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欣赏哪幅油画作品?为什么?

李飞


你好,亲,很开心回答你的问题

一个人,特别钟情于一幅画,肯定是因为这幅画,其构思,构图,色彩,意境很符合那个人的口味,审美情趣,还有就是这幅作品,画进了观众的内心世界

当今的绘画世界,是流派纷呈的世界,各种风格层出不穷,阴暗的,阳光的,孤独的,狂野的,静穆的

你喜欢一幅画,肯定是因为那幅画,表达了你的内心

对于我自己喜欢的油画风格,是那种注重色彩表现力的油画,但是不喜欢色彩强烈,绚烂的色彩,而是喜欢色彩淡雅的油画

比如纳比派画家维亚尔的作品,色调很淡雅,给人一种温馨,宁静的画面氛围,其画面灵活松动的笔触,正好迎合我这个不喜欢写实画风的人的口味。

在大学期间,由于年少轻狂,内心很狂热,所以喜欢笔触癫狂,色彩奔放的油画作品,比如表现主义画家德库宁的癫狂笔触,中国大写意画家王柏松的豪放笔触,画家吴晓林大气笔触

特别是画家吴晓林的作品《醉酒的女人》,其大气豪放的笔触,癫狂激情的色彩,构成了画面似与不似的意境,引发人遐想,对于我自己,也不喜欢太写实的油画,因为觉得意象油画那种朦胧,隐隐约约的意境,更易引发观众的联想

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的越多,心态越来越平静,对待任何事都是平和的心态,不再计较得失,喜欢的油画作品风格也随之变化

现在年过三十,更偏向于喜欢宁静,恬淡的绘画风格,比如荷兰小画派维米尔的作品,《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窗前读信的少女》,其淡雅,宁静的风格,平静的笔触,宁静,恬淡,质朴的画面氛围,正是自己平静内心的真实写照

你喜欢一幅画,肯定是因为这幅画迎合了你的审美情趣,你的欣赏水平,你的品味,甚至可以说那幅画画进了你的内心世界

当然,当今艺术流派纷呈,每一个人的欣赏水平,艺术素养都不一样,对同一幅作品,肯定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

回答完毕

我是艺术狂人,从事少儿美术教育,如有美术,美术教育的疑问,欢迎私信

粉丝们,头条朋友们,你们最欣赏哪幅油画作品呢?


艺术狂人2


类似的问题我已回答过几次,承蒙邀请,索兴再回答一次。

作为一个痴情于油画的一般爱好者,这些年来我拜读过不少中外名家的油画作品,也参观了几次大型的油画画展。古典主义写实油画是我的最爱,尤其喜欢唯美艺术大师拉斐尔、乔尔乔内、安格尔、布格罗、格维得等画家的作品。若是从中挑选一幅我最欣赏的油画,那是非《泉》莫属了。


为什么安格尔的《泉》让我如此痴情呢?一是因为《泉》是我最早看到印象最深的一幅油画。20年前,当我在大学图书馆第一次翻看一本西方经典油画集册时,我看到了《泉》这幅油画。当时我被震撼了。没有想到世上还有这么好的油画,没有想到人体原来是这么美。从此,我便喜欢上了油画。恍惚春秋20年,时光转换,我从青年来到中年,但痴心不改,一如当初。

二是因为《泉》作为一幅人体油画,通过艺术家的笔,刻画出一位清澈纯净庄重典雅的青春女子形象。画面中,一位年轻姑娘以垂直造型站立于绿色的壁龛中,双手托举着一只盛满水的酱紫色陶瓶,双腿略呈弯曲,彰显出青春女性的线条美;少女表情单一,目视前方,明眸中透着无邪的神韵;画家用天鹅绒般的笔触勾勒出少女青春活力的肌肤;从陶瓶中倾泻的泉水给平静的画面增添了流动的韵律,更加烘托出少女美丽的容貌和纯净的心灵。“太美了!”。很多人看到《泉》这幅油画时都禁不住这样赞叹。更难能可贵的是,《泉》做为一幅难度极大的正面全身人体油画,清澈纯净,不晦不淫,纤尘不染,给人以心灵的共鸣和美的享受而不让人生出其他的旁心杂念,这是最高明最了不起的地方。



《泉》是安格尔1830年开始酝酿经过26年到1856年才得以完成的代表作品。其时安格尔已是76岁的老人了。这幅画现在和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一起,成为巴黎卢孚宫的镇馆之宝,并被世界许多国家列为油画和人体艺术教学的范本。


灯影书画


《春》:吹响文艺复兴的号角!

我最喜欢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波提切利的名画《春》。

接受史

由于从小受兄长的影响,我也喜欢绘画艺术,后来上师范学过美术,所以对艺术品有一种天然的痴迷。朋友知道我爱绘画,送给我齐白石、徐悲鸿的画册,我闲余时随手翻翻,国画油画都十分喜爱,不是没有想过当个画家。

若要让我说最喜欢的油画,那么在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梵高的画、鲁本斯的那些名作,甚至还应该有伦勃朗、拉斐尔的人物画,这些艺术珍宝中,我还是欣赏波提切利的这幅蛋彩画《春》!

真正谈得上,能品味出这幅画的意义来,是在生疏了绘画的多年以后。记得那是在一个养病期间的春夏之季。春节过后,村寨的锣鼓已消歇,农人已纷纷去麦田除草,我闲的无聊,翻开高中美术教材,就看到波提切利的《春》这幅画,只是这次很是入迷。身体的康复使得审美趣味极浓,感觉敏锐,感受力特强。大地回春,万物复苏,我确信我读懂了这幅画,引起强烈的共鸣。审美之门一下子打开!


内容解读

画家波提切利创作此画,是受到诗歌的启发,据传说是作为结婚贺礼送给朋友的,所以较少受到当时中世纪教条的束缚,超常自由发挥,成了他的代表作,更是直接启发了,后来的文艺复兴“三杰”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吹响了文艺复兴“人性解放”的号角!影响深远。

画的内容是借神话故事,讲了一个“春天的故事”。

正中央是,“爱与美”的女神维纳斯,右边是鼓着腮“嘟嘴”象征春风的西风之神,他双手触及大地仙女春神,追求“春姑娘”,迫使她口吐花朵满溢飘洒,并沾染、装扮化身成了前面“花枝招展”的花神,鲜花铺地,象征着春天的来临。


引来女神维纳斯和小爱神,和前方正手挽手对舞的“三美神”,左边是手拿蛇杖的神使墨丘利,好似点醒大地驱散阴云。九个人物,从右向左排列,欢聚在金色的林中空地,一派春意盎然气象。

美惠三女神手挽手,尽显优雅的韵律之美,充满想象力,回味无穷,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音乐!

无疑,美的追求和爱的觉醒,是这幅画的主题。

美神维纳斯


花神

美惠三女神之一



艺术密仪

画家波提切利通过这幅画,不仅给我们阐明了他的“艺术哲学”,而且透露了绘画艺术的真谛和密仪。

“美”——艺术,如何诞生?

艺术首先源于大地的丰盈、馈赠,春天万物复苏生长,大自然生生不息,四季轮回。一片贫瘠之地如同一个贫乏的人,是不会有艺术活动的需要的。

艺术空间是独立自足的艺术世界,她自有灵性,似乎是在世间又超出世间,在“似与不似之间”。这就要求我们如同那位神使的身份,能“沟通天地”,活动于“神人”之间,此为理解艺术品之诀窍。如同庄子说的“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

而作为艺术家和审美者,对于作品和我们所面对的世界,就是要即能“入乎其内”,又能“出乎其外”,才能做到“热爱这美丽而又缺憾的人间!”就是要在庸常世界,能做到超越、弥补、完形,乐活美一天!

艺术创造,也是一种“自然力”的发酵作用,如同美酒的酿造,必须讲天时地利人和,也取决于作家生命本能。一个苍白渺小的灵魂是不能创作出比他更伟大的作品的,这是定律。

中国作家里,莫言、陈忠实达到这种“创造境界”,都是大手笔。余华接近了此境界,所以作品也了不起。画家里面,目前我还没有看到。

我是乐活光阴,解读名画,谈谈艺术,分享真实的感受、心得,欢迎留言关注,一起学习!

以优质的良心图文与您分享,结识新朋友,共勉!


乐活光阴


我最喜欢的油画是当代己故油画家陈逸飞的《浔阳遗梦》,陈逸飞是中国著名油画大师,也是艺术界有名的文化商人,是一个颇有争议的艺术家,正因为有争议,让我永远的记住了他的人,他的画。他的油画用西画的形式表现中国诗意化的东方新语境,如梦似幻,诗意朦胧,有一种淡淡的乡愁。

陈逸飞最有名的油画作品当数《浔 阳 遗韵》了,画中的女子一如山涧的清风轻拂面而来,宁静安祥,温婉清新,仿佛往日浮华的旧梦,又如昔日的幻影,恬静柔美的内心,带着清香茗茶的微熏,合着少女纯美的歌声,融入柔柔的月色,在夜深人静的清幽中让人回到了那个年代的旧梦之中。

这幅《浔阳遗梦》非常唯美,画中的人物神秘,清纯,安静,若有所思,似在顾盼,又像是在凝视,在等待什么,给人一种美好的遐想。那种诗意的江南古镇风貌,既符合西画的审美特征,更符合东方人的审美诉求。

陈逸飞的油画技法极为圆熟,色彩构成非常曼妙,有着强烈的视角美感。

天论从欣赏角度还是学术角度,我是非常欢喜过幅油画作品的。







笔墨瞬间


我是文子心语,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我最欣赏的一幅油画作品是:让·弗朗索瓦·米勒的《拾穗者》。

让·弗朗索瓦·米勒(1814一1875)是法国十九世纪著名的农民画家。他从小就跟着父亲下地干活,十八岁开始学画。虽然一度进过画室,拜过老师,但主要还是靠自学。他曾在卢佛尔博物馆悉心研究古典大师的艺术,更把普通百姓的生活和大自然当做绘画创作的源泉。



在米勒三十五岁那年,他随着全家迁移到巴黎近郊的巴比松村定居,直到逝世。米勒在巴比松村一边从事艺术创作,一边进行田间耕作。他和农民建立了很深的友谊,并在自己的绘画中加以表现。

米勒到巴比松村后创作的第一幅油画是《播种者》,作品歌颂了大地的主人,塑造了农民朴实的形象。随后又完成了《收割者就食》、《剪羊毛者》、《正在接枝的农夫》等一系列平易近人,生活气息十分浓郁的乡土田园风格的作品。《拾穗者》是他随后创作的最为著名的油画作品。



这是一个秋收的季节。阳光柔和,田间的麦子已经收割完毕。在地平线的远处,堆放着收割的谷物。田里有三个妇女正弯着腰认真地拾捡起散落在田间里的麦穗头。一个妇女由于长久地弯腰而觉得腰部酸痛,正在稍稍地伸一伸自已的腰。三个妇女的动作自然而深沉,她们的面部处在阴影中,但她们的身躯由于光的作用,显示出很强的体积感,结实、厚重,犹如雕塑一般。正在拾穗的手格外富有情感,手指的动作是那么地形象逼真。这正是《拾穗者》描绘的情景。



米勒的《拾穗者》之所以感人至深,首先在于它的艺术魅力:a、构思的巧妙。农民生活的疾苦和贫困处处可见,画家没有撷取缺少食物的锅台、无法遮体的破衣烂衫,更没有乞讨流浪的场面,而是靠双手和汗水在空无庄稼的田间寻觅遗漏的少的可怜的麦穗。b、塑造的人物形象十分地逼真生动,站在《拾穗者》画前,就好像自己也站在了那块收割了的麦田之中。c、而产生艺术魅力的前提是画家卓越的绘画技巧。


但让笔者更钦佩的是《拾穗者》所展示的思想性:对千千万万的普通劳动者不得不靠拾麦穗去维持生计的深切的同情。这让人不由得想起李绅的《悯农》,如果一个画家一个诗人,心中没有普通百姓,目光盯住的不是周围平实的生活,是很难创作出此类作品的。

米勒的《拾穗者》曾于1857年展出于沙龙,当时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据说只卖了2000法郎,现在它是巴黎卢佛大博物馆的精品之一。


文子心语


农场米罗1921布面油画132X147

非常喜欢米罗的画,特别是这幅农场 ,色彩对比强烈。

美丽的农场里,高大的桉树直耸云霄天是那样的蓝,月亮是那样的明亮,猪牛羊鸡犬相闻,牛奶罐啤酒桶玩耍的孩子,忙碌的农妇,春种秋收年复一年。地里还有跳动的松鼠跟爬过的壁虎,还有一条冬眠的蛇。。。。。。散乱的分布在画面的各个角落,如同孩子们丢得到处都是的玩具一样。

一切是那样的安详,那样的恬静,就像小时侯妈妈打着拍子拍你的背入睡一样如此静谧。



薄荷绿茶饼


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幅油画作品是蒙克的《呐喊》,我最早见到这幅画是在初中的艺术书上。

初次见这幅画时,我便震惊了。这幅画在那本书中显得格格不入。

一个极其扭曲的人双手抱头站在桥上作呐喊状,背景是同样极其扭曲的天空。初看这幅画时让人感觉不到任何美感,甚至有点恐怖。但联系作者生平背景,不难感受到作者的良苦用心!

爱德华·蒙克是挪威画家,是公认的二十世纪表现主义艺术的先驱。他出生于挪威洛顿。小时候父母双亡使其性格极其孤僻,以至于死亡与疾病成为了他作品中的常见主题。这幅《呐喊》便是其中之一。

这个扭曲的人物仿佛就是作者自己,而呐喊也象征着对生命的不屈。



且把文章换酒钱


《静夜曲》静静的秋夜里有点儿飘风小雨,似乎幽静似乎迷恋着乐曲。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天地交融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写实而抽象、表现而意像的艺术语言相互转化,呈现出了夜色主义绘画艺术思想。



夜色主义绘画


美女开浪奔放,体现女性美的一组油画


手机用户5545846167


罗中立先生的油画《父亲》 脸上刻满了人生岁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