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保險VS香港保險

隨著國內高淨值人士乃至中產階級不斷壯大, 在財富積累之外,資產保護和傳承也越加成為理財規劃中非常迫切的需求; 國內金融體系的不斷完善,人們的保險意識也逐步增強,為自己為家人

“撐起一把保護傘”已經融入到大多數家庭財務規劃之中,人壽保險也已經成為許多高淨值客戶資產配置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與此同時,在美元加息走強,國內經濟大環境不明朗,以及CRS全球徵稅的大環境下,購買境外保險正在成為高淨值客戶進行多元化、全球化資產配置的新選擇。

美國保險VS香港保險

香港、絕佳的地理位置和成熟穩定的金融市場,無容置疑是很多內地客人購買海外保險產品的熱門目的地。但在今年香港和澳門正式加入多邊公約後,開始與內地互換CRS賬戶信息後,更多選擇購買境外保險產品的客戶也將視野轉移到美國的保險產品上。 對比香港和大陸,美國的金融體系和法律更完善,且美國不在CRS協約國內。

香港保險 VS 美國保險

保險經紀時常被問及“香港保險和美國保險哪一個更好?” 這個問題一定沒有標準的回答。配置全球化資產,購買境外保險,要根據家庭的財務需求出發進行分析和規劃,保險產品沒有絕對的好與不好,更多需要考慮是不是合適。

1)醫療保險

香港:

如果投保人長期在國內生活,覺得國內的社保和商業醫療保險所涵蓋的保障不足,那麼香港商業醫療保險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美國:

如果您是新移民(美國),或長期在美國生活,那麼根據《平價醫療法案》也就是奧巴馬法案,法律要求你必須購買美國的醫療保險。

2)重疾險

香港:

國內的社保和醫療保險通常都不涵蓋重大疾病的保障,那麼如果財務狀況允許,重疾險也是家庭保險規劃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

美國:

前文提到,在美國購買商業醫療保險是一種“個人義務”,根據不同的商業醫療保險計劃有不同的自負金額和支出上限。如果投保人得了重大疾病,醫療費用支出上限以外的部分,保險公司都會承擔。正因為這樣,在美國,重疾險是非常小眾的保險產品。

美國保險VS香港保險

3)香港儲蓄壽險VS美國分紅壽險

從稅務角度上來說:

如果投保人是美國的稅務居民(新移民,在美國工作生活),那麼美國的分紅壽險有很強的稅務規劃功能。保單內的現金增值在保單內延稅,壽險賠付免遺產稅;而香港儲蓄壽險對於美國稅務居民來說屬於海外理財產品,每年報稅時需要申報海外資產,現金增值也很有可能被徵繳資本利得稅。 所以對於美國的稅務居民來說,建議還是優先配置美國的壽險產品。

從保險產品設計的角度上來說:

香港的儲蓄壽險和美國的分紅壽險都屬於分紅險「Participating Insurance」。區別在於分紅的方式不同:香港保險更多選用了英式分紅,而美國則是美式分紅。

分紅險「Participating Insurance」

區別於傳統險(歷史最悠久的保險產品,形態比較簡單,提供風險保障、保證的固定回報和稅務優惠。)分紅險的結構相對複雜一些,保費支付壽險成本以外的部分,根據不同保險公司的投資策略,投入到不同的資產組合當中。保險公司會將投資回報、費用結餘和運營成本超出預期的部分盈利按照不同的比例分配給保單持有人,分紅能力與公司的投資和運能能力息息相關。大多數的美國分紅壽險、香港儲蓄壽險和重疾險都採用分紅險的形式設計。

英式分紅

保額分紅,又稱英式分紅、增額紅利,是以保額為基礎進行分紅,將當期紅利增加到保單的現有保額之上。每年所分的紅利,一經確定增加到保額上,就不能調整。這樣,保險公司可以增加長期資產的投資比例。投保人只有在出險、期滿或者退保時才能獲得所分配的紅利。

多數英國和香港的壽險公司採用這一種紅利分配方法,也因為這類分配方式較為複雜,要求在保險和金融市場較為成熟的環境下進行。

美式分紅

現金(保費)分紅,又稱為美式分紅,也稱為現金紅利,是以所繳納保費為基礎進行分紅,包括現金領取、累積生息、抵繳保費和購買激清增額4種紅利領取方式。採用保費分紅方式的保險公司,每年會計年度結束後,保險公司會根據當年投資回報,費用結餘,和保險賠付結餘核算可分配盈餘,公佈當年的分紅利率,將現金紅利發放於客戶的賬戶內。

投資理念&策略比較

美式分紅投資組合較穩健,以低風險偏穩健的固收類資產作為投資主流;英式分紅投資組合較激進,以高風險高回報的股票類資產作為投資主流。

美國保險VS香港保險

以下為香港友邦充裕未來「英式分紅」美國萬通MassMutual「美式分紅」的兩份同樣設計的保單計劃書(28歲女性,年繳4萬美金,繳10年)作為對比:

英式分紅保證的現金價值和身故賠償額較低,在保單第37年即投保人65歲時,保單保證的現金價值和身故賠償金同為$528,795美金, 預計非保證的身故賠償金為$2,615,595美金;

美國保險VS香港保險

美式分紅保證的現金價值和身故賠償高於英式分紅保單,同期在投保人65歲時,保單保證的現金價值為$858,953美金,保證的身故賠償為$1,765,976美金, 預計非保證的身故賠償金為$3,957,886美金;

美國保險VS香港保險

美式分紅特點:結構相對較為簡單,容易理解;固收類資產比重大,資產增值較穩健,中期持有收益較高;保單收益波動性小,保證現金價值和身故賠償較高;紅利領取形式靈活,資產流動性較強。

英式分紅特點:結構相對複雜,不易理解;權益類資產比重大,長期持有收益上升空間較高但風險也更高;保單前期中期收益的波動性大,終期紅利實現率不明朗;保證現金價值和身故賠償較少,資產流動性相對較弱。

英式分紅抑或是美式分紅,兩種分紅方式各有所長,正所謂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在配置海外保險產品,尤其是分紅儲蓄型壽險這類保障險種,選購的重心更多的應該在於保障的部分而非收益,同時要根據個人和家庭的財務需求出發,選擇適合的產品。

除了保障的部分之外,產品的分紅能力也固然很重要,保單長期的分紅能力取決於該國家或地區的金融行業的成熟穩定程度、保險公司的經營狀況和投資盈利能力等各個方面,需要綜合考量。建議選擇行業排名靠前、歷史久遠、知名度高的保險公司產品。

不論是英式或美式分紅,同樣屬於終身壽險,投保人簽約之後保單跟隨投保人一生,在選購之前建議仔細閱讀所有的合同細則和限定條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