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集團銷量暴跌16%?為何是國產車福音!

上汽集團銷量暴跌16%?為何是國產車福音!

今日話題

時下中國車市最勁爆消息,莫過於上汽集團銷量暴跌16%,這家中國最大車企終於顯現出頹勢,但對國產車卻是福音,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1、上汽集團銷量暴跌16%?

據上汽集團產銷快報顯示,其3月銷量僅實現了558558輛,同比去年同期649511輛下跌14%,第一季度累計銷量則為1533005輛,相比2018年同期的1822420輛下滑接近16%,尤其是上汽大眾、上汽通用和上通五菱三家合資車企分別下滑了8.8%、13.1%和25.47%,悄然成為上汽集團銷量下滑的殺手鐧;

上汽集團銷量暴跌16%?為何是國產車福音!

2、中國最大車企集團?

在許多人眼裡,上汽集團作為中國最大車企集團,堪稱中國車市印鈔機,其2018年銷量達到705萬輛,幾乎是全國汽車2808萬銷量的25%,營業收入則達到8706億元,幾乎是吉利營收1066億元的8倍,營業利潤則達到360億,成為全球十大賺錢車企之一;

不過,上汽集團雖然盈利能力驚人,但卻難掩靠合資車養活事實,因為在其2018年705萬輛總銷量中,上汽大眾、上汽通用和上通五菱三家合資車企銷量達到了610.68萬輛,約佔集團總銷量的86.6%,其自主品牌上汽乘用車則為70.19萬輛,在集團總銷量中佔比不超過10%,這讓它無緣2018年十大銷量車企榜單;

上汽集團銷量暴跌16%?為何是國產車福音!

3、為何是國產車福音?

正是由於上汽集團畸形銷量結構,才讓它在2019年銷量暴跌16%後,許多國產車普遍有著如釋重負感覺,因為上汽集團旗下大眾及通用兩大合資車存在,不僅讓國產車只能在低價車市場苦苦掙扎,同時還因為上通五菱蠶食低價車市場,如五菱宏光、寶駿730、寶駿510和寶駿310等暢銷車型,悄然成為終結國產車殺手;

反觀國產車品牌,不僅國有車企自主品牌孱弱,如一汽夏利、一汽奔騰、一汽吉林和一汽海馬幾乎銷聲匿跡,同時民營車企生存異常艱難,除了吉利、長城和奇瑞等頭部車企突圍外,眾泰、陸風及北汽幻速等長尾車企,均在2018車市寒冬面前銷量腰斬,甚至於陷入停工破產的傳聞中去;

然而,隨著中外合資股比放開政策實施,上汽集團躺著賺錢時代面臨終結,因為大眾集團早就公開要求加持合資公司股份,雖然遭到上汽集團打臉拒絕,但如今銷量不振讓其面臨處境,並不比當年華晨好太多,既然寶馬能通過國產X5車型,來逼華晨中國就範,那麼大眾依舊可能會依樣畫葫蘆,甚至會聯合通用來逼宮上汽集團;

由此,上汽集團旗下合資企業矛盾,將進一步弱化其市場競爭力,尤其是產品換代速度上將會減慢,這將進一步引發上汽集團銷量雪崩,除了日系車趁機迴歸,搶佔更多市場份額外,其實也有利於國產車發展,尤其是吉利長城等頭部車企;

上汽集團銷量暴跌16%?為何是國產車福音!

4、上汽集團未來在哪裡?

眾所周知,上汽集團中國合資車發展旗手,其中上汽大眾則是中國首家合資車企,其最早創立於1984年,並在2015-2018連續四年蟬聯車企銷冠,旗下朗逸和途觀兩大車型,則分別稱霸轎車及SUV市場,但這絕不是上汽集團核心競爭力;

業內人士指出,上汽集團未來應該放在上汽乘用車上,因為它在2018年集團銷量佔比雖然僅為10%,但是卻以70.19萬輛銷量規模,名列自主品牌銷量排行榜第4名,僅次於吉利、長城和長安三家,相比奇瑞、比亞迪和廣汽乘用車更勝一籌,尤其榮威和名爵兩大品牌知名度,正日益受到市場認可;

同時,全球汽車行業正面臨著電動化、智能化和共享化三大技術變革,尤其是電動汽車正取代燃油車市場地位,這讓中國汽車有了彎道超車機會,尤其是動力電池和永磁同步電機佔據優勢的國情下,上汽集團佔據天時地利,不過需要擺脫拿來主義思維,積極務實投入資金,將技術儲備覆蓋到汽車製造供應鏈各個環節,尤其是電池基礎材料及隔膜技術、電機高轉軸承、高速齒輪、絕緣材料及封裝技術等:

此外,上汽乘用車旗下榮威RX5車型,因為搭載阿里雲OS操作系統,悄然成為互聯網汽車標杆,打開智能汽車發展窗口,但如今卻陷入銷量不振狀態,尤其是3月銷量僅實現實現8140輛,在SUV銷量排名中跌至35位,再無當年暢銷車風采,所以上汽集團還是要積極尋找原因,儘量讓榮威RX5重生銷量巔峰;

最後,上汽集團還要重視共享汽車發展,不能侷限於網約車及分時租賃等具體業務,更多是要站在汽車物聯網高度,積極搭建雲數據庫,打破不同汽車參與者信息孤島,實現整個汽車行業數據共享,這樣才能有效提升共享汽車效率,從而推動移動出行變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