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黑龍江的經經濟更好了,你會來黑龍江定居、工作或者經商嗎?為什麼?

天一閣農業


黑龍江是大政府、大國企、大資源的非市場區域,國企的體制、機制、考核、任命都是政府來實施,國企掌握著大資源,所以黑龍江最大限度掌管著人們的工作生活範疇,政府是強大的,體現在公務員的隱形權利很大,省委非常努力改善環境,從嚴治政,大幅治理貪腐和不作為,治理了表面現象,病灶沒有去除。應該考慮病因了,我分析如下,請各位批評。一是國企永遠不是真正的企業,除非混合所有制改革後體制、機制、考核、任命權都不歸政府,至少不再承擔除法律規定以外的特殊義務、政府任務指令,政府不再幹預企業發展,企業才能變成正真的企業,讓經營人員放開手腳,能者上,庸者下,讓企業有生命,有生命就有發展,豆子發芽能撐開頭蓋骨。二是允許國家公職人員創業,其實這是爭議最大的地方,設立防止利用職務便利經商,設立嚴密的稅收制度。人性絕大多數都是自私的,不自私的有,除非徵志願者到公務員崗位,不然一切希望服務又好又不自私都是想當然,公務員經商會增加對經濟、民生的理解,有利於他們對服務的支持,有利於防止基層辦事人員吃拿卡要,這樣的公職人員好管理,有創業夢想的容易離開政府,有力於人才流動。三是政府層面要做好服務,不能因為安全問題就關閉企業,這是不想服務不負責任的表現,一關了之。經歷比比皆是,一次我想組織一個農民培訓活動用大客車,結果交通部門禁止,說是防止安全事故發生,這代表了黑龍江的狀態。四是黑龍江的資源應該離開政府,活起來,經濟發展離不開自然資源、人力資源、資本資源、政府服務資源。先形成市場經濟,再行發展,現在看看黑龍江還沒有形成市場經濟,40年了,為家鄉悲傷,一任一任外來領導並沒有準確診到黑龍江的病灶,很著急。


安晨星77931


大概十年前我和愛人抱著沒滿週歲的兒子回的東北。這是離開家鄉15年之後的徹底迴歸。

回來的頭兩年因為父母身體不好,再加上孩子還小,我在家天天忙乎伺候他們,老公一個人在市中心開了一家洗車房。洗車房生意還算可以,但是我總覺得冬天洗車太遭罪,等到孩子三歲上了幼兒園就把洗車房兌了出去。這麼著又過了半年,看我媽媽的病也好了很多,就和老公一商量又兌了一家小飯店。這一晃,店開了八年。

不知道應該怪經濟環境不好,還是自己就是隻有這點水平,我們沒有成為富翁,日子還是平平常常。不過,凡是知道我開了八九年店的人沒有一個不覺得我不容易的。也是,我的飯店開到第六年的時候我旁邊的門市已經換了九家老闆,一會兒是髮廊,一會兒是飯店,一會兒又是麵館等等等等。說實在話,現在做生意真真不容易。

現在我是開起來了才能說這話,在東北做生意不僅僅是生意難做,其他其實更耗神。還記得剛開店那幾年真是辦屁大點兒的事都需要找人才能辦下來。我在北京十五年,在北京一般的事按著流程辦就可以,可是老家不一樣,沒人,那真是寸步難行!說起來都是眼淚,那時候我真的恨透了這個生我養我的地方!

這麼著一晃又幾年過去了。慢慢的我發現自己已經完全融入,不,應該說完全回到了這裡的氛圍當中。我也學別人交了很多朋友,也學會了有事找朋友幫忙,更學會了如何應付各種稀奇古怪,事實而非的刁難和套路當中。我不知道這應該是幸還是不幸,我只知道我的日子比剛來的時候還是舒服了很多,起碼出去辦點事沒那麼艱難了。原來無比痛恨厭惡的東北人的處處靠關係辦事這種陋習,逐漸的成了一種習慣,一種理所當然。平凡如我,我改變不了什麼。為了生活,我只能去改變自己適應這裡的一切。

你知道嗎?當你真正成為這裡的一員,其實日子真沒那麼難過。我們東北人重交情,你若真正和東北人交下來成為了朋友,她他真的會竭盡全力幫你!適者生存,這是這裡的生存法則之一。我要在這裡生存,我就要遵守這裡的規則,因為,我真的沒有別的退路可以走。

還好我的運氣很好,我真的交到了幾個很好很好的朋友。人也好,還有能力,還能聊得來。我承認開始的時候我的動機不單純,但是幾年過去了,現在的我們已經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朋友!有朋友的感覺真的太好太好了!

如果不是生活所迫,我也不想自己曾經那麼勢力,那麼俗不可耐!唉!

不說了,說點開心的事吧。除了上面那些東北根深蒂固的陋習,東北的其他其實是最好的。舉個小小的例子,我們小區院子裡前兩年一直都會有人種點蔬菜什麼的。我沒見誰打過什麼農藥,可是那辣椒,茄子,西紅柿,還有豆角什麼的長的!太稀罕人了!碩果累累!黑土地的肥沃真的超乎你的想像!

還有一件更讓人高興的事是回來之後我的父母身體越來越健康了!孩子也長的特別好!那些有關孩子教育,眼界什麼的問題,現在網絡這麼發達,交通這麼便利,解決起來都比想象的容易的多,孩子的成長在各個方面都沒有一點耽誤!真的!

有時候想想還真有點感慨,都說東北這不好那不好,到頭來東北卻給了我最好的結果!

試問還有什麼比父母健康,孩子可愛,夫妻和睦,朋友圍繞,生意還能繼續更好的生活啊!

PS:我的家鄉——牡丹江


鬧市一隅


說起黑龍江都是眼淚!因為這裡是生我養我的黑土地,這裡有夢想起飛的腳步,這裡有從小到大的閨密、同學,這裡更有父母長眠的墓地......這裡是不捨得故鄉,這裡是記憶難忘的故土!

小時候天那麼冷,從來沒有抱怨過,現在氣候暖多了,卻不知道為什麼,人越來越少了......閨蜜走了,同學走了,自己的兒女也走了......剩下的就是我們不得不走的靈魂!!

老了老了,卻變成了漂泊的一族!曾經北漂的年輕人,現在變成了北漂的老年人!做飯、收拾屋子,洗衣服帶孩子......不漂行嗎!!

糾結的心,難分的身,苦澀酸楚,又能如何?

恨,沒有早漂,50多歲,卻過起了漂泊的日子

在家咱住大屋主臥,兒女回家住小屋次臥;在外,咱住小屋次臥,兒女住大屋主臥。高昂的房價,已無力再買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屋,家在哪兒?不知道!落葉到哪歸根,不知道......

漂吧……





梅一姨


說實話,作為東北人,作為龍江人,我並不想離開那裡,但那裡真的太貧瘠了。父母就是農民,在他們的固化思維裡認為“一輩子就這樣”了,但我不可以,現在上有老,未來下有小,我必須賺更多的錢,才能讓“身邊的人過好的生活”,如果有別的選擇誰會願意背井離鄉?

這是我外出工作的第6和年頭,也是我在北京飄泊的第三個年頭。有時候自己也在思考,是什麼原因促使我離開老家,來到舉目無親的大城市拼搏,答案只有一個“窮”。這幾年東北經濟發展低迷是公認的,在老家倒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工作也僅僅夠生存,想要好一點的生活幾乎沒有什麼出路,尤其是對一些農民子弟來講,在現有資源被固化的前提下,想要有所作為,遠行就成了唯一的出路。

正所謂“窮則變”,在金錢面前我也就成了奴隸,在老家工作半年攢下的錢都不如在北京工作一個月賺的多,同樣的時間有限的生命,不得不背井離鄉的來大城市打拼。有人說一線城市折磨靈魂,三線城市折磨肉體,其實在我看來並不是那麼回事。一線城市也好,三線城市也罷,它們都不是我的家,它們只是我人生中的一個驛站,我終究還是要回到東北老家的。

外出工作這5年,我去過蘇州、去過上海、去過河南、去過山東,但我的東北口意依然如此,我能聽懂我工作所在地群眾的方言,但我依然堅持開口東北話。因為作為炎黃子孫,我們的外貌大同小異,能證明我身份的就只剩鄉音了,所以不想改掉。

如果真的有一天,東北的經濟開始好轉了, 我自己也有實力照顧一家老小了,那我肯定會選擇回老家,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肥水不流外人田,爛也要爛在黑土地上。


實體店老王


我來回答你的問題哦

其實一開始和你們的想法都一樣,黑龍江真的沒什麼工作機會,所以大學畢業就沒有回家。

前年十月一放假,就覺得家裡的米飯怎麼這麼好吃呢,玉米也香糯的不行,外面根本吃不到的。家裡小園子裡,那些沒有農藥、化肥的蔬菜,吃起來本身的菜味特別好。這幾天經常在田地邊走走,突然覺得這個小縣城真的很好,天藍藍的,空氣也清新,竟然還看到了野鴨子。

在家的那幾天就想,本地的蔬菜真的很好,根本都不上化肥、農藥,即使有的人上農藥、化肥也是少量的,比南方的菜少的多。

七天後我沒有走,決定在家裡做農業,跟父母一起種“天然的蔬菜”,不上農藥和化肥的那種。

我在家給父母愁壞了,還是經常叫我去考公務員,在父母那輩人眼裡,即使你一個月賺一萬塊,也比不上公務員。但是我已經決定要做農業了,就要堅持做下去,而且打算做一輩子,其實我也不知道我的決定正不正確,在外面的老鄉,你們會支持我嗎?





東北楊小二


我是黑龍江人。在那裡我生活了22年小時候村裡人很善良很和睦。在那裡有個快樂的童年。中學畢業,爸爸辭去村書記去哈爾濱打工,後來我也去了。那是一個寒冬的清晨,走6里路到公路等第一班車。到哈爾濱已經快下午了。這是我第一次到大城市,一切都是那麼新奇神秘。我們揹著很大的行李捲,擠上公交車,我站在車中間扶著地上的行李,搖搖晃晃幾乎站不穩。這時上來個年輕人,大概30歲左右,拿一個工作證一樣的東西給司機晃了一下,司機點點頭,車子啟動。我心想這人應該是個便衣警察👮,跟電視裡📺一樣。拿證件一晃。在心裡盤算著也不敢正眼看他。到站下車我問我爸,我跟他一說我爸笑了,說那是月票。

走在大街上公交車後面有各種廣告,999胃態還有護舒寶。這是我第一次看到這種廣告,害羞的不敢看。那時我16歲,到了打工的工廠開始了我的打工生涯。

由於我年齡小隻能給我爸當助手沒有工資,我爸工資260元,為了多掙錢打了三份工。我要幫著幹其中兩樣。一個是烤石英砂另一個是清地溝傳送帶掉下的沙子。昏暗窄小的地溝裡就像另一個世界。傳送帶要比我高半米,我又小又矮,費力的一鍬一鍬的向上揚著沙子。有時累的偷偷的哭。因為沒錢我們吃飯也是很簡單。我負責做飯,悶飯我很拿手,水放到第一個手指節的位置就可以了,還是小時候姐姐教我的。菜就有時候有有時候沒有。發工資我們會去市場買幾斤最肥的肉,把油熬出來,拌米飯吃,我一頓能吃兩大碗。有時連這個也吃不上,就燒點開水放點鹽和醬油,做湯喝就米飯。冬天睡在鍊鋼爐下面的屋子裡,電爐的噪音絲毫不影響我們的睡眠。夏天到破房子裡睡,要命的是蚊子太多了,我和爸爸蓋著紗窗,用風管對著吹。蚊子像瘋了似的往紗窗裡鑽,打死一個放到窗臺,早上一看得有幾十只。這樣的日子我們過了兩年,雖然辛苦但是快樂。後來父親經過努力讓我讀了廠子的技校,畢業後分配到一個不錯的車間上班。終於成了一個正式國家工人👷。忽然覺得比爸爸他們高級了。因為別人看他們都是另眼看待。俗稱農民工。

在技校的日子下次寫


仗劍天涯路歲月任蹉跎


東北感覺是一個粗野原始的行政地域、關外、不太敢輕易進去的地方,外人不大區分哪三個省份,就那一片地兒。外遷人口多,全國哪都能聽到東北口音。人身高體壯、(年輕男女高鼻大眼、相貌標誌),性情豪爽、直來直去、下手比較狠,講義氣不講道理,有點李逵、張飛、孫二孃的匪氣,或座山雕、許大馬棒人馬的兇悍。喜歡大金鍊子,戒指碩大且不止一個。說話粗聲大氣,用詞形象、生動、土氣、搞笑,象聲詞、語氣助詞多而誇張。吃飯大盆大碗,菜實惠量足肉多,白啤不吝,海量,不醉不休。嚷嚷搶著買單,不惜動手。


風中奔馬


沒有如果!黑龍江也不可能變好!90年代黑龍江還有幾座排名在前20的城市。可是到了2000年以後,黑龍江進入前20的城市有幾個?直到現在,黑龍江的GDP已經和青海,西藏,甘肅,貴州等省份基本接近。除去這些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基本和別的省份相比,處於墊底。大部分的年輕人都選擇了離開這裡去發達地區謀求生路,只剩下大部分的老年人,還有一些想走暫時還走不了的人了。家鄉如果發展的好,誰會背井離鄉選擇北漂?黑龍江雖然是地處內陸,地理位置沒有沿海城市有優勢,但是也沒有像青海西藏遠離海岸線。人家少數民族地區國家還知道給一些優惠政策。黑龍江卻成了被人遺忘的角落,成為了這些年發展經濟的犧牲品,為別人提供大量的資源,石油,煤炭,木材等等。我們只能選擇離開這片土地,離開這個讓我們心寒的黑龍江!告訴自己的孩子,考學也都往外面考,別再回到這個沒有發展前途的地方!


請叫我尋覓哥


黑龍江自然資源豐富,是東北重要的工業基地,農業基地,石油基地,礦業基地,林業基地,糧食基地。

黑龍江農林牧漁業,旅遊業發達。有世界三大黑土板塊之一的松嫩大平原,大小興安嶺,松花江,嫩江,牡丹江,黑龍江等十幾條江河橫貫省內外。

建國以來,黑龍江的原油,原煤,原木,原糧等,源源不斷的運往全國各地,有力的支援了國家經濟建設,為共和國奠定了雄厚的物質基礎,為改革開發,國家富強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由於人所共知的原因,進入二十一世紀以後,東北衰退,面臨困境,企業停工解體,工人下崗,人口外流,這些問題的產生,是在改革發展中出現的,也必須在改革中解決,發展才是硬道理。

黑龍江是祖國的北大門,東北戰略地位十分重要,當年,由於東北的解放,建立了鞏固的東北根椐地,我們才能用三年時間,解放了全中國。

於今,改革進入攻堅階段,深化改革,加快經濟發展,更離不開東北的振興,離不開黑龍江大農業,保證國家糧食安全,中國人吃飯,能端上自已的飯碗,。

東北是我可愛的家鄉,我們熱愛東北,支持東北,在東北工作的,願意終身工作奮鬥在這裡,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外出打工,在外地工作的,也忘不了東北,每年春節大多數人,也要返鄉過春節。

黑龍江春天風和日麗,夏天百花齊放,綠樹成蔭,是避暑勝地。秋天碩果累累,豐收在望。冬天白雪皚皚,冰雪旅遊,聞名世界。

黑龍江是好地方,東北人民喜洋洋,東北人民在歌唱!

東北出現暫時因難,東北人不氣餒,黑龍江人民仍然意氣風發,鬥志昂揚。


嫩江之畔王志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