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女性,我並不需要一部“性別手機”

4月14日,美圖手機發出一封告別信:即將暫別手機舞臺,並將品牌獨家授權給小米。

2013年,我的好閨蜜趕著熱潮擁有了第一代美圖手機。

她興奮地看著手機屏幕裡高度磨皮美顏的自己,發出我認識她以來最過分的一次感慨:我可真美

那時我的確心生羨慕,但真的不太考慮入手一部。

作为女性,我并不需要一部“性别手机”

或許絕大多數女性和我一樣,的確不太需要這樣“有性別的手機”

從一方面來看,美圖手機在自己岌岌可危的時候賣身於小米,小米也可以通過這個機會吸引缺乏的女性消費市場。

但觀察分析智能終端在女性市場的不少作為,讓我質疑這些品牌,是否真的能“贏得女人心”。

智能終端市場在發展過程中,著重女性用戶需求是消費思維的升級,但是在重視女性需求的同時,依然容易落入性別刻板印象的陷阱。

作为女性,我并不需要一部“性别手机”

“女性相比男性對色彩更為敏感,但不意味著她們真的需要一部粉色手機。”

顏色是這個行業對女性明顯的誤解。

豐富產品顏色的確會刺激消費者買單,但這絕對不是讓女性消費者猛掏腰包的軟肋。

月光白、閃晶粉、炫目紅、薄荷綠、櫻花粉,美圖手機的產品顏色基本可以集齊一道彩虹。Hello Kitty,美少女戰士確實能夠擊中少女心,但並不適用所有女性的實際使用場景。

我能看到的除了對屬於女性的顏色刻板印象外,也增加了消費者的選擇障礙。

產品顏色升級把女性單摘出來進行劃分,並不聰明。用顏色來提升產品質量、使用體驗,才是大眾的實際需求。

作为女性,我并不需要一部“性别手机”


“男女對手機的需求差異沒有那麼大,只是行為方式不同罷了”

美圖手機陷入一種擰巴的狀態,想要讓所有人變美,但產品形態依舊“女性化”。這也是許多品牌產品面臨的一個問題。

如果按性別二元劃分,我們正在經歷男女市場界限越來越模糊的階段。

拍照變美並不只是女性專屬,遊戲競技並非只有男性所愛。

來自NEWZOO2018年的一項報告,他們在30個不同國家進行用戶調查(中國在內)發現。手機遊戲在男性和女性中幾乎同樣受歡迎,分別有52%和48%的人每月玩手機遊戲超過一次。

作为女性,我并不需要一部“性别手机”

對於女性來說,“社交”是獲取遊戲來源的主要途徑,而男性則更擅長通過不同渠道自主發現。

作为女性,我并不需要一部“性别手机”

女性對於遊戲的需求更傾向於“休閒化”,無論是二十幾的白領,還是三十幾的媽媽,她們隨時隨地都有可能掏出手機進行Candy Crush,消除一下生活壓力和疲勞,相比需要PC端專業設備的男性更為隨意,但不意味著女性並非核心遊戲玩家。

欣賞男女性別鴻溝的差異化,但無需誇大其詞,何況這種距離正在縮小。

作为女性,我并不需要一部“性别手机”


“我們都需要來自智能終端的實際關懷”

作為最大的智能終端,汽車一直被冠以男性消費的領地。

2012年,女性購車佔比不到15%,但2017年這個數字已到達30%。德勤2018年全球汽車消費者調查中,關於男女購車前的籌備時間、以及實際購車所花時間來看,兩者並不存在明顯差異。男性會花更多時間提前分析參數,女性則更傾向花更多時間場景體驗。

美國女性消費模式專家馬蒂巴萊塔,進行過一項不同性別的人在購買汽車時的研究,結果發現男性在購車時更在乎外型,而女性更在乎內飾空間。

作为女性,我并不需要一部“性别手机”

第一財經的《汽車公司對女性到底有什麼誤解》認為,女性對汽車內飾的關注引發一個趨勢:“為了滿足這些過去被忽視的需求,越來越多的女性開始參與汽車研發。凱迪拉克名為XT4的SUV設計團隊由一位女性設計師領導,當團隊成員提供各種內飾細節方案時,她能清楚地知道哪些是女性真正需要的。比如這款車型增加了眼鏡儲物盒的空間,而過去設計師們更把心思花在調整菸灰盒的大小和位置上。”

不論是誰,或許這種來自智能終端實際的體貼才是我們每個人所需要的,在區分性別的基礎上去性別化。

作为女性,我并不需要一部“性别手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