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個人的小鎮:曾有5千多居民,如今荒廢似“鬼鎮”

漫長的冬季從歐洲大陸上逐漸退去,但在阿布哈茲共和國的Akarmara小鎮,勃勃生機的春天並沒有讓它顯得更為朝氣,反而給人一種陰深深的寂寥感。這座昔日的採礦小鎮與上個世紀俄羅斯在附近多個國家制造的小鎮一樣,從最初的繁榮到今天的人去樓空,成為了一個特殊的存在。

35個人的小鎮:曾有5千多居民,如今荒廢似“鬼鎮”

曾經的Akarmara是一座阿布哈茲共和國著名的煤礦開採小鎮,這裡的煤礦讓這裡的5000居民的生活有了基本保障,似乎憑藉這些煤礦他們就可以一直生活在這裡。

35個人的小鎮:曾有5千多居民,如今荒廢似“鬼鎮”

但是歷史總是出其不意的發生各種變化讓人無所適從,本來安居樂業的Akarmara居民沒能夠招架住20世紀70年代的戰爭和經濟變革,於是這裡的5000居民大部分都迫於無奈選擇離開了這座小鎮,只剩35個居民依舊堅守在這片土地上。

35個人的小鎮:曾有5千多居民,如今荒廢似“鬼鎮”

多年過去,現在的Akarmara除了廢棄的房屋,到處都是樹木和其他植物,這裡儼然成為一片森林。這些廢棄的建築物經年累月變得滿目瘡痍,若是一個人步入其中,都讓人覺得有些害怕。

35個人的小鎮:曾有5千多居民,如今荒廢似“鬼鎮”

很多植物肆意的在房屋的縫隙中野蠻生長,青苔也在牆壁上蔓延,它們慢慢的將Akarmara變成了一座鬼城。雖然這裡還是有人生活的,但是那些沒人的建築物許多人是輕易不敢隻身前去的。

35個人的小鎮:曾有5千多居民,如今荒廢似“鬼鎮”

特別是陰雨天或者黑夜的時候,許多人都不敢在此處多有停留。其實,白天的時候,部分房屋由於樹木的遮蔽,它們內部也是很昏暗的,沒有手電筒或者其他燈光的話是不方便造訪這些建築物的內部的。

35個人的小鎮:曾有5千多居民,如今荒廢似“鬼鎮”

也許是習慣了當地的生活,或是人們不願再去重新尋找新的家園,所以即使是原來的住戶雖然基本都已走光,但留在這裡的35個居民似乎並沒有離去的打算。事實上除了這些令人發慌的建築,小鎮上的周邊景色並不差。因此,有人說,若是把小鎮是上的建築重新修葺一下,或許會是一個人人嚮往的度假地。

35個人的小鎮:曾有5千多居民,如今荒廢似“鬼鎮”

雖然小鎮已被森林取代,但是對於留下的人來說,這片森林似乎就是他們的。他們每日穿梭在森林中,可以和大自然有親密的接觸,時常可以呼吸到新鮮的空氣何嘗不是另一種幸福呢。

35個人的小鎮:曾有5千多居民,如今荒廢似“鬼鎮”

而在19世紀-20世紀之間,由於戰爭、政治、經濟開發等因素,像Akarmara這樣淪為鬼城的地方不在少數,有的可能是因為當地人想要追求更好的生活而離開,有的可能是因為天災人禍或歷史變革而讓人無法在此生活,於是慢慢的成為了鬼城。

35個人的小鎮:曾有5千多居民,如今荒廢似“鬼鎮”

行走在鬼城中,很難不讓人感到失落,這些廢棄的建築物靜靜的矗立著,等著永遠不會再回來的主人。不過,有永恆的時間和茂盛的森林還有35個居民與Akarmara作伴,相信這座鬼城也不會太孤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