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细思恐极的事件?

提问达人魔力侠


历史上有哪些细思极恐的事件?我说一件,不仔细琢磨也是很恐怖的,那就是冉闵应该也吃过人肉,而且很多次。




五胡乱华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之一,尤其对于北方华夏人而言。其中又尤其以羯族建立的后赵时期为甚。

羯族行军打仗不准备军粮,走到哪儿抢到哪儿。如果没有抢的就抓人,男的来吃,女的用来淫乐。女人被折磨完了仍然逃不脱被吃的下场。

冉闵的父亲冉良,是乞活军一员,11岁开始带领族人抵抗胡军,可惜12岁那年被羯族首领石勒俘虏,从此效劳羯族军队。此年是公元312年。

公元319年,石勒建立后赵。

后来,冉闵被石勒的侄子石虎收为养孙。

公元334年,石虎杀掉石勒儿子石弘,篡位登基。

冉闵在石虎手下历任建节将军、北中郎将、游击将军,封修成侯。

冉闵骁勇善战,勇力过人,多谋善断。尤其是攻打东晋,战功卓著,令东晋将领闻风散胆。


羯族以人为军粮,冉闵一直在后赵军队,个中曲折,细思极恐。

石虎是历史有名的暴君,杀人如麻,无恶不作。石虎后宫有四万宫女,这石虎还不满足,平时如果看上大臣家眷,必定上家奸淫。

最骇人听闻的是石虎信仰佛教,经常找一些尼姑讨论“佛法”。有姿色的尼姑,一般只有一个下场:被石虎奸淫,之后杀掉,混合牛羊肉炖了。石虎不仅自己吃,还赏赐大臣,让大臣分辨吃的是什么肉。

冉闵是石虎的孙子,也是石虎的镇国将军,。这样的宴会应该参加了不少次。

后来石虎儿子石尊夺得帝位,曾经许诺冉闵,立他为太子。结果石尊立了自己的儿子为储君,冉闵大怒,屠尽石氏一族,自立为帝,建立冉魏,并下达了有名的“杀胡令”。


自此羯族几乎灭族。

纵观冉闵一生,除去最后两年,一直在为羯族打仗。冉闵自出生即生活于羯族族群,已经是胡化的汉人,对于羯族生活习惯,肯定也习以为常,所以冉闵肯定吃过人。

后来冉闵被鲜卑杀掉,冉魏被困邺城,城中无粮,石虎后宫四万余人也被吃了个干干净净。“邺中饥,人相食,虎时宫人被食略尽”。


别酒怯流年


历史上,有些事,恐不恐怖不知道,让人乍舌还是算的:

1,王莽的头盖骨居然被后世帝王收藏了快300年了,从东汉一直到晋惠帝时。

公元23年,绿林军杀入长安,王莽在混乱中被商人杜吴所杀,尸体被士卒分尸,百姓争食其舌头。其头骨经过处理后被光武帝刘秀收藏在武库,一为炫耀功绩,二是为了警示:这就是乱臣贼子的下场。直到公元295年晋惠帝时洛阳武库着火王莽头骨也付之一炬,这倒霉的仁兄的头骨才得安息解脱。


2,赤眉军掘西汉帝陵,吕后尸体被侮辱。

此事在在后汉书里确有记载,在列传的第一篇里就有。原文是“…至阳城、番须中,逢大雪,坑谷皆满,士多冻死,乃复还,发掘诸陵,取其宝货,遂污辱吕后尸。凡贼所发,有玉匣殓者率皆如生,故赤眉得多行淫秽。”吕后死时都61了,赤眉军这等行径着实是不堪入目。

3,黄巢大军拿人当军粮。

说的是黄巢大军军中缺粮,于是就把人当粮食来吃,新旧唐书和资质通鉴里就有相关叙述,说是还造了碓臼,把人丢进去,连皮带肉骨头什么的整碎了吃。这吃法,有点吓人,但回头一想,不会是为了抹黑才写成这样吧,不过一想起后来岳飞军队也有吃敌军尸体的事,我又对黄巢大军吃人之事多了几分猜想。

4,南朝刘子业,荒淫无度,乱伦令乍舌。

刘子业的姑姑新蔡公主刘英媚,是卫将军何瑀之子何迈的妻子,结果被刘子业看上了,召进宫然后被强行霸占。而且刘子业还与自己的亲姐姐山阴公主刘楚玉耍在了一起,啧啧,实在是…



那年那兔这些事


解放战争中,粟裕在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歼灭华东战场国军战斗力最强的整编七十四师,虽然最后取胜了,但粟裕后来回忆起来,对这一仗也是惊出了一身冷汗。因为这是险胜,稍有不慎,华东野战军就有全军被国军包了饺子的危险。

当时的华东战场的基本态势是,原本由粟裕率领在苏中作战的华中野战军已经退到山东根据地,与山东野战军会和,改称华东野战军,下辖十个纵队,由陈毅、粟裕统一指挥,全军总计约有二十七万人,在山东仍然处于内线作战的态势。而在华东战场的国军总计三个兵团24个整编师(军),总计约45万人。

在华东战场上的国军中,整编七十四师和第五军、第十八军是国军五大主力,黄百韬的整编25师和李天霞的整编83师也都是装备比较好、战斗力比较强的部队。加上王耀武在济南的部队,在华东地区对华东野战军进行重点进攻,解放军不断后撤,解放区日渐缩小,只剩下方圆不到一百公里的狭小区域。

这时候,解放军急需打一仗来打破国军的重点进攻。但战场态势对解放军非常不利,国军在发起进攻之后,逐步对解放军形成了弧形包围圈,而且一改之前主力部队孤军冒进的打法,改为稳扎稳打,哪怕每天只前进五公里、十公里,战线也要保持得非常紧凑,友邻部队之间联系始终比较紧密。

一开始,粟裕计划歼灭王耀武手下的军队中的一部,但王耀武反应很快,发现形势不对,立刻命令部队后撤了。粟裕分析战场态势之后,认为围攻解放区的部队中,只有整编74师比较突出,有可能分割出来,包围歼灭。整编74师是围攻解放区的尖刀部队,位置居中,略微靠前,与两翼的整编25师和整编83师之间只有二十多公里的距离。

决心先打整编74师之后,粟裕将华东野战军十个纵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穿插分割,承担阻援任务,一部分包围和歼灭整编74师。只要能够先打掉整编74师,国军的弧形包围圈就会被打破,山东战场的局面就可以得到有效缓解。但如果在包围之后不能迅速歼灭,国军其余部队迅速救援,就会将华东野战军全部包围起来,态势是非常危险的。

虽然国军此时拥有坦克、飞机、轻重火炮等重型武器,装备上的优势比较明显,但解放军最大的优势在于,各部队相互之间比较团结,执行任务比较坚决。整编74师师长张灵甫是委员长爱将,恃宠而骄,一直不把其他友邻部队放在眼里,尤其是和他的上级汤恩伯、和他同属汤恩伯指挥的李天霞,他都非常反感。只有黄百韬的整编25师和他关系相对好一些。

国家的另一个缺陷在于,虽然他们拥有坦克、飞机、轻重火炮等现代化装备,但军队素质本身仍然是比较低劣的,对这些武器也不太会使用,装备优势经常发挥不出来,而且会变成他们的累赘。经常出现的情况是,国军只会把坦克当成会移动的火炮使用,而无法把它的威力最大化的发挥出来。

尤其是这些武器都需要汽油才能运转,因此一旦离开后勤基地,物资补给被切断,这些武器就会变成彻彻底底的累赘。而且,当时国内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比较低,道路、桥梁都难以承载这些武器的大规模运动,一旦陷入湖泊、沼泽比较密集的地区,道路泥泞,国军就只能放弃这些重武器,才能继续前进和作战。

巧合的是,整编74师刚好碰到了连续下雨,道路泥泞,张灵甫于是下令放弃重武器,基本上只携带了轻武器。而在发现自己已经被华野包围之后,张灵甫并没有向后撤退突围,而是且战且进,转移到了孟良崮,企图占领高点后固守待援,等待援军。但他到了孟良崮之后才发现,孟良崮的条件完全不具备固守的可能,连水源都无法解决。

国军也曾试图空投物资给张灵甫,但因为张灵甫的部队没有重武器,所以阵地很快就被压缩到一个很小的区域,飞机空投也不准,大多数直接空投到解放军阵地上去了。张灵甫指望的援军是离他最近的整编二十五师和整编八十三师,只要其中任何一个方向能够突破解放军的阻援阵地,就可以把张灵甫解救出来。但前提是他能够坚持到他们攻破解放军的阻援。

黄百韬得到救援张灵甫的命令后,进攻是非常积极的,全力攻击,一度打到离被包围的整编74师只有五公里的地方。李天霞因为和张灵甫有争夺整编七十四师师长的宿怨,之前与张灵甫关系也比较紧张,所以进攻并不积极,只是应付差事。所以,虽然国军统帅部命令华东战场的国军全力救援,但实际上比较卖力的只有整编二十五师。

更重要的是,整编二十五师还未突破解放军的阻援阵地,张灵甫的整编七十四师就已经被全歼了,张灵甫本人也死了。因为整编七十四师当时轻装转移,所以缺乏固守阵地的重武器,物资也很快就断了,粮弹皆绝,士气瓦解,解放军发起总攻之后,很快就解决了战斗,没有给国军其它部队救援争取到足够的时间。

而到了豫东战役的后半段,粟裕一度包围了黄百韬的整编二十五师,前面进展也是比较顺利的,但周围的国军救援比较积极,尤其是胡琏,杀了个回马枪,华野猝不及防,兵力不足,最后只能撤离战场,没有在豫东战役中消灭黄百韬。黄百韬之所以能逃出生天,除了胡琏救援积极之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黄百韬并没有丢掉重武器,能够在解放军的包围圈中固守待援。


萧武


历史上细思极恐的事件多了去了!仅以中华“金瓯无缺”这一点来看,很多事情,真的是中华民族之大幸!

我国有300万平方公里海上领土,这些国土只有最小的渤海是内海,其他都是外海,与其他国家共享。那么,我们是如何在海空军不发达的情况下捍卫海洋主权呢?

听我给慢慢讲:

1,力排众议取海南岛!

1949年新中国成立,解放军掌握大陆大部分土地,大局底定的情况下,我第三野战军一部在金门战役中被歼灭两个团,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我们缺少足够强的海空军实力!

当时,蒋介石反动集团,据守台湾岛和海南岛,加上美军的海空军掩护,俨然对我大陆形成了c形包围。解放军能否实现解放全中国的梦想,在很多人那里打上了问号。

当时驻扎雷州半岛的40军和43军,隶属于第四野战军第十三兵团,兵团司令邓华。当时的情况是,毛主席代表的中央军委、林帅代表的广州军区、甚至邓华所属的兵团很多指战员,对解放海南岛持慎重态度,只有40军军长韩先楚,不顾个人荣辱,多次请战,战役终于打响。

韩先楚面对的敌人,不是别人,正是素有“老虎仔”之称的薛岳。薛岳在海南岛部署10万大军,建立起海陆空立体防御体系,号称“伯陵防线”。薛岳把一生的心血都放在了海南岛,看起来真的不可战胜吗?

渡海作战、登陆作战,这对于半辈子都没见过大海的四野战士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人民的呼唤、祖国的号召,让他们克服了一切困难,没有运兵船,就用木帆船,没有登陆艇,就用小舢板,甚至,战士们把野战炮步兵炮安在了船上,成了木制的小炮艇。

高昂的士气,克服了简陋的装备带来的困难。1950年4月16日,我军发动强攻,一个星期占领海口市,再一个星期解放全岛,国军被歼敌3.3万,而我则伤亡4500人。薛伯陵的伯陵防线,在人民子弟兵那里如土鸡瓦狗般脆弱!

试想一下,如果没有韩先楚将军多次请战,中央军委当机立断,等到美军开过来,等到朝战爆发,解放海南岛真是遥遥无期了。

2,当机立断收复西沙群岛!

1950年,我军用木船、帆船、土炮艇赶走了炮舰飞机无数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了海南岛,却因为没有新式海军和空军协同,只能眼睁睁看着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侵占我南海岛礁。

到70年代,国际形势发生逆转,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终于结束了对我国长达20多年的封锁围堵和孤立,开始建立了正常外交关系。而美国也因为陷于越南泥潭终于决定撤军,美军离开西沙群岛,我国收复西沙群岛的窗口期终于打开。

虽然比起20年前,我军的海空军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可是我国海军南海舰队仅有几艘百吨级护卫艇、猎潜艇和扫雷艇能到达西沙群岛,至于空军我们的歼6在西沙上空只能留空10分钟,作战能力十分有限。而南越政权则得到了美军留下的大量舰艇和飞机。在西沙,我军依旧处于劣势。

和当初的海南岛战役一样,解放西沙,有困难克服困难也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1974年1月,面对越南对西沙的侵占和对我国渔民的炮轰,我军毅然发动自卫反击,1月19日,西沙海域4个多小时激战,南越10号舰被击沉,驱逐舰4、5、16号被击伤后逃逸。1月20日9时35分,我南海舰队步兵分队,向被南越军队侵占的甘泉、珊瑚和金银三岛逐岛发起攻击,下午14点,三岛获得解放。

当初没有毛主席的英明决策,南海舰队坚决消灭来犯之敌,西沙群岛现在怎么样,真的很难说。

3,中国海军奋起反击捍卫南沙主权!

西沙海战中,暴露出我国海空军装备上的巨大劣势,要想强国强军,必须改革开放,走精兵路线!到80年代,南海形势继续恶化,完成统一的越南彻底倒向苏联,在陆上入侵我国云南广西等地,在海上继续霸占西沙、南沙等岛屿拒不归还。

抗美援越时期,北越政府明确表示西沙、南沙是中国领土,可是当北越吃掉南越,完成统一后,却不认账了。尤其是苏联驻军金兰湾后,越军更加嚣张。1987年,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要求,我国在永暑礁筹划建立74号海洋观测站。此时的越军,对我永暑礁建设进行骚扰和侦察,甚至登陆对抗。到1988年,越南军队连续侵占了我南沙群岛中的西礁、无弋礁、日积礁、大现礁、东礁等5个岛礁。我南海舰队忍无可忍,发动反击。

1988年3月14日8点10分,越军与我军在南海赤瓜礁相遇。8时47分越军打响第一枪,我军舰艇还击,9分钟后,敌604船起火下沉,赤瓜礁越军投降。几乎同时,鬼喊礁、琼礁的越军也与我军交火,均被打败。

南沙海战,我军收复9个岛礁,仅有1人因走火受伤,而越军则死伤300人,被俘虏40人,舰艇被击沉两艘,重伤一艘。

如果没有1988年南沙海战中我军坚决回击英勇作战,很难想象今天的南海是什么样的状态。

反观东海,抗战胜利后蒋政府放弃对琉球的主权要求,在钓鱼岛问题上不作为,留下了无穷的祸害。


历史知事


抗日战争胜利后,毛泽东飞赴重庆谈判

抗日战争胜利后,全体中国人民,迎来了八年艰苦抗战的胜利。那时候全体中国人民正沉浸在胜利的狂欢之中。

殊不知,这时候蒋介石已经秘密把自己的部队,运向了全国各地。

蒋介石的心思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一做法很明显,就是抢人,抢地盘。发动内战,一举歼灭中国共产党,然后,好实现他的独裁统治。

但是,这个时候,蒋介石还不能主动挑起内战。

因为抗战刚刚胜利,人民不想再立刻卷进炮火当中。他不能违背民心,否则,激起民愤那就得不偿失了。

而且蒋介石也心知肚明,当时全体中国人民的意愿,就是呼吁国共两党开始合作。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蒋介石提出了一个细思恐极的大胆想法。

这个想法就是邀请中共的领导人,到重庆谈判。

为什么说这个想法是细思极恐的呢?

因为蒋介石的这个谈判,是不怀好意的。中国历史上,有一个极其著名的典故,叫做鸿门宴。

蒋介石深知历史典故,他笃定这时候让毛泽东来重庆谈判,考虑到个人的安全问题,毛泽东肯定不敢前来的。

万一毛泽东不敢来的话,他就会大书特书,把全部的责任推给共产党,给全体中国人民说,是共产党不想和谈,所以,他就可以以此为由,挑起内战,对中国共产党发动战争了。

蒋介石走的这一步,自认为是走的比较高明。但是,他这也太小瞧毛泽东了。

毛泽东也是熟读兵书,深知典故的人,蒋介石的内心想法,蒋介石的阴谋诡计,他岂能不知道。

为了不至于让蒋介石的奸计得意实现,毛泽东力派己见,不顾其他人的反对,依然决然的选择去了重庆和蒋介石谈判。

当时陪同毛泽东前去的是周恩来,王若飞,叶挺等人。

你看蒋介石这种用心是不是细思极恐呀,毛泽东也不是不知道,此次前去凶险万分。但是,为了广大人民的利益,他不得不去。

毛泽东的到来,令蒋介石大跌眼镜,这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一件事。

因为他料定毛泽东不敢来,所以,蒋介石也就没有准备和谈的稿件了。正是因为准备的东西,一点都不充分。所以,谈判才持续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并没有取得多大的进展。

好不容易谈判达成了一致的意见。

这个和谈的双十协定,最终还是被蒋介石给撕毁了。

蒋介石终于露出了自己的本性,他率先挑起了内战。

事实证明蒋介石是错的,因为他最终失败了,正是因为他的做法没有顺应民意,所以失败了,这当然也是必然的了。


史学达人


如果不是韩先楚将军置个人生死和军事荣誉于度外,力排众议,在没有海空军配合下,率军跨海收复海南。我国可能会有两个“台湾”。那样的话,别提什么西沙,南沙了,整个南海都不是我们的了。

收复海南岛战役正式开始时是在1950年4月16日,于同年5月1日结束,海南岛全境解放。而1950年5月金日成访问我国,我们才知道朝鲜要行动了。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6月27日,第七舰队隔断台湾海峡。

如果,不是韩先楚“一意孤行”,坚持不将战斗延期,美国可能连琼州海峡也给封锁了。

在收复海南之前,两个巨大的阴影笼罩在众人心头。

1949年10月24日晚,三野第十兵团下属的28军调集三个团九千余人作为第一梯队,向大金门岛发动进攻。25日凌晨1点30分,我军第一梯队开始在金门登陆。金门岛上的4万国军,依靠工事和炮火优势,对我登陆军队展开猛烈阻击。而此时,隔海相望的我军第二梯队、第三梯队却毫无办法,只能眼睁睁看着第一梯队血战优势敌人。这是因为,我军船只不够,所有船只都被用到运送第一梯队了,这些船去了就没再回来。

经过三天三夜的激战,第一批登陆的9000多官兵大部分壮烈牺牲,余下的被俘。

此战,是解放战争中,我军遭受的最惨重的一次失败战例。

而且,在金门战役之后,我军在11月攻击登步岛也同样遭受了失利。连续两次登岛作战失利,实在是影响士气。

所以,等到四野准备发动解放海南岛战斗时,毛主席专门发电报要求四野向三野调查渡海作战经验,避免重蹈金门覆辙。

在毛主席,四野司令部的林总,广东军委的叶帅,15兵团司令邓华等领导都主张推迟收复海南岛的情况下,韩先楚作为军长,却多次请战。

当时,国军在海南岛的最高指挥官是薛岳(薛伯陵)。他手下有10万人,分成四个战区。国军在海军舰艇50艘、空军飞机45架的支援下,组成了所谓海陆空立体防御。薛岳对此防御非常得意,还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其为“伯陵防线”。

而解放军一方是四野下属的第四十、四十三军,以及加农炮兵第二十八团、高射炮兵第一、九团及工兵一部,共计10万余人。不过,我军没有登陆舰,主力船只都是木帆船,还有少量木帆船加个发动机改成的机帆船。木帆船没风的话,是走不动的。

当时,我军的作战计划是,利用海南岛本地的琼崖纵队(16000游击队员)配合,先偷渡过去两个加强营和两个团。然后,军级领导亲自上前线指挥4万人组成的主力部队,带着3天物资,强行登陆。这样,就算遇到敌人顽强阻击,我们还有3天时间组织后援。(这是吸取了金门战役教训,不要各自为战。)。

1950年1月10日,在苏联访问的毛主席指示,将进攻时间由“春节”推迟到“争取春夏两季解决海南问题”。

1950年2月1日,叶剑英在广东军政委员会上,传达毛主席指示,宣布战役发起时间推迟至6月份。(真要是推迟到6月份,朝鲜战争也快爆发了。而且,4月份的季风是顺风顺水,过了4月,只能等9月了。那时候,真的没机会了。)

2月9日,邓华任司令开会时,传达的意思为“6月份不一定行,年底之前解决就不错。”

(韩先楚,毛主席)

当时,对于这个命令,负责强攻海南岛的40军和43军的态度完全不一样。43军军长回去以后就把推迟的消息传达下去,部队也松懈了。而40军军长韩先楚却压下了这个消息,让军队照样训练。

3月20日,韩先楚将军主动请战。必须赶上4月份的季风,不然,夜长梦多。5个月后,还不知道什么情况。不能等到9月!韩先楚的请战电报上去以后,没有任何回复。

3月31日,韩先楚以40军党委名义致电15兵团,再次请战。依然没人理会。

4月7日,韩先楚一个人名义,分别致电15兵团、四野、军委,要求立即发起海南岛战役。韩先楚的电报是这么写的:“如43军未准备好,愿率40军主力渡海作战”。

此时,40军内部,也没人支持韩先楚了。而且,很多战士因为前两次登岛作战失败的例子,也有了畏战情绪。就连40军参谋长宁贤文这样的高级领导,为了不上海南岛前线,竟然把自己弄伤了。

当时,宁贤文说是特务把他打伤的。可是警卫员说“我可以保证首长不被特务打伤,可我不敢保证首长自己打伤自己──我知道他什么时候会拿石头砸自己的脚呀?”

4月10日,韩先楚的多次请命,终于说服了林彪。林彪说服了毛主席。韩先楚终于等来了进攻命令。

4月16日,海南岛战役开始。由于43军以为作战推迟了,训练不足,第一批次只凑出一个半团。而韩先楚的40军一下子拿出6个团!同时,韩先楚本人也是军级领导中,第一个登上海南岛的。

(当时,很多团级甚至军级以上干部都不想第一批次登岛。都怕跟前两次金门和登步岛战役一样,白白牺牲了。韩先楚在组织第一批次指挥部时,让踊跃报名,没人响应。甚至,在开战前,部分团级干部,在临上船时,找个理由溜走了。正是他们的衬托,才显出韩先楚将军的伟大!)

4月17日凌晨3时,40军的木帆船战胜国民党战舰,顺利在滩头登陆。韩先楚将军带头冲锋时,幸好被部下及时发现,一个连的战士死死的将他按在一块石头后面,不准他冲锋。

三天后,薛岳的防御体系被韩先楚打碎。22日下午,薛岳坐飞机逃离海南。

5月1日,海南全境解放。

后来,毛主席把韩先楚放到福建当书记了。毛主席估计是想让韩先楚这样的猛将在福建震慑对面:这个人曾打下来海南,现在,他就在你们对面守着你们!

有韩先楚将军这样的猛将,实在是国之大幸!

(文|勇战王聊历史)


勇战王聊历史


1950年的广州,有座名闻遐迩的广州中央医院。


当时解放海南岛以及收复东南沿海岛屿的战斗异常激烈,只有在战斗中表现最勇敢的伤员才有机会来这里治疗。但恐怖的阴云笼罩在这所医院上空。

曾献余,一级战斗英雄,手术后输血时被人拔掉了输血管,最后伤重不治。

曾明涧、段雨东当时只有十七岁,在解放嵊泗列岛时,负伤后把肠子缠在枪托上继续战斗,他们所在部队的首长含泪请求医院的工作人员:求求他们一定要把这两个战斗英雄救活,因为他们太年轻了,手术后在特护病房,他俩被人用被子蒙头,因窒息身亡。

杨仲明,1933年参军,立过六次大功,在轮椅上被人从三楼上推下去,造成严重脑震荡,当场死亡……。

一起起血淋淋的谋杀案让人触目惊心,甚至惊动了高层领导,一个专案小组悄然组成,经过严密的调查。

一个刚满22岁,叫傅亚蓉的漂亮女护士进入了专案组的视线,可就这样一个单薄瘦弱的年轻姑娘,又怎么能下此毒手。

后来顺藤摸瓜,发现这个女孩儿喜欢音乐,西洋文学,而x光室四十多岁的孔钰有过留学经历,是傅亚蓉心目中的偶像,两个人经常厮混在一起。



再后来又发现还有几个女护士也和孔钰有染,一个犯罪团伙浮出水面,从医院的主治医师到茶炉工一共20多人,先后直接害死了100多个战斗英雄。

有关部门从他们手里缴获了大批武器。这个搞得医院人心惶惶的团伙,终于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花近高楼1


珍宝岛事件,虽然在我国建国后的历次战争中规模最小,持续时间最短,但对我国乃至世界的影响却是异常巨大的。

很多人认为这是继抗美援朝战争后,共和国面临的最严重的挑战。稍有不慎,全球数十亿人的命运可能会因此彻底改写。

因为抗美援朝的辉煌胜利,我国和西方世界彻底对立,同时与苏联的合作全面展开。在苏联的帮助下,我国逐渐建立起完备的工业体系,赫鲁晓夫甚至帮助我国建立了小型的原子反应堆,为我国的核工业奠定雄厚基础。

然而,苏联为美苏争霸的需要,在向我国提供大量援助的同时,也不断向我国提出苛刻的外交条件,例如利用我国沿海建立中苏联合舰队,这种侵犯共和国主权的行为被领袖断然拒绝,再加上苏共二十大造成的一系列不良影响,中苏最终分道扬镳,两国关系不断恶化。

随即苏联撤走所有专家,并在中印冲突中偏袒印度,两国关系跌入冰点。

1964年,苏联高层发动政变,赫鲁晓夫被迫下台,能力平庸的勃列日涅夫成为苏联新的掌门人。

鉴于赫鲁晓夫的改革全面失败,勃列日涅夫重拾斯大林时期的畸形发展模式,重工业优先的苏联综合国力不降反增,开始在美苏争霸中逐渐占据上风。

从64年开始,苏联向中苏边境不断增兵,并在珍宝岛周边不断制造摩擦事件。至珍宝岛事件爆发前,苏军在边境的挑衅高达4189起,两国战事一触即发。

面对苏军的挑衅,我方保持了相当的克制,领袖从全国各地挑选身强体壮的士兵,应对苏军的棍棒武斗。1968年12月27日,75名苏军在装甲车等装备的掩护下入侵珍宝岛,双方冲突迅速升级。

1969年3月2日,珍宝岛事件拉开序幕,双方在面积仅0.74平方公里的小岛上,进行了异常激烈的冲突,苏军甚至动用了当时较为先进的T-62坦克及“冰雹”火箭炮,但珍宝岛仍然牢牢掌握在我方手中。

至4月2日双方武装冲突暂时结束,苏军被歼灭100多人,伤亡50多人,一辆T-62坦克被我方缴获,而我方则付出了阵亡71人的代价。

珍宝岛冲突规模并不大,但却极大地震动了世界,一方面中苏两国都是共产主义国家,两国在强大的战争动员能力上有着可怕的相似性,如果战争规模扩大,很可能波及亚太及整个世界;更可怕的是中苏两国都是拥核国家,两国的冲突很可能引发毁灭人类的核战争,这不能不使其他国家胆战心惊,尤其是大洋彼岸的美国。

珍宝岛事件爆发后,苏联高层大为惊骇,以苏联国防部长格列奇科元帅、部长助理崔可夫元帅等为首的强硬派主张一劳永逸地消除中国威胁,他们提议动用西伯利亚的中程弹道导弹,携带核弹头对我国境内的重要目标实施外科手术式的核打击。

鉴于启动核战争的后果太过严重,苏联在打击我国之前,苏联驻美国大使多勃雷宁在华盛顿紧急约见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通报了苏联准备打核战争的意图,试探美国的反应同时争取美国保持中立。

美国总统尼克松主持高层紧急磋商,认为苏联是美国的最大威胁,强大的共和国反而是牵制苏联的重要力量。再加上此时的共和国已经拥有核武器,一旦核大战爆发,大洋彼岸的美国也不能幸免。

所以美国坚决反对苏联使用核武器,并设法通过不太显眼的《华盛顿明星报》在醒目位置刊登了“苏联欲对共和国做外科手术式核打击”的重磅头条。

该消息指出苏联欲动用中程弹道导弹携带几百万吨当量核弹头,对共和国重要的酒泉、罗布泊、西昌、北京、长春、鞍山等重要工业城市进行外科手术式核打击。

此消息震动世界,勃列日涅夫暴跳如雷,大骂美国佬出卖了我们。

与此同时,收到美国消息的领袖紧急疏散在京领导,并开始了自建国以来最大规模的战争动员,大量企业转向军工生产工厂,迁往交通闭塞的三线地区,解放军全面进入临战状态。

为使苏联彻底放弃打击共和国的野心,美国尼克松政府在出卖了苏联的战争意图后,用破译的苏联密码,向苏联发出苏联本土134个重要城市的经纬度坐标,宣称只要苏联动用核武器,美国将迅速对苏联给予核报复。

与此同时,共和国在1969年9月23日和29日,分别进行了当量为2.5万吨地下原子弹裂变爆炸和空投300万吨当量的氢弹热核爆炸,世界各地检测站都接收到了信息。此时的我国战略导弹已研制成功,具备了向苏联境内投送的能力。

中美两国的强硬态度让勃列日涅夫异常难堪,虽然苏联在西伯利亚增兵上百万,同时和蒙古签订了友好互助条约,对我国东北、华北及西北三个方向形成了严重威胁,但苏联却不敢轻举妄动。

尴尬的苏联不得不寻求外交途径解决中苏争端,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利用赴越南吊唁胡志明之机,同总理进行了短暂会晤,但并未取得实质性结果,双方局势依然剑拔弩张。

不过因为中美两国的默契合作,为双方关系正常化打下了坚实基础。随后基辛格乘1971年访问巴基斯坦之机秘密造访共和国,1972年中美两国关系开始正常化,我国外交打开新局面。

随后,中美两国的合作日益加深,我国也在70年代末期开始了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苏联则在中美两国的掣肘下,于1991年分崩离析,盘踞在我国北方数十年的红色威胁就此解除。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静夜史


历史上细思恐极的事情我举两个例子

1·金朝于公元1115年由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建立,当时建立之初处处学汉人,称帝后,文武大臣也称皇帝万岁,

金太祖听后,不同意,他说人不能活到一万岁的,一个人能活到120岁就知足了。他不许大臣称呼他为万岁。




到1234年金朝在蒙古和南宋的夹击下灭亡了。金国从1115年开国,到1234年灭亡!历时119年!

2·大清朝兴于女人,亡于女人。清朝进关后,孝庄皇后撑起了孤儿寡母的大清朝。后被尊为圣母皇太后!

1912年摇摇欲坠的大清朝灭亡,间接的说亡于慈禧太后,慈禧太后也被尊称为圣母皇太后。

以上见于野史!没有正史依据,我就一说,你就一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古典青年


每次提到历史上那些细思极恐的事件,小编首先想到就是建文帝朱允炆在靖难之役中说的那句:“勿使朕有杀叔之名”。

因为正是这样一句话,给了燕王朱棣一道免死金牌,从此得以在战场上开挂,不断穿梭于万军之中而毫发无损。因此,朱允炆这句看似脑子短路的话,无疑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他最后的失败。

过去,我们的史书总是习惯性的把建文帝塑造成一位个性格儒弱的皇帝,并把其靖难之役中的失败归咎于这样性格缺陷。但如果我们进一步去了解朱允炆前期的削藩行动,就会发现朱允炆并非我们想象的那般儒弱。

实际上,真实的朱允炆一点都不儒弱,反而是一个杀伐果断,行动迅速的皇帝。

因为,朱允炆的削藩计划早在他登基之前,就已经着手筹划了。公元1398六月(洪武三十一年),才刚即位两三个月的朱允炆便雷厉风行的动手削藩。他首先以周王次子举报父王谋反为借口,把周王废为庶人,并将其全家统统押解抵京。须知道,那时周王次子才十岁,这样的告发借口,显然相当的牵强,朱允炆这么做明摆是”欲加之罪“。

而这仅仅只是开始,紧接着,朱允炆又以湘王朱柏被人告发谋反为由,即刻传召朱柏。有了周王的前车之鉴,朱柏因此而害怕得在自己的王宫中自焚而亡。

从朱允炆削藩的种种行径上看,丝毫看不出朱允炆有半点的儒弱。他对待自己的皇叔们都能如此凶残,反倒颇有点朱元璋的作风。

言归正传,既然早在朱棣起兵以前,就已经有藩王因削藩而丧命了。也就是说,建文帝朱允炆其实早就背上了”杀叔的罪名“。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杀叔的罪名“早已背上,后来在面对燕王的叛乱时,朱允炆又为什么要说“勿使朕有杀叔之名”呢?

这句话背后的意思,还真的细思极恐。按理说,既然朱棣都公开造反,朱允炆又怎么可能会保全他的性命呢?

但是,朱棣毕竟是自己的皇叔,而且他又是打着”靖难“的旗号。因此,朱允炆又不能明目张胆的下格杀令。因此,朱允炆的“勿使朕有杀叔之名”这句话,不过是一句客套话而已。其实,他的意思不是说不能杀死朱棣,而应该是要让朱棣死得不太明显,从而能让自己有借口洗脱杀叔的罪名。

但问题是,朱允炆手底下的人居然曲解了这句话的真实意图。而到了前线,李景隆这些前线将领更是把这话当作圣旨,坚决执行到底。这无疑就等于给了朱棣一块”无敌护身符“,使他得以在战场上刀枪不入,自由穿梭于万军之中而来去无损。

如果我们再结合前敌总指挥李景隆的举动来思考,那就更加可疑了!

其实,作为大军统帅的李景隆,如果他能理解清楚建文帝这句“勿使朕有杀叔之名”背后的真实含义。那么在战场上,朱棣即便死不了,应该也不至于敢如此嚣张才对。然而,李景隆却如实的执行这句话的表面意思。

按理说,李景隆怎么说也是明初名将李文忠之子,可谓将门虎子,自幼接受良好的军事和政治教育,袭爵曹国公,并且多次奉旨出京练军。这样一个人,不应该是一个水货。

再说,当朱棣一听说是李景隆统兵时,即便是敌众我寡的劣势下,他都敢直接断言官军必败。而最后,李景隆又真是每次都如朱棣所说的那样,一次又一次的大败而归,硬生生的坑掉了建文帝的数十万军队。

更可疑的是,到燕军兵临城下之际,李景隆直接就打开金川门投降。而且燕王朱棣即位后,论功行赏时,李景隆居然被封为太子太师,赐功臣勋号,加柱国,增岁禄,列于群臣之首......

所以,如果我们再往深的去思考。那么,李景隆恐怕就是朱棣的卧底,是他把建文帝给直接坑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