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經濟向好但挑戰猶存

新華社開羅4月20日電(記者李碧念 朱瑛琪)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近期發佈的一份報告顯示,當前埃及經濟表現良好,多項指標顯示出明顯復甦跡象。但分析認為,債務問題、安全問題及國際經濟形勢變化等因素,未來仍可能對埃及經濟產生不利影響。

據IMF報告,由於出口增長和投資復甦抵消了國內消費疲軟的影響,埃及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從2016至2017財年(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的4.2%升至2017至2018財年的5.3%。同期,埃及失業率降至個位數,為2011年以來最低水平;政府債務總額佔GDP比重從103%降至93%。

IMF在2016年與埃及政府簽署一項120億美元貸款協議,以助其擺脫經濟困境,埃及政府為此啟動為期3年的經濟改革計劃,措施包括削減補貼、增加稅收和對本幣埃鎊實行浮動匯率等。

埃及金融經濟法律專家瓦利德·賈巴拉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改革計劃中超85%的困難部分已經解決……旅遊業復甦、蘇伊士運河收入和僑匯收入增加都反映了經濟改革的成果。”賈巴拉認為,隨著改革計劃順利實施,埃及經濟前景看好,國際社會對埃及經濟的信心將進一步增強。

IMF表示,如果埃及繼續嚴格實施改革計劃,加上旅遊業和基礎設施建設持續增長,以及天然氣產量增加,預計2018至2019財年埃及經濟將增長5.5%,通貨膨脹率將降至13%到14%之間,到2020年有望進一步降至10%以下。

國際信用評級機構惠譽上月發佈公告,將埃及的長期外幣發行人違約評級由“B”提升至“B+”,前景穩定。理由是埃及在經濟和財政改革方面取得進展,宏觀經濟更加穩定,財政更加充足,吸引外資能力更強。

把脉世界经济|埃及经济向好但挑战犹存

這是3月19日在埃及首都開羅拍攝的金字塔。(新華社記者鄔惠我攝)

儘管各項指標向好,但IMF仍警告說,隨著近期全球金融環境收緊,埃及經濟增長面臨的風險正逐步增加。

首先,國內實際利率持續增長或埃鎊貶值等因素可能導致埃及公共債務繼續增加,同時匯率政策靈活性有限阻礙了海外資金進入埃及資本市場。

其次,埃及政府為公共事業及其他大型基礎設施項目提供的國家擔保貸款將對其財政造成巨大壓力。儘管目前埃及政府新增債務在逐步減少,但隨著歷史貸款還款期限接踵而至,政府面臨巨大還貸壓力。

再次,埃及經濟增長還面臨全球油價意外上漲、安全局勢惡化和國內一些利益集團對改革抵制等風險。

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學經濟學教授尤姆娜·哈馬基認為,外國直接投資減少也是埃及面臨的主要挑戰之一。哈馬基說,埃及亟須改善投資環境,為勞動力市場提供更多專業技術人員,合理規劃公共支出和遏制腐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