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生榨粉怎么做啊?

震哥001


南宁生榨粉,作为南宁的传统小吃,现在在南宁的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到它的踪影,它以香、滑、软的口感获得了很多人的厚爱。但是,却少有人知道它的制作方法,如何做才更好吃。

下面就有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南宁生榨粉的神秘制作方法。其制作方法主要分为六道工艺,选米、发酵、打浆、压团、打团、榨粉,每道工艺都不能马虎。

首先要选择新鲜的优质大米,选米过后就要浸泡发酵,浸泡时间则按照季节不同有所长短,夏天一般浸泡40分钟就可以了,冬天则时间要长许久;待米发酵后就要把米打成浆,再用布袋过滤

首先要将用水泡好的新鲜大米磨成米浆,然后装入布袋中沥去水份得到成团的米粉团。加入1/5用煮熟米饭捣成的米糊,再经充分揉和,得到榨粉用的米粉团,

把米粉团放入一个底部有数十个小孔的压榨机内,将米粉团从小孔榨出,形成一条条圆形的米粉,米粉直接掉入下面一口大锅的开水里,烫上十数秒即可

生榨米粉有两种吃法:  

1.是把米粉放入大碗中,在粉面上铺上一层碎猪肉,加进高级酱油、盐、熟豆芽、酸菜、生葱各适量,倒入滚热的骨头汤即成,这种叫汤榨粉; 

2.是干捞,不加入骨头汤,用由酱油、酸醋、盐、味精等多种调味料熬成的卤汁淋入粉内,加上叉烧肉片、豆芽、酸菜、熟韭菜一起拌匀,就成为清凉爽口,适宜夏季食用的叉烧干捞榨米粉

有兴趣学习更多的美食做法欢迎关注“小苏的美食日记”带你见识更多的美食。


小苏的美食日记


南宁的生榨粉经过发酵,有一种天然的酸酸馊馊的味道,像泔水味,这种泔水味就是生榨粉的精粹,正如南宁的酸笋一样,有人说是酸香...

所谓的生榨就是现吃现榨,4/5的新鲜大米用水泡透,再用石磨湿磨成米浆,然后放入干净的白布袋中沥去多余的水分,得到较干的米粉团,将1/5的新米煮成烂饭,放到干净的石臼中捣成糊状,直到完全粘成一块手感柔软的大白糕,再和米粉团拌在一起,揉到完全融合后进行发酵,才可以成为榨粉时用的粉团。在所有的生榨粉的店中,必然有一口大锅,配一个传统的榨粉器,底部有数十个小孔,用一个削成圆形刚好能放进铁罐的木头,把发酵好的粉团放到榨粉器中,用力使劲地压紧塞进罐中的粉团,将米粉团从小孔榨出,形成一条条圆形的米粉,米粉直接从孔中掉入已经煮开的一口大锅中,烫上十数秒即可快速捞出,讲究口感的马上将米粉过一趟冷水,然后再回锅略烫,将烫好的米粉放入大碗中,最后在粉面上铺上一层炒香的碎猪肉,加入酱油、盐、熟豆芽、青菜丝、生葱、紫苏等,淋入滚热的骨头汤即成。

南宁的生榨粉经过发酵,有一种天然的酸酸馊馊的味道,像泔水味,这种泔水味就是生榨粉的精粹,正如南宁的酸笋一样,有人说是酸香,有人非要说是酸臭,但无论是酸香还是酸臭,对于南宁土著来说,这种天然的酸爽才是心头大爱。无独有偶,走南闻北见多识广的宗老师,每次到南宁都要请我带他去吃一碗天天生榨,他觉得这种不经过任何加工,现吃现榨的粉,很对他吃面的肠胃。

真正讲究的生榨粉一定要自己亲手榨,可惜现在懂得“榨”这种传统手艺的人越来越少了,我有时甚至会有些小小担忧,怕这种需要时间需要技巧的老传统在这个速食面的时代会慢慢被抛弃......好在,一切都总会有解决的办法,在南宁壮族人居住的武鸣、马山一带,也有一种把榨出来的生榨粉晒干,做出干粉条收藏的传统,这种干粉买回家后泡软、煮熟,也能得到那种酸酸馊馊的味道了,不过味道就真的不如生榨那么浓郁啦!

上回吴姐去马山,帮我带回一扎马山生榨,她说这就是她小时候一直吃的生榨味,正好阿冰带给我一小瓶豉膏(用豆豉、生盐、老抽熬成的膏状物),她也说这是在她们武鸣老家吃生榨粉必须要配的配料之一,既然如此合拍,生榨粉,必须走起!

生榨粉做法步骤:

原料:猪肉丁100克、生榨干粉一小把、生菜1颗、高汤1碗、豉膏5克、姜末、蒜蓉、香菜、紫苏各适量

做法:

1、准备好食材;

2、将干粉用冷水泡软备用;

3、煮开一锅水,把泡软的粉放到锅里煮熟;

4、炒锅烧热,把肉下到锅里用小火慢慢煸出猪油,加入姜蒜末和豉膏炒香;

5、放入香菜紫苏调味做成肉酱备用;

6、生菜洗净后切碎,烫熟放在碗底,上面放上煮熟的榨粉;

7、最上层放上肉酱;

8、淋入加热的高汤即可。





吃在广西


生榨米粉

生榨米粉又称生榨粉,最传统的生榨米粉来自南宁蒲庙镇,生榨米粉以软、滑、香,还有与众不同的微酸而闻名。

据说,这种微酸的形成并非加入食用酸醋,而是加工米粉过程中由于产生了一种能助食物消化的酵母菌的作用后自然形成的,是米粉本身的味道。“吃生榨米粉就要吃这种‘馊味’,那才叫正宗

主要食材

大米,肉末,葱花,油豆腐,酱油膏,熟豆芽,生葱,骨头汤

分类

广西南宁,小吃

口味

微酸

是壮族地区的一种传统食物,其中又以广西的最为出名,总体来说有很多地方会做并且有很长的历史了:上林、武鸣、蒲庙、马山、都安、南宁、扶绥、崇左、百色、平果等等。生榨米粉在壮话里称为“粉拉馊”。

蒲庙镇是邕江河畔一个小小的古镇,位于 广西自治区 南宁市区东南面,这个小镇的生榨米粉是比较出名的生榨米粉的产区之一。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和九月十五,是附近各壮族乡村的大节,各家各户除了准备大鱼大肉,大摆筵席外,做生榨粉是必不可少的“保留节目”:米浆提前磨好,滴干水份,用布包起来,放进火膛中,用草木灰埋上两三天的时间,让米浆微微地发酵,带一点点酸味,会客当天,支起大锅烧热水,榨粉,另一头熬上一大锅的骨头汤,半肥瘦的猪肉剁碎,加上切成末的头菜,一起炒香,榨好米粉,装碗,浇上一大勺头菜肉末,撒上葱花,加点油豆腐,浇上一勺汤,开吃!另外一些壮族地区的生榨米粉的汤用鱼做的也非常鲜美。

光听这些工序,你就会对这米粉充满期待,因为这绝没有各种添加剂,绝对纯天然。蒲庙镇的米粉看起来有点黑,这证明没有吊白块之类的东西存在。




微霞662美食


想开店的话去店里问,一般五千块钱可以学会了。邕宁附近的村民一般都会做,我爷爷奶奶以前会做,现在他们老了,年轻人都不会做了,挺麻烦的。


闲云飞鹤


简单的说一下吧。

传统的做法是大米泡水,用石磨磨成汁。然后过滤掉水。成泥状。

放到一个压条机里面挤出来直接煮了。就可以了。

现在的做法一般是先把大米磨成粉,再加水和,像和面一样。最后压一下,煮。

一般和好之后还有一个发酵的过程。这个过程比较难把握。如果太久会有酒味,如果没味道。是一门技术活了。


Ss610x


在这里问,不去去生榨米粉店里了解…一般会做的都不怎么上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