孩子學業壓力大,影響孩子的情緒,學業仍是相對公平競爭的環境,孩子自身努力了,即使失敗也無怨無悔,成功之路千萬條,哪條適合自己,才是孩子應該選擇的路。

孩子的成長受家庭,社會多方面的影響,外因只是影響孩子,內因才是孩子成長的定海神針。孩子,父母希望你走好。


陳海底魚


這是個個案,能引伸到引起教育老師的思考巳經難能可貴,他雖然是個案確實是教育出現了偏差,以前教育不準體罰孩子,但都是判逆階段的孩子,要統一到一個目標上來,沒有威權是不可能,廣東教育擬立法小懲學生,應該註明,只打手掌和屁股。古人留存棍棒下面出孝子,它的精華是教育人有一顆敬畏之心。作為教育各個學齡段,老師無意間植入五講四美,三熱愛是完全可以的,做啥要用心做,如何讓學生有一棵敬重之心,只需你去說,去講,尊重天地君親師。

兒女最大的教育是父母,這就千奇百怪了,由於工作的繁忙和勞累,在人生性格取向的三歲前和七歲前,挌外重要。奶奶養的孩子像奶奶,散養的孩子野的狠,單親的孩子又不同,,,因為他們的親子互動培養了孩子的性格。你有時間才把十幾歲孩子帶在身邊,你心裡是我生的你,但孩子心裡是咋想的,對你有牴觸,還沒心靈相通,聽你的嗎?什麼情況都要冷處理,你給他們講理,他們心中早巳形成理論,一時半會你說不動,只有慢慢讓親子互動,他心與你心相通,才會接受你,表現在″巴身"上就是經常到你身邊來。


愛拼才會贏7


這可能要從兩方面考慮,一是家長在教育方面可能確實存在問題,二是孩子可能心裡承受能力差,當然,最關鍵的還是在家長這頭,好的教育會在孩子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時正確疏導,好的教育也會正確教導孩子如何面對壓力並有能力承受壓力,其實,大人和孩子是一樣的,在諸多方面都需要學習並改正,大人不代表正確,孩子不代表無知,往往大人太認為自己就是正確,實際上,年齡大真不代表智慧、正確、方法、方向、資格等,大人合格的很少,教育孩子方面沒有多少大人是有知識的,都是憑個人意識。


篇篇而來


這個問題,是以死人壓活人。以死了結是無知的、無能的表現。以這種方式迴避問題,是可恥的。

這個問題,是被教育者壓教育者。以死抵抗教育(特別包括家庭教育),就是社會無規矩產生的原因之一。不接受教育(那怕是不妥的教育一,而且是父母親的教育)是社會無序的產生原因之一,是人類發展(包括動物繁衍)的逆流,這裡面有沒有許多人不願結婚不願生子的原因之一。

死就死了,是(生物的自然淘汰),家長要總結,未成年人更要吸取教育,教育工作者更要認真找自己的原因。


聿熙1


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解決母子之間的尖銳矛盾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尤其是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更要從生活中的點滴開始溫暖這塊寒冰。

其實,就沒有孩子不想和母親親近的。

想想他是從什麼時候開始不再親吻你的臉龐吧,也許,是一次呵斥吧?

想想他是從什麼時候開始不再親熱地叫你“老媽”吧,也許,是一次狠狠的拒絕之後吧?

想想他是從什麼時候開始不再抱著你的胳膊吧?也許,是一次激烈的爭吵吧?

……

我們總是一步步、一次次地把自己的孩子、親愛的孩子,推得搡得越來越遠,自己,卻無知無覺、不知不覺、從來沒有後知後覺……

有時候,你有點疑惑,卻沒有深思。

你只是焦灼著他的學習、成績、名次,焦灼得,太忙了,你都沒有時間好好看看孩子的臉、紅紅的眼。

就從剛剛想起的孩子不再親吻、不叫親熱的“老媽”

、不再抱你的胳膊開始反思,慢慢地,一步步地找回這些吧。

當有一天,它們回來的時候,你就會知道,寒冰消融,春天來了……


鋼筆刀


我認為更應該反思的是我們的教育體制,給孩子本身和父母及老師造成了多大的壓力,以致於孩子們幼小的心靈無法承受而屢屢發生這樣令人痛心的事情!


用戶3434912196059


發生這件事情誰都不想,但是這個背後的原因我感覺作為家長是最大的問題,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孩子在學校發生再多的問題,只要父母能夠正確溝通,好好引導,耐心教育,都會迎刃而解,所有問題都不是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