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西塘古镇有多少年的历史了?

张浩天Tony


江南烟雨,小桥流水,廊坊人家。古镇西塘,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了。

走进西塘,你会发现人特别的多,尤其是节假日,游客来到这里,留下了足迹,揭开一段尘封的记忆。

你可以点一份美味小吃,悠闲地坐下,窗外小河水潺潺流淌,船轻摇、鱼鹰欢,微风拂过,人间烟火。弄堂深处有人家,门口小板凳、竹椅子有了些年头,仿佛童年时听老人们讲故事坐的那种。

早已失传的手艺、回忆里的味道,繁华世界里,我们苦苦追寻,百思不得其解,原来,简简单单、平平淡淡才是真。

当年的落款,等你的归期。

玲珑小镇,爱成就大器,天下流传你始终是唯一。

灯火,千年不息。

更多秘密,就在古镇西塘,等着你我去寻找。





我的家在浙江


嘉兴的西塘历史悠久,是古代吴越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经历了两千多年历史的西塘,古名斜塘。明代建市镇,界永安、迁善两乡,初名斜塘,后称西塘。西塘古镇完整保留明清古建筑群25万平方米。

西塘古镇于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设县函署,民国24年(1935)为镇。

相传春秋时期吴国伍子胥兴水利,通盐运,开凿伍子塘,引胥山以北之水直抵境内,故西塘亦称胥塘。在唐开元年间就已建有大量村落,人们沿河建屋、依水而居;南宋时村落渐成规模,形成了市集;元代开始依水而市渐渐形成集镇,商业开始繁盛起来;明清时期已经发展成为江南手工业和商业重镇。

西塘也是吴越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是吴越两国的相交之地,故有“吴根越角”和“越角人家”之称。“春秋的水,唐宋的镇,明清的建筑,现代的人”,是对西塘最恰当不过的形容。

到了元、明朝时,西塘凭借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经济基础和水道之便,发展成一座繁华、富庶的大集镇,窑业、米市、食品、制陶业等行业日益兴旺。明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建嘉善县,初议县治设在斜塘。正德(公元1506年-1521年),中称西塘镇。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全县重新划分为4个区,西塘设嘉善县第三区。1949年6月5日建立西塘区人民政府,设在计家弄内。次年3月,成立西塘镇人民政府,设在米业公所。1951年6月,西塘镇改为县直属镇。

所以你现在走在西塘,看到的一砖一瓦,可能都是经历了千年岁月的洗刷之后的沉淀,历史还在继续,生活还在演绎,我们都是历史中的小小沙粒,随着时间的河流不断前进、搁浅......要不西塘怎么会被称为“活着的千年古镇”呢!

白墙黛瓦,舟影波光,在薄雾的晕染下恰如一幅淡彩的宣纸画;廊棚苍老,弄堂幽深,一走进这里,便似乎能听到历史的细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