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卡,这里不仅仅只有土肥圆……

如今,莫斯卡的土肥圆(土拨鼠)在网上红的很啊,很多朋友翻山越水去莫斯卡就是为了去看看这些萌物。

其实,这个丹巴县最最偏僻的乡除了卖萌的这些胖乎乎的小家伙外,风景也非常美。

去莫斯卡的一路上,我们会经过幽深的河谷,茂密的原始森山,牦牛成群的高山草甸,然后来到藏于深山之中的这个牧场。

因为其地处偏僻,莫斯卡在宗教人文方面都至今都具有丰富而厚重的历史沉淀。

这次,我们去莫斯卡也是说走就走的旅行。

如今城市的日常规划无处不精细,若旅行再如此,情趣何在!

莫斯卡,这里不仅仅只有土肥圆……

由丹巴县城去莫斯卡的路还是比较险峻的,路窄弯急,有些地方只容一辆车通过。

我们的老途安,一会儿盘旋至高山之颠,一会又行驶在深谷之间。

莫斯卡,这里不仅仅只有土肥圆……

我和朋友也算是常年行走藏地的耍家,但是至今在藏区的高山深谷间行走还是满怀敬畏之心的。

上有危崖,下临深渊,这些地方如不小心有什么事故,真是要捡废铁也难啊。

莫斯卡,这里不仅仅只有土肥圆……

我们一直沿着河谷逆流而行。

丹巴,闻名世界的千碉之国,即使驱车行驶在这些险峻偏僻之地,一路仍然可以远眺到森林掩映中那些隐秘的古碉楼,还有那些石头堆砌而成的白色的古老民居。

正如历史记载,这里是西夏遗民聚居之地。

羌人崇尚白色,记得小时候看《三国演义》,五虎上将马超就是羌族,是个银盔银甲骑白马的超级帅哥。

莫斯卡,这里不仅仅只有土肥圆……

现在是春天,一路上的河谷森林呈现出丰富而淡雅的色彩。

有些树已经新绿满枝头,独立水边,亭亭如初长的少女。而多数灌木还只是呈现出浅浅的具有丰富细节灰褐色。

如今,河里已经春水泛滥起来,碧如玉,白如雪,河里的那些巨石被奔腾的雪水冲刷得干净又漂亮。

莫斯卡,这里不仅仅只有土肥圆……

驱车两个多小时后,我们的车由险峻的河谷地带进入了茂密的原始森林,这里遮天蔽日,树枝上挂满了下垂的松萝。

有两次我们还在路边的树林里遇上了成群的藏猕猴,这些猴子体型较小,干净漂亮很机警。我们一停车即远遁密林深处去了。

莫斯卡,这里不仅仅只有土肥圆……

花了差不多一个多小时,我们穿过原始森林,视野逐步开阔起来。现在我们行驶到了森林与草甸的交接处。

这里有一个漂亮的牧场,牧民的帐篷搭建在一处松树林间。巨石之上耸立着的几枝高高的风马旗,在山风中猎猎作响。

星星散散的牦牛在黄褐色的牧场上安静的低头吃草。

这时,正好牧场女主人正带着一对儿女从门栅栏出来,见到我们这些远方人热情的打招呼:

“欢迎哦,朋友”!

我们顺便向他们问了一下路,这里距离莫斯卡只有20分钟路程了。

莫斯卡乡的位置在这一片高低起伏的牧场中间一个低凹地带,可以想象到了夏天,这里一定是个水草丰美的地方。

藏地的游牧文化与地处河谷地区的农耕文化还是风格迥异的。一般来说,游牧地区的宗教氛围更浓厚。

土拔鼠,土肥圆,你们在哪里!

大家一下车就开始打听这些小家伙的家在哪里。毕竟一开始朋友们就是冲着这些萌物来的。

有些土肥圆的家就在寨子里,就与当地居民共居一个院落。

第一眼看去,这些小家伙果然肥溜溜的逗人喜爱,朋友一边喂它们饼干一边大着胆子摸它们的头。

莫斯卡,这里不仅仅只有土肥圆……

我之前就提醒他,土肥圆虽可爱,毕竟是严酷自然竞争的产物,动物凶猛还是要小心的。

果然,当朋友追着它喂食拍照自己的脚靠近洞口时,这萌物突然冲过来就是一口。咔嚓一声,毛皮鞋被咬了一个洞,这小家伙的牙齿还是挺尖锐有力的。

还好,皮鞋厚,朋友脚趾乌青却没流血。

事后我们分析,或许是朋友的黄色大头皮鞋太像一只毛茸茸的动物了,被土肥圆误以为是入侵的同类,咬你不商量,是因为别人在保卫自己家园。

莫斯卡,这里不仅仅只有土肥圆……

于我来说,土肥圆之外,莫斯卡的古老寺庙金龙寺在此行中也给我留下了更深刻的印象。

莫斯卡,这里不仅仅只有土肥圆……

这里牧民的民房与寺院共居一个院落,寺院居中,三面是民房。

这时差不多是中午了吧,院落里炊烟升腾,经堂里梵音缭绕,屋檐上下鸦雀绕梁而飞。

时不时有老人拄着拐杖绕经堂踽踽而行,也有穿绛红色袈裟的修行人缓步经过。

莫斯卡,这里不仅仅只有土肥圆……

院子里堆积了好些古老的石经板,另有一处单独立着一个长满青苔的玛尼石,上面刻有线条硬朗的六字真言,观其风化,该是古物吧。

早有耳闻,传说莫斯卡的金龙寺收藏有格萨尔王说唱石刻,非常珍贵。

经堂的石阶,楼道的木梯历经岁月已经磨出明显的凹痕,四方房柱也是被信仰者摩挲得油亮油亮。

莫斯卡,这里不仅仅只有土肥圆……

此时,我隔着经堂的布帘,隐约看到经堂里酥油灯摇曳微明。

盘坐在经堂里的众喇嘛们浑厚的颂经声,清脆的法铃敲击声,隆隆皮鼓声,充塞庙宇之间。

藏地的很多古老寺庙都呈现出一种阴翳之美,尤其烈日之下置身其中最能感受到身心清凉。

置身这些古寺之中,触目皆是岁月沉淀之物,驻足稍久,我这个无神论者还是仿佛能感受到有一种隐秘力量在震慑人心。

今日有如此体验,到底是宗教之力量乎?抑或是艺术之力量?

莫斯卡,这里不仅仅只有土肥圆……

这两个在院子里玩的小孩,应该是好奇我这外来的人吧,成为了我的跟屁虫,一直跟着我玩。

其中一个大胆调皮,舞着金箍棒玩,另一个年龄小一点,是一个有点害羞的乖娃娃。

寺庙院子一角,阳光下,有个妇人在晒青稞,她长时间弯着腰默默的挑选其中的杂物,如果乌鸦过来偷食则温和的驱赶它们。

近处看,这些藏地的红嘴乌鸦油亮油亮还是挺漂亮的。

妇人偶尔轻声细语的和我身边的小男孩聊几句,而我说话她一句也听不懂,仅仅以笑示意而已。

我见过太多藏地妇女无怨无求坚韧劳作的身影。直到我离开寺院的时候,妇人依然一个人站立在那廊柱的阴影间,静静的守望着她的那些青稞⋯

莫斯卡,这里不仅仅只有土肥圆……

从寺庙出来,返回停车场时,遇见一个戴礼帽的藏族老哥快乐的跟我打招呼:

"你好,游客"

"你好,老哥”...

"我们这里好不好耍”?

“好耍”

“可以给你拍张照不"

"拍嘛"⋯

此时,这位老哥摆了一个很男人的漂亮姿势。

莫斯卡,这里不仅仅只有土肥圆……

到了停车场,遇上收费的两位老兄和一女子蹲在墙角乘凉,其中一老兄问:

"好耍不?"

"寺庙好耍,我一直在庙里耍"

"哦,你也喜欢我庙子哇?这样好"!

考虑到路况不太好,为了避免夜间赶路,在莫斯卡玩到下午,我们还是选择了黄昏来临之前返程。

回程中,遇见一青年喇嘛开车一直与我们同行。中途,喇嘛在一个河道转弯处下车,爬到一个巨石上,捡了些小石头堆起玛尼石。我同行朋友问:“要帮忙不”?

青年喇嘛双手合什答:“不用,谢谢”!

垒石为记,乃古人巨石崇拜遗风,此时,青年喇嘛于险恶处作玛尼石,猜想是希望以此佑来往旅人平安。

莫斯卡,这里不仅仅只有土肥圆……

晚上住在丹巴县城里面的古碉情酒店,这酒店还不错,干净清爽,朋友是老顾客了 ,标间160元。

古碉情老板娘的微信名很有意思:幸福女人。果然是藏地民风爽快,女人,晒幸福也从不含糊。

酒店就在大渡河畔,夜夜枕着涛声入眠。

莫斯卡,这里不仅仅只有土肥圆……

成都距离丹巴县城370公里左右,现在雅康高速通了5个多小时可以到达。

丹巴县城距离莫斯卡约80公里,开车约3个半小时,一路高山峡谷,道路窄急弯多,驾驶技术不太好的慎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