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人写对仗句子为什么那么容易?

千千千里马


熟能生巧,自然容易,它不仅与诗人们的辛苦研磨有关,也与对仗的演变和对仗在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中广泛的用途有关。

对仗是按照字音的平仄和字义的虚实做成的对偶的语句,不仅用于诗歌的写作之中,而且骈文、骈赋也要讲究对仗。对仗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古代早期的文学作品如《诗经》、《楚辞》、《古诗十九首》等等并不有意识地讲究对仗,汉魏诗人们所写的古诗也不在乎诗歌的平仄,更不知对仗为何物。汉赋中出现的对仗比较明显,如张衡《归田赋》:"游都邑以永久,无明略以佐时;徒临川以羡鱼,俟河清乎未期。感蔡子之慷慨,从唐生以决疑。谅天道之微昧,追渔父以同嬉;超埃尘以遐逝,与世事乎长辞。"

一、对仗演变:对仗规则简化

随着文学渐渐完善发展,更多诗人开始注意到了要讲究文学作品的形式美,对仗就是形式美的其中之一。魏晋六朝时期,佛教思想传入中国,大量的佛典需要翻译并用相应的符号记音,对音韵学开始有了研究,钟嵘在《诗品》里谈到,写了《后汉书》的范晔对声韵就有一定的了解,梁代汝南人周颙作的《四声谱》一书也是这方面的代表。真正开始在诗歌领域提出对仗的是沈约,他提出了永明声律论和四声八病说。但是这样作诗难度加大了,连沈约的诗作也并没有完全遵照这些琐碎的对仗规则。在同一时期,也出现了大量的讲究对偶的骈文和骈赋,辞采华美,比如梁元帝的《采莲赋》:"紫茎兮文波,红莲兮芰荷。绿房兮翠盖,素实兮黄螺。"另如刘勰的《文心雕龙》全书皆用骈文,辞藻华美而又内容充实。

到了唐代,经过上官仪的六对、八对之说之后,沈佺期、宋之问又简化了沈约的要求,最终使近体诗对仗的规则定型,这样作诗就相对容易一些了。五绝格律有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五种类型,对仗规则由五绝可以推演到七绝,还可以推演到律诗,一句之中第一、三、五字不论,二、四、六字分明,句与句之间要讲究粘对。

二、诗人们的辛苦研磨

对仗要讲究一定的规则,字句、意象、结构要对应得巧妙,这需要下一番功夫才能掌握。一般来说,首先是上下两句平仄必须相反,其次是要求相对的句子句型应该相同,句法结构要一致,如主谓对主谓,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等。有的对仗的句式结构不一定相同,但要求字面要相对。再次,要求词语所属的词性相一致,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更重要的是,词语的意义类别也要相同。同是名词,它们所属的词义范围要相同,如天文、地理、宫室、服饰、器物、动物、植物、动作等同一意义范围内的词方可为对。对仗的运用有宽有严,因而出现各种不同类型,有工对、邻对、宽对、借对、流水对、扇面对等。还有言对、事对、正对、反对等名目……

罗宗强先生《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中讲到,在元嘉时期,"对句为其时诗歌创作中一种普遍追求的技巧",谢灵运、鲍照的很多诗歌就有很多对句,比如谢灵运那首著名的《石壁精舍还湖中作》中的:"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谢灵运是个精研诗歌艺术技巧的人,从他的对句就可以看出来他并不像陶渊明那样追求平淡自然。为了写出音韵谐美、妙对如珠的好诗,并不单单只有《笠翁对韵》、《声律启蒙》、《诗韵合璧》这些工具书,古人还编了很多类书来,把经常用的一些典故、意象分门别类进行编排,以供诗人们写诗时来参考,像隋唐时期虞世南的《北堂书钞》、欧阳询的《艺文类聚》既可作写诗凭资,又有作文妙用。有这些大部头的工具书要时时翻看浏览,杜甫才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他的诗作遵守格律又不受格律束缚,是近体诗的集大成者。此外很多诗人也特别刻苦勤奋,像贾岛"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可见此间的不易和努力。

三、用途广泛

对仗在古代生活中用途广泛,古代诗人大多自幼启蒙,经过乡试、会试、殿试层层蜕变,最终走向仕途取得荣华富贵。科举考试之中进士科诗赋取士,唐代开元之后加试律赋,对对仗句的要求特别严格,以此作为筛选人才的标准。宋代陈鹄《耆旧续闻》中就说:"四声分韵,始于沈约。至唐以来,乃以声律取士,则今之律赋是也。"这样取士并非无理取闹,古代政府各种诏书、公文大多都会用骈文写成,同样很讲究对仗和措辞,如果文章写的不好后果可想而知。优秀者如南宋汪藻的《皇太后告天下手书》、《建三年十一月三日德音》既对仗工整又曲尽情事、激动人心,彰显国家机关的感召力。那么,与此相比作诗讲究对仗自然不在话下了。

此外,古代生活之中的各种应酬同样需要这项技能。最常见的就是文人之间的同题作诗、分韵作诗、步韵作诗,花样不断,以至于后来的词和曲也同样有相应的韵律要求。还有别人家新盖了房子,需要写上梁文祝颂,同样是骈文。

其他一些祭文、碑文等文体同样要求是骈文,讲究排偶对仗。我们在赞同诗人们高超的技艺的同时也要注意到,过分讲究对仗,同样带来了为文华而不实、为文造情的弊端,以至于出现了明清时期的八股之弊,对社会发展和士人思想心态产生了不良影响。


一往文学


古代诗人写对仗句子为什么那么容易?例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些真的是诗人亲眼所见吗?

一、诗人诗中所写未必是眼中所见

先回答第二个问题,诗人所写未必是眼中所见,王国维对此专门有过阐述:

“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

例如柳宗元著名的《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首诗写的是心境,未必是当时的实景。 此诗大约作于他谪居永州(今湖南零陵)期间。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 借描写山水景物, 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苦恼。虽然地球变暖,但是唐朝时期湖南零陵地区大雪落地不化,应该也不会多见吧。

又如朱熹《观书有感》 ,不看题目可能会以为真得是写的景色: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二、 对仗的演变

对仗的形式很早就有,古人对仗除了用于诗词,文章里也有对仗,但是进化到格律诗的平仄、词性等严格的标准是在齐梁时期,

1、 永明体四声之前

对仗没有平仄之分,相对没有那么严格。例如在诗经里:

:"昔我往矣,扬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例如文章《三都赋》里:

玉卮无当,虽宝非用;侈言无验,虽丽非经

这一类对仗有点像宋词里的对仗,允许平仄不相对 ,允许字的重复,例如苏轼《沁园春》:

孤馆灯青,野店鸡号 (平仄不相对)

谢灵运虽然也是南北朝人,但是早于沈约,那时还不了解四声,因此他虽然非常喜欢在诗中用对仗的手法,但是平仄也多不相对,当然也有无意间平仄协调的。如谢灵运《日出东南隅行》八句都对仗,但是平仄多不相对。

柏梁冠南山,桂宫耀北泉。晨风拂幨幌,朝日照闺轩。
美人卧屏席,怀兰秀瑶璠。皎洁秋松气,淑德春景暄

2、沈约等人制定四声与平仄规则以后

阴铿的《新成安乐宫》中间三联就是标准的格律诗的对仗了。
新宫实壮哉,云里望楼台。迢递翔鹍仰,连翩贺燕来。重櫩寒雾宿,丹井夏莲开。砌石披新锦,梁花画早梅。欲知安乐盛,歌管杂尘埃 。

三、古人学习对仗是基本功

写对仗是否容易,与是不是古人无关,与读书与写作的经验有关。古人文盲居多,读书人是少数,而今天几乎人人都是读书人。相比而言估计古人的比例会落于下风。当然古读书人必然会作诗,这一点,今天的读书人比不了。

1、对仗是古人诗赋基本功

对古人来说,诗文自古就经常会用到对偶句,所以对仗是必须要掌握的基本功,就如同我们今天必须会背诵九九乘法表一样。

2、作诗容易警句难

对仗很容易,就如同作诗一样,作诗也很容易,但是作好诗难,同样有警句也非常难。律诗中的警句多处于中间二联,所以很多人非常用心,例如题主举例的两联就是王维《山居秋暝》: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有很多诗人作诗,是先有妙句,然后有妙联,然后因句而成诗,例如晏殊最著名的句子“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被他用与不同的两首诗词。

《假中示判官张寺丞王校勘》(宋·晏殊) 
元巳清明例未开,小园幽径独徘徊。春寒不定斑斑雨,宿醉难禁滟滟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游梁赋客多风味,莫惜青钱万选才 。
《浣溪沙 其四》(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四、古人怎样对出佳句

1、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贾岛《题诗后》写到

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这首五绝,是贾岛吟成“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二句后加的注诗。可见古人做出佳句妙对是多么的不容易,还是那句话,写诗易写好诗难。

三年得已属不易,据说左思的《三都赋》十年写成,期间经过多少次修改?

2、闭门觅句陈无己

黄庭坚有过一首诗,《病起荆江亭即事十首 其八》,可见寻觅佳句难易程度根据每个人的天赋而不同。

闭门觅句陈无己,对客挥毫秦少游。正字不知温饱未 ,西风吹 泪古藤州。

秦少游援笔立成,而陈师道据需要回家苦思,陈师道可不是一般人物,他是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一祖三宗“之一,祖是杜甫,三宗是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可是他依然要“闭门觅句”,孩子抱到邻居家,猫狗都要打跑,你能说觅句容易吗?

世言陈无已每登览得句,即急归卧一榻,以被蒙首,恶闻人声,谓之“吟榻”。家人知,即猫犬皆逐去,婴儿稚子抱寄邻家。徐待诗成,乃敢复常。《文献通考》

3、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陆游《文章》诗: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粹然无疵瑕,岂复须人为。

表示好的诗句是自然存在的,诗人会产生灵感,偶然间即可得到。 但是这要求诗人文学素养很深 ,如果是普通人的话,也会写出好诗,但是如果写出大量好诗的话,就很难靠“妙手偶得之”来实现了。

所以学诗,不必妄自菲薄,即使是普普通通的人,也可能写出非常优秀的诗篇。例如唐朝一个没有留下真实姓名的捧剑仆,却留下了一首被无数唐诗选本选入的绝句:

青鸟衔葡萄,飞上金井栏。美人恐惊去,不敢卷帘看。

结语

成为一个大诗人,作品有质有量,一般需要有一定的学识、多加训练,还要有一些天赋。杜甫自己算是有天赋的人了,仍旧“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天赋加努力缺一不可,世上没有容易的事情。

或许只有苏东坡、李白这样的人物才敢说“容易”二字吧。 李白 《戏赠杜甫》

饭颗山头逢杜甫,头戴斗笠日卓午。 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

@老街味道


老街味道


哈哈,看起来是很容易啊!杜甫最工律诗,在听到官军打了大胜仗,安史之乱即将结束,杜甫那一个高兴啊,随即写下七律《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蓟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但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向襄阳下洛阳。

随手一写,除了首联不对仗,后面三联全对仗,超额完成七律只需承转联要求对仗的任务,而且尾联连嵌四个地名,三联对仗全是情感自然流露,毫无斧凿修饰痕迹,被誉为天下第一快诗。

这样他觉得还不过瘾,憋闷太久,心情太好,又可以到处游历了!此时虽远在巴蜀,早已梦想着东吴万里了,眼见鹂啭鹭飞,春暖花开,于是又写下了: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一首七绝,却是两联名对,也超额完成了绝句只需首联对仗任务。

这些其实还不算,杜甫还有很多首排律,十二韵、三十二韵不提,竟还有两首四十韵排律,除首尾外,基本上都是对仗句,是挺容易的啊!

但也有难的啊,贾岛就为僧推月下门,还是僧敲月下门,就反复推敲了半夜,还拿不准,为了一好句子,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那才叫一个苦啊!

其实这和他们心中信念有关,他们都有一个“语不惊人死不休”情结,艺术上追求精益求精啊。

追根溯源,这一切都缘于中华文化传统的比兴情结。从《弹歌》、《击壤歌》到老子的《道德经》,荀子的《劝学篇》,对偶句比比皆是。历史车轮滚向汉代,赋的兴起,更将这一传统推向了新时代,于是骈体文诞生了,通篇都要对一下,比一比,兴一兴,无比无兴就不成文。这一切到了诗词这里,当然就更要发扬光大,光比光兴还不成,还要讲究平仄,不能重字。到了明清,干脆将对仗独立出来,作为一独立的艺术形式一一对联!于是全民作对,学童开蒙要学对,科举考试也要考对,于是皇帝老儿随口就能出对,放牛娃也能出口成章!

我们是炎黄子孙,老祖宗的传统别到了我们这里就断代了,必要时也该捡起来玩一玩,虽不说发扬光大,至少别让他绝了种,不要让人发出:这对联怎么就这么难玩啊的感慨就行。


云卷飞山


应好友千千千里马邀:

对仗一词,源于古时皇帝坐朝听政的仪仗,即左右分设、相对而立的仗卫,所以对仗又称队仗。



近体诗词的对仗句,则由汉魏时代的拼偶文发展而成,正如蔡元培先生所述:“旧式的五七言律诗与骈体文,音调铿锵,合乎调适的原则;对仗工整,合乎均齐的原则。”对仗,是很能体现汉语美的一种修辞手法。

题目曰古人善对,也不尽然。因为我们经常阅读的唐宋优秀诗词,涉及作者也不过一两百人,当中多是被公认的大家。这些诗人本来就天赋异禀,再加上十年寒窗,往往还有名师指导。所以工诗善对者,实为千里挑一。



今人吟诗作对,也不乏有天赋的高人。但目前的诗词创作,也的的确确出现了传承上的断层,上两辈习诗词,一般都会拜师入门,谓之入室弟子,而“串句对仗”基本上是他们的每日功课。在名师指导下,经历数年的基础训练,基本功非常扎实,对仗自然差不到那里。而细探头条的对联圈,靠自学而善对者,其实亦不乏其人。

另外,触景是诗文创作灵感的主要来源,但诗词意象也不一定全部都为即见实景,日常生活素材的积累,平时习作的得句,诗人的想象力等等都会起作用。


诗词书院


古人写诗为什么对仗好?

一、我们看到流传下来的诗都是大家的作品,不仅对仗好意境也美,可以说超过现代人。首先是古人读书要参加科举考试,不参加科举就不能当官,事关前途命运必须勤学苦练。其次是诗歌要谱曲弹唱,具有娱乐功能,对仗才能朗朗上口。再次是古人刚入学就学习对仗的韵文,曰积月累熟能生巧。

二,现代人写诗对仗不如古人好,首先是科举考试没有了,诗不再决定读书人的命运了;其次诗的娱乐功能弱化了;再次古诗文在学生的课本中份量不多了。

三、古诗特别是格律诗(近体诗)正在走下坡路,网上争论颇多。个人觉得社会需要决定一切,科举考试促进了格律诗的发展,科举考试取消了,格律诗的社会作用降低了,格律诗走下坡路是必然的。同京剧、黄梅戏、平剧及众多地方剧种和多种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面临困境一样。在过去物质文化生活不发达的时候形成的文学艺术形式,也必将随着人们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而逐步走向衰落,一种更适应其物质文化水平的新的艺术形式所代替。特别是电脑电视现代手机等现代科技产品及传媒形式的普及应用更是如此。


69974693793猫眼儿




那个时代所决定,古人从开始学习起,就习《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四书五经》……应该说以习文练字为主,不像我们现在教育学科如此庞杂,包括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甚至前些年有所谓: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全不怕。这些想法带来的是对理科的重视,对文科的忽视。结果是有的大学生,或者导师,写得文章错字连篇。写不成一篇像样的文章,还有甚者抄袭造假。

古人对于对仗的学习,有专门的书籍教学《笠翁对韵》,而我们现在的学生估计很多人都不知道,知道的或许也没有深究。

李渔( 1611 ~ 1680 ),字笠鸿、适凡,号笠翁,浙江兰溪人。明末清初著名戏曲家。著有《笠翁对韵》,我们不妨摘录一节,供大家欣赏与参考学习: 上篇 (一东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雷隐隐,雾蒙蒙。日下对天中。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鱼翁。河对汉,绿对红。雨伯对雷公。烟楼对雪洞,月殿对天宫。云叆叇,日曈朦。腊屐对渔蓬。过天星似箭,吐魂月如弓。驿旅客逢梅子雨,池亭人挹荷花风。茅店村前,皓月坠林鸡唱韵;板桥路上,青霜锁道马行踪。山对海,华对嵩。四岳对三公。宫花对禁柳,塞雁对江龙……


文苑荟萃


古代读书人读的书,实在太多了。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贵在"万卷"之多。又有经验之谈"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呤诗也会呤",这里是熟读三百首。可见,数量能提升质量,数变引起质变。

中国的读书人,在古代,近代都读圣贤书。自孔子删减"诗,书,礼,乐,易,春秋"后这些就成了读书人的首选。诗三百,里面的韵文,对仗句子就相当地多。屈原的大赋,更是押韵,对仗,铺排,声调,类比,相应之技巧的集中体现于一体的文赋,汉朝做大赋已是登峰造技。读后能记住许多押韵而对仗工整的词句。汉乐府,魏晋诗,以及后来的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这些文学形式中何止万千警句佳言对联 对仗工整的文句。

读十遍不如写一遍。所以,写一遍抄一遍能记住许多东西。屈原"博文强记",除了打仗,干什么都行。司马迁四处旅行,记不住就靠抄,写了《史记》,里面有许多工整的对比,对偶,对仗齐的好句子。比如,蛇化为龙,不变其纹;家化为国,不变其姓。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时至不行,必受其咎。用人又疑,疑人不用……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至于《三字经》这启蒙读物,自小熟背.就少走许多弯路,就赢在起跑线上了。写文章作诗就得先人一步。

喜欢写字的人,成了书法家,他们一般是古人。为什么?因为他们的书写工具只有墨和竹简,帛,或者纸。只要要写,必定离不开,一辈子就只好写下去了。许多文人由此又成了书法家,这跟多读书而有所得,成为诗人写诗句,成为文人写文章同出一理。

水滴而石穿,持之以恒,自然就水到渠成了,呤诗作对就沒有什么困难了。








劉一千五


你没生在古人身边,怎么知道古人写对仗句子很容易?其实古人写一首诗写几年的都有。

比如晏殊,写好浣溪沙前几句有两年了,到无可奈何花落去,就卡壳了。后与一词友说起,词友便说,不如用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拍案叫绝,才有了这千古名对。

还有贾岛,骑着毛驴在想鸟宿池边树,下一句是僧推月下门,还是僧敲月下门好。毛驴自己跑到农家田里吃庄稼,老婆婆急了,推又推不动,就用拐杖敲,驴一下就跑开了。贾岛才看到毛驴吃了老婆婆的庄稼。就说在想是用推好,还是敲好。老婆婆说,我推毛驴,它不动,一敲就走了,还是敲管用。贾岛深鞠一躬,谢婆婆指点。才有了僧敲月下门的佳句。

虽然可能是传说,但也说明古人写诗是很认真的,写一首好诗,更是反复推敲的。并没有容易的说法。





白耀亮


对仗也就是对偶,它是一种修辞手法,运用和谐对称的词性、平仄、句型来增加文章的音韵感种恊调性。对仗就是两边语言文字的平行对称,与哲学中所谓的“太极生两仪”,在思维本质上相通。早在《诗经》中就有对仗的句子出现了,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霏霏”,这是典型的对仗句型。汉赋兴起后,赋家们广泛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一直到南北朝时期的骈俪文,常以四六句型对偶而成,使文章气势磅礴,音韵优美。

到了唐诗,近体格律诗兴起,五律、七律的中间两联需要对仗,排律除首尾二联外,中间的句子都要求对仗。当然,对仗只是一种修辞手法,锤炼字句,美化意境才是主要目的。如贾岛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推“敲”都是动词,且都能对仗工整,但是用敲更能体现出夜晚借宿的实情。熟人可以直接推门而入,过客则宜礼貌性地先敲门。

格律诗中也有全部用对仗的,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一般来讲,尾联不宜用对仗,因为要收束全篇,或给予启迪,或加以升华,或抒发感慨等。

对仗的基本要求是词性相对,平仄相反,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依此类推。不用韵,也可用领字,上下联意思可相连或相反。对仗分正对,宽对,流水对,扇面对,谐音对,嵌字对,集句为联等。


绮阁书生


古代人学诗,多是从娃娃抓起,就我们背乘法口诀。字还没认识多少,首先是声律启蒙,比如: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 一蓑烟南,溪边晚钓之翁。 沿对革,异对同,白叟对黄童。 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 颜巷陋,阮途穷,冀北对辽东。 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 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 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 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

这样针对性很强的教材有很多,几乎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说稍有学习能力的人,经过时间沉淀,看到上联,意思还没揣磨透,下联就已经拼凑出来了。

好的诗句融入了情感、生活气息、理想或说幻想等因素。诗有抒情、咏志、言物、论事等不同类型,写什么样的诗,因人、因事、因时而异。诗的意境、格调、用词确定了诗的好差。一般人写诗只是因为意境,用安会显生涩。功底深的人写诗桧酣畅淋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