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庫車縣概況

一、庫車縣的自然地理

庫車縣位於天山中部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緣,地理位置為北緯40°46'~42°35'、東經82°35'~84°17'之間,東與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輪臺縣為鄰,東南與尉犁縣相接,南靠塔克拉瑪干沙漠,西南與沙雅縣相連,西以渭幹河為界與新和縣隔河相望,西北與拜城縣接壤,北部與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靜縣毗連,位於阿克蘇地區東端。

新疆庫車縣概況

庫車縣在新疆的區位

縣境南北長193千米,東西寬164千米,全縣面積14529平方千米,縣城東距自治區首府烏魯木齊直線距離448千米,公路里程753千米,西距行署駐地阿克蘇市直線距離227.5千米,公路里程257千米。

新疆庫車縣概況

庫車縣的桃花

庫車縣地形北高南低,自西北向東南傾斜,最高海拔高程為4550米,最低海拔高程922米。可概括劃分為北部天山山地、沖積扇形礫石戈壁地和南部沖積平原。北部山地面積為6854.43平方千米,深約80千米,山勢走向多為東南走向,溝壑縱橫交錯,地形較為複雜,海拔在1700~4550米之間。靠山地區有762.18平方千米的沖積扇形礫石戈壁地,南部為沖積平原,面積7648.39平方千米,海拔在930~1225米之間,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為發展農業提供了良好條件。

新疆庫車縣概況

庫車神秘大峽谷景區

二、庫車縣的歷史沿革

據庫車哈拉墩遺址等處新石器文化遺址的考古發掘表明:早在1.2萬~4000年以前,今庫車境內已有遠古人類的活動。公元前3世紀,龜茲已存於塔里木盆地。漢代時,龜茲已成為西域“城郭諸國”的大國之一,王治延城(今庫車皮浪古城)。匈奴強盛時,龜茲王受匈奴在西域所置僮僕都尉約束。其後,西域諸國相互吞併,時分時合,龜茲國始終為天山南部最有影響的王國之一,其勢力最遠曾達莎車、疏勒。

新疆庫車縣概況

庫車神秘大峽谷景區

漢徵和四年(前89),曾質於漢朝的杅彌太子賴丹屯田輪臺,引起龜茲貴族姑翼等不安,慫恿其王殺賴丹而得罪漢朝。漢本始三年(前71),漢長羅侯常惠發西域各國兵攻龜茲,遣人責殺賴丹,龜茲王送姑翼至常惠駐所而殺之。從此,漢朝與龜茲的關係逐漸密切。漢神爵二年(前60),漢朝置西域都護,治烏壘城(今輪臺策達雅),龜茲國歸其統轄,部分官職由漢朝政府設置,龜茲王及下屬官員皆佩漢印綬。西漢末年,中原內亂,無暇西顧,匈奴趁機捲土重來,另立龜茲王,控制龜茲國。東漢永元三年(91),班超定西域,設都護府於龜茲,治它乾城(今新和大尤都斯)。龜茲王歸其節制。

新疆庫車縣概況

庫車縣在阿克蘇地區的區位

魏黃初三年(222),在西域置戊已校尉,龜茲受其節制。晉太寧二年(324),龜茲受前涼統治。前秦建元十九年(383),呂光率兵西征,龜茲臣於前秦。晉太元十一年(386),呂光建後涼政權,以其子為西域大都護,龜茲為其管轄。北魏神瑞元年(414),柔然大檀繼承可汗位,向西域發展,龜茲屬於柔然。北魏常泰七年(422),北涼主沮渠蒙遜滅西涼,西域三十六國皆轄屬貢獻,龜茲受其統治。北魏太平真君十年(449),萬度歸討龜茲,龜茲等天山南路諸國重新歸屬北魏。北魏皇興四年(470),柔然收于闐,龜茲屬柔然。北魏正始四年(507),噠控制天山南路,龜茲受其統治。北周天和二年(567),突厥與波斯聯合滅 噠,龜茲臣於突厥。

新疆庫車縣概況

庫車神秘大峽谷景區

隋開皇三年(583),突厥汗國分裂為東西兩個汗國,龜茲受西突厥統治。唐貞觀十四年(640),唐朝置安西都護府於交河城,顯慶三年(658),治所移至龜茲,龜茲仍為西域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唐高宗時,設龜茲都督府,以龜茲王為都督。唐開成五年(840)後,漠北迴鶻諸部為黠戛斯所迫,紛紛遷徙,其相及職擁外甥龐特勤率部遷至安西(今庫車)稱可汗,為龜茲回鶻可汗之始。唐會昌二年(842),黠戛斯佔領安西,境內回鶻部眾東移與龐特勤部匯合。宋朝時,回鶻龜茲國依舊維持王權體制。遼保大四年(1124),契丹貴族耶律大石西征,建立西遼國,龜茲為其附庸。

新疆庫車縣概況

庫車縣地圖

蒙古成吉思汗十三年(1218),成吉思汗破西遼,龜茲歸蒙古汗國管轄。成吉思汗二十年(1225),庫車屬察合臺汗封地。察合臺汗將東起庫車,西至費爾幹邊疆的地方賜給其總管烏兒禿布。元世祖至元五年(1268),察合臺汗國附屬於窩闊臺汗之孫海都,庫車為海都的勢力範圍。元大德十年(1306),察合臺後裔盡收海都生前所佔察合臺汗國賜地,庫車受察合臺汗國的統治。禿黑魯帖木兒為察合臺汗時,庫車為其總管播魯只家族的封邑。明成化四年(1468),庫車受東察合臺羽奴思汗統治。明嘉靖十二年(1533),葉爾羌汗國脫離東察合臺汗國而獨立,庫車轄屬葉爾羌汗國。

新疆庫車縣概況

庫車縣大龍池

清康熙十九年(1680),準噶爾部深入南疆,庫車受準噶爾汗國控制。乾隆二十三年(1759),清朝設庫車辦事大臣,統管地方軍政,並沿襲舊制,續行伯克制,轄理回部事務。光緒九年(1883),設庫車直隸廳。光緒二十八年(1902),改廳為直隸州,析28莊建沙雅縣。

中華民國2年(1913),庫車建縣,隸屬新疆省第四行政區。民國11年(1922),設托克蘇縣佐。民國19年(1930),析12莊建托克蘇縣(今新和縣)。

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庫車縣隸屬於阿克蘇專區。1971年2月,隸屬阿克蘇地區。

三、庫車縣的交通區位

新疆庫車縣概況

庫車縣交通區位

庫車是新疆南疆四地州重要的交通樞紐和連接南北疆的交通大動脈,境內交通便捷,國道314線、217線在縣城交匯,南疆鐵路橫穿縣域,民航直達烏魯木齊,已成為南疆集航空、鐵路、公路相交織的客、貨運集散地,具有東進西出、南聯北拓的地域優勢。目前,設計規模為近期4C、遠期4D的庫車龜茲機場和庫俄鐵路、庫爾勒—庫車高速公路、庫車—阿克蘇高速公路、國道217線改擴建等項目相繼建成並投入使用,南疆鐵路複線建成通車後,庫車的區位優勢將更加凸顯。

四、庫車縣的城市名片

庫車縣:古稱“龜茲”,維吾爾語意為“十字路口”,位於新疆天山南麓中部,塔里木盆地北緣,總面積14529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10.58萬畝,轄8鎮、6鄉和4個街道辦事處,有中央、自治區、兵團、地區駐庫車企業事業單位和部隊200多個,常住人口約50萬人,有維吾爾、漢、回、柯爾克孜、哈薩克、蒙古、俄羅斯、錫伯、滿、烏孜別克等14個民族,是一個以維吾爾族為主體的多民族聚居縣。

庫車是南疆四地州重要的交通樞紐和連接南北疆的交通大動脈,境內民航、鐵路、公路四通八達。縣內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是舉世聞名的龜茲文化發祥地和中西文化交匯地,素有“西域樂都”、“歌舞之鄉”的美譽。境內有天山神秘大峽谷、龜茲石窟、漢朝“西域都護府”和唐朝“安西大都護府”的龜茲故城、漢代克孜爾尕哈烽燧、蘇巴什佛寺遺址、庫車大寺等眾多名勝古蹟80餘處,“絲綢之路庫車段”世界文化遺產2處(漢代克孜爾尕哈烽燧、蘇巴什佛寺遺址)、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0處、自治區級37處,A級景區5家。2012年3月,被國務院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庫車也是新疆乃至西北地區的資源富集縣。油氣資源豐富,是塔里木石油天然氣開發的主戰場,國家“西氣東輸”工程的氣源地,自治區五大煤電、煤焦化、煤化工基地之一。是國家和自治區重要的商品糧、商品棉、畜牧業基地,也是著名的瓜果之鄉,被農業部命名為“中國白杏之鄉”。

近年來,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已基本形成了結構合理、富有潛力的石油天然氣化工、煤炭煤焦化、電力能源、建材等產業集群。庫車經濟技術開發區2015年被命名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和“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庫車正朝著建設“絲路商貿樞紐、西域藝術之都”的目標,努力在實現社會安、經濟強、百姓富、環境美、基層穩“五大目標”上取得新進展,爭取早日實現“撤縣設市”。2016年,全縣實現地方生產總值181.6億元,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87億元,地方公共財政收入28.75億元,農牧民人均純收入11940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157元。

五、庫車縣民族人口

新疆庫車縣概況

庫車縣的民族人口

庫車縣是以維吾爾族為主體的多民族聚居區。公元前5世紀至公元前9世紀,庫車境內先後居住著龜茲土著、羌、塞種、雅利安、漢、鮮卑、柔然、高車、噠、黠戛斯、吐蕃等10多個民族或部落。9世紀中葉、回鶻人、葛邏祿遷入,並逐漸整合其他民族部落,形成現在的維吾爾民族。13世紀後,有蒙古人、柯爾克孜人陸續進入庫車,但人數很少,清代至民國時期,回族和漢族商人留居境內。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內地各族人民援疆來到庫車並定居。當前,庫車總人口約50萬,是一個以維吾爾族為主體的多民族聚居縣。

六、庫車縣的人文

庫車是舉世聞名的龜茲文化發祥地和中西文化交匯地,素有“西域樂都”、“歌舞之鄉”的美譽。“龜茲文化”源遠流長,早在漢唐時期已享譽海內外,其主要體現為石窟壁畫藝術和龜茲樂舞。龜茲佛教文化底蘊深厚,不僅是印度佛教文化東傳的媒介和橋樑,也是中原佛教的第二故鄉。唐朝高僧玄奘西天取經返回時,在龜茲傳經、講學居住數月。中國古代傑出的佛經漢譯家鳩摩羅什是龜茲著名的高僧。

新疆庫車縣概況

唐代龜茲樂舞大盛兩京,成為宮廷宴樂的主流,譜寫了中國音樂史上最輝煌的一頁。唐代著名音樂家蘇祗婆就是龜茲人,他所創的著名音樂《琵琶曲》被定為唐朝宮廷的宴樂。2012年3月15日,國務院將庫車縣正式命名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

七、庫車縣的經濟發展

近年來,庫車縣不斷加強和改善黨對經濟工作的領導,認真落實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各項政策,經濟運行穩中趨好,三次產業結構比例為14:59:27。

新疆庫車縣概況

“雙百億工程”快速推進,“八大支柱產業”競相發展,呈現出非石油工業增速高於石油工業、輕工業發展增速快於重工業的特點,預計實現工業增加值61.6億元、增長7.4%;招商引資到位資金60.03億元、增長32.4%;經濟技術開發區承載力持續增強,實現工業總產值244.6億元、增長11.2%。農業基礎地位不斷強化,“六大基地”初具規模,林、畜收入比重提高,種植業結構逐步優化,農副產品加工、外銷能力持續增強,農業產業化有了新進展。新型城鎮化和第三產業大步推進,城市面貌、功能、品位和市民生活環境進一步提升,四個中心城鎮建設亮點紛呈,華能商貿城一期建成運營,弘光國際汽車機電城、城市綜合體和一批星級酒店快速推進,老飛機場片區集約化、精品化綜合開發初見成效,國民村鎮銀行、浦發銀行正式營業,完成外貿進出口3000萬美元,實現旅遊收入8.95億元。

八、庫車縣的旅遊名勝

從庫車北行120公里的天山深處,有兩個高山湖泊,俗稱大龍池、小龍池,景色十分秀麗。

大龍池水面面積約2平方公里,四面環山,山上白雪皚皚,終年不化,雪線以上生長著名貴中藥材-雪蓮。山下青杉翠柏,綠草如茵,牛羊成群,牧民的氈房點綴其間,偶爾還能看到雪雞、黃羊和雪豹。

新疆庫車縣概況

庫車縣大龍池

著名的天山公路像一條黑色的巨蟒沿龍池蜿延伸向天山深處海拔3700米的“鐵力買提達板”,越過我國最長的公路燧道,前行約70公里,就進入了牛羊成群,水草豐盛的巴音布魯克草原。我國唐代著名高僧玄奘西去印度取經時,曾途經大龍池。在他所著的《大唐西域記》中有關於大龍池的生動描述。

新疆庫車縣概況

庫車北山牧場

庫車旅遊景區線路推薦

庫車一日遊

主要景區、景點:克孜爾尕哈烽燧(世界文化遺產)、克孜爾千佛洞(世界文化遺產)、天山神秘大峽谷(國家AAAA級景區)、庫車王府(國家AAAA級景區)、龜茲綠洲生態園(國家AAAA級景區)。

行程安排:早餐後出發去克孜爾尕哈烽燧遊覽,結束後去克孜爾千佛洞遊覽(途中可在車上觀雅丹地貌、鹽水溝溪谷、布達拉宮等自然景觀),並在克孜爾千佛洞用午餐,而後返回庫車縣城遊覽庫車王府,結束後去龜茲綠洲生態園遊覽並用晚餐。

庫車二日遊

主要景區、景點:蘇巴什古城(世界文化遺產)、克孜爾尕哈烽燧(世界文化遺產)、克孜爾千佛洞(世界文化遺產)、天山神秘大峽谷(國家AAAA級景區)、庫車王府(國家AAAA級景區)、庫車老城街區、古民居(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庫車大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龜茲故城(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林基路烈士紀念館、大饢城(民俗景區)。

第一日行程安排:早餐後出發去克孜爾千佛洞遊覽(途中可下車觀雅丹地貌、鹽水溝溪谷、布達拉宮、紅山石林、克孜利亞自然景觀),遊覽天山神秘大峽谷並用午餐,而後返回庫車縣城遊覽庫車王府,結束後去龜茲綠洲生態園遊覽並用晚餐。

第二日行程安排:早餐後出發去蘇巴什古城遊覽,結束後去克孜爾尕哈烽燧遊覽,結束後去庫車老城參觀林基路烈士紀念館、庫車大寺、古民居、龜茲故城、庫車大饢城、遊覽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體驗庫車民俗風情。

庫車三日遊

主要景區、景點:在二日遊主要景區景點上增加了塔里木河胡楊林、天山大、小龍池等景觀。

第一日行程安排:早餐後出發去天山神秘大峽谷遊覽(途中可下車觀雅丹地貌、鹽水溝溪谷、布達拉宮、紅山石林、克孜利亞自然景觀),結束後去天山大、小龍池觀瀑布、賞雪山,遊森林,享受大自然饋贈的天然景觀,可在大小龍池景區住宿或返回庫車縣城住宿。

第二日行程安排:早餐後出發去克孜爾千佛洞遊覽,結束後返回庫車途中去克孜爾尕哈烽燧、蘇巴什古城遊覽,結束後回到庫車縣城用餐,而後庫車大寺、庫車王府、老城參觀林基路烈士紀念館、老城歷史文化街區等結束返回駐地。

第三日行程安排:早餐後出發去沙雅縣塔里木胡楊林遊覽,返回庫車縣城後參觀庫車大饢城,結束後去龜茲綠洲生態園遊覽並用晚餐。

新疆庫車縣概況

庫車神秘大峽谷景區

大漠中的胡楊蒼勁、挺拔、拼搏向上。它們屹立在大漠上,或聚或散、曲虯盤繞、蔥蘢茂密,以自己高大的身軀阻遏沙漠的移動,抵制著嚴寒酷暑和無情的風沙襲擊。

新疆庫車縣概況

大漠胡楊

儘管有的被黃沙埋到脖子,有的被風沙擊打得皮開肉綻,但是,每到春天枝葉依然鬱鬱蔥蔥。有道是,生而一千年不死,死而一千年不倒,倒而一千年不朽,在人們眼中,它們顯示著生命的不屈與頑強,是精神不滅,生命永恆的象徵。胡楊在庫車塔里木鄉胡楊林及周邊沙雅縣、輪臺縣均有分佈。

克孜爾亞勝景 位於庫車縣城北山區,古稱“北山“,史稱“赤砂山”。出庫車縣城向北, 在去“大龍池”的120公里的公路兩側,著名的”赤砂山“景區,就在這條公路的65公里處。 赤砂山色彩呈紅褐色,在陽光照射下,煙霧繚繞,似燃燒的火焰

新疆庫車縣概況

克孜爾亞

。千百年來在大自然神力的雕琢下,有的像桂林的“石林”;有的像西藏的“布達拉宮”;還有的像摩天大樓;原始人類居住的石屋……。庫車古代著名的可可砂鍊鐵遺址,鍊銅遺址就在此景區附近。

維吾爾族饢有著幾千年的悠久歷史,它是整個維吾爾族人民和庫車人民在長遠歷史階段食用的主食之一。庫車維吾爾族人民與其它區域的人民一樣,靠自己的勤勞、智慧與創造力,創造了具有地方特色的飲食文化。庫車饢品種眾多,其中庫車大饢以它外型大、味美可口的特點,在各地都獲得了不小的名氣,深受疆內外各族人民的喜愛。

新疆庫車縣概況

庫車大饢城

庫車饢品種眾多,現有庫車大饢、比加克饢、窩窩饢、捲餅饢等十幾個品種充盈在人們的日常餐桌上。而庫車大饢在新疆的大名則無人不曉,無人不知。在新疆,庫車大饢的名氣不亞於吐魯番的葡萄、哈密的哈密瓜、庫爾勒的香梨、阿克蘇的大蘋果、喀什的無花果等

庫車白杏種植歷史悠久,該地域地理和氣候條件獨特,種植的庫車白杏肉細、汁多、味甜、纖維少、果實營養豐富,含有多種有機成分和人體所必須的維生素及無機鹽類,是營養價值較高的水果。杏果有良好的醫療效用,在中草藥中居重要地位,主治風寒肺病,生津止渴,潤肺化痰,清熱解毒。杏幹有防衰老、抗癌之功效,杏仁能滋陰強腎,提高自身免疫力,可延年益壽。當地人素稱“長生果”。

新疆庫車縣概況

庫車白杏

庫車杏幹是庫車人民利用庫車的獨特氣候,由庫車白杏鮮果直接晾曬而成,不加任何添加劑。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元素,每100g果肉中含糖10g、蛋白質0.9g、胡蘿蔔素1.79g、硫胺素0.02mg、核黃素0.03mg、尼克酸0.6mg、維生素C7mg。杏仁含蛋白質約23%、脂肪50%~60%、出油率達45.8%,並且富含人體所需的磷、鈣、鉀、鐵等營養元素,是一種優良的滋補佳品及重要的食品工業原料。杏果加工成杏仁、杏脯、杏乾等食品,在國內外市場上十分暢銷,經濟效益很高。

庫車白杏全身是“寶”,具有廣泛的用途,除鮮食外,可加工多種副食品。杏果可製作杏幹、杏脯、杏醬、杏汁、杏酒、杏青梅、杏話梅、杏丹皮等。杏仁可製作杏仁露、杏仁酪、杏仁醬、杏仁油等。杏殼是燒製優質活性炭的原料。

新疆庫車縣概況

庫車縣的瓜果

庫車縣草湖甜瓜

庫車縣塔里木鄉位於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等地理因素使這裡的甜瓜具有糖分高、耐儲藏等特點。

近年來,庫車縣加大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力度,擴大優質西瓜、甜瓜的種植面積,並通過政府引導和扶持,註冊了“草湖瓜王”和“環宇”甜瓜兩個商標品牌,如今草湖甜瓜已是俏銷疆內外,當地農民人均得以不斷增長。

庫車日照長,幅射強,積溫高,溫差大,適合紅棗等果樹的生長。庫車紅棗以其個大、皮薄、核小、肉厚、顏色好、含糖量高,幹而不皺等優點,馳名國內外市場。

新疆庫車縣概況

庫車紅棗

新疆的烤羊肉串可以說是風靡全國的一種風味小吃,受到廣大群眾的青睞。烤羊肉串,維吾爾語稱之為“喀瓦甫”,是維吾爾族的一種傳統小吃。在新疆 無論到哪裡都有烤羊肉串。庫車有一種“米特爾喀瓦甫”(一米長的羊肉串),這種巨型羊肉串,吃起來才過癮,吃上2-3串,即可飽肚。

新疆庫車縣概況

烤羊肉串

最原始的羊肉串用的釺子是紅柳、紅柳是耐旱植物、多生長我國新疆、甘肅、內蒙古等地廣泛分佈。紅柳枝細長而硬、粗細都差不多、通過爐火的燒烤、 會散發出一些特有的香味、而且還環保,很受遊人的喜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