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開的‘假藥’,害死了我爸”:450萬醫生的無助,累了,也怕了!

“医生开的‘假药’,害死了我爸”:450万医生的无助,累了,也怕了!

來源:國館(ID:guoguan5000)

“医生开的‘假药’,害死了我爸”:450万医生的无助,累了,也怕了!

“周偉光醫生,請你立即休息!”

收到強制休息的通知單時,外科醫生周偉光已經連軸轉了好幾天。

開醫囑、寫病歷、做手術……

長時間超負荷的工作之下,他燒到了39.5℃。

令人心疼的是,為了病人,他硬扛著虛弱的身體繼續工作。

和他一樣扛著的,還有不少其他的醫生。

這是上個月流感季節高發時期的醫院,也是很多醫院的常態。

不知不覺中,過勞與醫生掛上鉤,再也分不開來。

於是,不少醫學生被這一現象嚇退。

《半月談》的一次採訪中曾給出這樣一組數據:我國每年培養60萬醫學生,但從醫的僅有10萬。

細思極恐,殘酷數據所透露出的,其實是當前醫生的窘境。

“医生开的‘假药’,害死了我爸”:450万医生的无助,累了,也怕了!

01

/窘境之後,累垮的醫生/

一直以來,談及醫生,很多人總是冠以白衣天使之名,大加讚賞,在人們的神化下,醫生成了人人嚮往的理想職業。

卻很少有人知道,光鮮亮麗的外表之下,是咬碎牙關的堅持。

很多醫生因為過勞工作,都患有大大小小的職業病,可沒有辦法,他們還是得硬著頭皮扛著身上的重責。

長此以往,當攢足了病痛,悲劇便相繼發生。

去年八月份,對湖北荊州市第三人民醫院而言,是一個沉痛的月份。

6號早上,46歲的萬醫生像往常一樣早早來到科室安排工作,一個上午的時間,他得完成7臺腸鏡手術。

然而那天,在為第二個病人治療時,萬醫生突感不適,可為了病人,他還是強忍著完成了手術。

他自己都沒想到,這一忍,要了自己的命。

被護士察覺到異樣時,萬醫生已經躺在椅子上,奄奄一息。

不幸的是,經過30個小時的搶救,心肌梗塞的他還是離開了人間。

造成這一悲劇的原因,與他緊張忙碌的工作密不可分。

萬醫生幾乎全年無休,每天一大早他就得到科室,查房、安排工作、做手術,有時候忙到連午飯都忘記吃。

下午也是一直做手術直到晚上,經常忙到很晚才能下班,若遇上急診病人,則更得延遲下班時間。

這樣緊繃的工作狀態,萬醫生一堅持就是20多年。

而這,也是絕大多數醫生的真實寫照。

“医生开的‘假药’,害死了我爸”:450万医生的无助,累了,也怕了!

我一個曾經當醫生的朋友告訴我,他每天的日常就是:

早上6點多起床,8點交班,查房,9點開醫囑,然後寫病歷,12點吃完午飯後繼續寫病歷。

日日如此,年復一年。

相較於他,其他醫生的工作量往往有過之而無不及。

悄無聲息中,“累”成了醫生另一個代名詞。

艾瑞網有一個調查報告表明,近八成的醫生一週工作時間超過50小時,絕大多數醫生的作息、飲食都不規律。

來源 | 艾瑞網

這般超負荷的工作,也意味著透支自己的身體,所欠下的債,終有一天會以更加慘痛的方式還清。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見證過無數猝死事件的醫生,正成為猝死高發群體。

殘酷現實擺在眼前:從立志成為一名醫生開始,勞累便常伴左右。

明天和意外,哪個會先來臨,醫生們真的不敢想象。

“医生开的‘假药’,害死了我爸”:450万医生的无助,累了,也怕了!

02

/正提心吊膽的醫生/

對於醫生而言,身體上的勞累尚且能克服,難的是心理上的疲倦。

為了讓患者儘早痊癒,醫生們都會拼盡全力,尋找最優的治療方案。

可醫學在病魔面前也會顯得蒼白無力,受限於當前的醫療水平,有時醫生也很難將病人從死神手中拉回。

只是對於病人乃至家屬而言,他們往往很難理解,這也導致很多醫生越來越無奈。

一如前不久的鬧得沸沸揚揚的聊城假藥案。

去年4月,聊城腫瘤醫院的主任醫生陳宗祥收治了74歲晚期癌症病人王某。

在嘗試了所有國內抗癌藥都沒有明顯療效後,心疼病人的陳醫生推薦了一款國外抗癌藥並讓其自行購買。

而後在王某女兒王玉青的懇求下,陳醫生介紹了同院有購買方式的其他病人給她。

在服用那款國外抗癌藥後,王某有所好轉,王玉青便再度購買了一瓶。

可好景不長,11月份的時候,王某意外去世。

令人沒想到的是,王玉青隨之翻臉,將“開假藥”的帽子死死扣在陳醫生頭上,多次到醫院進行醫鬧。

“医生开的‘假药’,害死了我爸”:450万医生的无助,累了,也怕了!

彼時,網上輿論四起,一眾對醫生積怨已久的人敲著嗜血的鍵盤,一遍又一遍聲討著無辜的陳醫生。

事情發酵沒多久,陳醫生被開除主任職務並暫停執業一年,隨後還被帶走調查。

儘管後來被證實無罪,可這樣的打擊已經讓他變得愈發憔悴,從出事至今一直沒睡過一個好覺。

而他也做出了一個讓人心痛的決定:不再從醫。

來源 | 北京青年報、頭條新聞、山東公安

“医生开的‘假药’,害死了我爸”:450万医生的无助,累了,也怕了!

我很清楚這對於醫學界而言是一個重大的損失,但我更明白這樣的決定真的是無奈之舉。

如他一般無奈的,其實還有450萬個如履薄冰的醫生。

他們“一腳在醫院,一腳在法院”,正提心吊膽地苦撐著救死扶傷的夢想。

03

野蠻生長的醫鬧

為實現夢想,有的醫生賭上了自己的名譽和職業生涯,而有的卻賭上了自己的生命。

很多時候,當自己心力交瘁拯救的患者倒下,那種挫敗與自責,醫生比誰都要強烈。

可不解的患者家屬往往被悲傷與憤怒衝昏頭腦,醫鬧悲劇便由此拉開帷幕。

“医生开的‘假药’,害死了我爸”:450万医生的无助,累了,也怕了!

時間拉回2013年10月25日,對很多人而言,這天是一個極其普通的日子。

但對於溫嶺的王雲傑醫生乃至中國醫學界而言,是一個重大轉折點。

那天一早,王雲傑醫生像平常一樣來到診室,已經有幾個病人排隊等候。

他沒想到,等待著他的,還有一場噩耗。

八點多,他曾經的一名病人,連恩青來到診室,帶著一把榔頭和尖刀。

眾人慌張的喊叫聲中,被敲了三下榔頭的王雲傑醫生逃了出去。

不幸的是,殺紅眼的連恩青追上了他,一把尖刀重重插進了他的心臟。

兩個小時後,47歲的王雲傑醫生經搶救無效離世。

兩年後,連恩青被執行了死刑。

從此醫患關係,就被撕裂了。

之後幾年的時間裡,人們才逐漸意識到,那場殺醫案偷偷打開了潘多拉的魔盒。

2017年6月,山東惠民縣劉某在手術後突發不適死亡,之後大量醫鬧人員到醫院鬧事,在重症病室燒紙錢,甚至圍毆醫務人員,造成10人受傷。

來源 | 齊魯晚報

“医生开的‘假药’,害死了我爸”:450万医生的无助,累了,也怕了!

2017年12月,宜賓市第二人民醫院一名女醫生被患者持菜刀砍傷頭部,傷口長達10釐米。

來源 | 成都商報

2018年9月,中醫科一名醫生被患者連砍數刀,造成頭部及面部受傷。

來源 | 新京報

“医生开的‘假药’,害死了我爸”:450万医生的无助,累了,也怕了!

以上種種,無不是在醫生受創的身心上再度劃下沉沉的一刀。

可怕的是,這些還只是冰山一角。

04

不成正比的待遇

可能有人會覺得,醫生所遭受的壓力如此之大,必定能換來不菲的報酬。

答案是否定的。

我那個曾經當醫生的朋友告訴我,儘管他每天都忙得焦頭爛額,但收入遠沒有外界想象中那麼高,甚至有的醫生還入不敷出。

離開醫院那天,他和醫院中的幾個病人道了別,有人問他以後還會回來嗎,他點了點頭。

其實他比誰都清楚,他再也不會回來了。

那天,他在朋友圈發了一句“對不起,我沒辦法了。”

是啊,他沒辦法了,多少醫生也正和他一樣過著拮据的生活,他們真的沒辦法了。

在別人早早月薪過萬的時候,他們還在拿著幾千塊的工資,焦頭爛額盤算著這個月的開銷。

你可能還不知道,學醫所耗費的時間和金錢成本其實都非常高,所以這樣的待遇其實是不成正比的。

這般糟糕的待遇,往往成了壓死他們的最後一根稻草。

於是,當救死扶傷的夢想開始幻滅,他們便開始一場場與自己的抗爭:

轉行或堅守。

“医生开的‘假药’,害死了我爸”:450万医生的无助,累了,也怕了!

05

/十分緊缺的醫生群體/

興許你也有這樣的經歷:去醫院排隊兩小時,看病幾分鐘。

可能你會覺得醫生敷衍,但真的不是。

因為在你身後,還有很多和你一樣,排著隊焦急等候的病人。

醫生所能做的,就是以最短的時間,給出最好的治療方案。

從這可以看出,當前醫生數量並不充足。

醫學雜誌《柳葉刀》曾公佈一項研究:

2005年至2015年期間,470萬醫學專業畢業生裡,僅有75.2萬人完成了醫生註冊。

25~34歲醫生比例從31.3%下降至22.6%,60歲以上醫生比例從2.5%增加至11.6%。

也就是說,多重壓力之下,越來越多的人不願意成為醫生了。

造成這一結果的另一個原因,是對年輕醫生的不信任。

現實生活中,我們很難去相信一個毫無經驗的年輕醫生。

“医生开的‘假药’,害死了我爸”:450万医生的无助,累了,也怕了!

於是,一個怪異的現象在全國彌散開來:

擁有豐富經驗的醫生診室門庭若市,極少經驗的醫生則鮮有人問津。

而這導致的後果就是成熟的醫生每天連軸轉地工作,年輕醫生卻得不到實質性的成長。

長此以往,有豐富經驗的醫生越來越少,熬不住的年輕醫生紛紛開始轉行。

“看病難,把病看好更難”的問題便陷入了一個死循環。

2015年中國衛生統計年鑑表明,我國兒科醫生缺口達20萬左右,病理醫生缺口達10萬,全科醫生缺口達18萬。

平均每10萬人口擁有1.49名精神科醫生,每一萬人擁有0.5個麻醉醫生。

數據透露出了一個可怕的現實:醫生群體十分緊缺。

細思極恐,當種種悲劇接踵而至,待遇愈發不良之時,百萬醫生從業者將消失於這片神州大地。

而我始終不敢想象那麼一天的樣子。

“医生开的‘假药’,害死了我爸”:450万医生的无助,累了,也怕了!

06

/緊缺趨勢,我們可以阻止

自古以來,醫生這一職業總是被寄予厚望。

也因此,在我們眼裡,每一個醫生都必須是高尚無私的聖人。

其實我們都忽略了,醫生與病人無異,都是有血有肉,會哭會痛的普通人。

我知道,每一個行業都會有形形色色的人,醫生行業也有一群拖著後腿的人。

但我也知道,十年飲冰,難涼熱血,不少醫生依舊堅守著一顆滾燙的為民之心。

每當我想到還有人在黑夜之中負重前行,苦苦為我們守一盞明燈,光想想就已經熱淚盈眶。

我清楚知道自己無法做到這般,為無數絕望之人帶去希望。

所以無論如何,我們都不該去辜負為我們帶來希望的人。

為眾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凍斃於風雪。

我們所要做的首要一點是不神話醫學。

“医生开的‘假药’,害死了我爸”:450万医生的无助,累了,也怕了!

《人間世2》中有這麼一句話:醫學永遠只是一個比例,而不是一個承諾。

要知道當前的醫療水平沒有我們想象中那麼高,有些疾病依然沒有攻克,一定不要覺得有病找醫生就萬事大吉。

其次,我們還應當給予醫生足夠的信任,配合著他們的工作,齊心協力之下,才能更快驅趕病魔。

再者,面對生命的離開,不要過分苛責醫生,他們親眼看著自己病人死去,其實比我們還要無奈,所以千萬不要把所有責任推卸給他們,其實他們真的很盡力了。

最後,當好的醫生遭受惡意攻擊時,希望我們能發聲的發聲,能幫忙的幫忙,盡我們所能去捍衛這一群體。

也希望醫者能關注多點患者的無助,帶著初心去善待每一個患者。

唯此,過往醫生群體被撕扯開來的傷口才能逐漸癒合。

“医生开的‘假药’,害死了我爸”:450万医生的无助,累了,也怕了!

07

我想一定會有人有所疑慮:當前醫生們糟糕的處境真的有那麼容易變好嗎?

我也曾無數遍這樣問我自己,答案是很難。

而這也正是我的擔心所在,我害怕有那麼一天,醫生行業就此消亡,我們有病無處可醫,只能靜靜等候死神降臨,該多麼糟糕。

所以,此刻的我只願每一個人都儘自己所能,為眼前的醫生窘境作出一點努力。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

我始終相信,每個人所做出的努力都不會白費,都一定能讓這糟糕的醫生處境得到改善。

哪怕只有一點點。

儘管這不會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可你看到那張周偉光醫生的強制休息單了嗎?

“医生开的‘假药’,害死了我爸”:450万医生的无助,累了,也怕了!

所謂世間,不正在變好嗎?

參考文獻:

1. 中國醫師協會《中國醫師執業狀況白皮書》

2. 中國國家統計局《中國統計年鑑 2017》

3.艾瑞網《2017年中國醫生生存現狀調研報告》

4.丁香園《我不是累了,是燃燼了 | 中國醫生職業耗竭現狀》

5.紀錄片《人間世2》

6.《2015年中國衛生統計年鑑》

7.MedSci《悲痛!又一名醫生猝死在工作崗位上,年僅46歲!》

國館:一個有品有內涵的公號。用文化修煉心靈,以智慧對話世界,在這裡,重新發現文化的魅力。

嗨,你還在看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