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少年跳桥身亡:家长要注意这8种情况下不要批评孩子

这几天,大家都对一则新闻感到很痛心。

4月17日晚上10点,一名17岁男孩在上海卢浦大桥跳桥自杀。

从监控录像中,我们可以看到,汽车停在了大桥路中央,男孩突然推开车门,不顾来往车流,跑向一侧的围栏,毫不犹豫地从桥上一跃而下。

孩子的母亲在后面追赶儿子,然而,在最后一秒也没有抓住儿子的手。

17岁少年跳桥身亡:家长要注意这8种情况下不要批评孩子

整个过程不到5秒钟。

5秒钟,一条17岁的生命瞬间逝去,

5秒钟,从此母子从此阴阳两隔。

据报道,事情的起因是孩子在学校与同学产生了冲突,被母亲批评。

我们猜想,母子二人在车内一定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可是

到底孩子做了多大的错事,才让这位母亲会在高速的车流中,不顾安全将车子停下?

到底母亲有多激动,才会停车后下车走到后座斥责孩子?

到底母亲说的话有多狠,才会让孩子如此的绝决,没有丝毫犹豫地从桥上跳下?

17岁少年跳桥身亡:家长要注意这8种情况下不要批评孩子

在护栏边跪在地上嚎啕大哭的母亲,此时心中一定充满了悔恨与绝望,然而一切都已经无法挽回。

17岁少年跳桥身亡:家长要注意这8种情况下不要批评孩子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犯很多很多的错误。批评成一种不可或缺的教育手段,但是批评也是讲究艺术和智慧的,一但批评过头,就会成为语言暴力,不但起不到效果,还会伤害到孩子。

作为家长,一定要记住在以下这8种时刻千万不要批评孩子:

1、 情绪激动的时候不要批评

情绪激动的时候人是不理智的,这个时候,人容易激动,失去理智,说一些过激的语言。而这些过激的语言如同火上浇油,非但达不到批评的目的,更容易使双方陷入更糟糕的状态。

泰国一家超市的店主和儿子发生了争吵,父亲最后对他说:“有种你就别活了”然后递给儿子一把上了膛的手枪。没想到儿子当着父亲的面,毫不犹豫地拿起手枪,对准自己的太阳穴,就是一枪,当场死亡。

17岁少年跳桥身亡:家长要注意这8种情况下不要批评孩子

在不冷静的情况下,人很容易做错事情,说错话,所以这个时候,家长应该先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让自己转身走开,等你冷静下来,再和孩子谈问题。

2、当外人面的时候不要批评

有的父母特别喜欢“人前训子”,不分场合,不分时间,想打就打,想骂就骂,甚至这些父母会认为,就是要在公共场合羞辱孩子,让孩子感到羞耻,他以后才会长记性,不敢再犯错。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也拥有自尊,希望拥有尊重和理解。父母在外人面前张扬孩子的缺点,只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使他无地自容,在人前抬不起头来。

长此以往,孩子会变得自卑,没有自信,而且也会让亲子关系变差!

尹建莉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中说:我们可以批评孩子,但一定要选择合适的方式批评,要以保护孩子自尊心、树立自信心、培养他们的某种能力为目的。

家长应尊重孩子,避免当众训斥孩子,而是找一个没有其他人在场的地方,指出孩子的错误,告诉他应该怎么做。

17岁少年跳桥身亡:家长要注意这8种情况下不要批评孩子

3、孩子伤心难过的时候不要批评。

心理学研究显示,哭泣是孩子愈合感情创伤的必要过程。孩子伤心的时候,也是孩子自愈的过程中。

孩子本就感到很伤心,如果家长再加以责备,这无疑是“雪上加霜”,让孩子更加痛苦。如同前文中的17岁少年,他和同学发生矛盾,心中本来就很不好受,母亲非但不理解自己,安慰自己,反而对自己横加指责,最终导致母亲的批评成为压倒孩子的最后一根稻草。

所以这个时候先不管对错,父母首先要和孩子共情,陪伴孩子,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和支持,等孩子的情绪稳定之后,表示对孩子的心情表示理解,然后再一起讨论问题,寻找解决的方法。

17岁少年跳桥身亡:家长要注意这8种情况下不要批评孩子

4、孩子感到愧疚的时候不要批评

如果孩子在做错事情之后,已经感到内疚,去道歉去修补错误了。家长就不要不依不饶,继续斥责孩子了,而是应该立刻关上嘴巴,将此事结束。

因为当孩子发现,即使我道歉也会挨骂之后,会产生一种逆反心理,甚至自暴自弃的心理。所以聪明的家长在孩子知错就改的情况下,会给予孩子更多的宽容,对孩子内疚道歉的行为进行表扬而非批评。

5、 孩子开心兴奋的时候不要批评

教育专家关鸿羽教授指出,批评是一种负强化法,批评的时机不对,只能是“家长出了气、孩子不服气”,起不到效果

当孩子兴奋时,大脑中枢神经比较活跃,你的批评,让孩子好心情瞬间破碎,面对瞬间变脸的父母,会让孩子不知所措,很容易对孩子造成心理伤害,同时还会让孩子对你此时的批评产生反感。

所以这个时候,家长可以先温和地制止孩子的行为,等他心情平静下来,再说清楚他的错误,让孩子有一个缓冲的时间和准备。

17岁少年跳桥身亡:家长要注意这8种情况下不要批评孩子

6、在孩子吃饭的时候不要批评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城市少年儿童生活习惯研究”结果显示,超过一半的孩子在吃饭时挨过父母批评。

中国的家长特别喜欢在餐桌上批评孩子,殊不知,你的批评不但破坏了美好的进餐时光,还会导致孩子“很受伤”.

人的食欲,受心情的影响比较大。心情愉悦放松时,胃口大增;一旦心情压抑,便会“食不甘味”。

你不停批评孩子,导致孩子心情变差,坐立不安,食不下咽。为了逃避批评,孩子会急急忙忙吃几口就走开,长期下来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而且经常如此,孩子就会把吃饭和挨骂联系在一起,觉得和父母吃饭是一件痛苦的事情,造成孩子心理压抑,排斥吃饭,严重者还会导致厌食。

所以家长要注意,营造温馨愉快的进餐环境,让吃饭成为一件愉快的事情。有什么事情都请饭后再说。

17岁少年跳桥身亡:家长要注意这8种情况下不要批评孩子

7、孩子生病的时候不要批评

生病是孩子最脆弱的时候,此时的孩子需要的是父母的关爱和温暖。

孩子本来身体就不舒服,再加上你的责骂,只会让他心情更加低落,影响身体康复。

所以,在孩子生病的时期,家长请多给孩子一些包容和关爱,而非责备和训斥。

8、孩子临睡之前不要批评

弗洛伊德指出,在临睡前发生的事情和信息,最容易进入人的潜意识。

睡前责备孩子,会让孩子的心理处于压抑和紧张状态,难以入睡,甚至会影响孩子进入深度睡眠。而人体的生长激素在入睡约2小时后分泌达到峰值,几乎占到一天分泌量的一半。一旦孩子睡眠质量不好,很容易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如果父母经常在睡觉前指责孩子,有的孩子还会对睡觉抵触,易造成睡眠障碍。

所以,如果孩子晚上犯错,家长点到为止即可,切莫唠叨无休。

17岁少年跳桥身亡:家长要注意这8种情况下不要批评孩子

孩子犯错要批评,但是请家长使用正确的方式方法,不要让自己的错误方式再导致不幸的发生。!

我是木小暖,家有俩娃,职场妈妈,我是一个爱好摄影的码字工,喜欢用图片留住生活,用文字记录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