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寅成才的時代背景

大凡藝術家之成就,需要環境之支持。吳中地區優越之地理環境造就繁榮之經濟,經濟之繁榮促長文化之發展。江南風物之鐘靈毓秀與天寶物華,孕育不少傑出才子,吳中才子彼此交遊薰染,形成吳中濃厚之文化氛圍。以下分就地理環境、經濟背景、文化風尚等,逐項探討成就唐寅藝文造詣之相關背景。

唐寅成才的時代背景

明 唐寅 溪山漁隱圖卷

地理優越

明人所謂之“吳中”,一般係指蘇州府統領之一州七縣,吳中地理環境優越,依山傍水,境內水路稠密,江河湖泊眾多,極目遠望,有若一顆顆晶瑩明珠,鑲嵌於廣袤綠野,素有“東方威尼斯”之美譽,明人王鏊雲:

吳中諸山奇麗瑰絕,實鍾東南之秀,地理家謂其原自天目而來,發於陽山。今紀自陽山分華鹿而南迤邐天平盡於靈巖,別由穹窿而東盡於楞伽,以及湖中諸山。

可見吳中山川瑰麗,名勝特著。唐寅亦盛讚此地之形勝:

唐寅成才的時代背景

詩中極寫吳地群峰之聳立,流泉之飛濺,一幅山靈水秀之畫面。其〈姑蘇雜詠〉再稱:

唐寅成才的時代背景

不但描繪吳中地區山環水繞之柔媚風光,更道盡此地之繁華昌茂。

唐寅成才的時代背景

明 唐寅 高士圖 鏡心 紙本

吳中素稱水鄉,河道蜿蜒,密如蛛網,境內二十多條骨幹河道縱橫交錯,溝通太湖、澄湖、石湖等,《姑蘇志》載:“吳號澤國,水經所謂萬水所湊,觸地成川者也。其源西自太湖,東入於海。”其優越獨特之地理環境,因之物產富饒,名品眾多,為江南“魚米之鄉”;加以河道縱橫,交通便捷,又使其成為商賈雲集之貿易中心,無怪乎唐寅盛讚:“吳郡繁華天下勝”。

河流周布,蓋吳中地理主要之特徵,由是跨河而立之橋樑,櫛比起伏,益發成為當地特有之風光。吳地民居大都臨河傍水,粉牆照景,蠡窗映波,唐人杜荀鶴詩:

唐寅成才的時代背景

對於吳地小橋流水之水鄉風光,描寫傳神。此類歌詠吳地水城風貌之作頗多,如:

唐寅成才的時代背景

詩中所言之“閶門”,即為蘇州最繁華之所在。

白居易〈登閶門閒望〉詩中描繪閶門水城之雄偉氣魄與負稅之繁重。《紅樓夢》開篇第一回更雲其屬富貴之地。唐寅即出生於閶門內皋橋南吳趨裡,由於生於斯、長於斯,對吳地懷抱熱烈之情感,故其筆下,閶門呈現出一派繁華茂麗,引人嚮往之景象。試觀其〈閶門即事〉:

唐寅成才的時代背景

吳中之名山勝水,孕育出為數不少兼擅詩文書畫之才子。蓋地理環境影響人之稟賦、氣質、才能,正所謂“若乃山川皋壤,實文思之奧府”,吳中綺麗風情醞釀創作靈感,造就無數藝術佳作,尤其明代中葉,此地可謂人才輩出。

唐寅成才的時代背景

唐寅畫作

吳中優越之地理環境,孕育深厚之人文素養,真可謂山水清靈,人文薈萃,深具泱泱大國之風範。唐寅浸潤於此,以其聰慧稟賦,加以眾多藝文詩友之切磋,詩文書畫,遂兼優並擅,斐然有成,名滿天下。

經濟繁榮

明初,朱元璋軍隊包圍吳中,吳人為張士誠固守十月,朱為此十分惱恨,攻破平江後,便籍錄張氏陪臣、蘇州富戶、流寓之人共二十萬,徙居濠州;非但如此,朱元璋尚加重吳民賦稅,使之成為全國之最。賦稅加重,迫使吳民不得不於本業經營之外,復尋他途以求生存。學者以為,吳中商業發生較早之因,與企圖紓解沉重賦稅有關。

唐寅成才的時代背景

明 唐寅 松崖別業圖

於遷徙富賈與加重賦稅之雙重打擊下,未至百年,吳中竟躍升為經濟富庶、令人豔羨之地區。成化、弘治之際,明人王錡對吳中經濟環境,有如下記載:

唐寅成才的時代背景

按王錡(葦庵),乃明中葉人士,據其觀察,明初因朱元璋之遷徙政策,一度造成吳中“道里蕭然,生計鮮薄”,直至正統、天順間始復舊觀,而成化、弘治年間,吳地之繁華已令人咋舌:居處密集、亭館滿布,豪奢之生活,創造多元而豐富之消費文化:或為遊賞行樂、或為市井謳舞,隨之而出之精緻物品亦與日俱增,舉凡綺羅、珍饈、刻絲累漆等物,皆達精妙。

唐寅成才的時代背景

唐寅《行書題松崖圖五言詩扇面》

吳民挾其優越之地理環境,勤耕謹作,故經濟富庶,農產富饒。農副產品之增產,蠶桑業迅速發展,蘇州遂成為明代中葉絲織業中心,其手工業、紡織業之發達,絲綢與棉布行銷全國,有“綾布二物,衣被天下”之美譽。蘇州城內,機戶櫛比鱗次,大量勞工於焉產生,各地客商亦紛紛至此交易,終年不絕。明人馮夢龍對嘉靖年間蘇州府吳江縣盛澤鎮之繁華,有如下描繪:

唐寅成才的時代背景

蘇州由於農工商業快速發展,帶動城市經濟繁榮,商人之社會地位亦隨之提升,不再居傳統結構“四民之末”,儒、商關係遂產生微妙變化:儒業不再為士子唯一之價值取向,士於其時,往往有轉儒為商之趨勢,如吳中處士袁鼐“家素儒”,己身卻“棄去即賈”;

甚至士子與商賈間關係密切,往來熱絡,如祝允明之姑母與吳中湯氏鉅商聯姻,祝與湯家子弟來往親密,不僅“居第門相對”,而且“旦暮過從”;而唐寅與王寵更為商人子弟,

唐寅成才的時代背景

蘇州經濟之富裕,進而推動藝文發展,追求高雅文化之消費,遂成為當時富戶商賈普遍現象。明人俞弁雲:“江南富族著姓,求翰林名士墓誌或序記,潤筆銀動數十兩,甚至四五千兩。”而民間小康之家、破落戶、窮書生,亦以家無名人字畫為恥,書畫詩文需求社會化,足以顯示明朝中葉吳中社會風尚之文雅化。另一層面,亦形成藝文作品之商業化,文人以藝文謀生遂為可能。如唐寅不諱言鬻畫營生:

唐寅成才的時代背景

當時文人潤筆費用不菲,都穆不但賴此養家,甚至推及照顧門人。

潤筆既成為藝文創作者之經濟來源,商賈、縉紳、士子等復創造收藏風氣,收藏風潮又引發贗品之製作與流行,因之形成獨特之“吳中奇景”,創造吳地特有之城市文化,吳中文學遂與當時尚趣、尚俗、尚利之時代精神相融合,展現於作品之中,便成為多元化之文學題材,舉凡生活中各種事物,皆可成為詩文寫作主題,深具自由舒放之精神。如唐寅之〈愛菜歌〉,便以日常食用之菜食作為詩材,開首以復沓句型直接抒發“我愛菜!我愛菜!”充滿市井生活之樂趣;而其〈姑蘇雜詠〉四首,更可視為吳中人文環境之風土誌。

唐寅成才的時代背景

唐寅 落花詩

此外,於市民意識滲透下,俗文學之創作相當蓬勃:祝允明不但善度新聲,甚至粉墨豋場客串演出,精采程度即令正式演員亦大嘆弗如;唐寅亦為詞曲創作好手,曾自言:“大唱三千套”其甚愛《西廂記》,自其號“普救寺婚姻案主”可見一斑。王世貞讚美祝、唐兩人俗文學方面之才華,曾雲:

唐寅成才的時代背景

要言之,經濟繁榮帶動藝文風尚,吳中地區名家輩出,如群星熠熠,閃閃生輝。“江南第一風流才子”唐寅,雖曾拋出名途,宦場失意;然於吳中富厚之經濟背景下,不依權貴、不仰功名,但憑其詩文書畫之才情,卓然成家,活出其獨立、自由、自信之藝術生涯。

文化昌盛

吳中既有如此優越便利之地理環境、繁榮昌茂之經濟背景,是以開化較早,歷來為文化名城。蓋兩千五百多年前,吳太伯逃至荊蠻(今江蘇無錫),寂傳十九世而至壽夢,始通中國;楚考烈王徙封國相春申君於吳,遂以今蘇州為都邑。爾後,秦始皇一統天下,置會稽郡,郡治設於吳;東漢末,孫權崛起於蘇州,自號吳,與魏、蜀成鼎立;降至魏晉六朝,北方人士相率南遷,挾其人力、物力、技術,改良農業;及至隋煬帝開運河,南北物資與人才得以交流,蘇州古城益發繁榮。

經濟富裕則人民樂將貲財供子弟就學,故吳中讀書風氣較他地為盛,地域文化水準亦隨之大幅提升。

吳中早已藝文烜赫,至明中葉成化、弘治年間,乃臻於鼎盛。清人錢謙益雲吳中文化盛況自元末明初即已成型:

唐寅成才的時代背景

南園俞氏即俞石憪、笠澤虞氏為虞堪、廬山陳氏乃陳惟寅、陳惟允兄弟,此皆明初博雅好古之儒,而景泰、天順之後,則有杜瓊、朱性甫、朱堯民、錢同愛等別開氣象,引領風雅。

成化、弘治年間,一時名人云集,如沉周、吳寬、文林等,形成活躍之文人圈,眾人之中,尤以沉周為核心,“風流文物,映照一時。”弘治以降,則有唐寅、都穆、祝允明、文徵明、楊循吉、徐禎卿、張靈、王寵等於文化圈倡導古文辭;而其周圍環繞大批文人雅士,造成聲景比附、名實彰流、金玉相宣、黼黻並麗之盛況。

唐寅成才的時代背景

尤為人注意者,吳中文人身分,多為山人布衣之屬,形成獨特之文化景觀。蓋明代中葉以降,山人墨客標榜成風,而吳中更為山人彙集之處。吳中文人集團平民身分者為數眾多,緣於明中葉吳中城市生活日趨繁榮,文人力量集中,文化氛圍增濃,為以文化事業為尚之平民文人,提供肥沃土壤,使彼等得以生存發展,而彼等多數具有詩文書畫等多方面之藝術愛好與專長,加之不受官宦身分之束縛、不受名教之綑綁,又勇於追求性情之本真、講究生活之趣味,遂於學問創作方面,表現出博學、崇古、尚趣之一面。

唐寅成才的時代背景

祝允明(祝枝山)草書《春江花月夜》

吳中文人群體又因師承關係與家學淵源,建構出綿密之家族網絡與師友社群,如文林乃文徵明之父、文彭及文嘉之祖,文氏為吳中極為重要之文化世族,文徵明學文於吳寬,學書於李應禎,學畫於沉周,又與唐寅、祝允明等結為詩文書畫好友。吳中文人師友之間又有姻親相連,如李應禎為祝允明之岳父;唐寅之女嫁王寵之子;如此交織為關係密切之文人網絡。

唐寅於此優良文風之薰陶,受惠諸多師友之切磋,其詩文與祝允明、文徵明、徐禎卿齊名,號為“吳中四才子”;畫藝與沈周、文徵明、仇英等並列“明四大家”。其藝文造詣,罕有及之者。


參考文獻:

  • 《姑蘇志》
  • 《唐伯虎全集》
  • 《全唐詩》
  • 《袁中郎全集》
  • 《明史》
  • 《寓圃雜記》
  • 《醒世恆言》
  • 《雅宜山人集》
  • 《懷星堂集》
  • 《山樵暇語》
  • 《見聞雜記》
  • 《肇域志》
  • 《列朝詩集小傳》
  • 《藝苑卮言》
  • 《陸子餘集》
  • 《甫田集》
  • 《五石脂》
  • 《石語齋集》
  • 《四友齋叢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