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华沧桑话开明

我们的街巷 | 繁华沧桑话开明

录制:金秀丽

繁华沧桑话开明

我们的街巷 | 繁华沧桑话开明

开明街位宁波市中心,是海曙区内南北走向的一条主要街道。南起解放南路三角地,北至和义路,并与中山东路、药行街相交,全长1200多米。据《鄞县通志》记载:“开明街,旧名三角地、三法卿、冲虚观、开明坊、开明桥直街。”清咸丰、光绪《鄞县志》称开明桥大街,北至乾溪头,南至三角地。因沿街有开明坊、开明桥而得名。1935年改建成沥青路面。曾称光明街。1981年地名普查后,复名开明街。

我们的街巷 | 繁华沧桑话开明我们的街巷 | 繁华沧桑话开明

上年纪的宁波人都知道,老宁波有三个热闹的去处。一个是灵桥门,一个是东门口,还有一个就是开明街了。这三个地方都在海曙区域内,所以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海曙区才是真正的宁波“城里厢”。在我的印象中,开明街从来都没有开通过公交线路,是一条正宗的“步行街”。可就是这样一条“迷你街”,名气却大得很。宁波的城里人家喻户晓自不必说,就连那些周边县市区的人们说起开明街来,也是津津乐道的。我推想,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开明街上有两个特色,那就是餐饮和文化。

我们的街巷 | 繁华沧桑话开明
我们的街巷 | 繁华沧桑话开明

说到开明街的餐饮,首屈一指的非“缸鸭(读“阿”)狗"汤团店莫属。这家宁波妇孺皆知的甜食点心店,创始人叫江定发,小名江阿狗,原为城市贫民。从1926年开始,他在宁波老城隍庙门口设摊。到抗日战争初期,他在开明街开设了新店。由于本人不识字,故在请人写招牌商讨店名时,别出心裁地以自己的小名为谐音,在招牌上画了“水缸、鸭子、狗"的图案。奇特的招牌,饶有风趣,老少皆识。

我们的街巷 | 繁华沧桑话开明

店里的汤团特别好吃,糯米粉包皮柔软光滑且不粘牙,猪油白糖芝麻馅油而不腥、甜而不腻、香而不俗,一时名声传播甚广,“缸鸭狗”汤团成了家喻户晓的名牌产品。有段顺口溜很有意思,“半夜三更馋虫勾,要吃汤团缸鸭狗,三碗落肚钿勿够,脱下布衫当押头”。可见宁波人对“缸鸭狗”汤团的喜好。但话又说回来,“缸鸭狗”虽然有名,它的汤团虽然好吃,但在六七十年代吃的人并不多,在大多数人还不富裕的年代,生性节俭的宁波人似乎更愿意在过年的时候自己做。所以在更多的情况下,人们只是在路过的时候,对它的招牌品头论足一番。

我们的街巷 | 繁华沧桑话开明

除了“缸鸭狗”汤团店,开明街还有不少吃食店。规模大一点的就要算开明街和中山东路交界处的原梅龙镇酒楼。酒楼始建于1940年,1965年重建三层新楼。其中一楼专营花色点心,二楼专营炒菜酒类,三楼设雅座,供应高档菜肴。每当中午和傍晚时分,酒楼就在一楼的店门口卖大肉包子。雪白的大肉包子连着笼屉摆在那里,热气腾腾肉香四溢,给正值饥肠辘辘的路人难以抵挡的诱惑。民光电影院对面的那家面食店生意总是很兴旺。众多的电影观众是是它不竭的客源。尤其是夜场电影散场以后,人们鱼贯而人,店内水汽缭绕人头攒动,一派生动景象。整条开明街大大小小约有十来家吃食店,这种集中度较高的状况在现在当然不算什么,餐饮一条街、海鲜一条街什么的多了,而且规模大档次高,但在当时,在宁波也算是比较有特色的了。

我们的街巷 | 繁华沧桑话开明
我们的街巷 | 繁华沧桑话开明

开明街的另一个特色是文化服务设施的相对集中。当时宁波只有两家专门的电影院,一家是位于东门口的人民电影院,另一家就是开明街的民光电影院。民光电影院是由宁波商人李济民于1926年筹资兴建,始称民光大戏院。1931年农历正月初一开业演戏。同年秋,与天胜照相馆店主裘珊合股,并与上海联华影片公司成立联民公司,兼映电影。1933年起始,以放映电影为主。抗日争战胜利后接收,改称民光电影院。1979年恢复原名。民光电影院在宁波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当时很多宁波人的眼里,到民光电影院看电影是够档次的。那些年,青年男女谈恋爱初次见面作兴看电影,去买票时做父母的大都要嘱咐一声:买民光的。似乎到民光电影院看电影,恋爱的成功率会高一点。

我们的街巷 | 繁华沧桑话开明我们的街巷 | 繁华沧桑话开明
我们的街巷 | 繁华沧桑话开明

如果把文化的内涵稍微扩大些,把历史古迹也算进去,那就要提到天封塔了。天封塔是宁波城的标志性建筑,始建于公元695年至696年(唐武后“天册万岁”和“万岁登封”间),被民众视为镇郡宝塔。战争期间它被用作烽火塔,平日塔顶高悬明灯,照示水陆船只和行人。1984年,因塔身倾斜严重加上壁裂,于1987年9月动工进行修复。天封塔在当年曾经是宁波的最高建筑,登上顶层,可以鸟瞰整个城市。登天封塔是要买门票的,票价是3分钱。钱虽不多,但去一次也是不容易的,关于天封塔宁波有句妇孺皆知的顺口溜:天封塔,十八格。是指每层有18级楼梯呢还是指塔有18层?当年我曾经爬上爬下,数了又数,始终没有找到正确的答案。

我们的街巷 | 繁华沧桑话开明

最近为了找些史料,我又登上了天封塔,恍有时过境迁之感。昔日的宁波第一高,早已成了高层建筑群中的小弟弟了,“鸟瞰” 变成了“面壁”,我不知是该庆幸还是该叹息。

我们的街巷 | 繁华沧桑话开明

1995年,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有关部门在开明街的人行道上设立了“侵华日军细菌战宁波鼠疫区遗址纪念碑”,以此来让国人铭记这一段惨痛的历史。

我们的街巷 | 繁华沧桑话开明

这些年,城市不断地建设,旧城不断地改造。开明街已经变得面目全非。尽管我知道老一辈有老一辈的记忆,新一代有新一代的需求,但我真心希望我们的城市能多留下一些能让人念想的东西,至少它能增加老一辈与新一代之间的传承与沟通。

我们的街巷 | 繁华沧桑话开明

更多关注

●喜讯!天一阁·月湖景区获省级文旅融合示范景区

●“前虞风情”来了!这是海曙农村文化礼堂“文艺结对”首个“结晶”

●海曙首设青年人才驿站!一应俱全,7天免费住

扫码查看更多新闻↓

我们的街巷 | 繁华沧桑话开明我们的街巷 | 繁华沧桑话开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