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推行首席教师制度,能解决乡村中小学优秀教师缺乏问题吗?

心系V娜



首席教师岗位设置

1、首席教师岗位侧重于语文、数学、英语学科;

2、实行竞选、聘任制,三年为一任期;

3、100人以下学区分别设一个中学和一个小学首席教师岗位;100人至200人学区,分别在中小学设两个首席教师岗位;两百人以上分别设3个首席教师岗位。

首席教师待遇

1、优先安排骨干教师提升培训,并作为各级名师重点培养对象 2、在评优,评职称时予以倾斜和优先考虑

竞选硬性条件

1、副高级职称以上,50周岁(含)以下,不含乡、镇中心校正职校领导 2、政治素质过硬、师德师风高尚、育人成绩显著、教研、组织能力强、获得教学成果相关奖项者优先。




以上是教育部推行首席教师制度的相关政策,给人一种可望不可即的感觉,但是这种制度真的能改变目前农村优秀教师缺乏的现状吗?我觉得不大可能。

就从我们学校来看,那么大的一个九年制学校,幼儿园,小学,初中所有老师加起来就只有一个副级高教师,这个可是硬性条件,其他同志就只能远远的望着了,真的是待遇很优越,条件很高远。

从另一方面来看,达到那种程度的教师基本上已经快50岁或者已经50了,这部分老师再优秀,但是到这个年龄已经有了职业倦怠,像我们学校优秀的语文高级教师都不想代课了,上个学期只带一门历史,培养的再优秀有何用处。而年轻的同志,想达到高级职称那可是难上加难,各种明争暗斗,得些许年份去爬。所以对于一些年轻同志,他们对职称看得很淡。

所以说教育部的一些制度是好的,但是实行起来不见得很顺利,只希望我们的教育能越来越好。


饕餮视听


如果首席教师制,能够解决乡村优秀教师短缺问题,那就简直太神奇了!

乡村为什么缺优秀教师?

首先,乡村教师的生活条件艰苦。

乡村教师工作、生活的地方,往往是偏僻的农村。交通不便、生活艰苦!青年教师分配到乡村,往往呆不住、留不住。因为这不光是交通不便、生活枯燥单调的事,年轻人连恋爱都无法谈。因为没有多少可供选择的异性。

其次,乡村教师待遇一般。

乡村教师生活清苦也就罢了,偏偏待遇还比较差。很多地方的乡村教师月工资收入,还不到5000元。有的甚至只有3000来块。这点钱是很难留得住人的。

第三,乡村教师的职业发展通道狭窄。

由于乡村教师的特殊情况,平时学习充电的机会少,职称评比的机会更少。直接导致乡村学校缺乏优秀教师。

这一切,严重阻碍年轻教师的成长。年轻教师的职业发展必然受到重重阻力。

第四,乡村教师的工作压力大,不利于可持续性发展。

今天与一位粉丝聊天,她是一位乡村教师。她告诉我今天有3节数学、3节数学、2节音乐课、2节地理课、1节,她同时还是班主任。

大家说,这样的乡村教师,她们能留下来吗?所以一直以来,乡村教师一直处于短缺状态。

那么,如何解决乡村优秀教师缺乏的问题呢?

首先,提高工资待遇、收入,才是最有说服力的。

我想,当你足够爽气,将乡村教师的待遇提高。估计大家会抢着来做乡村教师。四川省将乡村教师的待遇提高以后,吸引了很多城里老师去农村任教。

第二,给乡村教师一个“光明”的未来。

乡村教师最大的难题就是职业上升通道狭窄,自身专业提升困难。如果在政策层面能对乡村教师倾斜,那将会真正激励乡村教师积极进取,提升自身综合素养。例如,在乡村从教满十年,晋升一级教师;满十五年晋升副高级教师;满二十年晋升为正高级教师。如果真的这样了,她们变得优秀,只是时间的问题了。

第三,名师引领,促进年轻教师快速成长。

这一点,算是外因吧,有促进作用,但不会起主要作用。

如果认为每个区、每所学校设一位“首席教师”,就能解决“乡村教师”问题,那也太天真了!


姑苏讲堂


我认为,能解决乡村优秀教师短缺的问题。

这是因为:

首先,优秀教师或许仅仅是缺个头衔

乡村教师中其实并不缺乏优秀教师,他们只是缺乏施展的平台以及公众的认可。我们学校是全县最好的初中,近几年来由于学校规模扩大,由下面的中学调入不少老师来,这些老师原来并不显山露水,到了我们学校后,很快就成长为名师了。乡村学校曾经一度是碾压城镇学校的,除了语文基础稍微差一点外,其他学科都不会差于城镇学校。只是近些年来,由于一些超级中小学和私立学校违规掐尖,加上农村人外出务工等原因,造成优质生源大量流失,教育生态严重破坏,农村中小学逐渐向边缘化发展。没有了教学成绩,优秀教师也就不存在了。

第二,首席教师的确立,可以留得住一些优秀的乡村教师留在乡村任教

农村学校条件艰苦,个人的发展空间相对狭小。走出去,成为很多教师的奋斗目标。在乡村待上几年,业务熟悉了,能力上来了,就寻思着离开了。乡村学校成了“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了,学校还是那个学校,但是,老师却是走了一茬又一茬。

如果设立一定数量的首席教师,享受优厚待遇,规定服务年限。那么就能留住这些优秀教师继续从事农村教育教学工作,而不是一心想着如何跳槽。

第三,会形成一种激励机制,老师们有了努力成长的动力

首席教师的确立,这是鼓励老师们重视自身的成长。要由“教书匠”向专家型教师发展,不能仅仅停留在“教会”上,还要“会教”,还要进一步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要当,就当一个好老师,要做出名堂来。

有了奋斗目标,就有了动力,所以,一定会有很多老师成为优秀教师的。

第四,首席教师的引领作用不可小觑

首席教师本身就是优秀教师,有了这个头衔之后,他必然会更注意提升自身的水平,会不断学习提高,他个人的成长一定会比成为首席教师之前速度更快,效果更好。

首席教师通过作课,通过教研活动,自身先进的东西,也并将影响到该学科的其他老师,对教师的成长是极为有利的。

当然,首席教师的设立也不是全是优点,首席教师与其他教师的收入差距一定会拉大的,这样就会造成新的矛盾。原本因为职称问题造成收入差距就令很多老师心生不满,现在又多了个首席教师,必然会加剧此类矛盾。


爱河北人


先了解一下,首席教师制度:

是为了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建立权利与义务、奉献与回报相结合的教育激励机制,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而特制定本制度。
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入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和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为中西部乡村地区造就一批基础教育领军人才,决定启动实施中西部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岗位计划,2019年在安徽、河南、陕西、甘肃等四省先行试点。

从文件来看,首席教师更多的是引领示范作用,让具有优秀教学经验和教学能力的老师,在基层,起到带动示范作用,提升当地的教育教研水平。实行首席教师制度,对乡村中小学教师的业务水平提升是有非常大的帮助,但说能解决乡村中小学教师缺乏优秀教师的问题,确有点不切实际,言过其实!



乡村中小学教师缺乏优秀教师的因素是有很多的。

第一,艰苦的环境,使得很多老师不愿意到乡村去教书育人。

乡村的条件相比城市是要差很多的。在当下社会,毕业以后去做老师这一份职业,首要考虑的事,成家立业,买房买车娶媳妇。在城市显然要好一点,在农村真的是很难。待遇不高,条件还差。有为教育事业做贡献去农村教学的老师,但我相信应该不多。



第二,条件的落后和消息的闭塞,使得教师的成长更加缓慢。

交通和信息的闭塞,使得一些农村学校像是与世隔绝。缺少沟通和交流,教师的成长,更多的只是自我钻研,闭门造车。对教师的业务能力和育人水平的提升,阻碍很大。


第三,孩子家长的教育基础差,老师很难教。

农村孩子父母的教育理念,比起城市孩子的父母要差一点,因为没有良好的学习基础和环境,所以孩子从小。受到的教育熏陶也很少。故老师在给孩子进行教授的时候就会很吃力。这也是很多老师不愿意选择来农村的一个原因之一。

第四,首席教师只是相当于某个地方的一名教育领头羊。他的职责在于带动,引领,影响教师的进步,和成长!

首席教师的设立对当地的教师成长是有很大帮助。有些教师可能会借此机会成长为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可是这是有限的,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优秀教师的缺乏。


最后,乡村学校缺乏优秀教师光靠首席教师是不能完全解决的。应该从提升乡村教师待遇,改善农村办学环境等手段多管齐下,多种举措并举,主动吸引优秀人才来农村教学。才能从根本上彻底根除乡村学校缺乏优秀教师的尴尬局面。


中学教之道


教师首席制和解决义务教育阶段的乡村优秀教师荒无关,如果非要说有关,那也是隔靴挠痒。首席教师要有首席教师岗位职责和具体的工作内容,它应和一般教师岗位完全不同。我们还没搞清楚首席教师制的评定用途和方法,这制度是为什么而生的,它想解决什么问题。它能解决农村教师荒吗?它能解决农村优秀敬师荒吗?我看是痴人说梦!

职称问题不解决,其他都是瞎忙!

职称问题的根源有二:一是职称腐败,使一些人得以利用职称评审层层分剥一般教师,大搞暗箱操作,劳米伤财;二是职称不同,待遇不同,但工作岗位却没有多大不同,反而造成同工不同酬,搓伤了大多数教师的工作热情。职称并没有刺激教师的工作热情,更有甚者,评上高级的某些教师工作热情不高,不愿带主科和班主任或有的干翠脱离了一线工作,干起了后勤。这是各种职称职责不清造成的。高级职称并没有高级对应的岗位和职责,一评定终身,哪有积极作用?

首席教师制如果不同称谓的教师只是称谓不同待遇不同而岗位没有硬性要求,或责任和权力不明确的话,设首席教师又有什么意义呢?它能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带来什么新景象呢?我们将拭目以待!





中国一老虎


教育部决定,启动实施中西部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岗位计划,为中西部乡村地区造就一批基础教育领军人才,2019年在河南、陕西、安徽、甘肃四个省份先行试点。


乡村教师在福利待遇、工作环境等方面与城市教师相差较大,乡村学校往往留不住教师,城区学校垄断了优质的教育资源,乡村的优秀年轻教师也纷纷离开农村,进入城里任教,导致农村学校优秀教师流失严重,阻碍了农村教育的发展,首席教师制度能更好的解决农村中小学优秀教师缺乏问题。

教育部在乡村中小学设立"首席教师"岗位,目的是将农村优秀教师培养成农村教育家,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缩小城乡教育资源差距,稳定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逐步实现教育资源均衡化。



在农村中小学首席岗位设置过程中,应从农村教育教学第一线的老师中选拔,并给予适当的岗位津贴,让首席教师岗位的老师起好模范带头作用,引领农村教师向教育专家型方向发展,让农村中小学优秀年轻教师有一种职业归属感和荣誉感,便于更好的调动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推动农村教育水平迈上新台阶,为中西部教育的发展作出贡献。


Lance课堂


根据教育部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2018年,全国中小学幼儿园乡村教师数量为290万人,约占同学段教师总量的1/4。

我们就以约100名乡村教师中产生1名"首席教师"计,未来在全国290万乡村教师中,总共将产生约2.9万名"首席教师"。

2.9万从总量上来看,似乎也不算小,但问题是:这2.9万名教师,本来就是从290万名乡村教师中产生的,而非从外部补充进乡村教师队伍的新鲜血液,你说他能从多大程度上解决乡村优秀教师紧缺的现实问题?

不但不能解决乡村优秀教师紧缺的问题,就连这2.9万名将要产生的乡村"首席教师",到底是不是所在学区教师中大家公认的德才兼备的干才、能不能承担起引领本学区所有教师专业发展的重任,我们都要打个大大的问号。

长期以来,无论在城乡学校或者乡村学校,但凡是多少牵扯点利益的评选,如各级"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师"、"名班主任"以及各种级别的职称评定,哪个不是有关系、善运作、会来事者捷足先登?真正醉心于教书育人、默默奉献于教学一线的普通教师,有几个脱颖而出的?

其他荣誉奖励的评选如此,乡村"首席教师"的评选就能例外?我不信。而如果,各地评选出的乡村"首席教师"都不能服众,岂不更让广大乡村教师寒心?

所以说,要从根本上解决乡村教育优秀教师紧缺的问题,还得从大幅提高乡村教师待遇入手,仅凭屈指可数的几个评选出来的所谓"首席教师",是很难改变乡村教育现状的。


我爱语文


教育部专家们喜欢发明新词语,这也是一种创新嘛!在教育这个池塘里放进一条“首席教师”鲶鱼,这效应可能要落空了!

教育部的空想家们到底对全国初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了解多少?对公立学校教育了解多少?对高中教育了解多少?对私立幼儿园、私立小学、私立初中、私立高中、私立大学到底了解多少?尤其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公立学校教师现状了解多少?

义务教育阶段私立学校这条巨型大“鲶鱼”已经把《义务教育法》彻底颠覆了,带动了整个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公立学校乱像,难道还不够吗?想知道的是,教育部专家们发明“首席教师”一词,把这条小“鲶鱼”放进义务教育阶段公立学校这个大池塘里意欲何为?挑起事端?引起哄抢?促进进步还是提高声誉?

如果你了解当今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现状,就会发现,你放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这个大池塘里的是一条“死鲶鱼”,而且已经臭不可闻了!

因为教育需要尊严,教师需要过上有尊严的生活,简单一句话,所有义务阶段公立学校教师都有向往富裕安定生活的自由,不想再成为过去的“蜡烛”!更不是只出现在“天地君亲师”的神位上。

试问教育部,“首席教师”这个新“神位”,又能存在多久?

千万不要打自己的脸!


征骑


首席教师制度,未必能解决乡村教师缺乏问题。



作为一名农村教师,当看到教育部出台的首席教师制度。我看了一看评审条件,让人望而却步,望而生畏。我们全乡镇200多名教师中,符合条件的也就那一两个人。首席教师有一个硬性条件,必须副高以上职称。满足职称的人更少,而且我们乡镇只有一名校长是副高职称。绝大多数的普通教师,可能最多也是一个一级教师。

所以我觉得从根本上解决乡村教师缺乏问题。应该不仅仅是让首席教师以点带面。更重要的是面向社会招聘,择优录取,按照岗位定薪,把优秀的师范类毕业生招进教师队伍。因为我所在的地方,现在四、五十岁左右的老师占绝大多数,教师年龄偏大,青年教师衔接不上。



以现在的教师工资水平很难吸引大学毕业生前来报考教师岗位。有一项2018年网络调查显示: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期望值月薪在8000左右。所以我觉得应该考虑到农村从教得优秀毕业生,不但有这个乡村教师补贴还可以加大。补贴的力度,就是鼓励优秀毕业生去农村,拿到的工资是他在城市的两倍。

提高这个教师的人居环境。现在我们很多农村小学老师都是宿办合一,几个老师一个办公室,一间宿舍。 国家统筹安排,可以集中建设,中青年教师公寓楼或者是廉租房,来解决青年教师工作之后的住房等急需简单解决的问题,让人无后顾之忧,先安居后乐业。



解决农村,教师匮乏的问题,可能需要方方面面的合作,都说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问题是:连梧桐树都没有,凤凰怎么会来呢?


汇智坊


让首席教师扎根乡村,是教育部今年3月底发的教师厅函。

其目的是准备在安徽、河南、陕西、甘肃四省做先行试点,在本年度(2019年)启动中西部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岗位计划,建立基层教育领军队伍。

首席教师岗位设置

1、首席教师岗位侧重于语文、数学、英语学科;

2、实行竞选、聘任制,三年为一任期;

3、100人以下学区分别设一个中学和一个小学首席教师岗位;100人至200人学区,分别在中小学设两个首席教师岗位;两百人以上分别设3个首席教师岗位。

首席教师待遇

1、优先安排骨干教师提升培训,并作为各级名师重点培养对象

2、在评优,评职称时予以倾斜和优先考虑

竞选硬性条件

1、副高级职称以上,50周岁(含)以下,不含乡、镇中心校正职校领导

2、政治素质过硬、师德师风高尚、育人成绩显著、教研、组织能力强、获得教学成果相关奖项者优先。

看完教育部关于首席教师的通告,我只想说看着眼馋,可实力不允许啊。一个年轻化学老师,要职称没职称,要经历没经历,空有高学历,一点用都木有的啊。只能当个吃瓜群众,毕竟首席教师不是针对普通教学者而设的。至于能不能解决乡村优秀教师缺乏问题,只能用一句话来回答: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