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安全帽,安全吗?

你的安全帽,安全吗?

近日,一则工人安全帽“一碰就碎”的视频引发关注,甚至引起应急管理部的重视,原本用作娱乐的视频内容,何以震惊国家管理部门?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请看视频

4月11日,窦师傅在某视频平台上传一段名为“一线工人安全帽”的短视频。视频中,窦师傅手持两个安全帽,介绍称黄色的是一线工人的安全帽,红色的是领导安全帽。据其现场演示,两个安全帽猛烈碰撞后,黄色安全帽顶部直接被砸碎,红色的完好无损。该视频发布一周以来,在其发布平台播放量已超过200万。

你的安全帽,安全吗?

普通人看完这个视频,只会一笑而过;而化工人看完这个视频,内心却是一阵刺痛。

该视频引发热议后,窦师傅此前在接受燃新闻等多家媒体采访时称,拍摄所用安全帽是工地发的,视频发布后没人管这个事情。

4月17日,窦师傅对澎湃新闻改口称,其此前发布视频中的那顶“一碰就碎”的黄色安全帽系自己购买,但其并未透露从哪里购买及具体价格。

窦师傅还介绍,大工地一般会给工人配发安全帽,部分小工地存在让工人自己准备安全帽的情况。对于自己所属哪个工地,窦师傅表示人在江苏连云港,具体信息不便告知。

澎湃新闻注意到,今年2、3、4月,窦师傅相继发布3条有关安全帽质量的视频。4月17日晚,原发布平台窦师傅账号下已看不到这3条视频。问及删除原因,其本人回应“我要生活”。

01、“一黄一红”撞出行业“潜规则”

5元帽一按一个坑

在工业中,安全帽的颜色不同意味着佩戴人的等级不用。深红色安全帽是领导的,红色安全帽是技术人员的,白色安全帽是安监人员的,蓝色安全帽是管理人员的,而最普遍的黄色安全帽是一线工人的。

然而,上述视频检测结果得出结论:领导的帽子质量比一线工人的帽子质量好。网上不少网友质问:同是工人,为何领导的安全帽与一线工人的安全帽质量相差如此之大?不是一线工人的安全帽更应该牢靠结实吗?

有业内人士指出,工人佩戴劣质安全帽成行业“潜规则”,尤以建筑行业居多。“

长期在北京从事装修工作的一线工人李山表示,安全帽一般都是包工头发。“工地上的人都知道,质量好的都是白色、红色或蓝色的。因为按行业标准,黄色是工人戴的,一般比较薄、脆,帽檐容易折损。”

你的安全帽,安全吗?

店家向记者展示的不同价位的安全帽(从左到右价格依次为5元、8元、10元)

16日,记者走访了位于北京市东五环外数家建材市场约10余家劳保批发用品店,发现售卖的安全帽价格单价从5元钱到20元钱不等,如果采购量大,甚至能以低于5元的单价购买。

管庄东方建材批发市场的一户店家表示,如今市场上流通的安全帽主要有三种:最便宜的是塑料安全帽,防护效果最低;稍好的是ABS树脂材料安全帽,防护效果中等,且最低价大多在20元以上;最好的是玻璃钢安全帽,价格也最高。

很多商家都表示:“很多工人常常会坐在帽子上,将其充当坐凳,安全帽用几天就得换。所以5元的质量虽然最差,但最畅销。”

在位于姚家园某建材市场的一家劳保用品批发店内,一听记者要给工人买安全帽,店主首推售价5元的黄色款。该款黄色安全帽顶部有倒“V”形凸起,帽檐处有“程宝”商标字样。

记者以买样品为由,在该店花10元买了两顶安全帽,为验证质量,用大拇指在安全帽顶部用力按压,让人咂舌的是,

按压处立刻出现一个小坑。

02、无厂商、无检验、无标识、无人查

记者在淘宝等平台上搜索“安全帽”发现,销售价格在10元以下安全帽的店家超过千家,其他APP上,也有上百家店铺在售卖10元以下适用于建筑工程的安全帽。对此,记者简单了解了一些问题,卖家含糊其辞。

你的安全帽,安全吗?

成本低廉的劣质头盔大多是废塑料回收加工后,经过简单加工处理形成塑料粒子,再作为原料卖给头盔生产商,由于原料劣质,生产制造出来的头盔徒有其表,既不摔也不具有刚性。在视频大量传播后,有工人以买家的身份询问生产安全帽的生产厂家,发现市面上销售的安全帽,质量参差不齐。

在位于管庄地区的另一处建材市场,店家向记者推荐销量较高的安全帽,该款同样售价5元。安全帽没有生产日期,也没有“四项永久性标志”,只贴着一张纸质“安鉴”标签。“无许可证的厂家都批量印刷这种纸质标签,随便贴上去就行。”店家说。记者发现,售价几元的安全帽产地大多为广东、河北等地。

你的安全帽,安全吗?

在位于管庄地区的另一处建材市场,记者见到一家劳保店放着十来个不同款式的安全帽。

见记者有疑虑,一个店家又拿出两款质量“好一些”的安全帽,售价分别为8元和18元。老板称:“其实不用怕,很多包工头都买5元或者8元的,一般没有人检查质量,只会检查工人是否佩戴安全帽。”

“管理现场安全和质量的监理通常也是‘睁只眼闭只眼’,只要求工人们佩戴安全帽作业,而不会去检查材质、安全性等问题。”西南某大型建筑承包公司的王经理说,“为了追求利润,施工队老板经常在施工工具、劳保产品等方面以次充好,减少成本。”

03、安全帽质量问题,

此前已有媒体关注

有关安全帽质量问题,此前已有媒体关注。

2007年,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栏目曾报道“夺命”劣质头盔事件:当年4月,杭州一名建筑工人被顶楼坠落的钢筋砸中,钢筋穿透了安全帽,工人因此丧生。后经调查组认定,这名工人佩戴的安全帽是不合格产品。

据中国质量新闻网今年1月18日消息,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公布安全帽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本次共抽查了北京、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河南、湖南、广东、四川等11个省、直辖市71家企业生产的71批次安全帽产品,有12批次产品不符合标准的规定。

其中,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官网公布当年浙江省安全帽等产品监督抽查结果,其中抽查了26家企业的26批次安全帽产品,不合格2批次,批次不合格率为7.7%。

04、保护一线工人的“头顶”

安全需多管齐下

为维护一线工人的合法权益,有关业内人士和法律专家建议,应提高劳动者安全意识,加大打击劳保市场乱象力度,加强行业安全自律。

网友“风若尘岚”表示:“工地周边的劳保商店很多都是这样,质量好一点的肯定贵,但在很多地方安全帽仅仅成了进入工地的身份凭证。应该追溯生产源头,为什么这种连标准都达不到的安全帽会流通到市场上?”

四川法邦律师事务所李佳泽律师表示,针对当前劳保市场充斥劣质产品的现象,严重危及一线工人生命安全,市场监管部门应加大清理和打击力度,可开通举报专线,鼓励提供违法线索,加重处罚力度。对一些电商平台涉嫌销售的低价劣质产品,要及时关停和下架,从源头上杜绝“脆皮”安全帽等劣质劳保产品的进入渠道。

西南某大型建筑承包公司的王经理等业内人士建议,应加强对监理和施工队负责人等现场管理人员的行业自律,定期抽查巡检,防止侥幸心理。建议将工人安全帽的采购统一纳入施工单位管理,施工队负责人只负责派发。“不仅仅只是安全帽,其他消防器材、配电箱等设备也应该加强质量监管。”

05、应急管理部怒了!

针对此事,应急管理部17日通过官方微博表示,“如果连工人的安全帽都不安全,又怎么能够实现生产安全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决不能流于形式,浮于表面。

你的安全帽,安全吗?

应急管理部官方微博指出,根据国家标准规定,安全帽要符合GB 2811-2007《安全帽》要求,安全帽的选用要符合GB/T 30041-2013《头部防护 安全帽选用规范》要求。

澎湃新闻检索该文件发现,GBT 30041-2013《头部防护 安全帽选用规范》由国家标准委2013年发布,并于2014年9月1日开始实施。

GB2811-2007《安全帽》中要求,安全帽应按照 GB/T2812-2006 中4.3 规定的方法,经高温、低温、浸水、紫外线照射预处理后做冲击测试。传递到头模上的力不超过4900N,帽壳不得有碎片脱落。

06、网友评论

9雪10秋:可怕,黄色的那顶,跟纸糊的似的。

小脑虎:心碎!保护工人的生产安全刻不容缓!

墨鸢:一个安全帽几块钱,成本肯定更低,那么低的成本做出来的安全帽能安全吗?

奔跑的达尔文咯:国标需要执行。

惠向东-:守护安全最基本的装备,质量决不能打折扣!

07、安全帽,要对得起

“安全”这俩字!

一线工作人员,工作强度大的同时,还面临着多种潜在的危险。且不说建筑工人高空作业需要安全绳安全帽,咱们这类化工行业的一线生产工人,每天游走在易燃易爆炸的危化品和机器旁,同样需要做好安全措施。

连基本的安全帽都不能保证,还谈什么安全生产?难不成还要一线工人自行准备安全护具吗?无论怎么节省成本,都不能从工人的安全中节省。即使在遇到危险时,优质的安全帽还能替工人抵挡部分伤害,甚至能够挽救工人性命。

希望企业记住,安全帽是为了保证工人的工作时能够避免伤害保护性命,而不是形同虚设成为夺人性命的劣质头盔,生产安全,从做好一线员工的安全保护措施做起。

安全帽不安全,一线工人该找谁?工人只能将希望投放在企业的自觉和相关的市场监管部门上。

企业自觉购买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帽,市场监管部门按时抽查各种安全用具。从基本的保护措施中确保工人的安全,才能真正做到安全生产。

安全无小事,责任大于天!希望有关部门能以此为契机,查清是否有给工人佩戴劣质安全帽的行业“潜规则”,并追溯劣质产品生产源头,规范施工现场管理,严查严惩,让安全帽真正对得起“安全”这俩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