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安全帽,安全嗎?

你的安全帽,安全嗎?

近日,一則工人安全帽“一碰就碎”的視頻引發關注,甚至引起應急管理部的重視,原本用作娛樂的視頻內容,何以震驚國家管理部門?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請看視頻

4月11日,竇師傅在某視頻平臺上傳一段名為“一線工人安全帽”的短視頻。視頻中,竇師傅手持兩個安全帽,介紹稱黃色的是一線工人的安全帽,紅色的是領導安全帽。據其現場演示,兩個安全帽猛烈碰撞後,黃色安全帽頂部直接被砸碎,紅色的完好無損。該視頻發佈一週以來,在其發佈平臺播放量已超過200萬。

你的安全帽,安全嗎?

普通人看完這個視頻,只會一笑而過;而化工人看完這個視頻,內心卻是一陣刺痛。

該視頻引發熱議後,竇師傅此前在接受燃新聞等多家媒體採訪時稱,拍攝所用安全帽是工地發的,視頻發佈後沒人管這個事情。

4月17日,竇師傅對澎湃新聞改口稱,其此前發佈視頻中的那頂“一碰就碎”的黃色安全帽系自己購買,但其並未透露從哪裡購買及具體價格。

竇師傅還介紹,大工地一般會給工人配發安全帽,部分小工地存在讓工人自己準備安全帽的情況。對於自己所屬哪個工地,竇師傅表示人在江蘇連雲港,具體信息不便告知。

澎湃新聞注意到,今年2、3、4月,竇師傅相繼發佈3條有關安全帽質量的視頻。4月17日晚,原發布平臺竇師傅賬號下已看不到這3條視頻。問及刪除原因,其本人回應“我要生活”。

01、“一黃一紅”撞出行業“潛規則”

5元帽一按一個坑

在工業中,安全帽的顏色不同意味著佩戴人的等級不用。深紅色安全帽是領導的,紅色安全帽是技術人員的,白色安全帽是安監人員的,藍色安全帽是管理人員的,而最普遍的黃色安全帽是一線工人的。

然而,上述視頻檢測結果得出結論:領導的帽子質量比一線工人的帽子質量好。網上不少網友質問:同是工人,為何領導的安全帽與一線工人的安全帽質量相差如此之大?不是一線工人的安全帽更應該牢靠結實嗎?

有業內人士指出,工人佩戴劣質安全帽成行業“潛規則”,尤以建築行業居多。“

長期在北京從事裝修工作的一線工人李山表示,安全帽一般都是包工頭髮。“工地上的人都知道,質量好的都是白色、紅色或藍色的。因為按行業標準,黃色是工人戴的,一般比較薄、脆,帽簷容易折損。”

你的安全帽,安全嗎?

店家向記者展示的不同價位的安全帽(從左到右價格依次為5元、8元、10元)

16日,記者走訪了位於北京市東五環外數家建材市場約10餘家勞保批發用品店,發現售賣的安全帽價格單價從5元錢到20元錢不等,如果採購量大,甚至能以低於5元的單價購買。

管莊東方建材批發市場的一戶店家表示,如今市場上流通的安全帽主要有三種:最便宜的是塑料安全帽,防護效果最低;稍好的是ABS樹脂材料安全帽,防護效果中等,且最低價大多在20元以上;最好的是玻璃鋼安全帽,價格也最高。

很多商家都表示:“很多工人常常會坐在帽子上,將其充當坐凳,安全帽用幾天就得換。所以5元的質量雖然最差,但最暢銷。”

在位於姚家園某建材市場的一家勞保用品批發店內,一聽記者要給工人買安全帽,店主首推售價5元的黃色款。該款黃色安全帽頂部有倒“V”形凸起,帽簷處有“程寶”商標字樣。

記者以買樣品為由,在該店花10元買了兩頂安全帽,為驗證質量,用大拇指在安全帽頂部用力按壓,讓人咂舌的是,

按壓處立刻出現一個小坑。

02、無廠商、無檢驗、無標識、無人查

記者在淘寶等平臺上搜索“安全帽”發現,銷售價格在10元以下安全帽的店家超過千家,其他APP上,也有上百家店鋪在售賣10元以下適用於建築工程的安全帽。對此,記者簡單瞭解了一些問題,賣家含糊其辭。

你的安全帽,安全嗎?

成本低廉的劣質頭盔大多是廢塑料回收加工後,經過簡單加工處理形成塑料粒子,再作為原料賣給頭盔生產商,由於原料劣質,生產製造出來的頭盔徒有其表,既不摔也不具有剛性。在視頻大量傳播後,有工人以買家的身份詢問生產安全帽的生產廠家,發現市面上銷售的安全帽,質量參差不齊。

在位於管莊地區的另一處建材市場,店家向記者推薦銷量較高的安全帽,該款同樣售價5元。安全帽沒有生產日期,也沒有“四項永久性標誌”,只貼著一張紙質“安鑑”標籤。“無許可證的廠家都批量印刷這種紙質標籤,隨便貼上去就行。”店家說。記者發現,售價幾元的安全帽產地大多為廣東、河北等地。

你的安全帽,安全嗎?

在位於管莊地區的另一處建材市場,記者見到一家勞保店放著十來個不同款式的安全帽。

見記者有疑慮,一個店家又拿出兩款質量“好一些”的安全帽,售價分別為8元和18元。老闆稱:“其實不用怕,很多包工頭都買5元或者8元的,一般沒有人檢查質量,只會檢查工人是否佩戴安全帽。”

“管理現場安全和質量的監理通常也是‘睜隻眼閉隻眼’,只要求工人們佩戴安全帽作業,而不會去檢查材質、安全性等問題。”西南某大型建築承包公司的王經理說,“為了追求利潤,施工隊老闆經常在施工工具、勞保產品等方面以次充好,減少成本。”

03、安全帽質量問題,

此前已有媒體關注

有關安全帽質量問題,此前已有媒體關注。

2007年,央視《每週質量報告》欄目曾報道“奪命”劣質頭盔事件:當年4月,杭州一名建築工人被頂樓墜落的鋼筋砸中,鋼筋穿透了安全帽,工人因此喪生。後經調查組認定,這名工人佩戴的安全帽是不合格產品。

據中國質量新聞網今年1月18日消息,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官網公佈安全帽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結果,本次共抽查了北京、河北、遼寧、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河南、湖南、廣東、四川等11個省、直轄市71家企業生產的71批次安全帽產品,有12批次產品不符合標準的規定。

其中,浙江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官網公佈當年浙江省安全帽等產品監督抽查結果,其中抽查了26家企業的26批次安全帽產品,不合格2批次,批次不合格率為7.7%。

04、保護一線工人的“頭頂”

安全需多管齊下

為維護一線工人的合法權益,有關業內人士和法律專家建議,應提高勞動者安全意識,加大打擊勞保市場亂象力度,加強行業安全自律。

網友“風若塵嵐”表示:“工地周邊的勞保商店很多都是這樣,質量好一點的肯定貴,但在很多地方安全帽僅僅成了進入工地的身份憑證。應該追溯生產源頭,為什麼這種連標準都達不到的安全帽會流通到市場上?”

四川法邦律師事務所李佳澤律師表示,針對當前勞保市場充斥劣質產品的現象,嚴重危及一線工人生命安全,市場監管部門應加大清理和打擊力度,可開通舉報專線,鼓勵提供違法線索,加重處罰力度。對一些電商平臺涉嫌銷售的低價劣質產品,要及時關停和下架,從源頭上杜絕“脆皮”安全帽等劣質勞保產品的進入渠道。

西南某大型建築承包公司的王經理等業內人士建議,應加強對監理和施工隊負責人等現場管理人員的行業自律,定期抽查巡檢,防止僥倖心理。建議將工人安全帽的採購統一納入施工單位管理,施工隊負責人只負責派發。“不僅僅只是安全帽,其他消防器材、配電箱等設備也應該加強質量監管。”

05、應急管理部怒了!

針對此事,應急管理部17日通過官方微博表示,“如果連工人的安全帽都不安全,又怎麼能夠實現生產安全呢?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決不能流於形式,浮於表面。

你的安全帽,安全嗎?

應急管理部官方微博指出,根據國家標準規定,安全帽要符合GB 2811-2007《安全帽》要求,安全帽的選用要符合GB/T 30041-2013《頭部防護 安全帽選用規範》要求。

澎湃新聞檢索該文件發現,GBT 30041-2013《頭部防護 安全帽選用規範》由國家標準委2013年發佈,並於2014年9月1日開始實施。

GB2811-2007《安全帽》中要求,安全帽應按照 GB/T2812-2006 中4.3 規定的方法,經高溫、低溫、浸水、紫外線照射預處理後做衝擊測試。傳遞到頭模上的力不超過4900N,帽殼不得有碎片脫落。

06、網友評論

9雪10秋:可怕,黃色的那頂,跟紙糊的似的。

小腦虎:心碎!保護工人的生產安全刻不容緩!

墨鳶:一個安全帽幾塊錢,成本肯定更低,那麼低的成本做出來的安全帽能安全嗎?

奔跑的達爾文咯:國標需要執行。

惠向東-:守護安全最基本的裝備,質量決不能打折扣!

07、安全帽,要對得起

“安全”這倆字!

一線工作人員,工作強度大的同時,還面臨著多種潛在的危險。且不說建築工人高空作業需要安全繩安全帽,咱們這類化工行業的一線生產工人,每天遊走在易燃易爆炸的危化品和機器旁,同樣需要做好安全措施。

連基本的安全帽都不能保證,還談什麼安全生產?難不成還要一線工人自行準備安全護具嗎?無論怎麼節省成本,都不能從工人的安全中節省。即使在遇到危險時,優質的安全帽還能替工人抵擋部分傷害,甚至能夠挽救工人性命。

希望企業記住,安全帽是為了保證工人的工作時能夠避免傷害保護性命,而不是形同虛設成為奪人性命的劣質頭盔,生產安全,從做好一線員工的安全保護措施做起。

安全帽不安全,一線工人該找誰?工人只能將希望投放在企業的自覺和相關的市場監管部門上。

企業自覺購買符合國家標準的安全帽,市場監管部門按時抽查各種安全用具。從基本的保護措施中確保工人的安全,才能真正做到安全生產。

安全無小事,責任大於天!希望有關部門能以此為契機,查清是否有給工人佩戴劣質安全帽的行業“潛規則”,並追溯劣質產品生產源頭,規範施工現場管理,嚴查嚴懲,讓安全帽真正對得起“安全”這倆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