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增速放緩,阿里新零售要過苦日子

雙11確實是互聯網消費能力的風向標,至少是網絡零售的風向標。

佔比最大的天貓,更是風向標中的風向標。

它所反應的數據,是現世格局最好的寫照。

因此,十年雙11,有緣得見,全面勝利,很多第一。

在第一和第一之間,不少有趣的勾連。

比如,蘋果、小米、華為、榮耀,都說自己是手機扛把子;百貨氣質濃郁,小米給出了“六連冠”、“128項第一”這樣前無古人的數據,覆蓋新零售全渠道;每年都在反思和轉型的聯想手機,也能找到“同比增速第一”這樣的精準打擊……

張燈結綵掛紅榜,是大事情,你不得不佩服工作人員的細緻入微。

小米這樣說:

雙11增速放緩,阿里新零售要過苦日子

榮耀不服,

它這樣說:

雙11增速放緩,阿里新零售要過苦日子

甚至

聯想手機

也能找到舒服姿勢:

雙11增速放緩,阿里新零售要過苦日子

當然,

天貓兄弟公司

電商在線

(淘寶天下傳媒有限公司運營)

有不同意見:

雙11增速放緩,阿里新零售要過苦日子


總之一句話,沒有非第一的品牌,只有不努力的宣傳。

而搞懂這些晦澀的描述,往往比搞懂雙11優惠券的使用方法,更加複雜。

最近的熱播劇《將夜》,有個人物王景略,“知命以下無敵”,總被高手擊打,依舊手握“第一(無敵)”諢號。這就叫定位,這就叫夢想,永遠第一、永遠熱淚盈眶。

小米完全可以更簡單點,“1000元-4000元三款機型銷量平趟”。

反正在蘋果那裡,看其他手機的眼神都是一個模樣:


雙11增速放緩,阿里新零售要過苦日子


雙11總能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但線上銷售額不可能永遠增長,每一年外界都為天貓GMV見頂擔憂,每一年都不可逆轉的離節點近了一步。

雙11GMV增速創出新低。

天貓同比增長26.93%;京東同比增長25.73%;全網同比增長23.75%。

根據財報,過去6個季度(2017年Q2—2018年Q3),天貓(實物)GMV同比增速分別為49%、49%、43%(含雙11)、40%、34%、30%。

天貓GMV一直跑贏社會消費品總額增速和全網零售總額增速,在經濟調整趨勢下,依然只能下行。

很多人會認為,雙11能大幅拉動天貓乃至阿里Q4GMV增速,現實正好相反:絕對數值上的新紀錄,反而為了明年再創新高挖了坑;一個季度平均120天,雙11能貢獻的能量終究有限,反而會分流日常購買需求。

阿里多次強調,天貓雙11不再只是GMV,GMV也不再重要。

雙11還是大數據、移動支付、雲計算、倉儲物流的試驗場,對跑順阿里商業系統,檢驗新零售轉型意義重大。

不過,數據對比,能掀開一些灑脫背後的辛酸。

對於阿里,雙11和新零售所呈現的並非全面的勝利,反而是需要面臨的轉型痛楚。


雙11增速放緩,阿里新零售要過苦日子

營收結構的變化,倒逼阿里盈利模式擇路而行。

結合雙11和剛發的財報(2018年三季度),零售仍然是核心業務,文娛和阿里雲貢獻較小,並且各有各的短板。

優酷為代表的大文娛無法擺脫虧損泥沼,同比增速24%,在所有阿里子業務中排名靠後,營收佔比也不增反降,在騰訊視頻、愛奇藝不斷加大投入的當下,大文娛暫時看不到反超的機會。

阿里雲是阿里在行業中的領跑項目,在多年三位數的高速增長後,三季度增速也降到了90%,作為BAT盡皆看重的產業未來,阿里雲的壓力外部居多,也是阿里系遭遇壓力最大的業務,甚於新零售和移動支付。

短期看,文娛、雲計算以及AI等創新業務,在規模效應上無法成為阿里的營收主力,還會因投入大於產出的初級階段,成為阿里不小的財務負擔。

核心的電商業務,

版塊清晰,覆蓋了國內零售能涉及的所有維度:淘寶+天貓+盒馬等新零售,速賣通、Lazada等國際零售,菜鳥+餓了麼等創新零售業務。

佔比超過64%的淘寶+天貓+盒馬新零售,分別象徵了營收報表的客戶管理(廣告營銷)、佣金和其他,是核心中的核心。

菜鳥和餓了麼納入財報後,淘寶天貓盒馬新零售佔比看起來少了,但在絕對值上仍然無業務能及。

可惜,與大文娛業務類似,電商廣告和佣金25%、31%的增速拖了阿里整體營收的後腿(54%)。

對於支撐了阿里十餘年盈利能力的兩大法寶來講,這算不得好事,又無可奈何,畢竟與電商GMV保持了正相關。

廣告是中國互聯網最成熟也最殘酷的賺錢模式,一度是BAT“長長的坡,厚厚的雪”。

以最近的財報看,

阿里來自廣告的季度收入為329億元,同比增長25%;

百度來自營銷的季度收入為225億元,同比增長18%;

騰訊來自廣告的季度收入141億元,同比增長39%;

而且,還有生猛的今日頭條,賺錢主要靠廣告,季度營收可能已經與騰訊不相上下。

在互聯網競爭中,產品和戰略總被賦予神性,但賺錢方法都是去魅後的白紙黑字。

無論BAT、TMD還是“下沉三傑”快手、拼多多、趣頭條,賺錢並沒有新路徑:流量販賣、交易抽傭、內容(增值)付費和技術收費。

流量販賣(廣告營銷)是其中高毛利、高淨利的一種,它把用戶層面薄利(免費)轉換為財務報表的暴利,當互聯網人口紅利大有可為、規模效應無往不前,構成了互聯網價值投資市場“長長的坡、厚厚的雪”。

走到2018年,BAT修好的營銷高速公路,普遍開始坡不夠長、雪不夠厚。

這涉及整個互聯網用戶時長結構調整的話題,流量販賣和廣告營銷的本質就是注意力經濟變現,就是用戶時長的爭奪。


QuestMobile秋季大數據顯示,BAT+頭條,佔據了互聯網74%的用戶使用時長,相互之間角力明顯。

反應到業績上,阿里是過去變現效率最高的那個。

得益於平臺模式、交易屬性,與消費者、與商戶更深的捆綁,阿里吃到了最大的營收(廣告)份額,現在遭遇內生天花板。

騰訊是個例外,把精力放在內容增值上,直接面向消費者收費,利潤更高,風險更大,遊戲和內容(微信、自媒體等)一再遭遇強監管。

說到底,BAT的流量生意都在持續承壓,舒舒服服賺錢的日子一去不復返。

突圍路徑各有千秋。

百度在信息流與頭條博弈,並轉向AI操作系統,賭注下給了未來。

騰訊也與頭條戰鬥,但微信過於保守,否則它的廣告增速應該更高。另一邊,騰訊扎進了產業互聯網,在2B領域與阿里對沖——這是個叫好難叫座的市場,兩強爭霸,價格戰會把雙方盈利週期一起拉長。

阿里新零售高舉高打,在現金流儲備充沛之下,大舉投入,讓盒馬、餓了麼、菜鳥、國際零售等業務體現在報表上,數字是漂亮的。

新零售改造傳統零售,是馬雲的宏大計劃,本質是自營零售的升級換代,比京東更徹底,比沃爾瑪更靈活。

但無論從哪個維度,自營零售都是苦生意。

綜合各方數據來看,線下商超的毛利率在20%左右,淨利率低至5%以下。

盒馬成熟店鋪夾帶流量優勢,早期能打出3-5倍的坪效,即便如此,僅靠剪刀差,衝刺電商平臺屬性的毛利率和淨利率,都是痴人說夢。

拉昇利潤率的方法,是仿效線上,以平臺思維重拾流量販賣,而非GMV剪刀差。這就是阿里收購高鑫零售,頻繁投資三江購物,一再加快盒馬新店的原因。

線下GMV只是表象,剪刀差和技術賦能很難榨取商品本身的剩餘價值,而一旦線下GMV產生規模效應,廣告仍然是成本低收益高的最賺錢生意。

在線上,阿里要投資微博、收購優酷、UC,與新生流量巨頭今日頭條、快手關係密切。

到了線下,最強大的分眾傳媒每年150億元的營收盤子,阿里尚且願意拿出150億元持股10%,就更願意盒馬圈地,打造自己的流量地標。

只不過這個過程非常困難。

2017年,阿里巴巴用2500億元的營收,撬動了614億元的利潤;幾乎同一時間,沃爾瑪用了5000億美元的營收,才獲得了98億美元的利潤。

運營模式的改變,從輕資產變成資產,阿里的新零售繞不開苦日子。

還要注意的是,阿里的線上電商帝國並非江山永固,至少騰訊又在藉助微信尤其是小程序殺了回馬槍。

這一點容後再敘。

——————

斷面,解讀新科技,學習新姿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