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亲生儿子,汉朝窦太后为何不喜欢景帝,而更喜欢梁王刘武?

90后女孩打工日记


窦太后是汉文帝刘恒的皇后,两人膝下共有三个孩子,分别是馆陶长公主刘嫖,汉景帝刘启和梁孝王刘武。其中,梁王刘武是窦太后最小的儿子,也是她最喜欢的儿子,窦太后喜欢他到什么程度呢?

据说,窦太后曾经多次要求汉景帝立梁王为太子,待将来死后就将皇位传给梁王。不仅如此,梁王的封地还是所有诸侯王中最大最富裕的,其衣食住行各方面都是比肩皇帝的标准,以至于梁王和汉景帝除了称呼不同外,其他各方面在外人看来已经没有任何区别。

为什么会这样呢?从冠冕堂皇的角度来看,自然是梁王刘武特别孝顺听话,再加上从感情的角度看,绝大部分父母一般都格外宠爱最小的孩子,所以,窦太后给予梁王更多的偏爱,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但是,这显然只是表面上的原因。大家应该知道,窦太后其实也是一个权力欲望非常强烈的政治人物,对此我们只需要看下后来的汉武帝就是被她压制了好多年,并且在他当太后和太皇太后的时候,窦家可以说是权倾朝野这点,我们就应该能够明白。

事实上,从权力博弈的角度来说,如果窦太后真的爱梁王刘武,真心为梁王刘武好的话,就应该严加约束梁王的行为。因为,一个亲王,从各方面处处比肩皇帝的标准,还掌握着天下最大和最富有的封地,同时还卷入到太子之位的漩涡中,这样的人通常会是什么下场,窦太后会不清楚吗?



从这层意义上来说,窦太后表现出宠爱梁王而不喜欢景帝,就和后来的杨坚夫妇喜欢杨广而不喜欢杨勇、李渊信任李世民而不太喜欢李建成、还有李世民偏爱魏王李泰而对太子李承乾不感冒是同样的道理,他们的真正目的,都是害怕儿子实力太过强大而对自己造成威胁,于是通过打造两王并立的局面来相互制衡,从而维持自己的权力。

只不过,因为杨坚、李渊和李世民都是皇帝,所以他们的布局我们很容易就看出来,而窦太后只是太后,他的儿子景帝才是皇帝,所以我们很多人在看到她宠爱梁王时,就会有意无意的忽略这点。

但是,我们也要清楚,在最高权力面前,不只是儿子和父亲,就连母亲和儿子,还有妻子和丈夫,都可能成为竞争对手。换句话说,窦太后和汉景帝,他们虽然是母子关系,但如果窦太后权力欲望太重后,他们自然也会成为政敌。



只不过,在当时的条件下,刘氏诸王占据天下三分之二的地盘,窦太后是不可能也不敢去谋取皇帝之位,所以他和汉景帝的矛盾自然没有后来武则天和她儿子那样激烈,同时窦太后也不像吕后那样凶狠跋扈,所以也没有表现出吕后和惠帝的那般冲突。

但问题是,窦家从汉文帝后期开始,就一直是大汉帝国最有权势的家族,在汉景帝时期,窦太后就开始频繁干涉朝政,在汉武帝初期时,大汉朝的大小政事,那就是窦太后说得算。从这层意义上来说,窦太后绝不是个安心待在后宫中不问世事的女人。

所以,窦太后和汉景帝自然会因为争夺权力发生冲突和矛盾,对于窦太后来说,如果汉景帝的权力越来越大,那窦太后的结局,自然只能退居后宫混吃等死,窦氏家族的权势也会不断被削弱。但是,如果汉景帝的权力被压制,窦太后可以行使的权力自然越来越大,那她就不用退居二线,窦氏家族也会越来越辉煌。



在这种背景下,窦太后必然要找帮手来扩张自己的权力,只不过因为有吕后的前车之鉴,窦太后并没有把窦氏家族的成员推到权力中心,她选择把梁王刘武和馆陶长公主刘嫖推了出来,因为这两人既是刘氏家族的成员,也是皇帝的亲弟弟和亲姐姐,由他们出来分割皇帝的权力,不太会引起众人的反感,也相对而言可以避免重蹈当年吕氏家族全员被诛的下场。

于是,在窦太后的故意偏袒和宠爱下,梁王刘武成了大汉帝国最有权势的诸侯王,甚至差点就成为大汉朝的新任皇帝。至于馆陶长公主,也成为大汉朝有史以来最显赫的公主,她的实力有多强,我们只要明白,后来汉武帝能够顺利当上皇帝,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汉武帝娶了馆陶长公主的女儿陈阿娇。

梁王刘武和馆陶长公主崛起所带来的结果,就是汉景帝始终无法强有力的巩固皇权,于是窦太后自始至终都能够稳坐在权力的巅峰,和汉景帝分庭抗礼,甚至在很多事情上,能够凌驾在汉景帝之上,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窦太后去世,也是汉武帝登基后的第六年,大汉朝的权力,才真正被皇帝所掌控,而大汉朝也由此掀起新的篇章。


我是赵帅锅


这个标题有点类似家庭教育题材,古往今来不光是帝王家有这样的情况,民间普通百姓家这样的事情有很多。

就像最近的热播据《都挺好》里面的剧情似得,虽然孩子都是自己生的,手心手背都是宝,但是总有偏心的父母,心疼这个,不喜欢那个。

俗话说慈母多败儿,汉景帝刘启和梁孝王刘武出自一母所生,但是窦太后却唯独喜欢自己的小儿子和女儿,结果她最宠爱的儿女却都不得善终,这也在片面反应了不同养育方式下,对孩子的影响。



据《史记.梁孝王世家》记载,窦太后对梁王非常宠爱,尤其是对梁王财宝方面赏赐更是胜过皇帝刘启,更过分的是窦太后甚至想让刘武继承王位。


窦太后不光宠爱幼儿刘武,对自己唯一的女儿馆陶公主刘嫖也是非常宠爱,才会让这位公主,嚣张跋扈,才做出了后来夺王位杀人的举动。


窦太后为什么只喜欢自己的幼儿刘武呢?


据说这跟窦太后的出身有关系,窦太后是平民出身的皇后,由于幼年的时候父亲早死,为了找到工作,她在很小的年龄就进了宫,很缺乏亲情的关爱。


再后来就是她嫁给了代王刘恒,为其生下了两子一女,而她也因为长子刘启被封为太子,而母凭子贵的做了皇后,由于长子刘启做了太子后学业事务比较繁忙,与窦太后相处的时间也越来越少,就导致了她对陪伴在自己的幼儿刘武格外疼爱。




窦太后对儿子的疼爱不光在感情上,在物质上、为儿子将来做打算上,无不尽心,这才有了刘武对皇位的觊觎。


据说她曾经对自己的长子要求在其百年之后,要把皇位传给幼子刘武,导致汉景帝刘启心里非常不痛快,但刘启是个非常孝顺的人,就同意了母亲的说法。


《史记·梁孝王世家第二十八》中有这样的记载“二十五年,复入朝。是时上未置太子也。上与梁王燕饮,尝从容言曰:‘千秋万岁後传於王。’王辞谢。虽知非至言,然心内喜。太后亦然。”


汉景帝刘启的这次提出,正是窦太后背后惦念的,而刘武自从得到了皇帝这样的“应允”,就信以为真,对汉景帝刘启感激涕零。


这才有了“七国之乱”吴王刘濞造反之时,刘武倾全城之力平定扰乱。(估计想着以后天下也是自己的,所以才会卖力)



然而后来汉景帝却没有立刘武为储君,导致了刘武知道后,伤心不已,而窦太后为了不让儿子伤心,竟公然提出立刘武为太子刘武为太子,却被袁盎等大臣所阻。



后来梁王刘武因为怨恨袁盎等人,派人刺杀袁盎等众多朝中大臣,景帝为此大怒,下令刘武永世不得再踏进长安半步。


回到自己封地后的刘武因受不了这样的打击不久就郁郁而终了。



微风之语


汉窦太后为何偏爱梁王而不喜欢景帝?


(窦太后影视照)

我想,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亦无没根没由的恨!只是其中的缘由,或许是外人眼中的“乖巧孝顺”不同、近疏有别,也或许是不足为外人道的某个“意外”……

《左传》开篇就讲了一个母亲偏爱的事例:

郑武公妻姜氏,只因大儿子出生时难产,甚是讨厌自己的儿子,而且取名为「寤生」。
(郑庄公雕像)

后来在册立时,先是多次要求武公立幼子共叔段为太子,未果。后寤生继位为庄公,又要求庄公将险要之地“制地”给共叔段,不成,再要求庄公将京城封给幼子……

如此多次不合理的要求,郑庄公极为恼火,自认自己未做错什么,而母亲却一直偏爱弟弟,如是发誓〔不及黄泉,不相见也〕――今生不见母亲,除非黄泉路上。

幸喜郑庄公后来良心发现,觉得母亲纵使偏心,但母亲还是母亲,怎能永世不见呢?如是,在颖考叔的帮助下,挖地道而见母。

又道是“一碗水难以端平”,纵使都是自已的骨肉,但生长过程不同,陪伴时间不等,性情处境有别,区分对待也是人之常情,又何必计较太多。
(母爱)


相反,问母亲为何偏爱之前,不如先问自己:自己爱母亲的心是否比兄弟多呢?


瑰谷清风


这个其实在很多家庭都有这个现象,梁王刘武是小儿子!通常来说父母都会更喜欢小儿子一些!

比如郑庄公的妈妈就一直不喜欢郑庄公,而是喜欢他的弟弟共叔段!一步步的把共叔段惯成了一位早饭的儿子,然后就被郑庄公给干掉了!

还有成吉思汗也是如此,他把他的汗位传给了比较贤明的窝阔台,但是把绝大多数的兵权传给了小儿子托雷,这也是造成了蒙元王朝内部斗争一直不断的最为重要的原因!

对于汉民族来说早早的认识到这一点,就在周王朝的时候就建立了嫡长子制度,也就是说嫡长子是未来的君主,是君,是所有弟弟的君主!是整个国家和家族的未来的继承者!

不过在后代执行的过程中还是有出入的,还有一个原则就是立贤立长!


鹏程日志


汉朝窦姓是个大家族,汉景帝喜欢节俭,汉文帝汉景帝的经济基础,使汉武帝才有打匈奴的本钱。也是因为汉景帝节俭省钱,后宫的钱不够啊,工资一年比一年少,窦太后本来就是厉害的主,哪里受的苦?所以就怨气冲天,,,


赵撿子


梁王刘武是她最小的儿子,中国有父母疼小儿的传统吧


用户61568681228


一个古板的景帝、一个潇洒的梁王、一个年龄大了!一个年龄小!


9逸兴遄飞


天下老人爱小儿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