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詩人寫對仗句子為什麼那麼容易?

千千千里馬


熟能生巧,自然容易,它不僅與詩人們的辛苦研磨有關,也與對仗的演變和對仗在中國古代社會生活中廣泛的用途有關。

對仗是按照字音的平仄和字義的虛實做成的對偶的語句,不僅用於詩歌的寫作之中,而且駢文、駢賦也要講究對仗。對仗並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有一個歷史發展過程。古代早期的文學作品如《詩經》、《楚辭》、《古詩十九首》等等並不有意識地講究對仗,漢魏詩人們所寫的古詩也不在乎詩歌的平仄,更不知對仗為何物。漢賦中出現的對仗比較明顯,如張衡《歸田賦》:"遊都邑以永久,無明略以佐時;徒臨川以羨魚,俟河清乎未期。感蔡子之慷慨,從唐生以決疑。諒天道之微昧,追漁父以同嬉;超埃塵以遐逝,與世事乎長辭。"

一、對仗演變:對仗規則簡化

隨著文學漸漸完善發展,更多詩人開始注意到了要講究文學作品的形式美,對仗就是形式美的其中之一。魏晉六朝時期,佛教思想傳入中國,大量的佛典需要翻譯並用相應的符號記音,對音韻學開始有了研究,鍾嶸在《詩品》裡談到,寫了《後漢書》的范曄對聲韻就有一定的瞭解,梁代汝南人周顒作的《四聲譜》一書也是這方面的代表。真正開始在詩歌領域提出對仗的是沈約,他提出了永明聲律論和四聲八病說。但是這樣作詩難度加大了,連沈約的詩作也並沒有完全遵照這些瑣碎的對仗規則。在同一時期,也出現了大量的講究對偶的駢文和駢賦,辭采華美,比如梁元帝的《採蓮賦》:"紫莖兮文波,紅蓮兮芰荷。綠房兮翠蓋,素實兮黃螺。"另如劉勰的《文心雕龍》全書皆用駢文,辭藻華美而又內容充實。

到了唐代,經過上官儀的六對、八對之說之後,沈佺期、宋之問又簡化了沈約的要求,最終使近體詩對仗的規則定型,這樣作詩就相對容易一些了。五絕格律有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五種類型,對仗規則由五絕可以推演到七絕,還可以推演到律詩,一句之中第一、三、五字不論,二、四、六字分明,句與句之間要講究粘對。

二、詩人們的辛苦研磨

對仗要講究一定的規則,字句、意象、結構要對應得巧妙,這需要下一番功夫才能掌握。一般來說,首先是上下兩句平仄必須相反,其次是要求相對的句子句型應該相同,句法結構要一致,如主謂對主謂,偏正結構對偏正結構等。有的對仗的句式結構不一定相同,但要求字面要相對。再次,要求詞語所屬的詞性相一致,如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等。更重要的是,詞語的意義類別也要相同。同是名詞,它們所屬的詞義範圍要相同,如天文、地理、宮室、服飾、器物、動物、植物、動作等同一意義範圍內的詞方可為對。對仗的運用有寬有嚴,因而出現各種不同類型,有工對、鄰對、寬對、借對、流水對、扇面對等。還有言對、事對、正對、反對等名目……

羅宗強先生《隋唐五代文學思想史》中講到,在元嘉時期,"對句為其時詩歌創作中一種普遍追求的技巧",謝靈運、鮑照的很多詩歌就有很多對句,比如謝靈運那首著名的《石壁精舍還湖中作》中的:"林壑斂暝色,雲霞收夕霏"。謝靈運是個精研詩歌藝術技巧的人,從他的對句就可以看出來他並不像陶淵明那樣追求平淡自然。為了寫出音韻諧美、妙對如珠的好詩,並不單單隻有《笠翁對韻》、《聲律啟蒙》、《詩韻合璧》這些工具書,古人還編了很多類書來,把經常用的一些典故、意象分門別類進行編排,以供詩人們寫詩時來參考,像隋唐時期虞世南的《北堂書鈔》、歐陽詢的《藝文類聚》既可作寫詩憑資,又有作文妙用。有這些大部頭的工具書要時時翻看瀏覽,杜甫才能"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他的詩作遵守格律又不受格律束縛,是近體詩的集大成者。此外很多詩人也特別刻苦勤奮,像賈島"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可見此間的不易和努力。

三、用途廣泛

對仗在古代生活中用途廣泛,古代詩人大多自幼啟蒙,經過鄉試、會試、殿試層層蛻變,最終走向仕途取得榮華富貴。科舉考試之中進士科詩賦取士,唐代開元之後加試律賦,對對仗句的要求特別嚴格,以此作為篩選人才的標準。宋代陳鵠《耆舊續聞》中就說:"四聲分韻,始於沈約。至唐以來,乃以聲律取士,則今之律賦是也。"這樣取士並非無理取鬧,古代政府各種詔書、公文大多都會用駢文寫成,同樣很講究對仗和措辭,如果文章寫的不好後果可想而知。優秀者如南宋汪藻的《皇太后告天下手書》、《建三年十一月三日德音》既對仗工整又曲盡情事、激動人心,彰顯國家機關的感召力。那麼,與此相比作詩講究對仗自然不在話下了。

此外,古代生活之中的各種應酬同樣需要這項技能。最常見的就是文人之間的同題作詩、分韻作詩、步韻作詩,花樣不斷,以至於後來的詞和曲也同樣有相應的韻律要求。還有別人家新蓋了房子,需要寫上梁文祝頌,同樣是駢文。

其他一些祭文、碑文等文體同樣要求是駢文,講究排偶對仗。我們在贊同詩人們高超的技藝的同時也要注意到,過分講究對仗,同樣帶來了為文華而不實、為文造情的弊端,以至於出現了明清時期的八股之弊,對社會發展和士人思想心態產生了不良影響。


一往文學


古代詩人寫對仗句子為什麼那麼容易?例如“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這些真的是詩人親眼所見嗎?

一、詩人詩中所寫未必是眼中所見

先回答第二個問題,詩人所寫未必是眼中所見,王國維對此專門有過闡述:

“有造境,有寫境,此理想與寫實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頗難分別。因大詩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寫之境,亦必鄰於理想故也。”

例如柳宗元著名的《江雪》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這首詩寫的是心境,未必是當時的實景。 此詩大約作於他謫居永州(今湖南零陵)期間。柳宗元被貶到永州之後, 借描寫山水景物, 抒發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鬱悶苦惱。雖然地球變暖,但是唐朝時期湖南零陵地區大雪落地不化,應該也不會多見吧。

又如朱熹《觀書有感》 ,不看題目可能會以為真得是寫的景色:
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二、 對仗的演變

對仗的形式很早就有,古人對仗除了用於詩詞,文章裡也有對仗,但是進化到格律詩的平仄、詞性等嚴格的標準是在齊梁時期,

1、 永明體四聲之前

對仗沒有平仄之分,相對沒有那麼嚴格。例如在詩經裡:

:"昔我往矣,揚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例如文章《三都賦》裡:

玉卮無當,雖寶非用;侈言無驗,雖麗非經

這一類對仗有點像宋詞裡的對仗,允許平仄不相對 ,允許字的重複,例如蘇軾《沁園春》:

孤館燈青,野店雞號 (平仄不相對)

謝靈運雖然也是南北朝人,但是早於沈約,那時還不瞭解四聲,因此他雖然非常喜歡在詩中用對仗的手法,但是平仄也多不相對,當然也有無意間平仄協調的。如謝靈運《日出東南隅行》八句都對仗,但是平仄多不相對。

柏梁冠南山,桂宮耀北泉。晨風拂幨幌,朝日照閨軒。
美人臥屏席,懷蘭秀瑤璠。皎潔秋鬆氣,淑德春景暄

2、沈約等人制定四聲與平仄規則以後

陰鏗的《新成安樂宮》中間三聯就是標準的格律詩的對仗了。
新宮實壯哉,雲裡望樓臺。迢遞翔鵾仰,連翩賀燕來。重櫩寒霧宿,丹井夏蓮開。砌石披新錦,梁花畫早梅。欲知安樂盛,歌管雜塵埃 。

三、古人學習對仗是基本功

寫對仗是否容易,與是不是古人無關,與讀書與寫作的經驗有關。古人文盲居多,讀書人是少數,而今天幾乎人人都是讀書人。相比而言估計古人的比例會落於下風。當然古讀書人必然會作詩,這一點,今天的讀書人比不了。

1、對仗是古人詩賦基本功

對古人來說,詩文自古就經常會用到對偶句,所以對仗是必須要掌握的基本功,就如同我們今天必須會背誦九九乘法表一樣。

2、作詩容易警句難

對仗很容易,就如同作詩一樣,作詩也很容易,但是作好詩難,同樣有警句也非常難。律詩中的警句多處於中間二聯,所以很多人非常用心,例如題主舉例的兩聯就是王維《山居秋暝》: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有很多詩人作詩,是先有妙句,然後有妙聯,然後因句而成詩,例如晏殊最著名的句子“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被他用與不同的兩首詩詞。

《假中示判官張寺丞王校勘》(宋·晏殊) 
元巳清明例未開,小園幽徑獨徘徊。春寒不定斑斑雨,宿醉難禁灩灩杯。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遊梁賦客多風味,莫惜青錢萬選才 。
《浣溪沙 其四》(宋·晏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四、古人怎樣對出佳句

1、二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

賈島《題詩後》寫到

二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知音如不賞?歸臥故山秋。

這首五絕,是賈島吟成“獨行潭底影,數息樹邊身”二句後加的注詩。可見古人做出佳句妙對是多麼的不容易,還是那句話,寫詩易寫好詩難。

三年得已屬不易,據說左思的《三都賦》十年寫成,期間經過多少次修改?

2、閉門覓句陳無己

黃庭堅有過一首詩,《病起荊江亭即事十首 其八》,可見尋覓佳句難易程度根據每個人的天賦而不同。

閉門覓句陳無己,對客揮毫秦少游。正字不知溫飽未 ,西風吹 淚古藤州。

秦少游援筆立成,而陳師道據需要回家苦思,陳師道可不是一般人物,他是蘇門六君子之一、江西詩派“一祖三宗“之一,祖是杜甫,三宗是黃庭堅、陳師道、陳與義,可是他依然要“閉門覓句”,孩子抱到鄰居家,貓狗都要打跑,你能說覓句容易嗎?

世言陳無已每登覽得句,即急歸臥一榻,以被蒙首,惡聞人聲,謂之“吟榻”。家人知,即貓犬皆逐去,嬰兒稚子抱寄鄰家。徐待詩成,乃敢復常。《文獻通考》

3、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陸游《文章》詩: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粹然無疵瑕,豈復須人為。

表示好的詩句是自然存在的,詩人會產生靈感,偶然間即可得到。 但是這要求詩人文學素養很深 ,如果是普通人的話,也會寫出好詩,但是如果寫出大量好詩的話,就很難靠“妙手偶得之”來實現了。

所以學詩,不必妄自菲薄,即使是普普通通的人,也可能寫出非常優秀的詩篇。例如唐朝一個沒有留下真實姓名的捧劍僕,卻留下了一首被無數唐詩選本選入的絕句:

青鳥銜葡萄,飛上金井欄。美人恐驚去,不敢捲簾看。

結語

成為一個大詩人,作品有質有量,一般需要有一定的學識、多加訓練,還要有一些天賦。杜甫自己算是有天賦的人了,仍舊“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天賦加努力缺一不可,世上沒有容易的事情。

或許只有蘇東坡、李白這樣的人物才敢說“容易”二字吧。 李白 《戲贈杜甫》

飯顆山頭逢杜甫,頭戴斗笠日卓午。 借問別來太瘦生,總為從前作詩苦。

@老街味道


老街味道


哈哈,看起來是很容易啊!杜甫最工律詩,在聽到官軍打了大勝仗,安史之亂即將結束,杜甫那一個高興啊,隨即寫下七律《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薊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但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向襄陽下洛陽。

隨手一寫,除了首聯不對仗,後面三聯全對仗,超額完成七律只需承轉聯要求對仗的任務,而且尾聯連嵌四個地名,三聯對仗全是情感自然流露,毫無斧鑿修飾痕跡,被譽為天下第一快詩。

這樣他覺得還不過癮,憋悶太久,心情太好,又可以到處遊歷了!此時雖遠在巴蜀,早已夢想著東吳萬里了,眼見鸝囀鷺飛,春暖花開,於是又寫下了: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一首七絕,卻是兩聯名對,也超額完成了絕句只需首聯對仗任務。

這些其實還不算,杜甫還有很多首排律,十二韻、三十二韻不提,竟還有兩首四十韻排律,除首尾外,基本上都是對仗句,是挺容易的啊!

但也有難的啊,賈島就為僧推月下門,還是僧敲月下門,就反覆推敲了半夜,還拿不準,為了一好句子,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那才叫一個苦啊!

其實這和他們心中信念有關,他們都有一個“語不驚人死不休”情結,藝術上追求精益求精啊。

追根溯源,這一切都緣於中華文化傳統的比興情結。從《彈歌》、《擊壤歌》到老子的《道德經》,荀子的《勸學篇》,對偶句比比皆是。歷史車輪滾向漢代,賦的興起,更將這一傳統推向了新時代,於是駢體文誕生了,通篇都要對一下,比一比,興一興,無比無興就不成文。這一切到了詩詞這裡,當然就更要發揚光大,光比光興還不成,還要講究平仄,不能重字。到了明清,乾脆將對仗獨立出來,作為一獨立的藝術形式一一對聯!於是全民作對,學童開蒙要學對,科舉考試也要考對,於是皇帝老兒隨口就能出對,放牛娃也能出口成章!

我們是炎黃子孫,老祖宗的傳統別到了我們這裡就斷代了,必要時也該撿起來玩一玩,雖不說發揚光大,至少別讓他絕了種,不要讓人發出:這對聯怎麼就這麼難玩啊的感慨就行。


雲卷飛山


應好友千千千里馬邀:

對仗一詞,源於古時皇帝坐朝聽政的儀仗,即左右分設、相對而立的仗衛,所以對仗又稱隊仗。



近體詩詞的對仗句,則由漢魏時代的拼偶文發展而成,正如蔡元培先生所述:“舊式的五七言律詩與駢體文,音調鏗鏘,合乎調適的原則;對仗工整,合乎均齊的原則。”對仗,是很能體現漢語美的一種修辭手法。

題目曰古人善對,也不盡然。因為我們經常閱讀的唐宋優秀詩詞,涉及作者也不過一兩百人,當中多是被公認的大家。這些詩人本來就天賦異稟,再加上十年寒窗,往往還有名師指導。所以工詩善對者,實為千里挑一。



今人吟詩作對,也不乏有天賦的高人。但目前的詩詞創作,也的的確確出現了傳承上的斷層,上兩輩習詩詞,一般都會拜師入門,謂之入室弟子,而“串句對仗”基本上是他們的每日功課。在名師指導下,經歷數年的基礎訓練,基本功非常紮實,對仗自然差不到那裡。而細探頭條的對聯圈,靠自學而善對者,其實亦不乏其人。

另外,觸景是詩文創作靈感的主要來源,但詩詞意象也不一定全部都為即見實景,日常生活素材的積累,平時習作的得句,詩人的想象力等等都會起作用。


詩詞書院


古人寫詩為什麼對仗好?

一、我們看到流傳下來的詩都是大家的作品,不僅對仗好意境也美,可以說超過現代人。首先是古人讀書要參加科舉考試,不參加科舉就不能當官,事關前途命運必須勤學苦練。其次是詩歌要譜曲彈唱,具有娛樂功能,對仗才能朗朗上口。再次是古人剛入學就學習對仗的韻文,曰積月累熟能生巧。

二,現代人寫詩對仗不如古人好,首先是科舉考試沒有了,詩不再決定讀書人的命運了;其次詩的娛樂功能弱化了;再次古詩文在學生的課本中份量不多了。

三、古詩特別是格律詩(近體詩)正在走下坡路,網上爭論頗多。個人覺得社會需要決定一切,科舉考試促進了格律詩的發展,科舉考試取消了,格律詩的社會作用降低了,格律詩走下坡路是必然的。同京劇、黃梅戲、平劇及眾多地方劇種和多種多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都面臨困境一樣。在過去物質文化生活不發達的時候形成的文學藝術形式,也必將隨著人們物質文化水平的提高而逐步走向衰落,一種更適應其物質文化水平的新的藝術形式所代替。特別是電腦電視現代手機等現代科技產品及傳媒形式的普及應用更是如此。


69974693793貓眼兒




那個時代所決定,古人從開始學習起,就習《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規》《四書五經》……應該說以習文練字為主,不像我們現在教育學科如此龐雜,包括語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甚至前些年有所謂: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全不怕。這些想法帶來的是對理科的重視,對文科的忽視。結果是有的大學生,或者導師,寫得文章錯字連篇。寫不成一篇像樣的文章,還有甚者抄襲造假。

古人對於對仗的學習,有專門的書籍教學《笠翁對韻》,而我們現在的學生估計很多人都不知道,知道的或許也沒有深究。

李漁( 1611 ~ 1680 ),字笠鴻、適凡,號笠翁,浙江蘭溪人。明末清初著名戲曲家。著有《笠翁對韻》,我們不妨摘錄一節,供大家欣賞與參考學習: 上篇 (一東 )天對地,雨對風。大陸對長空。山花對海樹,赤日對蒼穹。雷隱隱,霧濛濛。日下對天中。風高秋月白,雨霽晚霞紅。牛女二星河左右,參商兩曜鬥西東。十月塞邊,颯颯寒霜驚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魚翁。河對漢,綠對紅。雨伯對雷公。煙樓對雪洞,月殿對天宮。雲靉靆,日曈朦。臘屐對漁蓬。過天星似箭,吐魂月如弓。驛旅客逢梅子雨,池亭人挹荷花風。茅店村前,皓月墜林雞唱韻;板橋路上,青霜鎖道馬行蹤。山對海,華對嵩。四嶽對三公。宮花對禁柳,塞雁對江龍……


文苑薈萃


古代讀書人讀的書,實在太多了。所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貴在"萬卷"之多。又有經驗之談"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呤詩也會呤",這裡是熟讀三百首。可見,數量能提升質量,數變引起質變。

中國的讀書人,在古代,近代都讀聖賢書。自孔子刪減"詩,書,禮,樂,易,春秋"後這些就成了讀書人的首選。詩三百,裡面的韻文,對仗句子就相當地多。屈原的大賦,更是押韻,對仗,鋪排,聲調,類比,相應之技巧的集中體現於一體的文賦,漢朝做大賦已是登峰造技。讀後能記住許多押韻而對仗工整的詞句。漢樂府,魏晉詩,以及後來的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這些文學形式中何止萬千警句佳言對聯 對仗工整的文句。

讀十遍不如寫一遍。所以,寫一遍抄一遍能記住許多東西。屈原"博文強記",除了打仗,幹什麼都行。司馬遷四處旅行,記不住就靠抄,寫了《史記》,裡面有許多工整的對比,對偶,對仗齊的好句子。比如,蛇化為龍,不變其紋;家化為國,不變其姓。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時至不行,必受其咎。用人又疑,疑人不用……諸如此類,不一而足

至於《三字經》這啟蒙讀物,自小熟背.就少走許多彎路,就贏在起跑線上了。寫文章作詩就得先人一步。

喜歡寫字的人,成了書法家,他們一般是古人。為什麼?因為他們的書寫工具只有墨和竹簡,帛,或者紙。只要要寫,必定離不開,一輩子就只好寫下去了。許多文人由此又成了書法家,這跟多讀書而有所得,成為詩人寫詩句,成為文人寫文章同出一理。

水滴而石穿,持之以恆,自然就水到渠成了,呤詩作對就沒有什麼困難了。








劉一千五


你沒生在古人身邊,怎麼知道古人寫對仗句子很容易?其實古人寫一首詩寫幾年的都有。

比如晏殊,寫好浣溪沙前幾句有兩年了,到無可奈何花落去,就卡殼了。後與一詞友說起,詞友便說,不如用似曾相識燕歸來。晏殊拍案叫絕,才有了這千古名對。

還有賈島,騎著毛驢在想鳥宿池邊樹,下一句是僧推月下門,還是僧敲月下門好。毛驢自己跑到農家田裡吃莊稼,老婆婆急了,推又推不動,就用柺杖敲,驢一下就跑開了。賈島才看到毛驢吃了老婆婆的莊稼。就說在想是用推好,還是敲好。老婆婆說,我推毛驢,它不動,一敲就走了,還是敲管用。賈島深鞠一躬,謝婆婆指點。才有了僧敲月下門的佳句。

雖然可能是傳說,但也說明古人寫詩是很認真的,寫一首好詩,更是反覆推敲的。並沒有容易的說法。





白耀亮


對仗也就是對偶,它是一種修辭手法,運用和諧對稱的詞性、平仄、句型來增加文章的音韻感種恊調性。對仗就是兩邊語言文字的平行對稱,與哲學中所謂的“太極生兩儀”,在思維本質上相通。早在《詩經》中就有對仗的句子出現了,如“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霏霏”,這是典型的對仗句型。漢賦興起後,賦家們廣泛運用了對偶的修辭手法,一直到南北朝時期的駢儷文,常以四六句型對偶而成,使文章氣勢磅礴,音韻優美。

到了唐詩,近體格律詩興起,五律、七律的中間兩聯需要對仗,排律除首尾二聯外,中間的句子都要求對仗。當然,對仗只是一種修辭手法,錘鍊字句,美化意境才是主要目的。如賈島的“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推“敲”都是動詞,且都能對仗工整,但是用敲更能體現出夜晚借宿的實情。熟人可以直接推門而入,過客則宜禮貌性地先敲門。

格律詩中也有全部用對仗的,如杜甫的《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等。一般來講,尾聯不宜用對仗,因為要收束全篇,或給予啟迪,或加以昇華,或抒發感慨等。

對仗的基本要求是詞性相對,平仄相反,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依此類推。不用韻,也可用領字,上下聯意思可相連或相反。對仗分正對,寬對,流水對,扇面對,諧音對,嵌字對,集句為聯等。


綺閣書生


古代人學詩,多是從娃娃抓起,就我們背乘法口訣。字還沒認識多少,首先是聲律啟蒙,比如:

雲對雨,雪對風,晚照對晴空。 來鴻對去燕,宿鳥對鳴蟲。 三尺劍,六鈞弓,嶺北對江東。 人間清暑殿,天上廣寒宮。 兩岸曉煙楊柳綠,一園春雨杏花紅。 兩鬢風霜,途次早行之客; 一蓑煙南,溪邊晚釣之翁。 沿對革,異對同,白叟對黃童。 江風對海霧,牧子對漁翁。 顏巷陋,阮途窮,冀北對遼東。 池中濯足水,門外打頭風。 梁帝講經同泰寺,漢皇置酒未央宮。 塵慮縈心,懶撫七絃綠綺; 霜華滿鬢,羞看百鍊青銅。

這樣針對性很強的教材有很多,幾乎涵蓋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說稍有學習能力的人,經過時間沉澱,看到上聯,意思還沒揣磨透,下聯就已經拼湊出來了。

好的詩句融入了情感、生活氣息、理想或說幻想等因素。詩有抒情、詠志、言物、論事等不同類型,寫什麼樣的詩,因人、因事、因時而異。詩的意境、格調、用詞確定了詩的好差。一般人寫詩只是因為意境,用安會顯生澀。功底深的人寫詩檜酣暢淋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