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圖欣賞|山子造型在壽山石雕中的應用

山子是玉器雕刻中經常用到的造型,而且意境悠遠,相當適合文房擺玩。

這種往裡雕刻,不僅是考驗雕刻師的技藝,也是破解壽山石常見裂格的一種非常巧妙的方法。

下面就和大家聊一聊山子造型。


多圖欣賞|山子造型在壽山石雕中的應用


山子,指假山。

大者,庭院之用。

小巧者,文人案頭清供喜愛之物。

《宋史·禮志十六》:“ 大中祥符 六年七月二十九日,詔輔臣觀粟於後苑御山子。”

明 袁宏道 《飲徐參議園亭》詩:“藥欄斜佈置,山子幻生成。”

《儒林外史》第四十回:“三間楠木廳,一個大院落,堆滿了太湖石的山子。”

從古至今,石痴甚多,上至帝王,下至平民。

白居易、柳宗元、歐陽修、蘇東坡、宋徽宗、米芾、高風翰

米顛拜石,高風翰摟石而眠以致右手廢改左手書,佳話流傳至今。


多圖欣賞|山子造型在壽山石雕中的應用


“山子”是傳統的雕刻工藝

是玉石雕擺件工藝中的一種

這種工藝的表現題材多為山水人物

要求製作者有較高的造型能力

富有創造性的構思能力

也要有較高的文學藝術修養


多圖欣賞|山子造型在壽山石雕中的應用


雕刻時依勢構思

使石材顏色、造型渾然一體

按“丈山尺樹、寸馬分人”的法則

在玉石料上或浮雕,或深雕

使山水樹木、飛禽、樓臺、人物等形象

構成遠、近景的交替變化

以取得材料、題材、工藝的統一


多圖欣賞|山子造型在壽山石雕中的應用


多圖欣賞|山子造型在壽山石雕中的應用


山子的工藝技術,繼承了浮雕、圓雕、鏤空雕等傳統技法,並得以發展,如浮雕技術中則將淺浮雕、深浮雕、陰刻、陽刻、線刻等多種技藝相結合。

山子是運用傳統雕刻技藝表現人物、樓亭山水、花草飛禽,並“集聚”于山坡或崖窟,推鑿也可深可淺,由此造就一個比較完整的令人神往的藝術場景。

在構圖設計上運用國畫的寫意、線描的寫實以及建築透視技巧,使作品層次清楚,章法合理。

多圖欣賞|山子造型在壽山石雕中的應用


木山子與石山子一脈相承

為文房清供

具有獨立、清峭

與世無爭又凜乎不可侵的氣質

與文人的精神追求和審美情趣契合


多圖欣賞|山子造型在壽山石雕中的應用


木山子作為文玩的歷史

要晚於石山

但至少在北宋年間

木山子已是文人士大夫階層鍾愛的雅物


多圖欣賞|山子造型在壽山石雕中的應用


多圖欣賞|山子造型在壽山石雕中的應用


多圖欣賞|山子造型在壽山石雕中的應用


多圖欣賞|山子造型在壽山石雕中的應用


多圖欣賞|山子造型在壽山石雕中的應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