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藝術品防偽溯源 用上“區塊鏈技術”

近年來,杭州藝術品市場發展迅猛,如何通過科技創新為藝術品賦能?

“目前,首批包括齊白石《還我河山》《大富貴》、黃賓虹《靈巖紀遊》、陸儼少《江深草閣》等在內的9件近現代名家書畫,已全部完成納米DNA試劑與NFC芯片嵌入、區塊鏈備案工作,並交由杭州西湖博物館存管。”新加坡和氏璧藝術基金會執行長周蠡子說,這次藝術品登記備案時引入了具有領先意義的區塊鏈技術,由新華網溯源中國全程負責藝術品的信息採集、備案及上鍊工作。通過生物DNA、NFC芯片、區塊鏈、雲計算及物聯網技術的創新融合,實現藝術品防偽溯源和版權保護,數據信息存入DNA,保存時間可長達四百年。

周蠡子說,未來3年內,基金會將在中國建立首家HESBY藝術博物館,並落地全球藝術品交易中心總部,在用科技賦能藝術品的同時,也將投身文物保護、修復的公益工作,發掘傳承東方文化,推進藝術教育的全民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