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曼玉:每一座影后獎盃,都是她“不妥協”的勳章。

hello,大家好,我是你的繆斯女神

有一位華人女星,她是所有中國人的驕傲,她不僅有天使的面孔,還有純潔的心靈。

她是跌落凡塵的仙子,她更擁有世界公認的演技,她獲得的電影獎項比梁朝偉還多,她曾多次拒絕好萊塢眾多大片的邀請,因為她覺得那些角色是在貶低中國人。

瘦削的身軀,卻有堅強的靈魂;她大情大性,如海水,似火焰;她,本身就是一部傳奇式的電影。


張曼玉:每一座影后獎盃,都是她“不妥協”的勳章。


她,就是張曼玉。

她今年55歲,

失戀11次,

最近出現在大眾視野時,

依然被看到,

一頭紅髮,

雙臂有文身,

耳朵上八個耳洞。


張曼玉:每一座影后獎盃,都是她“不妥協”的勳章。


但在繆斯心中,

她只是一直保持少女般的內心,

真實,叛逆,不妥協,不將就。

她是全球影迷心中的“曼神”,

她是繆斯心中最獨立自主的“女神”,

她是她自己心中最張曼玉的,

張曼玉。


張曼玉:每一座影后獎盃,都是她“不妥協”的勳章。


1、倔強少女:一張白紙上的“愛慕虛榮”

1983年,全香港人被電視上一位清純可人的女孩迷住了,她擁有小鹿斑比般的明亮雙眸,兩顆讓人印象深刻的白兔門牙。

這個女孩,正是獲得港姐亞軍、最上鏡小姐榮譽的張曼玉,由此開啟了她的演藝之路。

張曼玉從小在英國長大,性格里其實早就烙印著一種西方女孩的叛逆感。

據說在她少女時期,考慮到未來謀生,媽媽規定她去學體面又賺錢的專業,比如律師、醫生。

可張曼玉志不在此,她的興趣在於時裝、髮型師等時尚行業。


張曼玉:每一座影后獎盃,都是她“不妥協”的勳章。


但是,小小年紀的她卻倔強地對媽媽說:

“你逼我學我不想學的東西,我會去學,因為那是你逼我。可那四年就是浪費時間,我不會聽任何東西。”

於是,在她13、14歲時,她迷上了錄影帶裡的演員黃日華,從此萌生了明星夢——然後就有了以上所說的那一幕。


張曼玉:每一座影后獎盃,都是她“不妥協”的勳章。


記得香港名嘴才子黃霑曾在節目上問她:“參選港姐,是不是出於愛慕虛榮。”

張曼玉馬上耿直作答:“絕對是愛慕虛榮。”


張曼玉:每一座影后獎盃,都是她“不妥協”的勳章。


在作家亦舒眼裡:她笑起來像純潔兔寶寶,無論穿什麼戴什麼古怪東西,仍然可愛活潑。

而導演王晶的評價更為精準,說:

她純潔如一張白紙、毫無心機、性格比外形更可愛。

2、天才演員:每一次失戀就拿一次影后


由於外形獨特又親民,加上香港電影正逢黃金時代。

張曼玉自1984至1988年的4年時間,她接連拍了近30部電影,僅1988年一年就拍了12部,被調侃了一個稱號名為“張一打”。

同時,她的電影數量不僅多,而且起點也不低,先後與鐘楚紅、張國榮、成龍合作拍攝了《青蛙王子》《緣份》《警察故事》,以及亦舒編劇的《玫瑰的故事》。

據說在她少女時期,考慮到未來謀生,媽媽規定她去學體面又賺錢的專業,比如律師、醫生。

可張曼玉志不在此,她的興趣在於時裝、髮型師等時尚行業。


張曼玉:每一座影后獎盃,都是她“不妥協”的勳章。

(電影《甜蜜蜜》的經典鏡頭)


但是,張曼玉非科班出身,演技缺乏磨練,演戲全憑本能反應。

她成了媒體筆下的“花瓶”——“美則美矣,全無靈魂”。

對外界的評價,張曼玉倒是灑脫得可愛:

我又不準備在這行長做,賺夠了錢就離開嘍。

記得張曼玉當年曾經對林青霞說:

我知道自己長得不好看,所以我一定努力把戲演好。

於是,她幸運地遇到了王家衛,參演他的電影《旺角卡門》,一切就彷彿解鎖了一樣,演技炸裂。


張曼玉:每一座影后獎盃,都是她“不妥協”的勳章。

(張曼玉的旺角卡門)

眾所周知,王家衛是電影怪才,他沒有厚厚的劇本供演員拿捏,講究的是演員的即興感和真實感,這對於很多演員來說是一件難以適應的事情。

開拍時,他幽幽地對張曼玉說“如果你男朋友要離開你,你會有什麼反應?”

張曼玉脫口而出“一哭二鬧三上吊”,她彷彿找到了表演的入口,不需要刻意,而是得走進角色內心。


張曼玉:每一座影后獎盃,都是她“不妥協”的勳章。


有了發揮演技的空間,再加上善於調教演員的導演,於是我們看到了一個與以往都不同的張曼玉,眼眉低垂,豆大般的眼淚就隨即滑下,自然又寫實。

開了竅的張曼玉,後來是這樣回憶的:

在王家衛之前,做演員對我而言就意味著做反應,毫無原因地狂喊,像孩子一樣哭、蹦蹦跳跳。而拍《旺角卡門》時,我要尋找感情的深入點。

從這開始,我就開竅了,我決定將拍電影作為自己的事業。


張曼玉:每一座影后獎盃,都是她“不妥協”的勳章。


《旺角卡門》被認為是張曼玉嚴肅表演的開始,從這之後她正式確立了表演風格,走向了開掛般的影后生涯。

1989年,張曼玉憑藉《人在紐約》捧走了第一個電影獎項: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1990年,張曼玉主演的《不脫襪的人》又獲得金像獎最佳女主角。

同一年,張曼玉出演的《滾滾紅塵》還得到了金馬獎最佳女配角。


張曼玉:每一座影后獎盃,都是她“不妥協”的勳章。

(電影《阮玲玉》的片段)


但真正令張曼玉的演技登堂入室的,還屬《阮玲玉》、《新龍門客棧》以及《甜蜜蜜》這三部風格迥異的作品。

其中《阮玲玉》讓她成為首位在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獲得影后的華人演員,還獲得了金像獎影后等。

而《甜蜜蜜》則是囊括了金像獎和金馬獎雙影后等獎項。


張曼玉:每一座影后獎盃,都是她“不妥協”的勳章。

(張曼玉與王家衛、梁朝偉的合照)

但很少人知道,這三部電影的女主角最初屬意的都不是張曼玉。

關錦鵬導演的《阮玲玉》,原本找了梅豔芳,但她當時不願意去上海拍戲,這才找了張曼玉“執二攤”。

根據當時小時指出,得知能夠出演阮玲玉這樣一位具有傳奇性質的女演員,張曼玉的內心欣喜又焦慮,生怕演砸了又或是演錯了。

於是開拍前她做足功課,大到人物生平經歷,小到髮型妝容,統統沒敢懈怠。


張曼玉:每一座影后獎盃,都是她“不妥協”的勳章。


賈樟柯看完《阮玲玉》後,給出了這樣的高評價:

對演員宿命的認同,讓她好像靈魂附體,這一刻我把她當做中國所有天才女演員的結合體。

不知是巧合還是天意,在拍攝《阮玲玉》期間,張曼玉也遭遇了和阮玲玉相似的事蹟。


張曼玉:每一座影后獎盃,都是她“不妥協”的勳章。


張曼玉和前男友分手後,對方竟也如法炮製般地,向雜誌公開了張曼玉寫給他的幾封帶有幾處筆誤的情書。

於是輿論紛紛開始指責她沒文化,不配當明星等。

據說,當工作人員將報紙遞給正在研究劇本的張曼玉後,她耐心地看完了上面的每一個字,然後極為痛苦地蜷縮著身體,掩面痛哭,但等到情緒釋放過後她又擦乾眼淚,拿起了劇本細讀。

被曾經最愛的戀人出賣,無疑是一種撕裂的苦楚,阮玲玉沒能挺過去,但張曼玉做到了。

或許還要謝謝這位前度,他的作為讓張曼玉更深刻地理解了阮玲玉當時的心境,才有了最後的演出效果吧。


張曼玉:每一座影后獎盃,都是她“不妥協”的勳章。


那年張曼玉在領獎臺上還說出了這樣一番話:

以前我很介意別人說她為什麼能得獎,現在不會了,因為這個獎在我手。

成功出演了《阮玲玉》後,張曼玉又轉換風格,開始接拍古裝動作片,其中就有被譽為香港新派武俠起點的《新龍門客棧》。

片中女主角“金鑲玉”最初定的是楊紫瓊,不料籌備期間製片方卻被人暗殺,才由徐克接手。

最終在張曼玉的準確拿捏下,那位風情萬種、亦正亦邪的客棧老闆娘被她成功演活了。


張曼玉:每一座影后獎盃,都是她“不妥協”的勳章。

(電影《新龍門客棧》的撫媚)

到了著名的《甜蜜蜜》前,其實張曼玉也經歷了一段刻骨的情傷。

據說當時,張曼玉有位被稱作金融才俊的男友宋學祺,兩人幾乎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外界都叫她“宋太太”,張曼玉還息影一年專門拍拖。

那會愛情至上的她為了支持男友做生意,還毅然拿出了上千萬的積蓄。


張曼玉:每一座影后獎盃,都是她“不妥協”的勳章。

(張曼玉和宋學祺)

可誰曾想,男友公司因經營不善而倒閉,張曼玉多年的積蓄被虧空不說,這位男友也隨即和她分手,並攀上了富家千金。

人財兩空的張曼玉,還被無良港媒嘲諷了一番又一番,無腦的棄婦的言論此起彼伏……

這一點上,繆斯忍不住說,港媒很多時候真的很沒有良心,他們一點都不愛惜生於自己地方的國際巨星,真的是巨星們的悲哀(題外話)。

但張曼玉卻酷得很,從頭到尾卻沒向外界訴苦過一句,真實認證了“戲如人生”這四個字。

1996年,張曼玉出演法國導演奧利維耶·阿薩亞斯執導的劇情片《迷離劫》,隨後兩人相戀。

第二年結婚,遠走法國。

2004年,張曼玉獲得戛納影后的作品《清潔》便是出自其手。


張曼玉:每一座影后獎盃,都是她“不妥協”的勳章。


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是,張曼玉和丈夫奧利維耶·阿薩亞斯就是在這部電影拍攝期間,選擇了離婚。雙方在片場簽完離婚協議,之後繼續拍戲。

離婚後,張曼玉提起前夫也總是懷著感恩的心態:

是他拯救了我迷失的靈魂,他的成熟讓我著迷,他的一言一行對我有很大影響。

我和他在一起後才知道,原來愛一個人是這麼的開心和舒服,沒有激情和佔有,生活一樣充滿驚喜。

結束這段婚姻後,張曼玉至今沒有再婚,同時開始了息影生涯。

但時不時的還是能夠得到她展開新戀情的消息,每次都看到她牽著對方的手,笑得像個小女生一般。


張曼玉:每一座影后獎盃,都是她“不妥協”的勳章。


張曼玉很厲害,她總是愛得熱烈,在感情上明刀明槍,和則留不和則去。

知名媒體人查小欣也曾經說過,張曼玉一談戀愛就是一頭栽進去,外人也沒辦法。她需要理想中的愛情,對每個男友也都很投入,寧可不要事業也要愛情。

她很需要愛情,也毫不掩飾她的這種需求。在她身上,每一場愛情也都成了一次歷劫,無論中途受到了多少傷害,最後總是能在自我療傷下恢復元氣。

同時,她在電影中也許投入了人生經歷的情感,用無數次的實力證明了自己:不是花瓶。


張曼玉:每一座影后獎盃,都是她“不妥協”的勳章。


她憑電影《甜蜜蜜》拿到金馬影后時,當時的金馬獎評委感嘆說:

40多年來,沒有一個女演員可以將文藝片演繹得如此精湛。

倒數算一算,張曼玉在40歲息影,卻拿到了其他演員努力一輩子都拿不到的獎項:

戛納影后、柏林影后、五次金像獎影后、四次金馬獎影后,併成為第一個在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中獲得影后榮譽的華人演員。

3、自我修養:做女人要敢愛敢恨全力以赴


記得有一天,再提到“張曼玉”這三個字時,爾東昇笑了笑,他說:

我覺得沒什麼好談的,關我什麼事啊?我跟她分手之後,她中間換了多少個男朋友?你數一數,輪不到我講!你找她上一個男朋友去問吧,我和她都是十幾年前的事情啦。


張曼玉:每一座影后獎盃,都是她“不妥協”的勳章。

(張曼玉與爾東昇)


有人說男方這是在牢騷?抱怨?敷衍?灑脫?釋懷?更多人認為,也許這是過了幾十年依然無法掩飾住的醋意。

時光倒溯回1987年,香港。

那時爾冬升正從演員轉型為一名導演,身為演員,他外形俊朗,是當紅武俠小生;

轉為導演,他才華橫溢,樣樣精通,是圈內難得的全能型電影人。

小他七歲的張曼玉深深愛上了他,她把愛情的種子悄然綻放,散發出和青春一樣清香的味道。

她親切地把這個三十歲的男人喚作“小寶”,“寶貴”的“寶”。

然而,妾意有餘,郎情終是不足。

當女人愛上一個男人時,便會愛他的生命和健康,偏偏爾冬升是個嗜車如命的傢伙,喜歡在種種風馳電掣的冒險中,體會生命的樂趣,這常常讓張曼玉提心吊膽。

一次大賽車後,坐在看臺上的張曼玉,在看著心愛的男人平安衝過終點之後,欣喜若狂地向媒體表示:“小寶答應我再也不會比賽了”。

但她錯了,那句承諾不過是一場空歡喜。

1990年,澳門賽車場的跑道上,爾冬升決絕地告訴早已淚流滿面的張曼玉,“我熱愛賽車,我要去”。引擎的轟鳴聲重新在跑道的起點響起,兩人的愛情卻隨之到了終點。

戀愛三年,張曼玉抵死糾纏過,到最後,終於也兩不相干。


張曼玉:每一座影后獎盃,都是她“不妥協”的勳章。

(張曼玉與法國導演)

1998年,張曼玉結婚了。對方是法國導演阿薩亞斯,這一年,他43,張曼玉34。

我們知道的僅僅是,他為她量身打造的電影《清潔》開拍,而憑藉這部電影,張曼玉拿下了戛納電影節的影后桂冠,一躍成為國際影星。

而兩人的離婚合同,也正是在拍攝片場簽下的。

在繆斯看來,張曼玉這個女子,她永遠捨得將自己打碎重造,宛如真正的女神一樣。正如早年導演關錦鵬所說:“張曼玉處理起事情來比男人還男人,勇敢、果決,有能量。”

在感情上,她也素來敢愛敢恨,每一段全心身投入,結束時就優雅轉身。

有人粗略數過,曼神有過11段戀情,對象有導演、設計師、建築師、地產商……

但都以分道揚鑣收場。


張曼玉:每一座影后獎盃,都是她“不妥協”的勳章。


曾遇人不淑。

1983年,她毅然選擇了設計師Eric,後來得知,Eric和前女友還在藕斷絲連著……

曾所託非人。

1991年,她在美國拍戲時認識了Hank,分手後對方卻把她的手寫情書賣給了雜誌,害她被嘲諷;

1998年,張曼玉與法國導演奧利維耶結婚,四年後因對方出軌而離婚……

一邊查找這些資料,繆斯內心一邊嘖嘖稱讚,張曼玉經歷瞭如此之多受傷害的愛情,卻保持著對愛情全身心投入的信任與享受,這個女子內心一定十分十分地強大。

愛情來了,那就全力以赴,享受到盡。


張曼玉:每一座影后獎盃,都是她“不妥協”的勳章。


也許正如張曼玉自己所說的:

我很像《清潔》的女搖滾歌手,倔強而固執,並且懂得女人不一定要依賴男人。

我經歷過這麼多段感情,每一次都是享受到最盡。雖然我離了婚,但我從不覺得自己婚姻是失敗的,因為我開心了四年。我和前夫在一起快樂的回憶比不開心的來得多。

4、花樣年華:如果有多一張船票,張曼玉也不會走


繆斯知道,大家一定會問為什麼不說梁朝偉?是的,談張曼玉怎麼能繞過去梁朝偉呢?


張曼玉:每一座影后獎盃,都是她“不妥協”的勳章。

(電影《花樣年華》的經典偷情片段)

梁朝偉不止一次公開表示,他和張曼玉聊得來。

相較於劉嘉玲身上那股濃重又熱鬧的煙塵氣,張曼玉浪漫、敏感、纖弱、文藝,活在雲端,恰如梁朝偉浪漫、敏感、纖弱、文藝,活在雲端。

據說,他們同樣是戲痴,常常在劇情裡無法自拔,免不了許多靈魂上的碰撞。自然成了粉絲心裡的璧人一對。

然而,生活終究不是一場旁觀者的電影。


張曼玉:每一座影后獎盃,都是她“不妥協”的勳章。


戲裡,周慕雲對蘇麗珍說,如果當初多一張船票,你會不會跟我走?

戲外,梁朝偉把與劉嘉玲的合照裝進了錢包,好讓這段危險關係始終停在它該有的界限之裡。

花樣年華僅這一次,錯過,一次也就夠了。


張曼玉:每一座影后獎盃,都是她“不妥協”的勳章。


張愛玲說過,一個男人徹底瞭解一個女人的時候,是不會愛她的。

2000年的戛納紅毯上,梁朝偉牽著劉嘉玲的手,卻與她十指緊扣;

2001年的春晚舞臺上,他握著她的手,脈脈含情唱了《花樣年華》。

縱使他認為最合適拍吻戲的人是她;縱使他承認自己再也遇不到比她更瞭解他的人了;

縱使2013年當郎朗再度彈響《花樣年華》時,51歲的他很快便溼了眼眶。

其實作為知己男顏,梁朝偉一個已經足夠了。


張曼玉:每一座影后獎盃,都是她“不妥協”的勳章。

(為實現搖滾歌手夢想的張曼玉頂著不少惡言相向)

後來,張曼玉解釋電影結局——“他在電影最後問我說,‘你是否曾打過電話找我?’。

而我只是說,‘我不記得了’, 你懂得,這是女人選擇放下的方式。”

再後來,2008年,梁朝偉成了梁先生,婚禮現場,觥籌交錯,新郎新娘言笑晏晏。

而張曼玉並未被邀請。


張曼玉:每一座影后獎盃,都是她“不妥協”的勳章。


記者問她:“有沒有給新婚佳人送去祝福啊?”

張曼玉答:“沒有”。

繆斯想補充說,那又怎麼樣?

到底有沒有人知道,

此去經年,

張曼玉的厲害之處,

是獲得同樣厲害的女神的讚賞嗎?

劉嘉玲的欣賞與尊重,

更加奠定了張曼玉的魅力。


張曼玉:每一座影后獎盃,都是她“不妥協”的勳章。


不,

曼神根本不需要這些,

她不需要,

好的壞的,

都是她保持自我選擇的各種勳章,

讓她的人生閃閃發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