糊塗是智慧的化身,聰明是智慧的轉變。(難得糊塗的哲學)

糊塗是智慧的化身,聰明是智慧的轉變。(難得糊塗的哲學)

漫漫人生路,每一個人都希望儘快到達人生旅途的目的地,因為路途的艱辛使人心情煩躁,心煩氣躁便覺路途艱難。可是,假如我們靜下心來,不把終點作為唯一的目的地,我們就不會身心疲憊,而會有心情去欣賞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去觀賞路邊不知名的野花。珍惜每一天,把每一天看做好日子去過,充分體驗你的每一分每一秒,牢牢地珍惜現在。這就是生活的“糊塗學”。

說到“糊塗”一詞,你是否想到了鄭板橋說過的一句話:“難得糊塗。”言簡意賅,可它卻說出了糊塗生活的大智慧。糊塗與清醒只在一念之間,參照物不一樣,得出的結果自然也不同。別人眼中的糊塗,你自己或許覺得清醒。你眼中的糊塗,人家又說你清醒。其實,這都不重要,關鍵是我們要學會糊塗,以便在生活中能揮灑自如,逍遙自在。

糊塗是智慧的化身,聰明是智慧的轉變。(難得糊塗的哲學)

生活中,功名、利益、事業、地位和家庭的成功,都是人們夢寐以求的東西。每個人差不多都會將自己畢生的精力投注於這方面的努力。精打細算儘管有助於事業的經營,提高做事的效率,可是一個精明幹練的人,卻難以獲得大部分人的歡迎。特別是在做人處世方面,往往會遭遇一些不可預料的阻力,這也是做人的最難。因此,對於有一些人和事,應該學會糊塗。可是,究竟何時應該糊,何時不該糊塗?何事可以糊塗?何事不能糊塗?怎樣把握這個分寸才算恰到好處?其實都是一門很深的學問。

聰明有大小之別,糊塗有真假之分,所謂小聰明大糊塗是真糊塗假智慧,而大聰明小糊塗乃假糊塗真智慧。所謂做人難得糊塗,正是大智慧隱藏於難得的糊塗之中。

假如一個人的智商比普通人的正常值高出許多,這樣的人就是我們生活中公認的聰明人。然而,我們會發現許多成功的人物並不絕頂聰明,反之,他們可能還曾有些笨。有個統計數字表明,成功的人物中最多隻有不超過10%的人才智超群,其餘90%的智商差不多隻是普通人水平。可是,他們成功了。為什麼會這樣呢?其實,成功的人物更看重智慧。

糊塗是智慧的化身,聰明是智慧的轉變。(難得糊塗的哲學)

生活中,聰明與智慧的確是兩回事,聰明是一種先天的東西,總讓人感到聰明人的光芒,但這種表面的光輝,不能令聰明人成功,因此,我們常常看到很多被稱作聰明的人往往一事無成。可是智慧就不一樣了,有智慧的人不一定聰明,如寓言塞翁失馬中的塞翁,愚公移山中的愚公,他們眼裡看見的不是眼前的利益,面是長遠的好處。因為日後的大利,他們願意去吃眼前的苦。這樣的人不一定是聰明人,可他卻一定是一個擁有智慧的人。所以,

我們一定要通過實踐把聰明轉化成智慧,在智慧上實施,也便達到事半功倍。

糊塗是智慧的化身,聰明是智慧的轉變。(難得糊塗的哲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