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京书法水平比蔡襄高一大截,为何书法四大家的蔡指的却是后者

在宋朝,书法界有苏、黄、米、蔡这一说,苏轼、黄庭坚、米芾和蔡襄是大家公认的宋朝书法四大家,对于前三位史上少有异议,但是最后这位蔡襄却一直惹得后世学者争论不休。

蔡京书法水平比蔡襄高一大截,为何书法四大家的蔡指的却是后者

既然蔡襄这么饱受争议,那为何还要有苏黄米蔡这一说呢?

原因就在于他们老蔡家还出了一位杰出的书法家——蔡京。说到蔡京,大家想到的第一个念头可能就是他是个大奸臣,没错,他为人奸猾,善于弄权,但是他在书法上却是别有一番造诣。宋朝书法在这个尚“意”的时期,蔡京的字“姿媚豪健,痛快沉着”正符合了此时的美学情趣,在广大文人墨客中颇受推崇,很多人开始学习他的字,用现在的话说也算是引领了一股时尚潮流。

蔡京书法水平比蔡襄高一大截,为何书法四大家的蔡指的却是后者

元陶家仪《书史会要》曾引当时评论者的话说;“其字严而不拘,逸而不外规矩,正书如冠剑大人,议于庙堂之上;行书如贵胄公子,意气赫奕,光彩射人;大字冠绝占今,鲜有俦匹。”甚能反映蔡京当时在书法艺术上的地位。

蔡京书法水平比蔡襄高一大截,为何书法四大家的蔡指的却是后者

那么再说蔡襄,他的字似乎是与当时的环境格格不入的,他仍然承袭着唐朝法度严谨,端庄浑厚的风格,除了受众面更广的行书和草书,蔡襄也并没有抛弃结构端庄的楷书碑刻,但这些已经为当时的士大夫所不屑,诗文尺牍才是当时的主流。当然,蔡襄将自己的风格也发挥到了极致,苏轼在《东坡题跋》中指出:“独蔡君谟天资既高,积学深至,心手相应,变态无穷,遂为本朝第一。然行书最胜,小楷次之,草书又次之……又尝出意作飞白,自言有翔龙舞凤之势,识者不以为过。”总的来说,蔡襄的书法造诣虽高,但是创新能力欠佳,没有能成为一代开山立派的大师。

蔡京书法水平比蔡襄高一大截,为何书法四大家的蔡指的却是后者

如果按这么说的话,那宋朝书法四大家的最后一个位置应该是蔡京的,可怎么又成了蔡襄呢。原来这个事还是要看人品的,“善恶终有报,天道好轮回。不信抬头看,苍天饶过谁。”作为一个大奸臣,蔡京的下场不出意外是凄惨的——在被贬的途中活活饿死。由于他的所作所为,受到了人们严厉的谴责,哪怕你艺术成就再高,也难以跻身四大家之列。而德艺双馨的蔡襄正好填补了这个空缺,对于这个躺赢的蔡襄,不知读者朋友们有什么看法呢?

蔡京书法水平比蔡襄高一大截,为何书法四大家的蔡指的却是后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