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萬物終將消逝,而你不會

或許萬物終將消逝,而你不會

藝術不是養家餬口之道,是一種讓生命變得更可以承受的非常人道的方式。老天,玩藝術不管玩得好或爛,都能讓你的靈魂成長。邊洗澡邊唱歌,跟著廣播跳舞,講故事,給朋友寫首詩——即使是爛詩。儘可能的做好,你就會得到巨大的回報。你已經有所創造了。

by 馮內古特


或許萬物終將消逝,而你不會



或許萬物終將消逝,而你不會




萬物終將消逝,而你不會





麥科特尼15歲時認識了列儂,與列儂放縱不羈不同的是,至少麥科特尼沒有列儂那麼頹廢的“喪”。上世紀六十年代歐洲的蕭條時期,《Hey Jude》、《Yesterday》的歌詞旋律,並不是出自主唱列儂之手,而是另一主唱麥科特尼一蹴而就的作品。

列儂是披頭士的靈魂毋庸置疑,除了愛和自由,披頭士在彼時還有反戰的意味。記得當年“不列顛逆襲”的他們有張最經典的海報,車水馬龍,四位成員長髮飄飄正在穿越街道的斑馬線,列儂一襲白衫走在最前面,人影交錯,如水的人潮即將到來。

當然在同時期的美國大學校園,有會許多標配,諸如人人無論男女都是搖滾長髮,不是在遊行,就是在去遊行的路上,披頭士自然是最背景的音樂。更有可能的是,許多人的牛仔褲口袋,會裝有《五號屠場》類似的書,有時是《貓的搖籃》,有時是《囚鳥》。


或許萬物終將消逝,而你不會



這幾本書的作者無一例外是馮內古特,因為經過時代顛簸,人們總是喜歡關注那些契合他們興趣乃至百利無一害的泡沫,他的名字再也無一例外鮮有人知曉。我也是某次尋找閱讀難度的過程中,偶遇了馮內古特的後現代主義。

小說寫作情節的某段輪,不敢就此班門弄斧。一時期,國內似乎流行寫作課,皆是功成名就的名家面授機宜,所謂追隨者甚眾。難以否認的是,小說家的小說寫作是教授不出來的,它需要武學一樣的異廩,後天的可能性只是唯手熟爾,除了小說家拮据,你按圖索驥心領神會寫出來的東西,與應用文寫作大同小異。

如果說音樂是這世界上最美麗的語言,而且無界別,那麼優秀的小說則是世界上最複雜的語言組合,其中滋味因人而異,呈現萬般幻象。其實大叔並不是甲殼蟲的粉絲,從來也不會是什麼人或事的粉,當年那四個利物浦人輕易地征服了美國,以後我只不過湊巧在裡面消耗了青春的荷爾蒙和寂寞彷徨而已。


或許萬物終將消逝,而你不會



傳說中溼婆的苦修之所,披頭士的那次瑞詩凱詩之旅的冥想修煉,染上了東方哲學的神秘色彩。早逝的列儂不知把音樂帶向何方倒說不定,七旬多的麥科特尼還在小自己十七歲的第三任妻子那裡尋找激情,只有喬治·哈里森的骨灰已經完全融化在恆河波光粼粼的閃爍中。

喬治·哈里森算是後披頭士時期的靈魂人物,《the inner light》做為喬治第一首單曲,列儂與麥科特尼保持著剪短的和聲,這是喬治迷幻系列的開始,又有東方老莊玄妙,萬物終將消逝。

闔上雙眼,到底是否能讓浮躁褪去?想起初聽甲殼蟲的青蔥,誰知未來並沒有多少變化。有時候需要承認,音樂曦光與在閱讀中暫時的迷醉類似,就算是慰藉,也難以抵抗物質奢靡的盪滌。


或許萬物終將消逝,而你不會



後來不再讀博爾赫斯,他的文字遊戲令人疲憊。馮內古特說過幽默是保護自己的方法,他根據自己親身經歷寫出了小說《五號屠場》,而近乎殘酷的是,1945年的同盟國勝局已定,英國仍然對德國德累斯頓進行轟炸,數十萬人喪生,馮內古特僥倖從地獄中倖存。

悲觀主義者馮內古特的怪誕深刻,有時充滿了關懷。年輕時還是去聽列儂,不要去馮內古特那裡,幽默下的失敗是他主旋律,如此成功標籤自我的當下,現實世界可能比你逃不脫的精神世界,更加先入為主。

淪為戰俘,僥倖在德國德累斯頓戰俘營地下肉類冷藏室,馮內古特才躲過了那場正義戰爭的災難。《咒語》內心獨白皆是源於此,人生的這場騙局,小說碎片般地聚攏,活在物質世界,躲無可躲。

或許用甲殼蟲的旋律,似懂非懂的翻著馮內古特,一天又幽默不減地結束了。


或許萬物終將消逝,而你不會



【 繪畫:奧迪隆·雷東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